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元素与杂技元素的完美融合——浅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瓯挑幡

2012-01-29李海丽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表演艺术杂技民间

肖 端,李海丽



舞蹈元素与杂技元素的完美融合——浅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瓯挑幡

肖 端,李海丽

(福建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挑幡是福建建瓯特有的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民间表演艺术。由于建瓯称之为中国竹子之乡,因此挑幡这一民间表演艺术采用了本土特有的大毛竹作为主要道具,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色。从挑幡这一民间表演艺术的形成和表演特色入手进行研究,分析其舞蹈元素与杂技元素的融合,并探讨挑幡的艺术价值与传承意义。

建瓯挑幡;表演艺术;舞蹈特色;杂技元素;民间舞蹈

中华民间艺术是人民群众在长期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创造的,表现人们生活、情感、思想、理想和愿望的艺术作品[1]。表演艺术是通过演唱、演奏或人体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艺术。代表性的门类通常是音乐和舞蹈,有时将杂技、相声、魔术等也规为表演艺术。2009年中央电视台一套“元宵晚会”的第一个节目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瓯挑幡”。挑幡是福建建瓯特有的民间表演艺术,其融入了武术、音乐、舞蹈、杂技、戏曲等诸多元素,特别是舞蹈与杂技的完美融合使其更具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建瓯挑幡的历史追溯

挑幡是福建建瓯特有的民间表演艺术。在《中华舞蹈志》福建卷一书中记载:挑幡;民间习俗舞蹈[2]。340多年前,明朝将领郑成功在闽组织“复明”大军抗清,并筹备收复台湾。当时建瓯(时为建宁府)城郊建溪河畔大州会水性的青壮年都应征入伍,参加收复台湾的战斗。当将士凯旋时,百姓欢欣鼓舞,连日备酒宴请,搭台唱戏。而将士们则将带回的军旗捆在长竹竿头,尽情挥舞,对壮烈捐躯的弟兄们寄以深深的怀念。正月二十四这一天,清兵进村砍倒旗杆,撕毁战旗;大洲村民不胜感慨,又将旗杆扶起,竞相擎扶,前仆后继,人倒旗不倒。随着岁月流转,此举便逐渐演化成挑幡这一民间表演活动。祖祖辈辈生活在竹乡的建瓯人把正月二十四日当作过大年,比正月初一还热闹。在挑幡活动中人们打着隆兴降祖的横幅抒发报国信念和纪念先辈们的英雄壮举,并且名曰接龙脉,意为远征还乡的壮士传宗接代,而后挑幡又逐渐发展成为每年正月的闹新春踩街活动和当地庙会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逐渐演化成当今建瓯民间特有的挑幡习俗。如今在建瓯逢年过节或开展重大庆典活动,都要举行当地民间绝活挑幡的表演。建瓯挑幡是民俗风情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当地群众代代相传并加以发扬的文化财富。

二、建瓯挑幡的表演形式与艺术特色

绿翠环抱的闽北建瓯盛产大毛竹,被誉为中国竹子之乡。挑幡这一民间艺术采用本土特有的大毛竹作为主要道具,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色。建瓯挑幡,简称为建瓯幡,它以幡体长而重、挑法刚而雄著称,建瓯幡共有六部分组成:幡箍、幡杆、幡幅、幡顶、幡斗、幡旗。

采用柔软布料的幡箍是处于建瓯幡的幡体最底部,它直接与表演者的嘴、鼻、脚、手、肘等部位接触,与表演者有着密切的联系。选用建瓯盛产的大毛竹作为幡杆,其长度一般长达十米左右,重达三四十斤左右,外表刷上油漆,并画上各种吉祥图案。随着技艺上的变化发展,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和群体的需要,选择适当的长度。幡幅是沿幡顶底部顺幡杆垂挂一长条长达几米的彩边大红条幅,可根据需要粘贴不同内容的吉祥之词或标语、颂词。用竹子制成的幡顶是竹片和彩绸制成的三层六角形的小台体或者圆形的幅顶,台体四周绘有花鸟禽兽图样,顶檐镶小彩灯,并缀有串串铜铃,并且幡顶还可折叠收藏,便于外地演出。幡斗位于幡顶的上方,一般为两个,它起装饰作用。幡旗处于建瓯幡的最上端,为了减少阻力,采用的是三角形的彩色旗帜,既美观又大方。

挑幡归类于民间表演艺术,其表演形式一般是广场表演。表演者用由这六部分组成的幡体进行表演,并始终幡不离身,竿不落地。在表演传统形式上融入了武术、音乐、舞蹈表演、杂技等成分。在挑幡人的心中,他们把这一门技艺当作为一项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项目,全面提升了它的艺术层次。挑幡表演既要有力量又需要技巧,要求做到刚柔相济,动静结合,如今挑幡已成为当地男女老少最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绝技。挑幡表演者有的肩扛头顶,有的牙咬鼻托,有的手舞脚踢,有的前挑后抛,还有的左旋右转,让幡数分钟直立不倒,把幡玩得游刃有余。当舞动激烈时,幡顶旋转如蓬,呼呼生风,无不给人以力的震撼和美的享受。以前建瓯挑幡采用的是锣鼓伴奏,只限于踩街、庙会等街头卖艺式的表演,随意性大,难登大雅之堂[3]。经过挑幡艺人长年累月的实践摸索与创新,目前在表演特色上,常以女子挑幡为主,男子和少儿挑幡为辅。建瓯挑幡艺术团内挑幡高手云集,演技更属一流。他们不仅动作花样多、难度大、品位高,而且还擅长应用音乐伴奏在各大舞台上表演。这就充分使挑幡表演更富有艺术性、观赏性,既保留了建瓯挑幡的传统精华,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欣赏兴趣,又注重现代特色,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使挑幡真正成为建瓯的乃至福建的民间艺术品牌。从技艺角度上来说,挑幡表演既要有力量又需要技巧,要求做到刚柔相继,动静结合。建瓯挑幡可一个人单练也可双人对练和集体练习,动作达几十个,其主要套路都有不同的名称,如:手舞东方转、肩扛南天松、脚踢西方柱、牙咬北海塔、肘擎中军令、腰掸日月星、口挑百战旗、头顶一片天、鼻托乾坤棒等惊险慑人的招式组合而成。他们时而肩扛口咬,时而手舞脚踢,时而左旋右转,时而前挑后抛,男女老少同台献艺,群幡挥舞,伴随着各类喜庆的音乐,其场面之壮观,撩人心际。

三、舞蹈元素与杂技元素在建瓯挑幡中的运用

舞蹈是一种动态的人体形象流动于一定空间与时间中的舞台艺术,它的美蕴藏在一系列的动作、韵律、表情、构图、音乐、舞美、服装的整体效果中。舞蹈的特征表现在舞蹈的动作性、抒情性、虚拟性以及综合性[4]。在建瓯挑幡的舞蹈元素上,经过挑幡艺人的多年研究与创新,建瓯挑幡已经由以往单纯的传统锣鼓伴奏表演演化到由现代喜庆音乐伴奏表演,也由以往的广场式表演提高至登上了现代化舞台中,使其更加富有了生动的艺术感染力与艺术魅力。它们常使用《同庆》、《挑幡傩舞》、《祖国你好》等音乐伴奏、歌曲伴奏等进行表演,再搭配上现代舞台的舞美灯光与表演艺人的统一着装,挑幡艺人伴随着音乐的节奏激情地舞动着风幡,他们手持风幡,做出各式各样的舞蹈动作。虽然她们的动作简单,但却不失优雅的美感。比如:幡不离身时,脚下走着圆场步;幡扛肩上时,还能够一手叉腰单手山膀等。特别在《挑幡傩舞》这一节目融入的表演套路“手舞东风转”中左右旋转的表演招式,就含有中国古典舞身韵核心“形、神、劲、律”中的律,一般说动作接动作必须要“顺”,这“顺”是律中之“正律”,动作通过“顺”似乎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之感。“反律”也是古典舞律动中十分重要的因素,不顺则顺的反律,可以产生奇峰叠起、出其不意的效果,而建瓯挑幡也正是抓住这一特性,在舞幡时用身体动律配合幡竿,一个动作和动势的走向分明是往左,突然急转直下往右,或者由向前突变向后等等,并能很好的保持幡的稳定性,由此产生舞幡动作千变万化、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动感。建瓯挑幡运用到了中国古典舞中的舞蹈语汇,表明了建瓯挑幡正在逐渐走向进步,使民族风情、民俗奇观、民间绝技步入艺术的殿堂。我国许多民族在婚配、丧葬、种植、收获及其他一些喜庆节日,往往都要举行各种群众性的舞蹈活动。挑幡属于民间习俗舞蹈,它主要表现于它的地域性、文化传承与风俗习惯,同时是喜庆节日中群众举行的重要活动[3]。

经调查研究中国杂技有九大特色,而建瓯挑幡的杂技元素就包含了其中好几个特色。中国杂技自古重视顶功,建瓯挑幡中的表演套路“头顶一片天”就体现了这一功力。表演者可用肩膀控制幡的稳定再经过渡动作使幡箍至头部,用头顶着幡完成动作。对于建瓯挑幡的杂技元素,它体现在以下两点。一、需要很强的力量,因幡杆选用的是建瓯盛产的大毛竹,长度一般长达十米左右,重达三四十斤左右,沿幡顶底部顺幡杆还垂挂一长条长达几米的彩边大红条幅,加之幡顶、幡斗、幡旗无疑给表演者增加了难度。二、需要平衡,舞幡中有幡不落地、让幡数分钟直立不倒等动作,在险中求稳、动中求静,显示了冷静、巧妙、准确的技巧和千锤百炼的硬功夫。这两点对于挑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杂技语汇中把身体技巧作为杂技艺术的核心,无疑是正确的,平衡动作实际也是身体技巧的应用。“挑幡”表演者有的肩扛头顶,有的牙咬鼻托,有的手舞脚踢,有的前挑后抛,还有的左旋右转,让幡数分钟直立不倒,其中玩呼啦圈挑幡,给挑幡表演增加了不少杂技表演色彩。

四、建瓯挑幡艺术价值的提升与存在的传承意义

作为民间绝活,建瓯挑幡是当地群众代代相传并加以发挥的文化财富,是民俗风情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早期,挑幡只是简单的几个动作,经过挑幡艺人长年累月的实践摸索与创新,其动作由原来的单一动作发展到有舞段的几十个动作组成,主要套路由手舞东风转、肩扛南天松、脚踢西方柱、牙咬北海塔等10多种招式组合而成。或肩扛头顶,或牙咬鼻托,或手舞脚踢,或前挑后抛,或左旋右转等动作各异,可数分钟不倒。挑幡动作形式丰富多样,难度不断加大,不仅具有中国杂技的几大特点还拥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演风格,其中玩呼啦圈挑幡,就给挑幡表演增加了不少杂技表演色彩。建瓯挑幡还融入的中国古典舞蹈元素,使挑幡不仅有力量美而且还具有了古典舞特有的柔美[5]。此外,挑幡表演与音乐紧密结合,表达所要展示的内容,将它舞蹈化,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了它的观赏性。艺人们不仅把建瓯挑幡当作一项表演艺术,也当作强身健体的体育活动,坚持苦练,使挑幡技艺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在代代相传的文化传承中,建瓯挑幡的内容和形式被不断继承和发展,从单一的民间表演艺术,变成了富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民间活动。目前,建瓯挑幡的艺术已深入城乡及学校,通过在各小学选出挑幡苗子或通过社会渠道招募挑幡爱好者来举办培训等方式,为建瓯的民间文化艺术培养了大批挑幡后人,发展了一只拥有老、中、青以及女子、少儿挑幡等多种形式的表演队伍。各相关部门也在积极保护建瓯这一文化遗产,对于建瓯挑幡的各类文化活动给于很大的支持。在现代挑幡老艺人的带领下,挑幡队伍不断壮大,它不仅仅为建瓯的民间表演艺术,更视为福建乃至中国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近年来,建瓯挑幡艺术团先后参加了第二届中国·永安笋竹节、第六届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厦门首个旅游文化跳蚤市场开业、莆田市涵江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中国(武夷山)朱子文化节开幕式、海峡巾帼健身大赛、厦门五缘湾特色商业街开街庆典暨“八闽民间艺术大荟粹”文化表演、第五届中国竹文化节等各种演出活动百余场,并参加了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选送节目——建瓯挑幡实地拍摄,每一场次,建瓯挑幡都以新奇、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人们的称赞,被誉为中华一绝。近年来,建瓯挑幡这门古老的民间绝活已从街头杂耍发展为展示福建民间传统绝技和建瓯风采的民间艺术品牌,建瓯挑幡1998年列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2001年荣获第五届全国民间艺术表演节金奖,2002年获得首届八闽巾帼健身大赛特色奖,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保护、继承和发扬建瓯挑幡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立足其特有的文化艺术,领略民间特色的艺术风格,深入理解民间文化艺术的价值与深刻内涵,努力使建瓯挑幡成为特色的充满文化气息的独家艺术。不仅要在技艺上要传承与发扬,还应该利用各种媒介,如各类文史资料、图片说明、影像等对其进行系统完整的记载。大力扶持当地的文化表演艺术,多举办大型民俗展演类活动,并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表演,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一的特有艺术,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扩大建瓯挑幡的影响力。

[1] 温廷宽,王鲁豫.古代艺术辞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89.

[2] 中华舞蹈志编委会编.中华舞蹈志·福建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3] 王永赟.建瓯挑幡:舞蹈特征与民俗性考察[J].西昌学院学报, 2011,25(2):128-130.

[4] 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

[5] 金秋.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责任编辑:马圳炜)

Perfect Fusion of Dance and Acrobatic Elements——Analysis of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Jian’ou Tiaofan

XIAO Duan,LI Hai-li

(Music Colleg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China)

Tiaofan is a kind of feature folk art with a history of more than 300 years in Jian’ou Fujian. Since Jian’ou is known as "the countryside of Chinese bamboo", Jian’ou Tiaofan as a folk performing art with unique big bamboo as the main props, which form a style of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paper, we pay our attention to its folk performing art forms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We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integration of dance elements and acrobatic elements. The folk dance has art value and heritage significance.

Jian’ou Tiaofan;performing arts;dancing feature;acrobatic element;folk dance

2011-12-06

本研究系福建省教育厅课题:“闽南民间舞蹈音乐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JA10102S)。

肖端(1975—),女,福建福州人,讲师,主要从事民间舞蹈音乐研究。

J828

A

1673-1417(2012)01-0029-04

猜你喜欢

表演艺术杂技民间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老鼠演杂技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探索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