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法律筑起食品安全的“堤坝”

2012-01-28张永谊

中国发展观察 2012年7期
关键词:堤坝天平良知

◎张永谊

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此起彼伏地被推上风口浪尖,几乎在不间断地“刺激”国人的神经。从三聚氰胺牛奶到瘦肉精猪肉,从染色蜜饯到有毒胶囊,可以说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吃”面临的问题,始终赶在我们的想象力之前。当食品问题困扰大众生活的时候,善良的人们总喜欢呼唤做食品者的道德与良心,祈求他们用道德与良心经营,希望用“良心”筑起食品安全的“堤坝”。其实,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道德良心真能唤回我们的食品安全吗?

食品安全是国家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无法通过“道德与良心”约束与保障。民以食为天,饭是人人、天天都需要吃的,如果,食品失去了安全性,它不仅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健康保障,还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隐患,切切不可大意。因此,确保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吃上放心食品,已经成为社会公共安全的一个突出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仅仅呼唤食品生产者以道德和良心来经营,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道德良心的自律,更需要法律惩戒的约束与保障。

古人认为,人性具有一种自然趋“善”的倾向,人与生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种“趋善性”是先天赋“人”的,是一种人人都具备的“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西方哲学家也认为,良心是一种“超我”制约“自我”的人格“命令”。正因如此,在一次次食品安全事件让人应接不暇的时候,人们总是喜欢呼唤做食品者的“道德与良心”。其实,在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企业家在“良知”与“效益”的天平上,“良心”往往很难敌得过“效益”的诱惑,天平总是时常倾向于“效益”,倾向于不择手段、不讲人道的“效益”,没有严厉的“惩罚”很难矫正“良知”与“效益”的天平。

遗憾的是,我们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是停留在偶然性“发现”的阶段,食品监管还停留在用一纸免检证书、一个政府许可标志、一个虚假广告承诺等形式上,没有在健全的法治、严格的监管、及时的惩罚上下功夫,法律威慑力的弱化,客观上造成了食品造假者、参毒者的侥幸过关,在经济“效益”面前,道德与良心显得苍白无力。

因此,要让日常监管硬起来,必须依法完善监管体系,充实基层监管力量,配齐装备,更新标准,培训人员,提升监管能力;必须保持监管的独立性,彻底杜绝监管人员和被监管对象相依共存,提高基层监管执法的公信力,真正建立信誉、责任、义务、利益相统一的监管机制,让那些不顾社会公众安全,谋图攫取暴利者,时时想到法律的惩罚,不敢有违法的行为,让依法严惩催生食品生产者的道德与良心。

猜你喜欢

堤坝天平良知
说说天平的使用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简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坝防渗加固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堤坝防渗加固技术
天平使用前后的两次平衡
良知
天平的平衡
嗨,朋友
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 坚持“三项服务”,筑起辐防堤坝
“良知”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