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溪流域民族民间木雕工艺传承与创新初探

2012-01-29湖南怀化学院艺术设计系李柏山

中国艺术 2012年1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木雕雕刻

湖南怀化学院艺术设计系 李柏山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也养成了一方的风俗文化。五溪流域文化历史悠久,2005年洪江市发掘的高庙文化遗址中遗存的7000多年前的大量文物,说明了这里曾孕育过灿烂的文化,有人将它比拟为“东方的巴比伦”,也因此把以怀化为中心的五溪文化称为“中华南方文明之源”。五溪流域是少数民族聚集地,民风民俗丰富多样,形成了丰厚的特色文化积淀——多民族融合的五溪文化。民间传统技艺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五溪流域民族民间独特的木雕传统技艺又使这块土地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五溪流域民族民间的木雕技法丰富,种类主要有宗祠、民居窗花、门楣木雕、栏板木雕、梁柱、坊木雕,檩、斗拱木雕等建筑木雕,家具及室内陈设用木雕,生活生产用具,宗教、丧葬祭祀类造像,戏曲木偶面具,根雕、木制品等。现代社会数字化设备的冲击致使手工木雕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究其原因大致有:1.由于手工木雕比较费时,工序复杂,比起机器生产的花样繁多的工艺品来说,产量小,规模小,销售渠道不畅,经济收入不理想,导致一些年轻人不愿意学。2.民族民间木雕审美意识和图样造型依赖于师徒之间的口传心记或祖传秘授的方式进行传承,缺乏系统的文献资料。3.古代刻板的技艺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在现代社会文化与经济形势下,传统手工艺要想走出低谷,必须植入现代元素,加以融合创新,但没有现代设计理论的传统工人是无法完成的。如果能将传统的木雕工艺融入到现代的家居装饰、陈设与家具设计之中,利用现代流行元素带动传统工艺的发展与创新,对挖掘本土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民族民间艺术、创新木雕工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五溪流域民族民间木雕工艺的主要价值

历经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五溪流域民族民间木雕工艺形成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其传承脉络清晰,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价值。1.文化价值:五溪流域民族民间木雕的形成是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当地的民俗风情及多元化的文化氛围紧密相连的。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以传统雕刻为主体及特色的群落,五溪流域民族民间木雕工艺与建筑艺术、装饰艺术、审美时尚相生相伴,经上千年的文化积淀,从单纯的手工技艺上升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不但与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贡献。2.历史价值:五溪流域民族民间木雕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优秀民间艺术发展的一个缩影,堪称“典范”。五溪流域民族民间木雕艺术充分展现了勤劳智慧、善良朴实的五溪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无穷的创造力。五溪流域民族民间木雕艺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蕴含特定历史信息、题材丰富、异彩纷呈的作品,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一部五溪流域雕刻史,不仅丰富和完善了中国雕刻艺术历史,而且对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3.科学价值:五溪流域民族民间木雕作为一种民间的传统手工技艺,其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上。五溪流域民族民间雕匠艺人不但雕艺精湛,而且建筑设计施工工艺也很高超。湘西多是木房子,从侗族的鼓楼、风雨桥等建筑可以看出,不管多复杂、难度多高的建筑雕刻安装工程,五溪流域雕匠艺人都可以完成得很好。这对研究古建筑施工技艺具有相当珍贵的科学研究价值。4.经济价值:五溪流域民族民间木雕在创造出宝贵的人文艺术价值的同时,也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社会经济价值。许多木雕作品被博物馆收藏,被销售到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未来的五溪大地旅游业将成为本地的支柱产业,开发创新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将有助于湘西经济的全面腾飞。

(二)木雕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木雕是以各种木材及树根为材料进行雕刻的,是传统雕刻工艺中的重要门类。木雕的历史非常悠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就有木雕鱼出土,这是我国木雕史上最早的实物。河南信阳战国大墓出土的木雕镇木兽,湖北云梦汉墓出土的彩雕木俑均为我国早期木雕作品。由于保存困难,现今很难看到超过千年的木雕作品。两宋时期木雕作品较为多见,这时的木雕已采用组织细密的木材为载体进行制作,这就有利于木雕作品的传世。我国的一些庙宇里还保存有宋代的木雕作品。元明时由于海外贸易的急速发展,木材种类有所增加,许多由海外进口的硬质木材,使木雕工艺得到长足发展。明清期间是木雕艺术的辉煌时期,涌现出大量有史可考的名家、艺人及其作品,是古代木雕艺术的一个高峰。清末至民国年间由于政府的腐败、国力的衰退、外强的侵略,民不潦生,木雕艺术从此衰落,艺人名家也只能沦为匠人糊口度日。

中原木雕的情形同中原文化一样,伴随着政治中心迁徙,在迁徙中不断传播。如今各地木雕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工艺、风格。东阳木雕诞生于宋代的浙江东阳,擅长雕刻,图案优美,结构精巧;乐清黄杨木雕从清代中期起就成为民间木雕工艺品之一,以雕制小型黄杨木雕人物陈列品而闻名中外;明初有长乐人孔氏,利用天然疤痕树根进行雕刻,是福建龙眼木雕特有的传统工艺,被世人所重视;广东金漆木雕起源于唐代,它用樟木雕刻,再上漆贴金,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从世界范围看,非洲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繁荣的雕刻艺术之乡,其木雕以造型奇诡、风格别致著称。在非洲不同地区或国家、不同民族或时期,木雕作品所反映的内容是不尽相同的。真正把强烈的社会历史内涵与高度的审美观念结合在一起的木雕,大致有三种:一是表现神灵和祖灵的作品;二是反映人们日常生活的作品,诸如男子打猎、少女顶水、母亲哺婴、艺人击鼓、女人歌舞;三是表现野生动物的作品。非洲的木雕作品千姿百态,但大多具有共同的艺术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节奏和动感;二是夸张手法的广泛运用;三是粗犷与细腻的巧妙结合。印尼巴厘木雕同样享誉国内外。印尼木雕中的小饰品家居装饰类,其主要原材料是印尼当地的一种叫“Asbesia wood”的木材。它是一种质轻、细腻坚韧、易于造型的木头,也是印尼特有的产品。印尼木雕是一种传统工艺品,它最初与印尼当地的宗教信仰息息相关。人们把自己崇拜的印度教诸神用石头或木头雕刻出来,供奉在庙宇、庭院、堂室内。后来代代相传,便产生了无数能雕善刻的巧匠。在家具大类中,印尼木雕大都用质地坚硬且花纹细密的乌木、柚木等木料雕刻而成,其造型千姿百态。印尼木雕艺术在家具雕刻中也得以很好的表现。这种手工雕凿技术不但沿用了印尼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工艺,而且受来到印尼的荷兰雕刻师和英国雕刻师的技艺影响。印尼雕凿吸纳西式雕刻之长,融会贯通,形成独特的风格。在印尼木雕中可以看到印度佛教中的佛头,和一些类似佛面的装饰品,又能看到一些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龙凤雕刻,还有荷兰的一些小鞋子等等。文化的交融,给了印尼木雕独特的艺术象征,为木雕赋予了印尼文化艺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管国内还是国外,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面前。怎样能够激发年轻人对制作民间工艺的兴趣?怎样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不使民间美术事业后继无人?这是目前我们在进行正常艺术创作以外所应研究的工作。在个人带徒的同时,把木雕艺术纳入高等美术院校的教学科研,在讲坛上言传身教,这已是新时期美术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和长远需要。

(三)解放思想,打破五溪流域民族民间传统木雕口授师传或祖传秘授的方式

五溪流域民族民间传统木雕一般采取口授师传或祖传秘授的方式来授徒,一直以来并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文字教材。一些传统的技艺完全靠经验和悟性去领悟掌握,如果没有名师的悉心指点和教导,从艺者很难真正掌握传统木雕工艺中的精华,致使一些绝技逐渐失传。五溪流域民族民间木雕大师傅昭槐(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祖传三代从事竹、木、石雕艺术。他与父亲傅振源成功创作了国内最大的树蔸作品《芙蓉仙境》(2mx3mx3m),其中人物200多个,古典戏剧故事103个。他创作的《群仙祝寿图》(7mx2mx2m),雕刻人物800多个,动物200只,历时6年7个月零15天。另外,他还创作了巨型树蔸艺术品《水浒传108将》(2mx2mx2.5m)。以上三件作品雕刻历时15年之久,其木雕手法独特。随着老一代木雕艺人逐步身老故世,有些传统绝技难以得到很好的传承,对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迫在眉睫。历代以来,五溪流域雕刻艺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具备较高美学基础和一定理论水平的人才较少,“有匠无师”现状严重。一些新生代的木雕艺人在创作手法上与传统的木雕技艺渐行渐远,长此以往,将不利于传统木雕的继承和弘扬。而且,在零星的研究队伍中,从业人员孤军作战,缺少对文献资料和历史文化遗存研究的热忱。文化研究者多为门外汉,对传统技艺的研究停留在表面文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保持地域民族特色和民间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使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站稳脚跟,是研究者面对木雕创新设计和民间木雕大师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虽然国内外对木雕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目前对五溪流域民族民间木雕造型及文化内涵、传承发展仍然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此外,由于观念滞后、缺乏理论引导、加工设备及工艺落后,加之工业化的进程和塑料制品的泛滥,五溪流域木雕面临边缘化的危险。因此,如能组织文化和艺术工作者集中力量开展专题文化调查,对五溪流域木雕的历史和时代风格进行集中整理研究,将有助于传统技艺的传承、保护和创新。

结束语

文化形成品牌,品牌形成价值,这是中国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战略的核心观点。文化强国是知识经济时代奏出的最强音,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构建民族文化、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保护、大利用”的长效机制,是“十二五”规划的旋律之一。借助五溪流域民族民间木雕、根雕艺术形式与旅游产业结合,渲染五溪大地民俗风情,开发具有五溪流域特色的木雕产业,将成为神秘湘西旅游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1]林河.《中国巫傩史》[M].花城出版社.2001年

[2]贺琛.《苗族蜡染》[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3]www.360doc.com/…5246180_81109732.shtml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木雕雕刻
“校团”协同背景下推进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高职音乐教育发展与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研究
新时期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策略探究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On art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木雕鱼
木雕创作随想
自然形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