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ISO 26000:2010《社会责任指南》

2012-01-28窦芙萍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指南责任标准

窦芙萍

解读ISO 26000:2010《社会责任指南》

窦芙萍

本文从国际标准ISO 26000:2010《社会责任指南》出台的意义及社会责任的定义、内容、涵盖范围、对社会组织的要求和产生的作用、与ISO 9000和ISO 14000的区别等方面进行了解读,旨在促进全社会尽快了解和重视ISO 26000,并建议政府尽快出台相应的应对措施,积极构建社会责任体系,促进我国社会责任科学、健康、有序发展。

ISO 26000 社会责任

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社会责任对组织所产生的无形约束力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其重要性已为各国政府和社会组织所认可,各种组织都逐渐意识到对社会负责任的行为不仅必要而且有益于自己的长远发展。将一个组织的绩效同它所在的社会关系相联系,将其运营与它对环境的影响相联系,将其社会行为与它的发展相联系,已经成为衡量其总体绩效和持续有效运营能力最重要的方面。各个组织都会受到来自政府、消费者、客户、协会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方的关注和监督,只有在负责和可信的基础上开展业务才有可能获得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2012年2月6日由国务院正式发布实施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要强化企业质量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以确保质量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建立健全履行社会责任的机制,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推动企业积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投资者、合作方、社区和环境等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鼓励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强化诚信自律,践行质量承诺,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创造综合价值,树立对社会负责的良好形象。[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自2003年就开始着手制定社会责任方面的标准。经过各国多次协商讨论,使国际各利益相关方代表对社会责任达成了基本共识,于2010年11月1日在日内瓦正式推出了国际标准ISO 26000:2010《社会责任指南》。为使大家更好地了解ISO 26000,在此对该标准做简单的介绍。

1.什么是ISO 26000

ISO 26000:2010《社会责任指南》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10年11月1日发布实施的首个国际社会责任标准,第一次将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转变为社会责任概念,标志着社会责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ISO 26000是一个自愿性的国际指导性标准,是比较全面地规范社会组织社会责任行为的文件。世界各国的各个组织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是否采用、全部采用或部分采用。

2.出台ISO 26000的意义

ISO颁布实施ISO 26000的目的是促进全球对社会责任的共同理解,向世界各国愿意应用ISO 26000的所有组织均提供一个有助于践行社会责任的框架性指南,为支持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ISO 26000不仅使原来只针对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转变为包括政府机构在内的所有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而且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加速推动社会责任的实施。

3.ISO 26000的主要内容

——与社会责任有关的概念、术语和定义;

——与社会责任发展有关的背景情况;

——与社会责任有关的原则和实践;

——社会责任的主要方面;

——社会责任的履行;

——处理利益相关方问题;

——社会责任相关信息的沟通。

4.规定组织应履行的社会责任

按照ISO的定义,社会责任就是一个组织通过透明和道德行为,为其决策及活动对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影响所承担的责任。ISO 26000将一个组织的社会责任归纳为公司治理、人权、劳工、环境、公平运营、消费者保护和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等7个方面。

——公司治理。

——人权。包括公民和政治权利、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弱势群体权利以及工作中的基本权利。

——劳工。包括就业和劳动关系;工作条件和社会保障、社会对话、职业安全卫生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等。

——保护环境。包括承担环境责任、采取预防性方法、采用有利环境的技术和实践、循环经济、防止污染、可持续消费、气候变化、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等。

——公平运营。包括反腐败和行贿、负责任的政治参与、公平竞争、在供应链促进社会责任以及尊重财产权等。

——消费者保护。包括公平营销、信息和合同实践、保障消费者健康和安全、促进有益环境和社会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服务、支持和争议处理、消费者信息和隐私保护、接受基本产品和服务、可持续消费、教育和意识等。

——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包括参与社区发展、对经济发展做贡献等。

5.采用ISO 26000将对组织产生的影响

——增强竞争优势;

——提升形象;

——增加员工的凝聚力;

——提高员工道德、承诺和工作效率;

——改善投资者、雇主、金融界、捐赠者和赞助者的观点;

——加强与企业、政府、媒体、供应商及伙伴间的关系;

——加强与客户和所在社区的关系。

6.ISO 26000的适用范围

ISO 26000的适用范围为所有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组织,包括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商业组织、公共行政组织及管理机构、非政府组织、公益救济及其他社会组织等。ISO 26000不用于认证,不用于法律、法规,不用于购买或采购合同,不用于国际贸易规则。

7.与ISO 9000及ISO 14000的区别

ISO 9000及ISO 14000是认证标准,用于设置贸易壁垒,而ISO 26000既非管理标准,亦非认证标准,而是指南标准。可以执行,但不强制执行。不排除一些国家或地区及其企业很可能会把ISO 26000与贸易准入条件或社会责任稽查标准等规范挂钩,形成一种新的“贸易壁垒”或“社会责任门槛”。

目前,各国已经开始实施或者着手研究如何实施这一国际社会责任标准,社会责任的范围不再局限于产品、服务和技术等传统领域,还包括尊重人权、关心员工、爱护环境、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为社会及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等国际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因此,履行社会责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参与慈善、公益、捐赠活动,投入资金而已,而是要求组织对其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方面产生的影响负责。

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了全社会对企业道德诚信和社会责任的强烈关注,党和国家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成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运用重典治乱,但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依然严峻。中国社科院撰写的2011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简称蓝皮书)调研了中国境内的国企、民企、外企的百强企业,从商业贿赂制度、产品合格率、社保健康培训、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社会责任平均仅为19.7分(满分为100分),表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整体水平尚属起步阶段,七成企业严重缺乏社会责任,近半数国企处于旁观,甚至有26家企业得分是0分或是负数分。为此,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ISO 26000的研究、培训宣传及普及工作,积极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责任发展战略,针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特点,尽快出台相应的应对措施和社会责任标准,督促企业道德诚信和社会责任建设。

[1]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2.

[2]孙继荣.ISO 26000——社会责任发展的里程碑[J].WTO经济导刊,2010(10).

甘肃省标准化研究院)

猜你喜欢

指南责任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指南数读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