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路径的护理效果

2012-01-28程杏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手术护理

程杏云

(江苏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骨科,上海200233)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路径的护理效果

程杏云

(江苏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骨科,上海200233)

目的评价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路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2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后病情密切观察其并发症,及时采用中药和针灸推拿治疗,在手术后早期进行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护理指导。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9.13%,对照组总有效率86.18%,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75%显著低于对照组9.12%(P<0.01);治疗组住院天数(6.71±0.12)与对照组(11.71±0.86)相比缩短,相应的减少了医疗费用。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腰椎间盘突出;临床护理路径;中西医结合疗法;护理学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患者最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各种原因均可引起患者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向后突出,压迫硬膜囊及神经根而出现腰腿痛、坐骨神经痛等疼痛并伴有下肢麻木,甚至行走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患者往往因疼痛难忍或下肢自由活动困难入院手术治疗,所以手术治疗后的主要护理目标是:减轻患者疼痛及焦虑心理、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腰部及下肢功能锻炼,使患者早期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减少并发症,减少患者治疗费用;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路径是护理临床路径(CNP)的新模式,主要是针对患者住院期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有目的性、有计划、有预见性的开展护理工作,使护理程序规范化。随着医疗经济市场及医疗改革的的变化,患者对护理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我科应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科实施中老年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2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30例(男68例,女62例),年龄45~70岁,病程1~6年不等;对照组130例(男66例,女64例),年龄46~70岁,病程3个月至10年不等;经术前临床表现、MRI检查确诊,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均进行了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1.2 方法治疗组病人入院即进入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由当班护士或责任护士介绍病房环境、管床护士及医生,并向患者家属介绍护理路径的内容及实施方案,将临床路径表附在病历的前面,跟随患者的需要和病情进行评估,落实措施,并对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效果、创口感染、焦虑紧张心理、尿潴留及便秘、下肢活动、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进行综合评价,护士长及主管床位医师随时检查治疗进展及护理落实情况,及时进行督促指导,出院前评价路径是否达标。

1.2.1 心理护理该类患者主要症状为疼痛、下肢运动或行走障碍,手术解除痛苦的心情迫切,对手术期望值很高、但又担心手术的成败与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易引起焦虑、紧张、甚至发脾气等不良心理,责任护士在入院手术前应主动与患者心理沟通,以解除其手术前后焦虑紧张、恐惧心理等不利的情绪因素,让患者感到术前心情放松、术后舒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疗及护理工作,有利于术后患者的身体恢复。

1.2.2 病情观察术后患者安返病房后,护士应主动向主管医生了解术中情况,每30min监测生命体征1次、每1小时记录引流量1次,并做好护理记录,若患者出现心率突然加快、血压和血氧饱和度骤降、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情况,或术后24h内引流量较多、颜色鲜红,应高度警惕手术切口内有活动性出血或继发出血的可能;突然出现下肢疼痛、麻木进行性加重,或下肢肌力突然减弱、甚至无法活动时,应高度警惕血肿压迫脊髓的可能;应立即平缓的将患者翻身为侧卧位,并通知医生做出紧急处理,随时做好手术探查的准备,以免脊髓受压过久而出现不可逆的损伤。

1.2.3 翻身术后患者去枕平卧位6h后,应协助患者每2~3h翻身一次,既有利于腰部引流管充分的引流,又避免患者单一姿势造成的不适感。术后3d患者即可自行翻身,进行适度的腰背肌功能恢复锻炼。

1.2.4 尿潴留及便秘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原因是患者床上排便不习惯,术前未进行床上排便的功能锻炼,借助中医针灸及中药通便利尿,减轻患者排尿排便时切口疼痛不适。同时,护理人员必须术前认真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床上排便练习,以使其适应床上排便;术后告知其24h内忌服牛奶、甜食等产气饮食,并多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多纤维饮食,有利于机体的消化,认真教会家属全腹部按摩方法,以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减轻病人痛苦。出现排尿困难时,可让患者听缓流水声刺激排便,或用温盐水冲洗会阴部、热水袋敷下腹部及按摩膀胱区等处理,若上述方法无效,可行导尿术治疗。

1.2.5 功能锻炼术后的功能锻炼对巩固其手术疗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术后24h切口疼痛减轻后即可开始进行被动直腿抬高练习,同时视患者全身状况做弯膝、屈髋等被动活动,有利于将神经根在一定范围内拉长,使其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防止神经根粘连的作用;2d后鼓励患者主动进行直腿抬高练习,3d后开始进行腰背肌功能恢复练习,即五点式(头后枕部、两肘关节及两足跟为支点),待腰背肌具有一定支撑力时,即可行四点式(两肘关节、两足跟为支点)或三点式(头后枕部、两足跟为支点),最后行飞燕式(头后仰,双上肢、双肩、双足及身体向上)练习。每天进行2~5组,10次/组,遵循先被动后主动、先易后难、先少后多、逐渐增加运动量为主的原则,术后1周起,协助患者下地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跌倒及腰背部过屈等注意事项,促进患者腰背肌功能的恢复锻炼。尤其老年患者更加要自我保护脊柱:搬重物时,需先下蹲将重物搬起后再挺身行走;避免腰部做过伸过屈的运动;生活及工作中避免腰部长期固定于单一的姿势;适度的腰部锻炼有利于加强腰椎两侧的肌肉及韧带,避免再次发生本病。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9.13%,对照组总有效率86.18%,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75%)显著低于对照组(9.12%),(P<0.01);治疗组住院天数(6.71±0.12)与对照组(11.71±0.86)相比缩短,相应的减少了医疗费用。2.2.1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显著。

3 讨论

实施护理临床路径及中西医结合护理,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患者进入护理临床路径后,护理人员能够早期、正确地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术前进行心理护理,让病人最短时间完成各项检查和术前准备,术后患者与护士配合。术后第1天按照临床路径表患者开始行直腿抬高和股四头肌收缩等功能锻炼,以减少神经根的粘连。术后第3天疼痛消失后指导患者腰围护腰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由于早下地,病人在预期时间内出院,缩短了住院天数,从而减少了住院费用。

在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中,护士由被动、机械地执行医嘱,变成主动、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同时减少了护理文书记录时间,真正地把时间还给病人,保证患者得到更佳的护理效果。另一方面,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得到了提高,增强了病人的主动性和依从性,从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研究显示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临床路径使得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具体化,并且有可视性和时限性,它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根据病情不断完善,每个时间点都应根据病情评估,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护理工作还根据护理临床路径及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质量监控,保证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1]李明,蔡万德,赵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对比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4):203-204.

[2]唐文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护理与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指南, 2011,(04):150-151.

[3]林雪梅,林本明,林英姿.60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后阶段性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2010,(05):157-158.

[4]任慧娟,武丽娜,韩焕芝,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健康宣教[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06):479-480.

[5]吕卫华,卫金歧,刘桂芝.健康教育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26):238-239.

[6]张建军,石毓梅,孙颖,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20):201-202.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2.052

:1672-2779(2012)-12-0074-02

:杨燕平

2012-04-15)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手术护理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手术之后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