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病夏治穴位三伏贴配合微创埋线防治慢性气管炎146例

2012-01-24乔美莲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2期
关键词:伏贴痰饮气管炎

乔美莲

(山西省浑源县人民医院,037400)

笔者2006年7月~2011年8月运用冬病夏治穴位三伏贴配合微创埋线疗法防治慢性气管炎146例,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146例,均来自我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其中男74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81岁,平均55.3岁;女7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80岁,平均53.8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40年。慢性气管炎单纯型的78例,慢性气管炎喘息型的68例,并发肺气肿的16例,肺心病的2例。所选病例均为虚寒体质,以肺脾气虚、脾肾阳虚型为主。

诊断标准:咳嗽咯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者,可作诊断;每年发病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者(如X线、呼吸功能测定等),亦可诊断。排除其他心肺疾患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等。

治疗方法

1.冬病夏治穴位三伏贴。药物组成:炙白芥子21g,元胡21g,甘遂12g,细辛12g。将上药共研细末,每年夏季三伏天使用,每次取22g药面加生姜汁调成糊膏状,贴在患者肺俞、心俞、膈俞6个穴位上。先用75%酒精棉球局部消毒,将药物弄成球状,直接贴在上述穴位,医用透气胶布覆盖药物,医用脱敏胶布固定。贴敷时间4~6h。如局部烧灼感或疼痛,可以提前取下。如贴后局部发痒、发热、有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药物取下后,局部出现潮红、微痒、轻微红肿、轻微水疱,属于穴位贴敷的正常现象。如水疱较大时,用无菌针刺破水疱,放出渗液,反复多次用龙胆紫药水涂擦,1~3次即可。初伏、中伏、末伏各敷贴1次,或从头伏开始,每隔10天敷贴1次,1年3次,3年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患者可继续贴敷,以巩固和提高疗效。本组病例均坚持贴敷1个疗程,或连续4~5年。

2.微创埋线疗法:取穴:依据辨证论治:选取肺俞、定喘、膻中、足三里。肾气亏虚取肾俞,痰多加丰隆,血瘀加膈俞,脾气虚弱加中脘、脾俞,急性发作时加用列缺、合谷。上述穴位交替运用,每次刺8针左右。

操作:用无菌可吸收外科缝线(即胶原蛋白线),执行标准YY1116-2002;一次性埋线针,产品标准号YZB苏0313-2007。运用北京任晓艳埋线医学研究中心之方法。选用患者舒适、医者易于操作的体位,碘伏消毒液穴位局部常规消毒,无菌眼科镊将此埋线1.5~2.0cm放入埋线针前端,左手固定穴位,右手将针垂直快速刺入皮内,再进针达针刺深度,施以适当的提插捻转手法,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线体埋植在穴位内。出针后立即用干棉棒压迫针孔,避免出血,敷医用胶贴即可。病情急性发作时半月埋线1次,慢性迁延期及缓解期1个月埋线1次,3次为1个疗程。本组患者埋线次数为1~3个疗程。

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行抗感染、化痰止咳、解痉平喘等治疗。

治疗结果

临床痊愈:咳嗽、咯痰、喘息及全身症状消失,即使偶有轻度发作,不需药物即缓解,计62例,占42.47%。显效:咳嗽、咯痰、喘息及全身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时间缩短,计69例,占47.26%。有效:咳嗽减轻,咯痰减少,喘息有所减轻,发作次数减少,计13例,占8.90%。无效:诸症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计2例,占1.37%。总有效率达98.63%。

典型病例

患者,女,43岁。2006年7月头伏初诊。慢性气管炎5年,秋冬季节受凉及感冒后咳嗽,咯痰伴喘息,晨起加重,咳稀白痰,易咯出,畏寒怕冷,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舌淡胖,苔白腻,脉濡滑。辨证:肺脾气虚,肾阳不足。在我科行冬病夏治三伏贴,每年3次,连续敷贴2年,疗效满意。2007年10月,由于患重度流行感冒,病情发作,在当地进行了多种治疗,50多天仍无好转。患者恐怕病情进展,又前来我科接受微创埋线治疗。取穴:肺俞、定喘、肾俞、膻中、列缺、合谷,宣肺散邪,止咳平喘。半月后行第2次埋线,病情好转。又半月后行第3次埋线,去列缺、合谷,加用脾俞、足三里,健脾化痰。所有症状全部消失。又接受了2年穴位三伏贴。随访,该患者病情无明显复发,获得临床痊愈。

讨论

慢性气管炎属于中医的“咳嗽”、“喘证”、“痰饮”等范畴。病位在肺。肺为娇脏,清肃而居高位,外邪侵袭,首先犯肺,肺气不利,咳嗽气促,久之肺脾肾三脏功能俱虚,肺气虚损,失其宣降;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壅肺,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阳虚损,不能制水,水液上泛;肾气亏虚,摄纳无权,肾不纳气。每遇风寒外袭,新感引动伏邪,清肃受制而急性发作。病情反复,日久不愈,逐年加剧。而致痰阻、血瘀、气逆。正虚邪恋,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治宜扶正祛邪,宣畅气机。

冬病夏治三伏贴是依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不治已病治未病,在夏季三伏酷暑火热之际,天人合一,自然界阳气最为旺盛,机体阳气最为充足,腠理疏松开泄,营卫通达,机体阳虚有欲动趋于好转之势,体内阴寒宿疾处于易解之时。此时,运用辛温发散的药物,贴敷在特定的穴位,使药物由表及里,迅速渗透吸收,深达脏腑经络失调之所,乘势施治,因时制宜,损有余,补不足,振奋激发阳气,驱除顽痰寒积。同时,又可储备阳气,则秋冬不易被严寒所伤。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症并治》有:“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选用药物白芥子辛温发散,豁痰利气,祛皮里膜外之痰;元胡辛苦温,活血,祛瘀,行气;甘遂泄水逐饮,适用于痰饮积聚,气逆喘咳;细辛辛温,祛风散寒,温肺化饮;生姜汁辛散开痰。诸药合用,温肺散寒,化痰利气,逐瘀通络。《素问·咳论》篇曰:“治脏者治其俞。”脏病为阴,阴病行阳,当从阳引阴,背为阳,背俞穴又为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之处,故取双侧背俞穴肺俞、心俞、膈俞。此亦为虚寒性咳喘病在背部的反应点所在,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症并治》曰:“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在临床上前来行冬病夏治三伏贴的患者当中,有很多人此部位常年寒凉怕冷。背俞穴又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而太阳经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固护于外,为六经之藩篱,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太阳经首当其冲。正所谓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汇集点,也是外界邪气的侵入点,疾病的反应点,因而成为内病外治的治疗点。肺俞为肺脏之气输注之处,可宣通肺气,有较好的止咳平喘作用;心俞因心主血,肺朝百脉,取之有理血活营、宽胸降气、止咳平喘、祛瘀化痰的作用;膈俞为八会穴之一,即“血会膈俞”,可理血调气,升清降浊。每年初伏、中伏、末伏各敷贴1次,使整个伏天得到持续不断的治疗。又坚持3年为1个疗程或更长些,以取得最佳疗效。此疗法将经穴、药物、时间有机地结合,以药物贴敷产生的药力和热力,反复多次刺激穴位,激发经气,温通经络,扶正祛邪。提高了机体的抗病能力,达到了防病治病的目的。

微创埋线疗法是应用微创技术将生物可降解线体埋入人体特定经络穴位,通过线体长期刺激经穴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由于冬病夏治穴位三伏贴时间固定,为了弥补其不足,又增加其协同作用,故配合微创埋线治疗,正如《灵枢·终始》篇曰:“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间日而复刺之”。取穴肺俞,宣肺理肺;定喘为经外奇穴,止咳定喘;膻中为气之海,即“气会膻中”,取之调理人体气机,宽胸理气,活血通络;肾俞益肾助阳,纳气利水;足三里健脾化痰,升降气机,为强壮穴,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中脘、脾俞增加脾胃运化功能,健脾利湿化痰;列缺、合谷宣肺散邪,清热解表。上述穴位依据辨证,灵活使用,宣肺理气,健脾益肾,化痰祛瘀。此疗法无创伤,无过敏,取穴灵活,操作简便,安全,治疗次数少,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均可进行。既有显著的近期疗效,又有确切的远期效果。

冬病夏治穴位三伏贴配合微创埋线治疗,相得益彰,互相补充,大大提高了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了高敏反应,使本病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显著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伏贴痰饮气管炎
再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警惕诊疗问题生活化
三伏贴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脾胃病从痰饮论治探源及经验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临床防治方法探讨
《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痰饮病方药探析
浅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一起聊聊三伏贴
中药三伏贴引起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