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0例微创口保胆取石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分析

2012-01-25鲁华艺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6期
关键词:胆结石胆囊复发率

鲁华艺

(辽源矿业集团总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胆结石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现阶段临床上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较多,但对于治疗胆结石的最佳方法尚无统一结论。胆囊结石患者常担心接受胆结石切除治疗后,会对自身的身体机能和生存质量造成不利影响。随着我国临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创治疗技术逐渐被引入了胆结石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以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为实验对象,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5至7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8.5±1.3)岁。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前,均进行了口服胆囊造影检查和两次以上的空腹B超检查。B超检查结果显示,54例患者为单发结石,46例患者为多发结石,结石的最大直径为3.6cm×4.1cm。其中,64例患者的胆囊壁厚度在3mm以下,36例患者的胆囊壁厚度在3mm以上。

1.2 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本次临床实验的适应证为:口服胆囊造影检查证实胆囊功能正常者;胆囊壁显著增厚,且胆囊黏膜光滑者;有明显的胆囊结石症状者。本次临床实验的禁忌证为:合并胆管结石,或者有胆囊萎缩症状者[2]。

1.3 手术器械

本次临床实验实验的手术器械包括:德国wolf牌胆道手术仪器,深部腹腔窄拉钩,加长鼠齿钳,以及其他自制器械。

1.4 手术方法

依据患者手术治疗前的口服胆囊造影X线片和B超检查结果,对患者的胆囊位置进行标注,患者行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以患者的胆囊底部为手术中心,并在患者肋缘下约2cm处将皮肤切开约3cm长的手术切口,钝性分离入腹进行治疗。使用自制的深部腹腔窄拉钩进行入腹探查,在患者的肝脏下方找到胆囊底,用两把加长鼠齿钳将患者胆囊底夹持住,并将胆囊拖到手术切口处。通过胆囊穿刺将胆汁抽出作为临床检查依据,经药敏实验和细菌培养证实为胆囊,将胆囊壁分层切口越1cm的切口作为胆囊底的镜孔。将胆囊底的切口处用三根丝线缝合,以此作为牵引线,并以口袋样展开,将胆道镜置入胆囊内进行取石操作。除了取石网篮和胆道镜,不能将其他手术器械置入患者胆囊内,从而降低手术器械对患者胆囊的损伤和刺激。对于胆囊结石较大的患者,可适当扩大胆囊底部的切口,从而保证取石操作的顺利进行。反复执行以上操作,直至患者的胆囊结石完全取出。取石操作结束后,在患者胆囊内注入生理盐水对胆囊进行反复清洗,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结石残留和胆囊口的胆汁返流现象。用3-0无损伤缝合线将胆囊底镜孔进行分浆肌层和黏膜层连续缝合,分层缝合患者腹壁。用拉合胶布贴合皮肤切口,无需使用腹腔引流管或胆囊造瘘管进行引流[3]。

1.5 术后处理

术后1~2d内,患者需使用抗生素静脉滴注进行消炎处理,并继续常规口服1~3个月不等的消炎利胆类药物舒胆通40mg或消炎利胆片40mg,以及100mg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

2 结 果

经过治疗,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所有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且住院期间未发生严重的临床并发症,胆汁细菌培养结果表明患者胆囊内无细菌生长。术后对患者进行了1至3年不等的随访,仅有12例患者结石复发,复发率为12%,1~3年的结石复发率分别为2%、7%和3%,其中,7例为单发结石,5例为多发结石。2例患者因复发症状较为显著而需要再次接受微创口保胆取石术治疗。

3 讨 论

胆囊结石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所食用的高胆醇、高蛋白、高脂肪类食物的比例也在不断地提升,因此,胆囊结石的临床发病率也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老年人口的胆囊结石发病率上升最为显著,这一问题逐渐引起了临床医学工作者的注意。随着我国临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创手术技术逐渐被引入了胆囊结石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微创口手术属于传统手术和腹腔镜之间的一种微创手术技术。腹腔镜胆囊术具有不影响外观、术后恢复快、手术创伤小等特点,并逐渐成为了胆囊手术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这一治疗方法费用较高,对手术操作者技术要求高,且腹腔镜医疗设备价格十分昂贵,普通的基层医疗单位和胆囊结石患者很难负担,因而无法进行广泛的推广。对于大多数的胆囊结石患者来说,胆囊作为人身上的一个重要脏器,它不仅要具有胆汁排泄的功能,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是人身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少了一个脏器就相当于损失了一种功能,必定会对患者的身体机能造成较大的影响,从而降低患者预后的生存质量,甚至是生存时间[4]。

微创口保胆取石治疗胆结石应掌握严格的手术禁忌证,包括:腺肌增生、胆囊息肉、无功能慢性胆囊炎和结石性胆囊炎等。若患者的胆囊炎症反复发作,则需要在治疗前探查胆总管阴塞情况。若患者过于肥胖,胆囊结石在3mm以上,且伴有萎缩性胆囊炎,则需进行开腹手术治疗,而不能实施微创口手术。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需要掌握严格的手术适应证,微创口保胆取石术能够在清除胆囊结石的同时,完整保留患者的胆囊,因此,在手术治疗前,需要掌握以下手术适应证:①无症状胆囊结石,且患者坚持要接受手术治疗者;②年迈体弱、合并心血管疾病和搪尿病而无法承受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的患者;③其他非手术治疗疗效较差的患者;④无其他胆道合并症的胆结石患者;⑤B超检查和口服受到影响囊造影显示胆囊功能良好,且胆囊无畸形、无病变,结石直径在5mm以下的患者[5]。

本次临床实验的体会为:①术中要保证充分暴露,这是手术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可先通过穿刺抽液减压来排出胆囊积液,对于结石较大的患者,可先将胆囊底部切开再取出结石;②若手术过程中遇到新情况,或手术实施不顺利,而需要将切口扩大时,要完全暴露手术野,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③微创口保胆取石治疗存在以下缺陷:微创口保胆取石治疗胆结石易造成结石部分复发,临床实验结果表明,结石数目与结石的复发率存在直接的联系,单发结石的复发率通常较低;结石复发率还与胆囊功能状态存在直接联系,胆囊功能较差的患者,其结石复发率较高,因此,为了进一步降低胆囊结石的临床复发率,应在手术治疗前严格筛选手术适应证,胆囊功能较好以及单发结石患者最好选择微创口保胆取石治疗。同时,对年老休弱,以及患有较为严重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可选择该治疗方法;第四,降低胆结石复发率的主要措施包括:在取石操作过程中,要尽量做到操作细致,防治细碎结石残余,手术后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且患者出院后两周内还要继续服用熊去氧胆酸片两,从而最大限度地防治结石复发。

综上所述,微创口保胆取石治疗胆结石,与传统的胆结石临床治疗方法相比,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例如,安全有效、经济实惠、简易方便、近似微创、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创伤轻、切口小等,因而其适用范围更广泛,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1] 胡海.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68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2):1345.

[2] 张宝善.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的新思维新概念[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9,21(5):243.

[3] 戴玲.术前心理干预对微创保胆取石术患者的影响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4):395.

[4] 李健.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加防石胶囊治疗胆囊结石的初步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0(1):150.

[5] 宋小怡.微创保胆手术45例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1,4(23):1437.

猜你喜欢

胆结石胆囊复发率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