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尿道电汽化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分析

2012-01-25王海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6期
关键词:膀胱炎汽化电切

王海生

(山西运城中信机电制造公司总医院泌尿外科,山西 运城 043801)

腺性膀胱炎是膀胱黏膜上皮增生病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病理的发展,多数学者认为腺性膀胱炎与膀胱某些原发疾病有关,如膀胱慢性炎症、结石、化学刺激等。临床表现主要是:尿频、尿急、尿痛等尿道刺激症状,亦有体检偶然发现者。膀胱镜活检及病理检查可以确诊。治疗方法以经尿道电汽化术及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为主。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确诊为腺性膀胱炎并经尿道电汽化术42例,现将诊治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42例中,男性18例,女性24例,年龄24~75岁,平均49.5岁。临床表现以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或伴有下腹部不适等症状为主,其中无自觉症状通过体检发现不正常者3例,大多数患者反复查尿常规及尿培养,其中尿白细胞超过正常31例。尿培养24例,其中有不同细菌生长7例,无细菌生长17例。因反复膀胱慢性炎症长期反复治疗32例,初起超声及膀胱镜检发现者10例。所有患者均膀胱镜下发现异常,并取病理检查证实,其中呈乳头状水肿结构9例,绒毛样增生12例,滤泡样水肿21例。病变位于三角区17例,膀胱镜口13例,侧壁6例,多部位6例。

1.2 治疗方法

首先治疗原发病,采用抗感染、碎石及妇科治疗,然后均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汽化术。腰麻下截石位,采用德国产storz汽化电切镜置入膀胱,接灌注液、电源、光源和电视系统,仔细观察确定病变区域范围,对病变隆起较明显者先用普通电极电切,再使用汽化电极进行电汽化。病变隆起不明显者仅行电汽化术,至病变区黏膜消失,深部组织发白或焦黄色为度,检查无遗漏病变用Eillk冲洗器冲洗膀胱,拔出电切镜置入气囊尿管,导尿管2~3d拔除。术后常规给予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治疗,吡柔比星20mg+5%葡萄糖30mL,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

2 结 果

本组术后均无明显血尿,术后有轻度尿频、尿痛等症状,5~20d后症状消失,经随访,尿频症状完全消失,尿常规正常,膀胱镜检查提示膀胱黏膜正常,无肉眼血尿,无复发,满意度65.3%;尿频症状基本消失,尿检有间断镜下血尿,膀胱镜检查无明显病变复发,基本满意度20.7%,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膀胱镜检查有复发,无效果约14%。

3 讨 论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膀胱黏膜病变,多数学者认为它来源于胚胎残余腺组织的发展和移行上皮的腺性化生,膀胱感染,结石,梗阻性病变或其他一些中毒因素的慢性刺激为其诱因。腺性膀胱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经过我们的统计观察,女性腺性膀胱炎的发生多与反复的尿路感染、尿路梗阻、泌尿系结石等因素有关。众所周知,女性尿道短而平,且比邻阴道、会阴、肛门,性生活、经期分泌物、饮食卫生习惯等因素均可诱发女性泌尿系感染,而尿道外口肉阜、处女膜伞融合狭窄、尿道外口与阴道口间距过短等梗阻因素存在、泌尿系结石、炎性狭窄、OAB等也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发及加重反复泌尿系感染。Walther[1]等认为反复感染可诱发腺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虽然是一种良性病变,但有恶变倾向。多数学者认为腺性膀胱炎是泌尿系上皮肿瘤的癌前病变[2],并有0.1%~1.9%癌变概率[3]。所以,腺性膀胱炎的治疗应引起临床重视,及时治疗,严密随访。定期行膀胱镜检查,对可疑组织进行活检。常累及膀胱颈部和三角区,亦可侵及全膀胱黏膜,当侵及输尿管开口时可引起肾积水,并发感染时可出现严重的膀胱炎、肾盂肾炎等严重并发症。对于并发肾积水的腺性膀胱炎,首先进一步检查肾积水的病因是否为单纯的腺性膀胱炎。膀胱镜下常以乳头样水肿结构,实性绒毛样增生,囊泡样病灶形式表现易与膀胱肿瘤混淆。因此,应于膀胱镜检同时常规行活组织检查。本组病例均于术前经病理确诊,因其好发于膀胱颈部和三角区,多有尿路刺激症状,在解除感染、结石、膀胱颈部梗阻以及作用于膀胱的化学物质刺激后症状可以改善。但有明显增生性病理改变者,症状仍将持续或反复出现。目前腺性膀胱炎的治疗多以经尿道电切、电灼、膀胱灌注等为治疗手段。首先针对病因治疗,控制感染、解除梗阻因素后再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汽化术。由于腺性膀胱炎的病理改变仅限于黏膜层、所以,电汽化的深度达到黏膜下即可,过深易损伤肌层。这样既避免了电切过深导致膀胱穿孔的危险,又保证了由于电切过深肌层创面裸露遭受尿液刺激而引起膀胱逼尿肌不稳定,从而导致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诸多不适症状,在对突起病变作电切时,应与膀胱肿瘤的电切深度及范围相同,可减少复发机会,因在手术操作时还不能判断出为膀胱癌还是腺性膀胱炎,尽可能避免切穿膀胱。在电切膀胱侧壁肿物时一定特别谨慎,膀胱充盈适量,避免过度充盈,切割深度要浅,切割时要掌握好时机,防止切割电极带有高频电流穿入膀胱外组织引起闭孔神经反射。对可疑部位但没有明显突起以电灼为主[4]。

目前对腺性膀胱炎术后是否常规施行腔内药物灌注尚有争议。鉴于腺性膀胱炎与膀胱癌有一定的关系,有作者认为腺性膀胱炎存在潜在的癌前病变。因此,膀胱腔内灌注化疗为我院常规治疗方法。根据本组临床症状观察,膀胱腔内灌注化疗不但对膀胱癌性病变起到预防治疗作用,同时又能有效地缓解此类患者下腹、会阴部坠胀不适的临床症状。我院亦有腺性膀胱炎患者电汽化术后并发会阴耻骨联合部疼痛,服用止痛、安眠药无效,经膀胱腔内灌注吡柔比星一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显著减轻,甚至痊愈。但女性尿频,除其疾病因素的存在外,患者的精神状态与情绪变化、饮食卫生习惯与周边环境影响、传统的观念与偏见误解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女性尿频患者除病因治疗外,心理疗法与体能训练亦是巩固疗效、减轻症状、预防复发的重要方法。

腺性膀胱炎并发症较多,目前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法,尿道狭窄、结石、肿瘤、膀胱出口梗阻等既是并发症又是相关病因,应根据腺性膀胱炎大小、范围、并发症及所在单位的条件选择腔内手术或开放手术,目前资料提示经尿道电汽化术及膀胱内药物灌注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1] 张志根,史时芳,沈志坚,等.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附150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9,20(2):230-231.

[2] Lancelin F,Anidjar M,Villette J M,et a1.Telomerase activity as a potential marker in preneoplastic bladder lesions[J].BJU Int,2000,85(4):526-531.

[3] Nikolaev A Y,Li M,Puskas N,et a1.Pare:a eytoplasmie anchor for p53[J].Cell,2003,112(1):29-40.

[4] 冯照晗,张冠,刘乃波,等.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电切膀胱肿瘤的临床应用[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7,22(9):658-660.

猜你喜欢

膀胱炎汽化电切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知识巩固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随堂练
膀胱炎是怎么回事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随堂练
行为治疗在非溃疡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温室药液汽化装置效果研究
电切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腺性膀胱炎中寻找困难输尿管开口的应用
内镜高频电切大肠息肉术后护理干预对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