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实践视域

2012-01-27王平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自然界客体物质

王平

(上海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自然观、历史观和思维观构成的统一整体,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特征,它提供了审视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类思维的全新视野,从而在自然观、历史观和思维观上实现了以实践视域为表征的革命变革。因此,实践视域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是融为一体的。

一、自然观的实践视域

马克思主义在自然观上实现的革命变革,就是把自然界首先理解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实践视域表征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内在特质。

唯心主义在自然观上的基本立场,就是将精神视为自然界的基础:康德认为自然界是人借助认识的先天形式建构的,人为自然立法;黑格尔将自然界视为绝对精神自我实现的逻辑环节;宗教神学则把自然界归结为上帝的造物。旧唯物主义尽管承认自然界对人的优先地位,但却将其仅仅当作人感性直观的对象,当作存在于人之外的纯粹自在的东西。马克思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就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①因此,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活动的意义:他不是把客观世界首先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而是仅仅理解为感性直观的对象。

在马克思看来,人所面对的世界并非独立于人的自在的东西,而是人类活动的对象物,同时也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因为客体的生成是在社会活动中实现的,社会关系既是主体活动的对象,又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条件,客体作为社会活动的对象物,必然呈现为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其存在状态是随社会关系的历史变迁而变化的。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态的变化,他还能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实践活动就是人的目的对象化的过程。因此,人类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界是凝结着人类目的的人化了的自然,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的目的、意志和力量对象化到自然客体之中,使之成为合目的性的对象存在,这个对象化了的现实世界,就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确证。费尔巴哈把自然界视为人类直观的对象,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甚至连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往来才提供给他的。大家知道,樱桃树和几乎所有的果树一样,只是在数世纪以前由于商业才移植到我们这个地区。由此可见,樱桃树只是由于一定的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这种活动才为费尔巴哈的‘确定性感性’所感知。”②

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是人把握世界的特定方式,它是人类活动区别于动物活动的根本特征。马克思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③人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存在物,他在自己的活动中不仅能使自然物发生形态的变化,而且能够通过这种变化将自己的目的凝结到客体之中,这样,自然物便以属人的方式而存在。动物的活动也能引起外在环境某种程度的变化,但并不具有积极能动的改造环境的意义,因为动物并没有实现自身与环境的真正分化,它不是作为主体与环境发生关系的,而是作为环境的一部分与环境的其它部分发生关系的,其活动完全是为本能所驱使的。“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④动物只是在自身肉体直接需要的支配下从事活动,而人则能够在合目性的实践活动中按照事物的内在尺度来塑造世界,他能使自己的活动超越肉体的直接需要,同时还能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创造自己的需要。因此,实践活动就是主体目的对象化的过程,也是主体不断把握世界的过程。

通过劳动实践,人类在消费自然的同时也在不断生产自然,将自在自然改造成为人化自然。这样,处于原始统一状态的物质世界就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被二重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人类实践活动就是使自在自然不断转化为人化自然的过程。自然的人化就是自然界对人的生成过程,在此过程中,人把自身的目的不断对象化到自然之中,自然界则不断获得属人的性质,并且成为人的生存条件和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当人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之后,一个属人的世界便开始了它的历程,这一历程的全部内容,就是人类对象化的实践活动。在这一历程中,人不仅改变了外在的自然物,使之成为客体,而且改变了自身,使之成为主体。因此,“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⑤

二、历史观的实践视域

马克思主义在历史观上实现的革命变革,就是将实践视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社会活动的基础,把社会历史视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物。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历史观在本质上都是唯心主义的,因为它把社会历史视为抽象精神或人的理性和意志作用的结果,否定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必然性。黑格尔虽然承认社会历史的必然性,但却把它归结为逻辑和精神的必然。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把实践活动视为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钥匙。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⑥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历史则是由有意识的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人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的历史,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性正是通过人的自觉的实践活动而展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只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展现形式,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塑造着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这三重关系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演变的历史,就是人类实践活动不断发展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是一切社会关系生成的基础。

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历史就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缔造物,因为劳动创造了人,从而使人类社会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并维系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社会源于自然,但自然对人和社会的生成不是一个自然过程,而是通过人类劳动实践实现的,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的,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至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必须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⑦社会与自然的分化并不意味着社会可以脱离自然而独立,因为自然界是人类获取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源泉,社会发展过程就是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也就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与自然界交互作用的过程。

在人类的一切社会实践中,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钥匙,是一切社会历史过程的首要条件。因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⑧物质生产活动之所以是人类一切历史活动的基本条件,是因为它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源泉和基础,是维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首要前提,其他社会活动都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之上的。人是劳动实践的结果,因此,社会与自然的分化必然是以劳动实践为条件的。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是在生产实践中实现的,只有在生产实践中,自然界才能真正成为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⑨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中,人类既在创造自身的历史,同时也在塑造自然的历史。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既是社会与自然不断交互作用的途径,同时又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社会这种特殊的物质形态是人自身实践活动的结果。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是在生产实践中实现的,只有在生产实践中,自然界才能真正成为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既是社会与自然不断交互作用的途径,同时又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马克思主义将人理解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本质力量的展现方式;社会关系是实践活动借以展开的形式,它既是实践的结果,又从属于实践的需要。人正是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确证自身的存在,并且塑造外部世界的。人作为主体在实践中与客体不断交互作用的过程,就是人的生成、存在和发展过程。作为主体的人,既非黑格尔所谓的绝对精神的外化,也不是费尔巴哈所说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⑩

三、思维观的实践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思维观上实现的革命变革,就是把人的认识视为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过程。

唯心主义把认识视为主体精神的先验活动或客观精神实现自我意识的途径,从而否定了认识的客观内容。旧唯物主义虽然把认识视为外部世界的反映,但由于它将实践的主体理解为消极地适应环境的生物个体,因此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其认识论只能是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将认识主体理解为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实践是认识主体的生成方式,人之作为认识的主体,首先在于他是实践的主体。主体本身就是实践活动的结果,他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确证自身作为认识主体的存在。因此,实践既是认识主体产生的条件,也是认识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实践是认识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根本方式,认识主体的精神属性是实践所赋予的:主体的观念和意识是实践的结果,同时又从属于实践的需要,以实践为目的。因此,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首先是实践关系,外部世界首先是人类实践改造的对象,其次才是认识的对象。实践是主体与客体发生关系的纽带和桥梁,作为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是在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过程中发生的,认识依赖于实践。因此,主体与客体的认识关系寓于实践关系之中:认识是在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也是在实践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认识的真理性是以实践作为衡量尺度的,认识本身归根结底从属于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的需要。“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以往的哲学将认识视为独立自足的东西,将哲学的本质功能归结为对世界的理论解释,将哲学探究的目标理解为对理论和概念世界的构造,而忽视了哲学的理论和概念在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的意义。这样,主体的全部使命便是认识真理和解释世界,认识的目的和衡量认识的尺度就是认识本身,哲学家的全部使命就是用概念和三段论推理构建一个宏伟的理论宫殿,而这个理论宫殿与人的生活世界的关系则完全在它的视野之外。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不是将哲学理解为解释世界的思辨理论,而是理解为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脱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哲学便没有独立自在的意义。

从人类思维的起源看,它是社会劳动实践的产物,因为意识与物质的分化是人与自然的分化和社会与自然分化的结果,意识是社会的人的意识。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人类思维之所以是社会劳动的产物,不仅因为劳动促使猿脑转化为人脑,而且促使了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为人类思维提供了现实化的途径。思维的产生使统一的自然界分化出了自己真正的对立面,这种分化是以劳动实践为前提的。人类思维与物质世界的统一也是建立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的:思维的器官和物质外壳即语言都是劳动实践的结果,同时也是随劳动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思维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发生于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之中:人对自然界及其规律的认识是在改造自然界的物质生产实践中获得的,人对社会历史及其规律的认识是在社会变革实践中获得的;思维能动作用借以实现的物质手段也是实践活动的结果。

[注释]

①②⑤⑥⑧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76、55、56、79、71-72、55、57、81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⑦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95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1页。

猜你喜欢

自然界客体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社会公正分配客体维度与道德情绪的双向互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自然界的一秒钟
浅议犯罪客体
浅议犯罪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