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2-01-25孙雪姣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3期
关键词:瞳孔颅脑肢体

孙雪姣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100144)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中最常见的疾病,它是由于外力作用于头部造成脑组织损伤导致的外伤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病情重、变化快、病程长、患者致死致残率高、并发症较多。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必须严密观察、早期发现问题,配合医生及时治疗。这样就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那么,除了临床医生的治疗以外,护理工作又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1 安置患者

①低颅压患者取平卧位,防止因头高位时颅内压降低,导致患者头痛加重。②颅内压增高时取头高位,以利于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③休克或术后麻醉未清醒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有利于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和窒息。重症脑损伤患者如无休克,应取头高位(抬高床头15~25度角)有利于脑静脉回流,减轻颅内淤血,缓解颅内压,减轻脑水肿。④大脑强直的患者:颈部垫软垫,勿强力约束四肢,以免造成肢体损伤。⑤脑脊液漏时,患者取平卧位或高卧位,以减轻脑脊液漏并促使漏口粘连封闭。

2 密切观察意识状态

意识是大脑皮质和脑干网状结构功能的反映,意识状态及其变化可提示颅脑损伤的程度及病情演变的情况,是分析病情轻重的重要特征。护士可以通过呼叫患者名字、简单的对话、用手轻刺激患者的皮肤、压迫眶上神经、刺激角膜等来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要坚持连续、动态地观察。如口腔护理时,深昏迷的患者出现吞咽反射或由昏迷状态转入躁动,均表示病情在好转;如由躁动不安转入昏迷状态、对周围反应迟钝或清醒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或嗜睡,均提示病情加重。根据本人的临床经验:对于Glasgow评分3~6分的患者,应该15~30min观察一次;7~9分的患者,1h观察一次;10~12分的患者,2h观察一次;13分以上:一天观察2次。这样有利于及时反映病情变化。

3 密切观察瞳孔的改变:

瞳孔的变化对判断病情和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非常重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代表颅内损伤轻;一侧瞳孔缩小随即程进行性扩大、对光反映迟钝或消失、同时有脑部受压征象,提示瞳孔扩大一侧颅脑有颅内血肿或严重脑水肿;双侧瞳孔时大时小或不圆、眼球受限,多属于脑干损伤;双侧瞳孔缩小呈针尖样,多为桥脑损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提示患者预后极差,在短时间内有死亡的可能。所以及时发现患者瞳孔的变化对于选择治疗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4 饮食护理

①伤后早期及意识不清者均须禁食,以免引起呕吐误吸入胃内;昏迷者待肠鸣音出现后可尽早采取鼻饲流食,防止或减轻高代谢,减少内源性感染。注意在每次鼻饲前要先回抽少量胃内容液,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或胃管堵塞,同时要注意消化吸收情况,并保持胃管清洁。②无需鼻饲的患者,要选择清淡易消化,高营养富含维生素类的食物。③胃肠内营养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时,应静脉补充营养,如脂肪乳剂、匀浆膳食氨基酸等。

5 保持大便通畅

尽可能保证患者三日解一次大便。建议患者多食粗纤维食物,大便困难时可用通便药物,必要时可予开塞露人工协助排便。饭后1~2h进行腹部按摩15~20min,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以利排便。

6 预防感染

①保持病房清洁,定时通风,保证温湿度适宜,尽量减少人员探视和陪护。②注意体温变化,定期、定时做病房空气培养,及时发现感染征象。进病房戴口罩,及时吸痰,防止肺部感染。③头部伤口敷料如有渗出及时更换;有脑脊液耳漏者,头偏向患侧,以便引流,防止脑脊液逆流造成颅内感染。④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防止发生口腔炎、口腔溃疡及化脓性腮腺炎等并发症。⑤加强泌尿系统护理,防止泌尿系感染。

7 对继发性癫痫患者的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易继发癫痫发作。对此类患者应注意观察发作前的先兆,床边备好开口器、舌钳、压舌板,在发作时及时给予牙垫或压舌板包以纱布,放在臼齿之间,防止舌咬伤;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误吸,注意吸痰,必要时开放气道,防止舌后坠。在抽搐发作时,由于肢体和躯干肌肉剧烈抽搐可产生四肢或脊柱的骨折或脱位,因此发作时不要用力压迫抽搐的肢体;发作时还要防止患者窒息和自伤,医护人员要保护患者至清醒。发作时应立即遵医嘱给予静脉抗癫痫药物尽快终止发作。同时记录发作全过程,包括头眼的偏斜、口咽部动作、持续时间、抽搐开始的部位以及向哪一侧肢体扩展、肢体有无瘫痪以及意识状态等,对诊断癫痫发作类型有很大价值。

嘱咐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突然停药、改药及增减药量,以免加重病情。

8 心理护理

颅脑损伤对患者及家属都是意外打击。家属在患者病情危急时可能会有应对能力不足而产生感伤、焦虑、恐惧不安、无助或过度要求医护人员的举止;患者及家属因无心理准备而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

8.1 减轻心理压力

与患者及家属建立信任关系,运用同感心认同患者对病痛的陈述,以倾听、陪伴、触摸来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关爱,接受患者对病痛的感受及反应。

8.2 分散注意力

让家属与患者多沟通,回忆共同生活的经历;根据不同个性和喜好,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指导患者进行有节律的深呼吸;引导患者想象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可起到松弛和减轻病痛的作用。

8.3 自杀倾向

疾病因素、家庭困难、家庭环境的影响及患者的心理因素,都有可能使患者轻生。因此,护理人员要时常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正确的理解死亡,认识生命的可贵。

9 康复训练

①患者病情好转、神志清醒后应抓紧训练语言、肢体活动等功能,并可配合理疗、针刺等措施,促进功能恢复,减少神经功能后遗症。②生活有规律,注意气候变化,预防感冒,保持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③建议癫痫患者不单独外出、登高、游泳、驾驶车辆及高空作业,要有人陪护,但生活尽量正常化。④为避免搔抓伤口,可用75%乙醇或碘酒擦拭伤口,待拆线1月后方可洗头。⑤颅骨缺损者注意保护骨窗局部,外出戴防护帽,尽量少去公共场所,一般术后半年可行颅骨修补术。⑥3~4个月后到门诊复查病情。如果原有症状加重,出现头痛、呕吐、抽搐、不明原因发热、手术部位发红、积液、渗液等应及时就诊,不要延误治疗时机。

猜你喜欢

瞳孔颅脑肢体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瞳孔检查及常见瞳孔异常
肢体语言
瞳孔里的太阳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瞳孔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小硬膜窗策略在重型颅脑创伤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