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浑源黄芪——正北芪的可持续发展

2012-01-25张玮玮王家官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9期
关键词:恒山药典黄芪

张玮玮 王家官

(1 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2 山西省农垦技术服务站,山西 太原 030031)

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 [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 (Bge.)Hsiao或膜荚黄芪 [A.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1],药用的有两种[2]。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3]。它是临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20世纪80年代,有人将中、日、朝三国的中医处方用计算机处理,黄芪的使用频率居于第11位。它最初载于《神农本草经》,书中将其列为上品。黄芪原名黄耆,李时珍说:“耆者,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或作蓍者,非也。王孙者,贵族也,黄芪位尊,故以得名”。浑源县道地药材黄芪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属于抢手货,供不应求,特别在东南亚市场更为畅销。黄芪系列产品如得到开发,黄芪生产链将得到进一步拓展,绿色农业会受到黄芪的拉动,迅速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促进农业调产,增加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其付料加工成精粗饲料会培育出具有恒山特色的黄芪羊、牛、猪、鸡等系列产品。

1 地理条件适合生长

宋代以后的医家始终把浑源黄芪视为正宗和上品,故有“正北芪”之称。著名科学家肖培根院士评价说:“生长环境对中药材的生长和质量有明显的影响,恒山黄芪的品种优势与其特有的环境条件密不可分”[4]。浑源黄芪主产位于浑源恒山山脉海拔1500~2000m的半阳坡、阳坡地带,这里的土壤疏松,多为草甸土,土中伴有大量的石英砂,深土层松,有机质丰富。同黄芪伴生的有少量的小灌木、杂草及多种草本药材植被,通风透光好,无环境污染源。常年最高气温25~28℃,最低气温-30~-35℃。日照时间2800~3000h。由于气候寒冷,生产缓慢,浑源黄芪一般生产六七年才能采刨、加工、运用。特殊的地理和生长环境,使这里产出的黄芪条直、粉大、皮白、芯黄。

2 有效成分的差别

浑源黄芪与其他黄芪的区别从直观上看主要有三点:首先是粉性和植物纤维的不同。浑源黄芪以粉性为主,揉碎后大部分是粉末,而其他地方的黄芪揉碎后植物纤维所占的比例大;其次是色泽的不同。黄芪一般是皮白内黄,其他地方的黄芪经过加工晒干后不论是皮部还是木部,都变为白色,而浑源黄芪则不会变色;其三是质地的不同。一般的黄芪加工切成小段后用手揉搓就会出现里面的木质部脱皮出来的现象,而浑源的黄芪则不会,从浑源黄芪的成分上,经农业部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验,其总糖含量21.19%,是技术要求的265%;浸出含量30.4%,是技术要求的152%。

浑源黄芪最大的特点总皂苷含量高,2010版药典规定黄芪总皂苷含量不得低于0.04%,目前查明浑源黄芪皂苷的含量都在0.16%以上,最高的、最好的能达到0.38%,这是浑源黄芪最大的特点。

3 正北芪衍生品的开发与应用

恒山北芪菇是,根据浑源县特殊的地理气候优势,利用北岳恒山正宗黄芪(又称北芪)和多种中草药及农作物副产品作培养料,经科学配方和特殊工艺培育而成的新型菌类产品。故命名“北芪菇”。为药食同用的功能性产品,北芪菇有效成分:氨基酸16.235%、其中入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含量较高,仅赖氨酸一项达1.185%;多糖9.688%:硒0.5ppm:锌77.77ppm;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类物质。主要营养成分:18种氨基酸、多糖、抗癌元素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它不仅具有食用菌不含脂肪、胆固醇的特点,而且含有浑源黄芪的药理成分,是一种美味营养食品。经山西省医药研究所化验,并请权威专家鉴定,认定其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及矿物质,是一种富硒菌。长期食用可充分补充人体所需的部分营养,是人们健康实用的美味佳品。分析化验表明,北芪的全营养型是任何动物食品或植物食品所不能比拟的。它的高蛋白、低脂肪、维生素(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和矿质元素(硫、铁、钾、硒)等都是人体良好的营养源。其代谢产物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有抗肿瘤的多糖蛋白,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有降低血压,防治脑血管障碍的微量牛黄酸,还有有利于胃肠作用的菌糖,甘露糖和帮助消化的各种酶等。特别是,北芪菇内含有特殊功能的高倍量硒化物多糖,是普通蘑菇所没有的。北芪菇在食用菌家族中以富硒驰名,食用菌美味可口,是一道人人喜欢的家庭菜肴,能够发现和利用食用菌的药用价值,要比满足于美食的意义更为重大。硒元素在人体占有的比例不大,但是确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在人体缺硒的情况下,便会引发各种皮炎、牛皮癣等相关疾病。

4 应用前景

根据黄芪化学成分的不同药理作用[5],黄芪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脾肺气虚、中气下陷之症,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防治感冒,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慢性乙肝、慢性肾炎、病毒性心肌炎、流行性出血热及消化性溃疡等。同时,黄芪在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行业的应用也迅速升温。随着研究的深入,黄芪应用范围愈来愈广,而野生黄芪资源日渐减少,不能满足用药需要。黄芪的国际及国内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 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271-274.

[3]单俊杰,王顺春,刘涤,等.黄芪多糖的化学和药理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大学学报,2000,14(3): 61.

[4]肖培根.黄芪[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82.

[5]殷平善.黄芪的临床应用及其药理中的整体系统思维[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 1313-1315.

猜你喜欢

恒山药典黄芪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恒山引(外二首)
他是这样的恒山人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黄芪是个宝
绝塞名山
《中国药典》收载民族药成方制剂的统计与分析
我国与国外药典中苯扎氯铵的质量控制标准及相关方法比较
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 未来目标达到300种
国家药典委员会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增修订内容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