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办学条件下对教育装备与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研究

2012-01-29王维锁申秀娥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16期
关键词:保管员办学条件账目

王维锁 申秀娥

☆教装工作理论探究☆

新办学条件下对教育装备与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研究

王维锁 申秀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教学设备的配置与固定资产的投入逐年增加。在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育装备和固定资产的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账目和软件管理上有所区分。近年来,“教育装备”这个名词在教育领域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对教育装备与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管理与合理使用,成为学校管理中的新课题,同时也是新办学条件下学校资产管理研究的新课题。下面从三方面就管理问题进行解析。

一、教育装备与固定资产的概念

教育装备是实施和保障教育活动的所有硬件、软件的统称,是学校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手段,也是新办学条件下衡量学校现代化水平及办学条件达标情况的重要指标。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形态的资产,其标准是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物质形态,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根据新固定资产标准第31条规定)。

教育装备属于资产的一部分,它包含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

教育装备与固定资产不但在概念上有所不同,而且在软件数据资料录入方面也有所区别。“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管理系统”是教育装备管理软件,该软件汇集了教育装备和学校固定资产总的数量和金额,它是学校财产的汇总,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条件是否达标以及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依据。上级主管部门可以通过网络软件对各学校的教育装备及其配置情况进行查询,以软件的数据为依据查看该校办学条件是否达标,监督学校对教育装备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而“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则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软件,此软件不但用于教育系统,而且是整个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统计的应用软件。此软件定位于固定资产动态管理软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通过远程服务功能查询并监督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拥有及使用情况;它又等同于固定资产电子账目,在每年财政预决算、统计等系列报表中,凡涉及固定资产数据上报的,均可以此软件数据作为依据。因此,该软件对学校固定资产的统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装备和固定资产在学校管理中的不足及原因

1.管理中的不足

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装备和学校固定资产在学校办学过程中,特别是在现代技术的支撑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学校在教育装备和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国内各企事业单位、各高等院校以及部分区县教育装备部门相应出台本部门、本单位资产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个别中小学也采取了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并制订了本校的管理模式及相应的实施办法。尽管如此,日常工作中仍然会出现账目不清、资产管理不善的问题,下面就学校管理方面的不足与大家一同探讨。

(1)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学校对教育装备和固定资产的概念混淆不清,误将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财产列入固定资产,导致“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管理系统”和“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两大系统的数量、金额完全相等。

(2)个别学校对固定资产的范畴仍不清楚,在日常的工作中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遗漏。如捐赠的大型物品未计入固定资产账、装备部下拨的物品没有进行财产登记入账等。

(3)规章制度不严,造成设备在使用管理上出现漏洞。比如个别保管员对未经手的大量资产草草签收,对资产存放的地点、使用人、形状大小等全然不知,这造成资产的个别流失以及损坏无人问津现象的发生。

(4)对报损报废资产的审查审核以及处置不够严谨。在报损报废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资产报损报废的有关规定进行操作,而是由个别保管员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数据,在还没有收到上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批复时便草草注销,导致账账、账物、账表不相符。

(5)目前,学校财务账目将固定资产科目依照“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管理系统'软件分为六大类,而年终决算则是按照国有资产十大类上报,这样或多或少误导了财会人员对教育装备和固定资产的理解,因而导致近70%的学校忽略了固定资产的概念,盲目将教育装备视为固定资产上报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从而影响了国有资产数据统计的真实性。

2.形成的原因

(1)客观原因

首先,会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据不完全统计,教育系统有90%以上的会计、保管员是半路改行,由一线教师转为二线,即使后来拿到了会计证或有会计初级职称,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仍表现出专业性不够强,业务也不够精;其次,对教育装备的概念不了解,以为教育装备等同于固定资产,甚至不了解固定资产的标准,对国有资产的概念更是模糊不清;再次,95%以上的学校没有设立专职财产会计,而是由财务会计兼管,这样会计会依赖财务账目,按照固定资产六大类的分类标准将教育装备视为固定资产进行统计;最后,对于规模较大的学校来说,摊子大,财产多,个别专室管理员对财产账目管理不专业,因此出现了管理不善的问题。

(2)主观因素

第一,没有真正重视管理工作。有些学校注重经费的支配,忽视有形资产的管理;重视资产的申购,轻视资产的管理和使用。以至于个别保管员在财产管理方面责任心不强,管理概念模糊,实物管理混乱,使部分财产流失。第二,个别学校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在管理过程中面面相觑,物品损坏后不追究责任,结果不了了之。第三,年度清产工作领导机构不健全,致使保管员自行将财产报损,然后自行处理,忽略了资产处置的有关规定。

三、对学校教育装备和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1.加强队伍建设

首先,要请有经验的会计对现有的财产管理人员进行理论和业务方面的培训,然后结合实际在学校之间展开经验交流,通过交流相互探讨,相互切磋,相互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其次,要走出去看看,与其他区县进行经验交流,取长补短。再次,在聘用管理人员时,尽量考虑用具有一定会计基础、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强、道德水准高的人来做财产保管员,因为保管员不单单负责物品的管理,还有账目及账目软件的管理。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财产会计、总保管员以及专室管理员等,这样有利于财产账目、设备以及软件的管理,同时可以利用他们之间的关系相互制约,相互牵制,做到分层管理,各负其责,最终达到管理有序、不混乱的目的。

2.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在财产管理方面,首先要建立以后勤主管(副)校长为组长、后勤主任为副组长的学校财产领导小组;该小组应在每一个新学年开始时,配合财产保管员对学校各部门、各专室的资产做一次彻底清查,通过清查完成一年一度的报损报废工作。领导小组要制订有关财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如财产领用制度、借出有手续、归还有日期、丢失损坏有赔偿等),针对不同的财产管理岗位制订不同的职责,如保管员职责、化学实验仪器管理员职责、图书管理员职责等,制度职责上墙,便于提醒管理人员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规范管理。在制订与实施学校内部规章制度的同时,严格执行上级主管部门发的文件等。

3.严格财产出入库手续

对新购入或调拨的教育装备以及固定资产制订相应的报销流程,如各种设备购入后,先要由主管领导签字,单位负责人签字,然后保管员登记入库,财产会计开入库单入账,之后学校现金会计付款,学校会计入账,严格出入库手续。为了保证资产在入账时不出现遗漏,保管员最好在财产的原始发票上写“×××资产签收”、财产会计记下“×××资产已入固定资产账”的字样,通过报销流程,制订一套层层管理、处处衔接的管理模式。

4.实施具体可行的管理方法

(1)规范账目,归口管理

财产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的要求,依据教育装备和固定资产的概念实质,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将财产账目分为三类:一是按照新的固定资产标准第31条规定,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建立固定资产账。二是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可以另建账目,可以拟名为“学校资产二类账”,学校二类资产的标准可以由学校财产领导小组制订,比如价值不达到50元或100元的资产,但属于同类大批使用年限较长、不易损坏的,列入学校资产二类账。建立二类账的目的,既是为了更好地管理教育装备,也是为衡量学校办学条件是否达标提供准确的数据。三是可以要求财产具体管理人员建立低值易耗资产账目,比如空白录像带、录音带、实验室的玻璃器具以及所有达不到二类资产的教育装备,均可以计入低值易耗资产账。在规范账目分类的基础上,将三类账目分别分为总账和明细账两大类,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首先在总账中设立以下六大类(一级科目):房屋建筑、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设备。而后在6个一级科目下分别设立其包含的二级科目,即:房屋建筑类—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类—电教设备、炊事机械、医疗器械、仪器设备、一般电气设备;一般设备类—交通工具、家具设备、体育器材、音乐设备、美术设备、办公用具;文物和陈列品类—文物和陈列品;图书类—教师用书、学生用书、期刊;其他设备—其他设备。

通过对财产账目进行整理分类,使学校教育装备及固定资产的范围更明确,数据更真实,管理更科学、更合理、更精细。

规范账目是教育装备及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归口管理更是财产管理的重中之重。学校应形成一套对财产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

资产要按类目实行归口管理:如理化生实验员负责各室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总务处负责房屋及构筑物、土地、家具、被服装具、办公用具等的管理,图书馆管理员负责管理全校图书资料,电教设备以及电子产品由电教管理员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管理员不但要对设备的使用进行管理,还要设立相应的明细账目。为了更清楚地掌握各分保管员保管设备的具体情况,财产会计应将各分保管员的设备明细另立账本,每一本账目均按照以上分类组建科目,并在每一个科目下建立各类资产的明细科目,例如将所有饮水机都放在一个目下,这样在查询某一类固定资产的数量或金额时,只需翻开明细帐本,找到这类资产下设的目,此类资产的数量和金额便会展现在眼前。

(2)完善管理流程,落实科学管理

对于规模较大的学校来说,面对上千万的资产,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将无法达到财产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的要求。

学校应从制度入手来加强管理。首先,拟定《购置固定资产票据报销流程图》,使会计、出纳、财产会计、保管员相互制约,进一步规范教育装备及固定资产的入账手续。基本流程是:对购入的财产设备票据进行报销时,首先由经手人签字,之后由校长和主管副校长签字,然后保管员签字入库,财产会计开入库单入账,最后现金出纳付款、学校总会计入账;对于调拨的财产,按照调拨单位开出的调拨单,由财产管理员签收,财产会计开出相应的入库单,分别计入财产账目;对捐赠的设备等没有给出具体价值的设备资产来说,要按照同类产品的价格估价入账,为了解决学校财务会计与财产会计对账难的问题,学校财产会计在开出入库单的同时,还可以在原始发票上写上“该设备已入账”的字样。

其次,按照制度要求,学校学年初始对各类房屋等设备资产的使用进行清查。先是各分保管员自查、领导小组抽查,最后由财产会计组织保管员填报“×××学校固定资产统计表”和“×××学校二类资产统计表”,以此来核定教育装备及固定资产的现有数目和使用情况,也为一年一度的报损报废、调拨、年终办学条件报表工作奠定基础。

(3)加强领用制度

领用人在领用教育装备及固定资产时应填写“×××学校资产领取清单”,待交还时由保管员登记归还,签字收回,使得财产会计、保管员和领用人相互制约,各负其责,避免财产丢损后无人问津的现象发生。

(4)严格报损报废和调拨资产出库处理

固定资产的报损报废要经过学校资产领导小组核查,确实需要报废或报损的资产,要求财产保管员填写“资产处置申报表”,经学校财产会计核实,主管领导签字确认后,将属于固定资产范围内的资产填写“区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报表”上报主管部门,经区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复后,保管员凭借财产会计开出的出库单方可注销;学校二类资产要经过学校领导小组核查,学校主管领导签字,区县教育装备部门审核批准,最后管理员依据出库单对二类资产进行核销。所有报废资产均由学校统一处置或管理,保管员没有权利擅自处理。

(5)利用现代信息资源,科学管理教育装备与固定资产

目前“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经过升级已经转换成固定资产电子计账工具,它是一本很好的固定资产账目。而“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管理软件”又是学校教育装备及办学条件达标情况的一个汇总。在工作中,要充分利用软件的查询功能核对固定资产账目,利用该软件资产增加、资产减少的功能,核对每月、每年,甚至每一时刻记入的固定资产。如果视“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和“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管理软件”为“表”,那么每年的年终结转,就要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账表相符。

四、结束语

通过对新办学条件下教育装备与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研究,首先,从理论上明确了教育装备与固定资产的概念,避免混淆。其次,从账目入手,加强资产的科学管理(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入固定资产账目,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另建账目进行管理)。再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管理系统”和“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将资产严格管理;然后,在制度上下工夫,对资产进行规范管理。最后,建议各学校每学年年初对所有的设备质量和使用率进行核查,对损坏或闲置的设备应及时处置,该报废的报废,该处理的处理。各学校要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确保教育装备及固定资产的合理使用,这样不但能为教育装备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供真实的数据,同时也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2012-04-28

王维锁,本科,中教二级,副校长。申秀娥,本科,小教高级。

北京市延庆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保管员办学条件账目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馆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算盘
保管员
爱因斯坦大脑“保管员”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实证研究
政府支出(一般收入账目及各基金)
探析后方仓库保管员队伍面临的矛盾及对策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在标准化学校建设中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