APP下载

抗凝治疗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2-01-29汤冠莉胡凤英张丽萍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20期
关键词:磷脂华法林肝素

汤冠莉 胡凤英 张丽萍

在临床妇产科领域疾病防治中,抗凝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本次研究选择本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妇产科患者60例,针对不同疾病形式进行抗凝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0例,年龄23~69岁,平均53.7岁,其中,剖宫产术后24例,阴式手术6例,恶性肿瘤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6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8例,其他5例。

1.2 方法 (1)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或低分子肝素钙5000 U皮下注射,2次/d,1周为1疗程。病情较重者可依据患者身体状况在首次用药后静脉滴注(3.0万~3.5万)U/24 h,对凝血时间进行测定并调整肝素应用剂量。(2)溶栓治疗:给予5%葡萄糖250 ml加尿激酶20万U静脉滴入。(3)抗血小板疗法:潘生丁200~400 mg/d口服,可阻止血小板释放和聚集[2],联用阿司匹林效果更好。右旋糖酐500 ml,静脉滴注1~2次/d,连用7~10 d。(4)手术治疗,可行左股静脉切开取栓术,继续在术后行抗凝溶栓治疗,若有异常立即处理。

2 结果

患者水肿、下肢胀痛临床症状消失,均治愈出院,无脑、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多普勒检查患者静脉回流通畅,早期溶栓后血栓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目前,妇产科对抗凝治疗的应用已引起较大重视,抗凝药物主要包括肝素类等对凝血过程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华法林、双香豆素、抗维生素K药物等,双密达莫、氯吡格雷、前列环素、抗血小板药物;去纤维蛋白剂、低分子右旋糖酐降低血黏稠度。

3.1 孕产妇有遗传性血栓形成 研究报道,血浆C、S蛋白及抗凝血酶Ⅲ蛋白缺乏为形成遗传性或先天性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对于此类患者需预防静脉血栓形成,行抗凝治疗,防止孕妇不良结局的发生,因产褥期血栓形成比妊娠期危险性高,故产后6 周仍需延续抗凝治疗。

3.2 抗磷脂体综合征孕妇 复发性流产在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孕妇中有较高发生率,主要为抗磷脂抗体使血管内皮前列环素的产生受到抑制,血小板损伤,对内凝剂C蛋白的激活起到了干扰作用,使血栓调节因子受到影响,导致胎盘梗塞,血栓形成,血流量降低,进而发生流产。对于此类孕妇需在孕期和产褥期行抗凝治疗,一般采用低分子肝素或肝素,使抗磷脂抗体的结合降低,炎症反应降低,补体激活,进而使妊娠成功率提高[3]。

3.3 行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的孕产妇 为防止瓣膜血栓脱落,此类患者需终身服用抗凝药,以对全身性血栓栓塞进行预防,即使妊娠期也不能停止。华法林在整个孕期应用均具有较高安全性,临床效果满意。

3.4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 患者在出现妊娠高血压时血管内皮发生损伤,血小板和凝血系统功能增强,纤溶和抗凝系统功能减弱,表现为HELLP综合征,患者呈慢性DIC状态,故采取抗凝治疗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多采用低分子肝素或者小剂量肝素治疗,可取得理想效果。

3.5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抢救 重症肝炎、胎盘早剥、过期流产等均可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多主张早期行抗凝治疗,可使DIC的发展受到阻断,给予肝素在高凝期治疗更具有明显效果。

3.6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并发此病时抗凝、凝血、纤溶间不平衡,常有死胎、流产发生,与抗磷脂抗体产生的微小血栓有关[4],故采用肝素加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1次/d,可使妊娠结局明显改善。

3.7 妇产科术后静脉栓塞症的防治 妊娠期存在高凝状态,手术损伤、高血压、老年妇女、下肢静脉曲张、糖尿病等,均可导致术后静脉栓塞症,故临床常应用肝素进行预防和治疗,可获得较佳效果。

如今,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这些患者在使用华法林的同时往往会服用一些中药,以增强治疗作用。但是,很多中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与华法林等合用后,这些中药与其发生一定的或潜在的相互作用,增强或减弱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可能加重出血的危险性,或显著增加血栓栓塞的危险性。丹参是著名的活血化瘀中药,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性、抗凝血作用。丹参与华法林合用时,可以明显提高华法林的血药浓度,延长华法林的代谢时间,从而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但长时间合用后,患者的出血危险性增加。当归补血活血、化瘀止痛,可抑制血小板激活与凝聚,延长出血时间。当归与华法林合用时,可以增强抗凝作用。银杏叶活血止痛,具有广泛的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扩张血管、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5],与华法林合用时,可以延长华法林在体内的代谢,从而增强抗凝作用,导致出血危险增加。因此要认真辨别病症并观察患者体征,以确定用何种药物。

总之,20世纪80年代低分子肝素的出现,在妇产科抗凝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安全有效的药物,针对不同的妇产科疾病进行抗凝治疗,明显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1] 褚红女,黄荷风.肝素钠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初步探讨[J].中华医学杂志,2002,82(7):501-502.

[2] Joffe G M,Aisenbrey G A,Arubright K F.Budd-Chiari syndrome,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and secondary antiphospholipid andtibody syndrome in pregnancy[J].Obstet Gynecol,2005,106(5):1191-1194.

[3] 王晓东,刘兴会.抗凝剂的种类及其在妊娠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3):165-167.

[4] 孙平,董典宁.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20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12):911-916.

[5] 钱俏,古航.早发型子痫前期抗凝治疗效果初探[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8):4021-4023.

猜你喜欢

磷脂华法林肝素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大黄酸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体内药动学研究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柚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辣椒碱磷脂复合凝胶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白杨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华法林出血并发症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