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外治法

2012-01-25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6期
关键词:腰痛痉挛椎间盘

刘 婷

(兰州市安宁区长风医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腰腿痛”、“痹症”、“腰痛”等范畴。主要因寒凝经脉,气滞血瘀;肝肾亏虚,肾气不足等引起。早在《内径》时代就有对该病因及症状的描述,如《素问.刺腰痛篇》谓“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仰俯,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又说:“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医学心悟》曰:“腰痛拘急,牵引腿足。”这些文献记载阐述了本病由外伤引起,主要症状为腰痛合并下肢痛。这与现代医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相吻合。笔者经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药外治经验方,配合牵引按摩手法效果更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科学实验研究过程普遍应用的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在过去的一段时间(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该组研究对象中包含52例男性研究对象和28例女性研究对象;该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主要分布在31~72岁,平均年龄49.3岁;该组研究对象的患病时间主要分在2~11年,平均患病时间4.3年。所抽取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可以在研究过程中予以分析比较。在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都经过了相关的临床检查之后予以确诊。

1.2 方法

采用我院自拟中药外复方:当归15g,川芎15g,赤芍15g,红花10g,川椒15g,桑枝30g,地龙15g,透骨草30g,伸筋草15g,鸡血藤15g,玫瑰花15g,土鳖虫10g,骨碎补15g,威灵仙30g,片姜黄15g,王不留行30g,金毛狗脊30g。打碎成渣,用农家陈醋拌湿,装入缝好的布袋中,放在蒸锅上蒸透,然后置于患者腰部皮肤上(相当于3、4、5腰椎位置)热敷40min,每日2次,每副药连用4~5d,此期间若药已蒸干,加醋再拌再蒸。3副药1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

本方主要针对患者腰疼、腿疼、肌痉挛而设,这些症状完全缓解为显效,部分缓解为有效。

1.4 数据处理

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得到相关数据,均采用常用的SPSS14.0数据处理系统予以处理,当P<0.05时,可以认为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通过观察,凡用此法治疗的患者80例,显效率达到75%,有效率达到95%以上。实践证明本方对急性发作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痉挛疼痛有显著疗效。

2.1 典型病例

例1:患者男性,48岁,既往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4~5年。常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此次因劳累后右侧下肢麻木疼痛,以小腿腹部为重,连及脚背大拇指麻木,感觉障碍,无法下地行走,被家属背来就诊。遂以上方敷之1个疗程后,患者自行来我院复诊,其症状明显缓解,继敷1个疗程后疼痛消失,活动如常。

例2:患者男性,65岁,其职业久坐,既往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一天因工作太繁忙致连续工作10h,晚上回家后感觉腰酸背疼,小腿胀痛,当时未引起重视。第2天早上起床时突觉左下肢疼痛异常,疼痛从大腿根连及小腿,无法下地,连上厕所都在床上伺候。遂给上述药物治疗2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完全消失。至今3年未犯。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发生无菌性炎症所引起。可伴有小关节半脱位,导致关节滑膜嵌顿[1]。突出物压迫和刺激神经根导致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所释放的炎性介质,具有刺激和镇痛作用[2]。髓核基质里的糖蛋白和β蛋白作用抗原也可以诱发自身免疫反应[3]。肿胀和敏感的神经根使突出椎间盘的机械压迫和刺激作用加强,形成恶性循环。脊柱小关节属于关节内半月板结构,椎间盘突出后的小关节紊乱,滑膜嵌顿,使滑膜皱襞受压产生疼痛,同时半月板结构受压可造成下肢痛或反射性肌痉挛[4]。

3 讨 论

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一个最明显的临床病理变化是椎间盘髓核脱离原来的位置向外发生突出,对神经根产生相应的刺激与压迫,导致出现充血、肿胀等炎性变化,从而对神经根产生损伤,其中由于炎性变所导致的化学性刺激是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一个主要因素。

该方中的当归主要具有补血活血止痛的治疗功效;川芎主要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治疗功效,能上行头目,下通血海,为血中之气药;赤芍主要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治疗功效;红花主要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治疗功效;地龙主要具有熄风通络的治疗功效;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筋活络的治疗功效;土鳖虫主要具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的治疗功效;威灵仙主要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治疗功效;骨碎补主要具有活血续伤、补肾强骨的治疗功效;王不留行主要具有活血通经的治疗功效。全方合用可以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有效治疗。

因此,疼痛和肌肉痉挛是本病临床主要特点,减轻并消除疼痛和缓解肌肉痉挛是治疗的重点。本外敷方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痉挛疼痛有显著疗效,其疗效机制有待进一步验证。

[1]蒋位庄,张世民.腰椎复合关节的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J].中国骨伤,1995,8(6):12-13.

[2]Olmarker K,Rydevik,B.Pathophsiology of scication[J].Spine,1991,16(3):428-432.

[3]潘之清.实用脊柱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4]李义凯,谢秋屏,钟世镇.欧美脊柱推拿基础研究进展[J].按摩与引导,1998,14(4):1-3.

猜你喜欢

腰痛痉挛椎间盘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
椎间盘退变及其血管化的磁共振研究
防腰痛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