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的发展前景

2012-01-24徐荣周

中国药业 2012年4期
关键词:流通医药药品

徐荣周

(武汉医药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湖北 武汉 430023)

当前,我国正处于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医药流通企业应审时度势,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大胆改革,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得到发展壮大。

1 我国医药流通企业的现状

我国现有医药流通企业13 800余家,但销售额过5 000万元的仅400多家,最大的3家企业销售额仅占医药市场份额的20%左右。而发达国家如美国,全国仅有70家药品批发企业,德国仅保留了10个大型药品批发企业。我国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较差,药品流通市场“多”“小”“散”“乱”问题突出,导致我国的药品流通费用率是国际先进水平的4倍多。我国前100强医药流通企业的销售份额只占医药市场的67.9%。而美国排名前3位的医药商业公司销售额占全美药品份额的90%[1]。我国近期提出的目标是到2015年,待行业调整后,形成1~3家销售额过千亿、20家过百亿的大型医药商业集团;药品100强企业年销售额占全行业销售总额的85%以上,药品零售额占零售行业销售总额的60%以上;药品现代物流配送网络更加完善,连锁药店门店数占零售药店门店总数的比例由现有的1/3提高到2/3,使流通效率得到提高。若按此目标实施,100强企业占据了85%的市场份额,则现有的13 800余家批发企业中的12 800家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窄[2]。

2 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面临的挑战

随着医药招投标的规范化,2010年全国各省市基本上都开展了以省为单位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大型医药商业企业在以省为单位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凭借规范化的优势和强劲的政府公关能力往往能取得各地的配送资格,而中小型商业公司由于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而在配送商的招标中面临淘汰[1]。

基本药物制度的进一步实施,尤其是《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的全面推广,基本药物生产企业生产的品种都会相对集中,基本药物配送的现代物流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会加剧行业的洗牌。另外,基本药物电子监管码、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新版药典标准的实施,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也一定会在2011年出台,其要求和标准给诸多中小企业提出了挑战。纵观发达国家医药产业的发展历程,医药行业必将向集中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因为发达国家的昨天就是我们的今天,发达国家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未来[2]。

3 做大做强是企业的发展方向

《2010~2015年全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规划》出台在即,要推进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减少流通环节,降底流通成本,构建新型医药商品流通体系,做大做强医药产业[3]。

提高行业集中度,鼓励有核心竞争力的主流商业企业继续做大做强是行业发展的方向。但对于流通环节的层次和数量,将基于我国现实的药品终端消费结构达到供求平衡,这是在宏观层面优化我国现存的医药商业存量资产时需要仔细考量的。我国现有13 800多家医药流通企业,究竟需要多少个企业就可以满足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所要求的构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需要,有关专家提出保留2 000~3 000家的论断,但没有经过科学论证,而此方面的研究难以有最终的结论[4]。随着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医疗机构的数量,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药店、民营医院和诊所的发展方兴未艾。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7 000~8 000家;农村药品供应网点55.4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6万个,乡镇卫生院3.9万家;零售药店39.42万家;正式注册的民营医院1 500余家,城镇个体诊所72万家。上述3大类终端构成了医药流通供应链中流通企业的下游,决定和制约着流通企业的结构和数量。但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看出,我国医药流通企业多、小、散的状况是不符合生态平衡理念的,过分饱和导致了整个行业效率的下降,集中度的提高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5]。

国家3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快结构调整是医药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紧迫任务。要鼓励优势企业实施收购兼并和联合重组,通过扶优扶强和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显著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对行业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形成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格局。

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产业政策的宏观政策指引下,在医药行业做大做强的背景下,医药经营企业应该寻求更新、更大的突破与发展[6]。

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国家的政策导向是压缩流通层级,大型医药流通企业进入医院是必然的趋势,小的商业企业利润越来越小,会逐渐退出医药市场或者更多地寻求差异化经营,大型品牌医药企业和终端医院也很明显地意识到了这一趋势[7]。

4 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的转型之路

在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和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形势下,中小企业获得政策扶持的机会减少,同时又处于大型企业的经营挤压中,其生存与发展的危机空前,但只要瞄准方向、向前冲刺,船小好调头,也并不是无路可走。

首先,要差异化发展。由于药品价差和配送毛利压缩,中小型医院营销商、中小型药品配送商缺乏必要的操作空间,并且面临高昂的配送成本,将逐步退出药品配送领域,逐步向药品代理、零售药房、中药材及器械经营、特殊药品经营、化工原料经营等领域转向;同时,也可以从传统经营模式中走出来,创新医药行业的新生领域。部分经营企业将发展电子商务平台、非处方药品及保健营养品网上购物、药品经营软件系统开发、药品经营策划咨询、医药员工营销培训、医事服务项目承包等新兴领域。

其次,要充分发挥优势。中小型企业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动力,这一特性源于其专业、专心和专注。走专业化道路,将使中小型企业具有更大的抗市场风险能力。笔者主张,中小型公司要利用良好的客户和医生资源,进行专业化的学术营销,走专业的代理路线。中国目前有105余万家各类医疗机构以及95万个农村药品供应网点和零售药店,任何厂家和大型药品经营企业都不可能做到完全覆盖,而专业化推广公司可有效满足现阶段生产企业临床推广人力的不足,生存空间巨大。

再次,实现区域联合。中小型配送企业如果仍然希望留在物流配送领域,实现区域联合或者区域整合是首选方式。通过区域内若干中小企业的经营整合、企业重组,可以积小成大、积散为整,打造区域航母,从而掌握区域市场网络,形成局部优势地位。只要能够在局部做大,就能成为影响生产厂家、销售客户选择配送商的关键因素。靠拢大型企业是中小型企业继续在配送领域生存的另一种方式,也就是向大型医药物流企业靠拢,与其建立战略同盟关系。县、市区域经营企业可与大型配送企业联合,充分利用区域网络优势和配送的便捷性,充当其区域配送站。通过依托大型企业的品牌实力、物流能力、管理水平、网络控制,实现巩固自身区域市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目的。

[2]耿鸿武.中小商业上演生死时速[N].医药经济报,2011-04-25(08).

[3]陈玉文.浅议现代流通一体化建设[N].医药经济报,2011-03-07(封二).

[4]孙建伟.理顺关系推动流通业升级[N].医药经济报,2011-02-21(封二).

[5]耿鸿武.供应链生态追求多边平衡[N].医药经济报,2011-02-11(封二).

[6]汪应军.要么做大,要么做专[N].医药经济报,2011-03-07(08).

[7]杨俊坚.现代物流中心嫁接医院终端[N].医药经济报,2011-02-28(08).

猜你喜欢

流通医药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传统医药类非遗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