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机理浅析※

2012-01-28陈坚雄陈琼孙海娇邱仕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表里学说五脏

陈坚雄 陈琼 孙海娇 邱仕君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邓铁涛研究所,广州510405;3广东惠州市惠阳区中医院,惠州516211)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机理浅析※

陈坚雄1,2陈琼3孙海娇1邱仕君1,2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邓铁涛研究所,广州510405;3广东惠州市惠阳区中医院,惠州516211)

为了系统探讨中医五脏相互之间的关联,论文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系统理论对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五脏相关机理,从五脏系统间关联、五脏系统内关联、五脏系统与环境关联三个层次进行梳理分析。认为五脏系统间关联机理为“功能协调”和“气机相系”;五脏系统内关联包括“表里关联”和“内外关联”两种,通过经络沟通和阴阳气化作用实现;五脏系统与环境关联的机理是“生气通天”,“同气相求”。

五脏相关;机理;中医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是基于对中医五行学说的继承和发展的一种理论学说。五脏相关学说的提出源自1961年,邓铁涛教授在《如何研究整理祖国医学遗产》一文中提出可以定“五脏相关学说”为题来研究中医五行学说,提炼祖国医学精华[1]。“五脏”就是指人体的五大机能子系统。“相关”强调子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促进制约并存,多维联系,构成有机整体不可机械分割;强调人体和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亦即天人相应。五脏相关学说是关于人体大系统相关性的学说,包括五脏系统间关联、五脏系统内关联、五脏系统与环境关联3个层次的理论内容。因为不是泛谈哲学上的普遍联系,我们将具有医学内涵的相互关系称为“相关”或“关联”。

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其中相关性错综复杂,涉及子系统内部的联系,子系统之间的联系,还存在子系统与母系统之间的联系和母系统(或子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联系等等,但各层次关联对具体生理现象或病理现象的影响不是等效的,仅仅知道五脏系统存在联系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五脏相关”着眼关联的具体模式和机理。

1 五脏系统间关联的机理

中医学将人体大系统分类概括为以肝、心、脾、肺、肾为中心的五个机能子系统,“五脏系统间关联”就是指这五个机能子系统之间存在的相关性。人体生命活动是五脏相关整体涌现的结果,但在具体的生理或病理现象、疾病或证候中,常突出的表现为两个、三个或者三个以上脏腑系统的相关性,这个相关性起着关键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1.1 功能协调中医肝、心、脾、肺、肾五脏概念,既源于早期对人体器官结构的认识,又源于对人体生命活动过程和天人关系的宏观观察,是对人体生命过程呈现的整体机能的分类概括。五脏是人身有机整体的一种功能性单元,具有“超解剖”的特性,是一种现代系统论中的“概念性单元”[2],因而五脏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际上是系统功能的相互作用,其机理首要的表现在功能上。脏腑系统之间功能的相互作用包括递相资生和递相克制两方面。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肝生筋,筋生心,……心生血,血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说的便是五脏递相资生的关系。脏腑系统之间功能相互制约,如《素问·五脏生成论》所言:“心之合脉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主心也。肝……其主肺也。脾……其主肝也。肾……其主脾也。”脏系之间促进和制约的关系同时存在相反相成,是一个相关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多脏系之间存在复合关联,《素问·五运行大论》言:“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说的便是病理状态下一脏系功能失常,便同时出现和另两脏的功能协调失常,从而至少置于两个关联之中,而且脏系功能的太过或不及影响着它与他脏在制约关系中的主动权,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1.2 气机相系五脏各有脏气,脏气运动形成气机,五脏气机协调互动形成脏腑信息传递和反馈的网络通路。五脏气机分工合作形成人体整体气机调节体系。《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五脏气机还是五脏沟通内外,加强与内外环境联系的机理之一。气机相系关联是五脏相通的另一个机理,形成脏腑之间几对特殊的相关:如肝升肺降,心肾相交,脾升胃降等。《素问·刺禁论》云:“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2 五脏系统内关联的机理

人体各脏系统中的组成要素存在层次性,脏是中心,然后是腑,形体,官窍,情志,津液等,这些层次不断进行着信息、能量、物质的交流,存在系统内部的相关性。系统内部的相关性主要可归纳为两类模式。

2.1 表里相合和内外关联表里相合是指五脏与六腑存在表里对应关系,脏为里,腑为表,“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灵枢·本输》)。《灵枢·本脏》还提出“肾合三焦膀胱”。表里之间在功能上互相配合,如: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降浊;在病理变化上相互影响,如:心火可以下移小肠;治疗上可相互为用,如:降肺以通大肠,温肾以助膀胱气化。

内外关联,即藏于内的五脏六腑与现于外的四肢百骸、五官九窍、气血津液、精神情志等相互关联。五脏与形体(五体)的关联,“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素问·宣明五气》)。五脏与官窍(五官)的关联,“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灵枢·金匮真言论》又说:“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即耳和二阴皆归入肾系,和肾关系密切。五脏与精神情志的关联:“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天元纪大论》)。

2.2 经络沟通和阴阳气化经络的相互络属是表里相合的主要机理,十二经脉之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从而使脏腑之间一阴一阳表里相合。《素问·血气形志》云:“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

内外关联主要通过经络沟通和阴阳气化作用实现的。《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支节。”经脉之气散络结聚于经筋,布散于皮部。又如: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系目系;手少阴心经之别络系舌本。经络加强了五脏与体表联系,并使不同形体官窍和不同内脏构成特殊关系。另外“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化促使阴阳互化,沟通有形与无形,故“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素问·天元纪大论》),“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素问·宣明五气》)

3 五脏系统与环境关联的机理

人体大系统和身处的自然、社会环境之间保持着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输出和反馈的互动作用。“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六节藏象论》)。人体内部系统与外界环境共同遵循四时阴阳消长变化的规律。

3.1 生气通天生命起源于自然界阴阳二气,生命活动的维持亦有赖于沟通天地阴阳二气。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张志聪注曰:“盖节乃神气之所游行,故应天之岁月。脉乃血液之所流注,故应地之经水。九窍乃脏气之所出入,五脏乃阴阳二气之所舍藏,故皆通乎天气”[3]。可见阴阳二气沟通人体内外,“生气通天”实现五脏系统与环境的关联。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的生命源于自然阴阳合气,遵循大自然春夏秋冬四时变化法则。《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谓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四时变化规律使生命的功能活动也表现一定的时空节律性。每年是如此,每天也是如此,“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亦即每天也存在四时变化规律,这规律可从临床上病情的发展转归得到验证。如常见的“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规律,其原因就在早晨阳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中午阳气旺盛抗邪有力,病情相对稳定;傍晚应秋阳气始衰,邪气反长,故病情易加重;夜半应冬阳气敛藏,邪气独居于身,因而病进。

3.2 同气相求天地阴阳之气是如何沟通五脏与环境的呢?对于阴阳二气,张景岳在《类经》中指出其活动机理,谓“阴阳之道,同气相求”[4]。《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景岳注曰:“收受者,言同气相求,各有所归也[5]”。阴阳消长是万物生长化收藏变化之根本,大自然如此,人也不例外,自然界四时变化是阴阳之气相消长的结果,人则表现为五脏系统的功能特点及其互助互用。人身五脏,心居上焦主血脉,属阳中之太阳,与自然界阳气最旺之夏季相应,即心通于夏气;肺位胸中主清肃,为阳中之少阴,与阳气减弱的秋季相应,即肺通于秋气;肝处腹中主升发,为阴中之少阳,与阳气初生的春天相应,即肝通于春气;肾藏精以腰为府,属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脾居中州主运化,为阴中之至阴,脾胃在人身为气机之枢,四时五脏阴阳之气的转化亦有赖于脾,故脾寄旺于四季之末,“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素问·太阴阳明论》)。

五脏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五脏相关学说理论内涵的第三层次。诚如《灵枢·邪客》所说:“人与天地相应也”,天人相应观、四时阴阳五脏观是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联系思想的具体体现,从后世环境医学、时间医学等医学分科的产生,足见其前瞻性和先进性。

[1]邓铁涛.如何研究整理祖国医学遗产[J].广东中医,1961(4):165-168.

[2]陈坚雄,邱仕君,肖莹.试论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内涵[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2):87-90.

[3]清•张隐庵.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17.

[4]李志庸.张景岳医学全书·类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9.

[5]李志庸.张景岳医学全书·类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8.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2.004

:1672-2779(2012)-12-0008-02

:苏玲

2012-04-1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No:2005CB523502];广州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基金项目[No:KAB205112K21]

猜你喜欢

表里学说五脏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山河“表里”——潼关,岂止是一个地理的“关”
曹永华
从五脏相关理论浅析祛风退翳法在风轮疾病的应用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漫画
土家族三元学说与中医学三焦学说之异同
旷云学说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