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学、释”一体化教学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2-01-28任健陈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诊断学自学内容

任健 陈宇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

“引、学、释”一体化教学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任健 陈宇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

针对高校低年级学生特点,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提出以“引、学、释”为主线,多种教学方法融合的教学设计。并以肺病辨证中的部分内容为例进行了说明。而且就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与知识的拓展及“引、学、释”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效果进行了介绍,提出该设计是解决处于中学学习向大学学习过渡阶段学生学习困难的有效途径。

中医诊断学;引、学、释;一体化教学

近年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越来越重视,不断尝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知识和理论。在“学”的重视的同时,更应重视教学过程的系统性,特别是教师的引导、释疑等环节。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教师结合学生特点对知识进行启发式的引导和多角度的诠释是使学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的前提,特别在当前国内中小学教育的背景下进行高等教育低年级课程的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课之间的桥梁课程,多为中医学及相关专业的低年级学生学习到的第2门专业课程,这时的学生往往中医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自学能力有限,加之中医诊断学课程具有知识点多,思辨性强等特点,导致采用传统教学的效率低下,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欠缺。笔者在《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体会到在高校低年级教学这一过渡期,应循序渐进推进自主学习,进而提出以“引、学、释”为主线,多种教学方法融合的教学设计。实践证明,该模式的施行对《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 “引、学、释”一体化教学

“引、学、释”是“内容引导、自主学习、释疑总结”的简称。其特点是:教学过程中内容引导、自主学习、释疑总结的有机结合、系统运用、灵活处理。内容引导是学生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课前、课上阅读指定的教材、参考书或利用网络、图书馆获取的相关的学习内容,并将教师预留问题做出解答。这主要是对学生阅读能力、自主获取和处理知识的能力的培养,还能提高学习的兴趣。

自主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知识自主探究的过程,鼓励学生将深入阅读与内容简化相结合,特别强调知识的条理化、思路化、通俗化。

释疑总结是教师围绕重点内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回答予以肯定,促进学生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回答,则通过深入剖析、层层递进的启发,逐步引导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自己归纳出正确的结论,促进学生理清思路,抓住要点。

2 “引、学、释”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案例

每节课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可进行1次或多次,在每学期课程的后半程可适当增加。以肺病辨证中的1节课(50min)的内容为例说明如下:

2.1 第一次“引、学、释”引: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肺脏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主症之后,教师针对肺病辨证中的风寒犯肺证进行讲解,板书以图表的形式展示风寒犯肺证病因、病机、主症、兼症等要点,具体内容空出。给学生提出如下要求:①自学教材,填写空出的部分,要求简明扼要;②知识回顾: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中病因的理论,本证多发于哪个季节?

学:给学生留出5min时间自学,自学过程中可与其他同学讨论。注意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等。及时交流、沟通,以了解情况,解决问题。认真观察分析学生的表现,了解到学生对于内容引导阶段预设的问题中回答困难的内容。最后让学生在黑板填写并回答问题,引导其他同学提出不同见解。

释: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肯定成绩,阐明不足。对病因风寒,病机失宣,主症咳嗽、痰稀白,兼症表寒证分别进行阐释分析。表寒证内容前面已经学习过,这里既要简单处理,又要适当的重复,以加深重点内容的记忆。最后理清风寒犯肺证的学习思路,形成知识构架。

2.2 第二次“引、学、释”引:在明确风寒犯肺证的内容框架,形成一定的学习思路之后。提示学生参照风寒犯肺证的学习过程及知识构架,自学风热犯肺证,并自行总结。给学生提出如下要求:①自学教材,总结风热犯肺证;②知识回顾:中医基础理论风热病因的特点。

学:给学生留出5min时间自学,自学过程中可讨论。注意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观察分析学生的表现,了解到学生对于内容引导阶段预设的问题中回答困难的内容。最后鼓励学生在讲台对全体学生讲述该证,引导其他同学进行修正和补充。

释: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总结。对寒、热病因的特点进行比较,由此阐明两证型中痰的区别,适当的重复前面已经学习过的表热证内容。最后理清风热犯肺证的学习思路,形成知识构架。

2.3 第三次“引、学、释”引:提示学生参照2个外感肺病的学习,自学总结燥邪犯肺证。提示学生本证学习稍有难度,需注意:①知识回顾:燥邪的致病特点,表证的发病过程;②难点:燥邪袭表证的总结。

学:给学生留出7min时间自学,自学过程中可讨论。观察分析学生的表现,可了解到学生对于本证的兼症部分的总结存在困惑。最后让学生在讲台讲述该证,引导其他同学进行修正和补充。

释: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总结。讲解燥邪的致病特点、季节性及凉燥、温燥之分。讲解总结燥邪袭表证的思路,指明燥邪在侵犯体表(口鼻、皮毛)过程中引发的口、鼻、咽干燥等症状,并结合表证恶寒发热、苔薄、脉浮进行概括。讲解中注重各知识点的前后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与知识的拓展

“引、学、释”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可穿插使用组合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演示法、重复练习法等。使整个教学设计既能体现系统性、程序性的原则,又能根据教学环境而灵活、有效的实施。在“引、学、释”过程中,必须以创新理念为指导,注重知识的拓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及探究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推测、分析、验证的科学研究方法,提出了拓展思路的新问题或研究性的课题。比如在中医诊断学问诊教学中,问疼痛的内容学完以后,引导学生思考:能否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解释你所能见到的所有疼痛吗?除了这些疼痛的部位外,还有哪些部位会出现疼痛?又该如何分析?或对一些新的问题提示学生能否自己设计方案来研究证明。并引导学生利用文献研究、动物实验等手段进行科学探究,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合作研究的意识,训练早期的科研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拓展中应多引入时事,包括与本课程相关的热点问题、科技新闻,引导学生跳出传统思维的束缚,逐步建立新的思维方法。

3 “引、学、释”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效果

在教学效果上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易于接受,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由中学学习向大学学习的转变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从开始注重“引”和“释”,逐步向“学”发展,不断增加“学”的时间,提高“学”的质量,避免了学生直接面对自主学习的困惑。二是激发了自主的学习兴趣。学生由以往被动的听课逐渐变为听与学的结合,由带着问题学习到发现问题学习。“引、学、释”各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让一些原本对课程不感兴趣的学生重新参与到主动学习之中。三是培养了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把课本上的知识汲取并独立的分析、思考,并尝试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再通过讨论和总结充实、完善了自己的认识,理清了思路。四是激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突出以“学”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拓宽学生思路,引导学生在勤奋学习的同时,勇于科学探究、锐意创新。激发了学生参与“挑战杯”、教师科研等科技学术活动的热情。总之,以“引、学、释”为主线,贯穿丰富的教学内容及手段,吸纳创新教育理念,使课堂教学逐渐成为大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尝试创新的重要平台,从而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

4 思考与展望

面对正处在由中学学习向大学学习转型过程中的高校低年级学生,如何积极引导他们尽早适应大学自主学习的氛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以“引、学、释”作为主线,贯穿多种教学方法的教学设计,使各教学要素根据学生的特点有序安排,充分优化,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拓宽学生视野,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蒲城县中医医院在职学习提素养

[本刊讯]为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陕西省蒲城县中医医院以读书报告会形式,强化医护人员在职学习,取得良好效果。

读书报告会以科室为单位,科主任组织全科人员进行业务技术学习,医护人员运用中医理论知识,结合自己工作实践,有针对性地撰写学术文章,在会上进行交流,文章由高年资医师点评,在点评中传帮带,通过读书会的形式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同时,报告会将学习内容和影像资料上传医院网站供全院人员共同学习,扩大覆盖面。

近年来,该院始终坚持读书报告会制度,激发医护人员在职学习的自觉性,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中医药理论水平显著提高,病历书写甲级率达98%以上。

(李杨张文娟)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2.036

:1672-2779(2012)-12-0051-02

:韩世辉

2012-04-15)

猜你喜欢

诊断学自学内容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