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点一角”定位法在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

2012-01-24王志超王树声向松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肾盏X光肾镜

王志超,王树声,向松涛,李 源,甘 澍

我院2007年5月—2010年3月,采用自创“两点一角”定位法,精确确定穿刺肾盏及穿刺路径,顺利扩张经皮肾通道,采用标准通道行第三代碎石清石系统碎石取石,治疗上尿路结石586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586例,男392例,女194例;年龄20~82岁,平均(57.2±8.9)岁。肾结石51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74例。病程1月~10年,中位病程52.4月。常规行CT、IVP检查。其中铸形结石121例,孤立肾盏结石26例。无积水结石96例,阴性结石12例。

2 方法

常规腰硬联合或气管插管全麻,膀胱截石位。膀胱镜下插入6F输尿管支架管,留置尿管,后固定输尿管支架管。用无菌手套保护输尿管支架末端。重新取俯卧位,胸下、腰下垫枕,调整手术床,使腰部适度紧张。画出十一、十二肋骨体表投影,画出结石所在部位体表投影。根据CT和IVP测量穿刺角度和深度,将经皮肤的穿刺点和肾脏穿刺点在背部体表的投影线(纵轴)划出。用弯钳在C臂遥控下点照确定肾盏穿刺点,钢针确定穿刺路径在背部皮肤的投影(斜行),确定穿刺点、穿刺路径同皮肤的角度、穿刺点至目标肾盏的深度。将穿刺针从皮肤穿刺点沿己测定的穿刺角度、深度向肾脏穿刺点穿刺,拔除穿刺针芯,可见液体滴出。放入金属导丝,用筋膜扩张器扩张至F24通道。采用经皮肾镜EMS碎石,将结石粉碎后负压吸出。

3 结果

共建立通道586例,其中521例1次点射定位好各标记部位,1针穿刺成功,65例在X光定位后作适当的角度调整后穿刺成功。术中X光透视时间3~12s,平均定位时间6min,建立经皮肾镜通道的时间12min,从开始定位到成功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平均20min。I期结石取净率86.7%,II期结石取净率94.6%。未取净结石配合术后体外冲击波碎石及中药排石,行多通道取石5例。术中出血量20~150mL,平均(56.2±12)mL。因出血较多改二期手术者2例,无1例穿刺及建立通道失败,无1例需术中输血。1例术后持续性血尿,行肾动脉介入造影、超选择性栓塞治愈。3例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考虑为泌尿道感染未完全控制即行手术,术中行人工肾盂积水所致,行系统抗感染治愈。未见肾周血肿、肾盂撕裂、动静脉瘘等并发症,未见肝、脾、结肠、胸膜等邻近器官损伤。术后3~6d拔除肾造瘘管,平均留置肾造瘘管(3.6±0.8)d。双J管留置1~3个月。

4 讨论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创伤小,疗效好,术后恢复快,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手术的难点在于如何确定穿刺路径,穿刺深度,快速安全建立穿刺通道。穿刺通道的建立是经皮肾镜手术的关键。目前,主要的穿刺引导方式为X光引导及B超引导,因为B超引导要求操作者有较好的超声知识,且术中不能探查结石残余情况,可能因偏僻肾盏不易发现而导致结石残留,目前多数医院仍使用C臂X光机引导穿刺。C臂引导具有更为直观的影像学表现,具有定位准确、成像清晰、能监视术中残余结石的优点[1]。目前C臂引导下穿刺的主要方法是垂直透视,在患侧背部标志结石投影位置,选择好穿刺点,对着患者背部结石标志方向进针,在透视下不停地调整进针的角度及深度,达到满意为止[2]。如此,需要术者及患者在X光下较长时间的暴露。

CT三维重建可准确了解结石数量、大小及其所在部位,对经皮肾镜取石术穿刺定位具有指导意义[4-5]。CT定位可清晰地显示肾盂肾盏位置扩张程度及邻近脏器情况,选择最佳穿刺点。同时可以精确测量穿刺的角度深度,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邻近脏器损伤[3]。我们通过术前俯卧位CT平扫、三维重建,腰部垫高模拟经皮肾镜手术体位,穿刺通过测量CT片体表穿刺点至肾盂点的深度,并测量穿刺路径与水平面的角度,即“两点一角”,再在体表划定穿刺肾盏、皮肤穿剌点的体表皮肤投影线(纵轴),根据测量的穿刺角度、深度,穿刺目标肾盏。“两点一角”定位法因为结合了术前CT及术中X光定位,能在术中重建解剖原型,确保穿刺成功率。而且穿刺过程中无需持续X光监视,采用穿刺前后点片即可,使经皮肾穿刺变得简单方便。但是,在穿刺过程中需要注意:(1)穿刺针突破肾盂的感觉。(2)穿刺的角度是穿刺针同引导针(即皮肤水平面)的角度。(3)穿刺过程中,从输尿管支架中注水,形成人工积水,使穿刺到位后容易有尿液自穿刺针流出,能够更方便观察穿刺效果。

穿刺只是经皮肾手术的第一步,穿刺成功后,留置导丝,拍片确认导丝安全后进行逐步扩张。注意扩张过程的角度及深度,扩张过程宁浅勿深,由于有术前CT定位的深度及角度指引,扩张的精确性更高,更安全可靠。扩张完成后,如不能完全确认是否扩张到位,可在保留导丝的情况下,用输尿管镜进行探查,多能找到正确的通道,在输尿管镜指引下将外鞘置入通道中。

取石通道的大小对取石的速度有较大的影响,文献多报道采用16F微通道配合输尿管镜取石,结石需粉碎成较小的体积,靠水压冲出结石[2],我们采用24F的标准通道,配合第三代碎石清石系统,粉碎结石同时通过负压吸引将结石吸出,手术碎石取石时间进一步减少。因为手术过程基本保持负压状态,较少引起感染扩散的情况,即使对于感染性结石,也多能一期碎石取石。因为采用负压吸引超声碎石,较小的碎石可靠负压吸出,提高了清除小结石的速度。虽然标准通道通道直径扩大,因为是逐步挤压扩张,并不对肾脏的血管引起更多的损伤。

我们认为,采用术前CT结合术中X光引导的“两点一角”定位法,可以增加经皮肾镜手术中穿刺的精确性,提高1针穿刺成功率。尤其对于需要精确定位的复杂的肾结石,有较理想的定位穿刺效果。碎石结束时,通过透视可以观察残余结石的位置,可以减少术中探查残余结石的时间,减少结石残余率。配合标准通道的第三代超声弹道碎石清石系统,可以提高碎石取石的速度。

[1]杨增士,洪景范,叶宁,等.B超引导微创经皮肾穿刺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结石[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6,21(10):791-792.

[2]李逊,曾国华,吴开俊,等.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治疗上尿路疾病[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3):169-171.

[3]薛蔚,张进,王元天,等.CT定位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3,8(28):498-499.

[4]孟祥军,米其武,张若愚,等.CT三维重建辅助经皮肾镜取石术穿刺定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6):55-56.

[5]夏术阶,刘建河,何之彦,等.十六层CT泌尿系成像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穿刺定位中的应用[J].中华泌尿外科学杂志,2007,1(28):19-20.

猜你喜欢

肾盏X光肾镜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仿生武器大揭秘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和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肾盏结石的效果对比
给动物拍张X光片
人眼X光
肾窦区囊肿的MSCT表现分析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1~2 cm肾盏结石的疗效比较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
肾结核CT与DR静脉肾盂造影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