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级培训护士紧急救治能力的效果与体会

2012-01-25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6期
关键词:护理部护士长病区

孔 丽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护理部,河南 驻马店 46300)

由于近年来医学专科的不断细化,科室收治疾病的病种单一,使护理人员尤其是年青护士不能对急危重症患者,特别是有并发症的患者病情的进行正确判断,不能有效地应对患者的紧急救治和护理,有资料显示如何独立面对工作中的紧急情况,已成为低年资护士的主要工作压力[1],如何提高护理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和护理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院护理部把提高护理人员的紧急救治能力列入培训的内容,于2010~2011年对护士进行了分层级的紧急救治能力培训,提高了他们急救水平和应急能力,减少了护理纠纷,保障了护理安全。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根据我院护士分层级管理方案,将护理人员分为四个层级:即N4级护士、N3级护士、N2级护士、N1级护士。N4、N3级护士工作年限在均5年以上,N2、N1级护士的工作年限在5年以内。紧急救治能力培训的重点对象是N2、N1级护士。其中全院N4、N3级护士350名,N2、N1级护士330名。

2 培训模式和方法

2.1 按照分级标准,实施分层级培训

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培训小组三级培训模式。护理部成立紧急救治能力培训小组,人员组成由1名护理部副主任负责,由护理部3名专职培训老师和相关科室护士长组成。护理部专职培训老师负责培训计划和培训评价标准的制订,具体培训指导工作由小组成员共同承担。科护士长有8名,负责分管病区护理人员的培训指导;病区培训小组由护士长或护师以上职称的技术骨干负责,实施对本病区全部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护士长还应全面指导及督导各层级护理人员培训计划的进展与实施[4]。

2.2 培训内容

2.2.1 护理急救知识

①患者紧急状态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如患者窒息、猝死、自杀、休克、患者走失、跌倒、化疗药物外渗等。②意外事故紧急状态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如停水、停电、泛水、失窃、遭遇歹徒、失窃等。③专科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急腹症、羊水栓塞、消化道大出血、脑疝、小儿惊厥、急性肺栓塞等。

2.2.2 护理急救技能

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心电监护、除颤仪的使用、股静脉穿刺、呼吸机的使用、机械通气患者的吸痰技术、洗胃机的使用、创伤的急救技术、气管切开套管意外脱出的处理等

2.2.3 急救流程

包括院前急救、大批量创伤、集体食物中毒等急救流程,科室布局及急救用物的定位,急救演练等。

2.2.4 观察能力

观察患者病情的要点、观察的方法、病情的评估、病情恶化的表现,及患者潜在的安全隐患等。

2.2.5 其他相关知识

①抢救的配合重点,如药品和物品准备、常用急救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如何正确执行口头医嘱、基本抢救程序等。②如何与激动的家属沟通,保持冷静,沉着应对突发情况等。

2.3 培训方式

2.3.1 理论培训

护理部集中培训,每3月培训1次,时间为1周,周一到周五的下午,重点培训病区培训小组长和N2、N1级护士。急诊科、ICU、心内科、神经内外科、心胸外科、小儿科、妇产科等护士长轮流授课指导,以急诊科、ICU科急救知识为主,授课内容结合实际病例,用PPT演示。

2.3.2 技能培训

护理部培训由培训老师按照护理技术操作评价标准负责护理操作的示教培训。重点培训科护士长、病区培训小组长和N2、N1级护士。病区培训小组由护士长或培训小组长负责,对本病区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培训[2]。

2.3.3 紧急救治演习

由护理部培训组结合临床实际,设置患者突发病情变化或出现意外情况的场景,进行紧急救治护理流程及抢救技能的演示。每半年1次。各层级护士全部参加。

2.4 考核

为了保证培训效果,护理部不断强化考核。考核分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技能考核由护理部拟定模拟场景和患者紧急意外情况类别。医院新上岗护士和N2、N1级护士,必须参加护理部组织紧急救治护理知识和技能的考核;科护士长对分管病区护理人员进行抽考,抽考对象为N4、N3级护士;病区培训小组对本病区所有护理人员进行考核。紧急救治相关理论成绩≥80分为合格,模拟救治护理操作≥90分为合格,考试考核成绩计入个人护理质量,与效益工资挂钩。不合格者要进行补考,最终达到人人过关。

3 效 果

通过培训,护理人员的紧急救治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得到明显提高,尤其是N2、N1级护士的救治能力,理论考试合格率较培训前提高了20.6%;操作技能考核合格率较培训前提高了27.6%,操作用时均在标准要求内。经紧急救治能力系统培训后,医院无因护理人员配合不到位延误抢救患者的投诉,护理不良事件比同期减少3%;护理部收到因护士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正确实施抢救措施,挽救患者生命的患者家属表扬信2封。

4 体 会

4.1 护士的紧急救治意识明显提高

护士能运用培训知识,重点观察患者病情和病区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并能分清工作主次,能及时与医生沟通,准备用物时间缩短,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4.2 护士的应急能力明显提高

系统化的应急培训可以满足组织发展和个人专业成长的两方面的需求,一方面是医院在发展需求上要有成熟的护理人力及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另一方面是护理人员需要个人能力的成长及护理能力的肯定[3]。通过强化培训,护士尤其是N2、N1级护士对各项应急流程的执行合格率明显提高。因反复训练,护士对应急预案和操作流程形成了规范化和程序化,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有效应对,积极配合,正确救治患者。

4.3 护士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由于培训内容全面,且以临床实例授课,技能操作也在病房模拟训练,所以,是护士感到培训内容非常实用,沟通能力也得到提高,年青护士增加了自信心,能够独立面对紧急突发情况。

[1]张连荣.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规范[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1.

[2]潘玉勤,章霞.APN连续性排班与护理层级管理的实行效果[J].现代医院,2009,9(8):115-116.

[3]李红,王小芳.建立临床和专业成长需要的系统化护理在职培训体系[J].中华护理教育,2007,4(3):65-66.

猜你喜欢

护理部护士长病区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护理部干事工作压力及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等 你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病区护士戴手套操作预防职业危害性感染的依从性调查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