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护理体会

2012-01-25徐彩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6期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静脉

徐彩霞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

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术后需要进行化疗,对乳腺癌的综合治疗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术后化疗的护理,能够起到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化疗毒副作用的重要作用 。我院普外三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49例乳腺癌患者行术后化疗,全部顺利完成整个化疗疗程,无化疗意外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女性患者,总共49例,年龄在28~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岁。病变部位:其中左乳患者26例,右乳患者23例;以国际抗癌协会TNM分期[1]的标准为依据,有30例Ⅱ期患者,17例Ⅲ期患者,2例Ⅳ期患者,根据情况分别行手术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术,其化疗方案及疗程为:42例患者行CAF方案,4例接受AT(ADM+ TAXOL) 方案,3例接受NA(NVB + ADM)方案,均顺利完成6个疗程的化疗,治愈后出院。

1.2 副反应

有46例感觉恶心,想呕吐且食欲不佳等的消化道反应,发现8例有静脉炎的情况,42例患者有骨髓抑制的现象,2例表现为口腔溃疡的症状。

2 护 理

2.1 心理护理

面对术后可能会出现的缺陷,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后会有恐癌心理,有怀疑化疗反应和治疗效果的心理。患者会出现悲观失望和抑郁等情绪,而会产生自闭的现象。所以护士应在此时对患者加以关注,针对使患者产生消极太对的原意,予以心理上的开导,鼓励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并告知患者化疗的原因、目的和能够起到的效果,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和减轻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等,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介绍一些治疗效果好,积极乐观配合治疗的病例,用事实宣教,帮助患者消除思想负担,减轻对化疗的恐惧,增强战胜癌症的信心,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2.2 静脉血管选择及损伤护理

化疗药物对血管有较大刺激性,一旦外渗,轻者可引起局部红肿,重者可引起皮肤溃疡,组织坏死等不良后果。保护患者血管对避免加重患肢水肿和防止静脉炎有重要意义[2]。因此化疗时选择静脉一定要注意,应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分段使用,尽量远离关节处,禁止对一次穿刺失败的血管重复使用。在化疗前期,应该严格注意对血管保护,以远及近、由背及内的方式选择血管,也不要在患肢行静脉穿刺,禁止在下肢静脉输液[3]。为预防静脉炎的出现应注意:①不宜用浓度过高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宜加快静脉滴注的速度,输注两种液体之间或化疗结束应用生理盐水冲洗静脉减少刺激。②选用较粗大的静脉或中心静脉注射,从远端开始穿刺,经常变换给药的静脉,减少化疗药物对局部血管的刺激;③用药期间细心观察穿刺部位,如有疼痛不适或怀疑有药物外渗时立即停止注药。若果发现药液外渗,先停止用药,再做多点皮下解毒剂的注射,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冷、热敷,使症状慢慢消失。疼痛剧烈时可应用2%普鲁卡因针局部封闭。④行PICC置管化疗并施行导管护理,可有效减少药物产生的反应,方便了护理工作,更减少了患者再次置管的痛苦,保证了患者的有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4]。

2.3 胃肠道反应的护理

化疗早期常会出现恶心、呕吐的毒性反应。化疗后3~4 h大多数患者便会出现毒性反应,有的患者也会在用药后当即发生。引起反应的主要原因是由化疗药物引起的。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由患者害怕紧张的心理加重了毒性反应。护理措施:①应用化疗前应让患者了解治疗所可能产生的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教会患者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如自我调整呼吸、听轻音乐、读报、看书、与家人沟通等方法,以减轻恶心、呕吐等不适,清除一切引起恶心的视、听、嗅觉刺激;②化疗前选用有效的止吐剂如昂丹司琼、格拉司琼针等以减少恶心、呕吐反应的发生;③对已有呕吐的患者合理安排进食时间,食物应清淡、易消化,多吃维生素含量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少量多餐;④腹泻也是常见的消化道反应,较轻的腹泻应酌情应用止泻药物,补充营养、电解质,进食少渣食物或增加纤维含量,多饮白开水。观察患者是否有呕吐现象,注意电解质平衡,需要的情况下补充液体。

2.4 骨髓抑制的护理

通常情况下,骨髓抑制会造成白细胞的减少,在化疗过程中是最常见的现象,若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会更加明显,产生的主要后果是易发生感染甚至严重感染以及出血等症状。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保持空气清新,减少或避免探视,应用紫外线对病房消毒等措施,还应注意无菌操作。化疗期间注意患者的血象变化,跟踪复查血常规每周l~2次,一旦wBC<3×109/L应立即暂停化疗,针对重症患者,则应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药物以达到升白的作用,若有感染,则应立即用抗生素抗感染。白细胞低于1.0×109/L,应进行隔离保护,置病重患者于无菌室内,所有用药、食品需经灭菌消毒后再使用,可结合中药进行调理,用少量分开多次输入新鲜血、成分血的方法或行骨髓移植,以达到刺激骨髓再生的效果。若发现血小板又降低的情况,应观察是否有出血倾向,如注意牙龈、鼻子出血、瘀斑血尿及便血等,协助做好生活护理,避免碰撞。

2.5 过敏反应的护理

一部分化疗药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可引起反应,可在用药前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用紫杉醇前12 h地塞米松针7.5 mg顿服,用药一刻钟时可静注地塞米松和肌注苯海拉明等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在化疗期间医护人员应尽量观察患者有无变化,如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此时应马上停药施行抢救,行心电监护并作详细记录。

2.6 脱发护理

化疗药物可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使毛发根部的细胞群更新速度缓慢,生长缓慢而导致脱发。个体形象的改变极易引起患者不良情绪甚至引起心理疾病。化疗前应将这些情况告知患者,说明脱发是暂时的,以后能再次长出,打消其顾虑,做化疗时,用升高头位、头部物理降温、减少梳头频率等方法,以减慢头部血流速度,从而减少损伤毛囊的程度,以达到减少脱发的目的。及时清理房间,以免患者看见掉落的头发,产生消极思想。患者可以用假发或装饰品遮盖头部,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2.7 皮肤、黏膜的护理

大部分化疗药可能会损伤皮肤黏膜,如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口腔溃疡等并发症。化疗时应密切观察口腔情况,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若有口腔溃疡,可选用华素片含化,漱口液漱口,化疗结束后皮肤色素沉着也会慢慢恢复。

3 体 会

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术后化疗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化疗药物虽可杀伤癌细胞,但化疗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且治疗周期较长,化疗给患者带来的心理恐慌也不容忽视,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可导致在某些方面的缺陷,使患者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为此化疗期间医护人员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促使患者配合治疗,医护人员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早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战胜疾病,提高生活质量。患者经过化疗后,延长了生命,并积极地改变了生活态度。因此,细致周到的护理,做好心理开导,使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积极配合,以争取手术后化疗的成功。

[1] 陈孝平.乳腺疾病[M].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4l.

[2] 赵利娣,史丽琴.乳腺癌术后化疗无人陪护的护理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4(3):79-80.

[3] 丁蓓.乳腺癌化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护理学杂志,2007,6(22):1049-1050.

[4] 黄碧珍.PICC导管在乳腺癌术后化疗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护理学杂志,2006,4(18):2258-2260.

猜你喜欢

乳腺癌化疗静脉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跟踪导练(二)(3)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