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型设备共享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

2012-01-29张以顺罗剑文吴卓华宋少云林碧欣张国萍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21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学院实验教学

张以顺 冯 双 罗剑文 吴卓华 宋少云 林碧欣 张国萍

中山大学 广东广州 510275

大型仪器设备不仅是高校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也是衡量高校实验条件和科研环境的重要标志[1]。近年来,随着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相关单位的大型设备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产生了质的飞跃,对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高素质人才及国内外高尖端人才引进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

但由于各单位“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经费使用的形式不同,所购置设备的共享范围、共享程度、使用效益等存在较大差异。更为普遍的现象是各高校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共享程度低、利用率不高、资源严重浪费等现象依然存在。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问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共享主体缺少共享动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是国有资产,没有任何成本投资压力,大型设备拥有者也就没有社会服务和共享的欲望[5]。(2)本位主义。主要表现为于己方便、为我所有、为我所用、事不关己。在单位,谁掌握了资源,谁就拥有话语权和主动权,一旦共享,就会失去自我掌控和支配权,使用不方便。对大多数单位来说,“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经费几乎都是按学科或者科研团队分配额度,至于购置什么设备,全由学科或科研团队按照各自额度去做计划,而购置后的大型设备绝大部分又归属学科或科研团队管理。因此,谁也不会心甘情愿地让出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去推动共享。结果造成各学科、实验室或科研团队在经费分配时都极尽所能地为自己所属的小集体争取利益最大化,各自为政,设备求全求精。在大型设备购置上,根本不考虑轻重缓急,也不考虑重复购置,更不考虑今后的使用效益,设备争到手后又成为“个人或小单位所有制”[3],仪器使用更是缺乏信息透明和公平性,当学院或校内其他科研团队或个人需使用其仪器时,仪器拥有者由于没有专职管理人员或者不愿增加自身的工作量,或者担心仪器使用耗损等,总是以各种借口加以推脱,宁可设备闲置,也不愿借给他人使用[3-4]。有些设备虽然最终能够上,但在时间、空间上受到极大限制,有时还要降低身份,心里憋了一肚子怨气。(3)缺乏一个大型设备使用公开、公平、简便、透明的共享管理平台及监督机制,或者说缺少共享信任基础。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单位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普遍较低。但大部分科研团队都承担着几十万、几百万甚至过千万的各类重大科研项目,如果因为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导致共享的大型设备不能正常使用或者坏损,带来的损失将是非常惨重的。加上传统的大型设备管理方式缺乏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平台和监督体系,信息非常不透明。长期以来,广大师生使用某台设备往往需要给管理员打电话或亲自前往仪器室进行预约。可仪器状态及预约使用情况只有管理人员自己清楚,使用者一无所知。一些管理人员借故推脱甚至编造理由拒绝师生开展正常科研实验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师生辛辛苦苦准备好了实验材料,可是到了仪器室时,却发现这个时间段已被其他领导或者与管理员关系好的实验室“霸占”,一系列矛盾也就不断形成和升级。这也是造成大型设备共享平台建设阻力较大的直接原因。

因此,必须有一个大型设备的开放共享载体,利用其资源集中、管理理念先进的优势,打造一个技能服务过硬、使用公开公平公正、全方位开放的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其发挥示范效应,才能逐步凝聚单位的共享意识,进一步推动各单位大型设备充分共享。只要在单位形成合力,所有共享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诸如观念陈旧、共享机制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各单位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就是最为合适共享载体,这些中心经过近年的建设和交流学习,不但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还建立了各种优质资源共享模式。因此,如何利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示范效应,进一步推动各单位大型设备充分共享建设及各种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仅是各中心今后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各中心今后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仅就中山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动学院大型设备共享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的一些经验进行交流和探讨。

1 公开、公平、公正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是促进单位大型设备共享的基础和手段

与国内大多数高校一样,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型设备的使用同样存在着以上分析的影响共享平台建设的各项弊端,虽然单位领导、科研团队负责人、广大教授等心里都明白建设大型设备共享平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真的推动起来遇到的阻力非常大,为了保证单位重大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大型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只能在逐步凝聚共识的基础上顺势而为。

2005年,中心利用申请广东省及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契机,迅速在生命科学学院院务系统网页下建立了实验教学中心网站,并从直接管理的中小型教学设备着手,将学院价格大于5万元的教学设备及放置于中心的几台大型设备全部纳入中心仪器预约系统,在不影响本科实验教学的前提下,所有设备对院内外师生开放使用。与此同时,又将学院“985工程”一期、二期购置的托管于各科研团队教授实验室的大部分大型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功能、适用范围、放置地点、管理人员或教授姓名及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通过中心网站全面公开。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和不断完善,中心直接管理的设备基本在学院及全校范围内实现共享,共享示范作用深受师生好评,而托管于其他实验室的大型设备使用则暴露出各种各样的矛盾。广大师生通过切身的体会,充分肯定了中心在学院大型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不仅为进一步推动学院大型设备的共享提供了宝贵的管理模式和经验,也彻底消除了个别领导、科研团队及大多数教授的顾虑,起到了很好的凝聚共识的示范效果。

大型设备信息化平台建设不仅是推动各单位优质资源充分共享、利用现代化手段对单位资源进行合理调配的窗口,也是实验中心实现功能辐射、促进单位大型设备校内外共享的基本手段。因此,各单位要实现大型设备的真正共享,必须借助现代信息化网络建设起一个公开、公平、公正、可以实时查询和监督所有共享设备预约及使用情况的现代化管理平台。

2 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是实现大型设备共享的重要技术支撑

在所有影响管理的因素中,“人”是首要的因素[5],大型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更是如此。任何实验室管理体制、硬软件支撑条件的正常运转,都必须依靠一支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先进理念及积极主动、乐于奉献、熟悉熟练各类仪器设备操作技能的技术力量才能实现。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各单位实验技术队伍良莠不齐,部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偏低,加上地位及待遇不高,队伍稳定性差,服务态度也较差,使得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水平不高,仪器新功能的开发、利用、拓展和新实验方法的研究无法实现[6]。这也正是各单位领导及大多数教授不愿意推行大型设备共享的最为主要原因,也是目前许多单位大型设备共享平台难以建设,或即使建设了共享程度也不高的主要因素。对于现行的大部分高校而言,教授治校是永恒的主题。大型设备集不集中、共不共享,话语权往往来自于具有绝对科研实力的科研团队及知名教授,为了确保教授各类重大科研课题的正常进行,多出科研成果,任何单位任何部门的领导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都不可能把单位所有大型设备强行集中共享,谁也承担不了由于单位大型设备的使用不便给科研团队和教授承担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科研项目造成的重大损失和影响。

中山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对学院大型设备使用进行调研的过程中,逐渐弄清了这其中的道理,也理解了领导、科研团队及教授的苦衷,深知一支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实验技术队伍是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程度、利用率、效益高低的决定性因素[7]。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中心根据现有实验技术人员实际情况,结合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制定了《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技术人员管理条例》《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技术人员职责》等措施,进一步明晰各岗位人员的基本职责和要求,并利用聘期岗位聘任对部分人员岗位进行了及时调整,通过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仪器公司针对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或派遣有关人员到其他高校及关联单位进行实地参观、学习、交流等(自2006年到现在,中心总计派出到国内外高校、关联单位参观、交流学习的实验技术人员达到120余人次),一方面激励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提高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严格要求他们改变传统的仪器管理理念及服务态度,让大家明白不管什么工作都得有人去做,并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当教授,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当教授!服务必须真诚、热情、认真,必须要有无条件服务于学院科研和教学的全局观念,仪器设备管理者不是仪器设备的拥有者,管理人员必须也只能是服务保障者,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中心及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同时,根据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结合现代化网上预约系统的管理优势,中心对仪器设备管理人员采取了一种目标任务下的宽松式、人性化管理模式,不再生硬地要求他们实行坐班制,可自行根据所管理设备网上预约情况及本科实验教学时间灵活安排自己的工作,这不但是对现行高校对待实验技术人员不公平待遇政策的一种微小补偿,也充分给予实验技术人员有自我调节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弹性时间及空间,对激发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积极性以及重树自身地位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通过近两年的科学培训,绝大部分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管理理念及综合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服务态度积极主动、工作认真负责,也彻底改变了学院师生对实验技术人员服务能力一贯不信任的传统观念,中心及各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得到了学院许多知名教授及领导的充分肯定,广大师生与仪器设备管理人员之间也初步建立互信。自2007年以来,中心所管理的许多大型贵重设备如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各类荧光显微镜等,不但全院的教师及研究生可以在管理人员的技术指导下亲自操作使用,像电镜、蛋白质质谱仪等还可享受到从样品制作到数据指导分析一条龙服务。许多进行开放创新实验的本科,经过管理人员的培训,也有机会自行操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这样的大型贵重设备,这对国内大部分单位来说是很难实现的。

3 规章制度建设是实现大型设备共享的保障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即使有优良的设备、舒适的实验环境,如果缺乏先进、科学合理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再好的优质资源也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不用说挖掘潜力。中心在管理上一开始就秉持以人为本和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管理理念以及一切为学院教学和科研服务、所有优质资源都必须无条件为学院所用,在确保学院教学及科研正常开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校内外共享的服务宗旨,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技术人员管理条例》《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技术人员职责》《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仪器设备及物品损坏、丢失赔偿办法》《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仪器设备使用收费管理办法(试行)》等十多项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为促进和实现学院大型设备共享提供了制度保障。

4 积极发挥示范中心共享平台的示范效应,全面促进单位大型设备共享

由于中心管理理念先进,所管理仪器设备使用公开、公平、公正,仪器设备管理人员专业技能过硬,服务态度热情,特别是中心一向坚持的仪器设备开放式管理、24小时使用模式更是获得学院领导及许多知名教授的肯定,在不断凝聚共识的基础上,终于在2007年推动学院在大型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和管理上达成一致共识,今后所有公共经费购置的大型科研设备全部纳入中心统一管理,不再隶属于任何实验室或科研团队,实行使用权和管理权分离。但考虑到学院实验楼多、科研团队分散的特点,可以通过建立多个研究平台的形式,将大型设备集中放置于中心统一的或各科研团队所在实验楼的独立仪器室,既照顾到了各科研团队的方便使用,又做到了大型设备相对集中、统一管理,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大型设备管理体制。2009年,学院又将南校区及东校区的所有教学及大型科研设备纳入中心预约系统统一管理,全面实现了大型设备跨校区管理模式下的全方位开放共享。目前,学院的绝大部分大型设备基本形成了一个相对集中、统管共用的共享局面,不仅为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同时也是和谐学院建设的有力保障。

5 结束语

大型设备共享平台建设是近年来各单位主管部门积极推动的主要工作,通过近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各单位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及各种管理机制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并针对各单位自身的具体情况,总结和提炼了许多非常适用的宝贵经验。然而,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需要有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改进、逐步凝聚共识的过程,需要经验的积累和制度的不断完善[8-9]。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及其管理机制的建立不是高校某位领导或某一部门的行为,而应是从领导到教职工的普遍行为[10]。由于大型设备共享平台建设涉及各方利益,因此推动起来不仅难度大、阻力大,还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及毅力,必须要有一定的示范效应为基础,才能消除单位领导及各科研团队的各种顾虑,建立信任。没有领导的支持和大多数科研团队及教授的充分认可,任何形式的共享平台建设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大型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也并非所有设备绝对集中,必须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以方便广大师生使用为原则,这样才能保证共享平台建设的和谐开展。其实,仪器放置在什么地点并不重要,只要能做到使用权与分管权分离、仪器室与团队或教授实验室独立、管理人员直属单位考核管理,加上必要的制度保障,即可实现单位大型设备的真正共享。

推广大型设备共享平台建设不仅是高校实验室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关系到各种实验中心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各高校的国家级及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可利用自身在单位的特殊地位及资源优势,通过建设小范围的优质资源共享平台示范效应,在单位大型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和管理上担负起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加强大型设备共享平台建设,促进单位大型设备的全方位开放共享,不仅有利于单位科学研究的发展,为建设和谐学院和谐校园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可以为本科实验教学提供更多的硬件支撑,依托单位先进的科研设备,及时为学生引入学科前沿的实验技术教学,于单位促进了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于社会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于中心则拓展了今后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1]万长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的建立与措施[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7):177-179.

[2]周智男,李玉霞,王辉.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立的探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9(2):112-113.

[3]张选红,蓝秀健,吴珏珩,段妍,陈省平.贵重仪器共享中管用分离的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31-33.

[4]陈子辉,王泽生.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和共享[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2):163-167.

[5]丁爱侠,郑春龙.促进高校大型仪器共享的“三分管理法”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0(1):91-94.

[6]阮慧,李五一.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6-9.

[7]梁碧超,肖祖祖宁.建立高校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3):296-297.

[8]刘丽琴,陈永清.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208-210.

[9]刘嘉南,胡今鸿,潘信吉等.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制约因素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1):8-9.

[10]韩富,郑福平,田媛.高等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6-7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学院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证书的确认工作(二)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