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语文和外语传统学习的关系

2012-01-28高凤江

肇庆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学习外语外语教学母语

王 平,高凤江

(肇庆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人与外国的交往日趋频繁,学习外语的人也越来越多。目前,无论是社会上还是学校里,人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有增无减。社会上的外语学校、外语辅导班比比皆是。有人对目前大学生学英语进行过调查,发现大约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花在英语方面的时间达到1/4,有的甚至拿出90%以上的时间来学外语。在外语教学方面,有些外语教学工作者因受直接法(Direct Method)、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等教学法的影响,对以往的传统外语教学法持怀疑态度,盲目地认为,阻碍外语学习的罪魁祸首是母语,只有排除母语的干扰,创设一种全英课堂(All English Class),让学生完全置身于真实的异国语言环境之中,才能摆脱母语的干扰,引导学生运用外语思维,学好外语。

在这样的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的背景之下,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很多国人热衷于外语学习的同时却忽视了母语的学习以及母语的文化修养,未能正确处理好外语与母语的关系。据媒体披露,在上海市文联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联合主办,上海翻译家协会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共同承办的首届卡西欧杯翻译竞赛上,由于译文质量不尽人意,一等奖空缺,唯一1个二等奖获胜者不是中国人而是一名外国参赛者。本次翻译比赛的“英译汉”参赛原文是美国当代作家John Updike(约翰·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Delicate Wives(纤弱的娇妻)。参赛者只需按照翻译的基本标准,将英语原文用精当贴切的汉语翻译出来即可。按常理,将英语翻译成汉语应该是我国参赛者的强项,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外国人竟然击败了汉语作为母语的中国参赛者,这就不得不让人大跌眼镜,值得反思。

二、我国语文和外语传统学习应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

心理学家在当代解剖学和生理学地基础上对人类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进行的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完成单侧化和髓鞘化的定位,各功能区逐渐完善,并形成大小不同的语言中心。当学习者在母语的基础上学习母语以外的语言时,大脑中已具备的母语接触到新的语言将与之同化。大脑中的原有语言(母语)会对新的语言(外语)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恰当地运用母语学习外语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实,人类的母语是一个无穷知识源,不管接触到什么新鲜事物或学习新的知识,人们通常要凭借母语帮助自己处理和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以母语作为坐标参照接受新的知识。在人们学习外语时,无形中母语也会自动地介入其中。当然,母语的作用既包括积极因素也包括消极因素,或者说既产生正迁移作用又产生负迁移作用,只不过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与学习场合中所突显的正反作用不同而已。

一般说来,外语学习者开始学习外语都是以母语作为起点。母语知识是外语学习的有利因素,正是因为有母语垫底,学习者对目的语的理解能力才会迅速发展[1]。加拿大语言学家H·Dulayt和M·Burt在1974年间对以英语为外语和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进行了多次观察和研究,发现母语迁移的错误仅占百分之三,绝大多数错误为发展性错误,而且与英语为本族语的学习者所犯错误几乎相同[2]。根据上述语言学家所做实验,我们不难看出,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作用很小,并非外语学习的主要障碍。在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中,母语比较明显干扰目的语的因素以及母语对外语学习造成的障碍只是学生学习外语产生困难与错误的原因之一,我们不能把一切罪过都归咎于母语。Corder(1978)提出,当母语与第二语类似的时候,学生在类似的方面会学得更快,这样,母语可以加快第二语言的发展过程。以往所说的“干扰”错误并不是由于负面转移而产生的,而是由于借用产生的[3]。中国人学英语,懂得了汉语语法,会有助于理解英语语法;掌握了汉语阅读和写作技巧,对提高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也有触类旁通之功效[4]。束定芳、庄智象曾指出,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些[5]。以Moskovitz和Sterick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学法(Humanistic Approach)认为,在外语教学中,特别是在外语教学的起始阶段,将母语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十分必要,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外语文化与母语文化能相互促进时,学习者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近年来,我国的外语教学法观点过多强调母语的消极作用,夸大了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负面影响,忽视了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内在积极因素。因此,对中国人学习外语而言,语文与外语传统学习的关系应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

母语是搭建通向学习目的语的桥梁,只有学好母语,才能迅速准确地进行外语和中文两种语言的转换,这也是我国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的主要目的。一般说来,我国绝大部分学习外语者,不可能都到异域国家去生活和工作,也不可能都与讲外语的人一起生活和工作。但是,在学习外语的人当中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触和处理有关外语的各种信息,诸如科技文献、经贸合同、产品说明、文学艺术等,并对两种不同的语言进行必要的转换和编码。如果不能如实实现两种语言的转换和编码,或转换和编码不当,也就未能达到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地转换两种不同的语言并对两种不同的语言进行重新编码呢?道理很简单,只有精通目的语并具备深厚扎实的母语功底,谙熟语言转换和编码的基本标准,才能自如地将原语(source language)与译语(target language)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和谐的统一。

对中国学生来说,语文是本,语文是学习外语的基础。每个人从呱呱坠地那天起,母语学习就开始了,母语是一种自然习得的语言,通过以后的不断学习,语文水平会得到提高。一个人随着母语的发展和水平的逐渐提高,思维能力随之得到发展,一种文化、情感也随之形成。儿童在母语的环境中获得了母语的使用能力,例如中国孩子学会了汉语拼音,就能较容易掌握英语国际音标并对英语辨音有一定的帮助,学会了汉语诗词的韵律,就能较快认识和区别英语诗歌韵律的特点。母语是目的语的思维、文化和情感等的基础。外语学习是母语学习的扩展。外语学习应该培养用外语听、说、读、写、思维等技能,但只有具备熟练运用母语的基础上学习外语,才能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只有具备深厚扎实的母语和母语文化功底的人,才会认识到自身的文化价值、认同自身的民族文化身份,在母语的基础上主动地吸收新的知识并努力创造新知识,灵活地处理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言与文化差异,在复杂多变的各种环境中左右逢源,应付自如;才会彻底摒弃盲目崇拜西洋文化的殖民心态和鄙视本族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批判地吸收异质文化,取之精华,去其糟粕,洋为中用,有效地传承本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并发扬光大;才会正确看待异质文化和本土文化,既不会拒绝一切外来的文化信息,也不会成为夜郎自大的狭隘民族主义者。总之,只有母语和母语文化水平的提高,才能实现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促进外国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学习,进而促进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形成。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更不能把母语看成是外语学习的绊脚石。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外语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外语人才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外语文化知识、较高的外语技能和外语交际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较高的个人整体素质和强烈民族自尊心的复合型人才,单凭外语显然难以达到这一目标。

三、结语

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依靠母语,只有将母语作为维系民族的纽带,中华民族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汉语是我们民族的文化根基,同时其本身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人在努力学习外语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母语与外语的关系,积极加强母语修养。

另外,外语教育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举措,是培养综合素质专业人才的具体化和深入,外语教学依托于母语教育的充分发展,是对母语文化的引介与补充。就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角度而言,外语专业是“本”,母语教育是“根”,不能为“根”而失去“本”,更不能为“本”而损了“根”。

[1] 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246.

[2] 李梅.母语迁移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0(2):6.

[3] 吴潜龙.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看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几个问题[J].外语教学,2000(1):3-8.

[4] 陆效用.试论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J].外语界,2002(4):11-15.

[5]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38.

猜你喜欢

学习外语外语教学母语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母语
唱歌助力记忆语言
学习外语的经验之谈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梦想成真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