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2-01-24兰雅维范珊珊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白内障视力血糖

兰雅维 黄 蒂 范珊珊

白内障是常见的主要致盲性眼病,手术治疗是治愈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方法,而糖尿病患者因血糖高,切口愈合慢,抵抗力低下,还可能伴有血管通透性异常,使得白内障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高于其它患者,故白内障并发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科163例白内障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7月—2011年3月在我科拟行白内障手术,并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63例。男79例,女84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2岁;伴有高血压者28例,冠心病者11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51例,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1例。入院后针对患者病情制定严格精细的护理计划并根据护理计划予以严格的围手术期护理。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准备:术前3 d开始使用氧氟沙星滴眼液点拟行手术眼,每日4次。嘱手术当日早晨少量进食,防止术中发生的眼心反射引起恶心、呕吐,术前半小时应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充分散瞳,每5 min 1次,1~2滴/次,连用4次。术眼局部皮肤以碘伏消毒后遮盖无菌纱布。术前行结膜囊、泪道冲洗,防止术中感染,降低眼内炎的发生率。

2.1.2 心理护理:眼科手术不同于其他外科手术,绝大部分在局麻下进行,心理上更容易产生恐惧感;另一方面,由于视觉障碍,患者较易出现心情压抑、忧郁等情绪。所以,患者既对手术本身存在恐惧,又期望手术能完全解除视觉障碍。责任护士要主动与病人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顾虑,介绍本科目前的技术水平及手术效果,说明手术前后与医师配合的要点,用熟练准确的护理技术为其治疗,使患者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及信任感,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手术。术前1 d要指导患者充分地休息,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手术,入睡困难者给予镇静催眠剂,如口服苯巴比妥片,以稳定患者情绪,保证充足睡眠。

2.1.3 健康教育:入院后向患者及家属详细阐明白内障的发展过程、治疗方法、预后及有关注意事项。伴有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因体内代谢紊乱,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机会较一般患者多,因此要向患者耐心讲解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及监测血糖的重要性,指导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说明所用降糖药物的作用、剂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向患者说明糖尿病可引起眼底病变,若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会对术后视力产生影响,使患者对术后视力有适当的预期。

2.1.4 监控血糖:轻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是控制饮食及使用口服降糖药。仅用口服降糖药不能很好控制血糖者,术前5~7 d停用口服药,改用普通胰岛素。要严格按照制剂的种类、剂量按时注射,并教会患者及家属操作方法,可在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前侧、腹部等部位交替注射,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护士应注意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并做好记录〔1〕,加强巡视,防范低血糖反应。并注意监测尿糖、电解质及酮体。术前如发现酮体阳性,要配合医师及时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纠正酮体后方可实施手术。术前血糖的控制目标是:空腹血糖6~8 mmol/L,餐后2 h血糖<10 mmol/L,以保证糖尿病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2.2 术中护理

术中由眼科专科手术护士按手术步骤配合医师轻柔操作。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并准备好急救药品及物品。随时询问患者有无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如有上述情况发生及时处理,保证手术安全进行。

2.3 术后护理

2.3.1 术眼护理:术后保持敷料干燥整洁,术后第1天换药,注意观察术眼分泌物、炎症反应、切口等情况,根据术眼情况,指导患者局部用药次数和持续时间,督促患者按时口服抗生素。护士要教会病人正确的眼药使用方法:每次滴眼前均应洗净双手,注意眼部卫生,手和眼药瓶不能触及眼球和角膜,轻轻牵拉下眼睑,要滴在下方结膜囊内,尽量动作轻柔、防止感染。

2.3.2 生活护理:术后可适当活动,但为了避免发生人工晶状体脱出,减少感染机会,嘱患者术后3 d内活动量勿过大,尤其避免头部剧烈活动。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勿过度低头弯腰,眼痒时不可揉眼睛,可滴抗生素滴眼液。洗澡、洗头时勿让水流入眼内;预防感冒,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可采用张口、深呼吸的方法。勿突然抬头或低头弯腰取重物,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或开塞露通便,避免用力排便使眼眶压升高,引起眼内出血、晶状体脱出。保证充足睡眠,健侧卧位,防止用眼过度疲劳。

2.3.3 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因视力提高易产生松懈心理,及时强调休息的重要性,以防术后意外事故的发生。由于患者长时间视物不见,或视物模糊,术后第1天可能因重见光明而情绪激动,甚至忘记自己是一个正在恢复的患者,觉得自己已经看清楚了,不必点眼药和复诊,这样会影响术后恢复。因此术后应提醒患者认真用药,稳定情绪,注意休息,有利于视力的进一步改善。

2.3.4 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并长期严格坚持。血糖的高低,直接影响手术后效果,不但术前血糖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后仍要定期测量血糖、尿糖,按时按量使用降糖药,严格糖尿病饮食,有效控制血糖。正确的观念是将健康饮食当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2〕。嘱患者多食蔬菜,多选择粗纤维丰富的食物如糙米、麦片、全麦面包。忌食单糖或双糖食物如糖果、点心、甜饮料以及油炸、辛辣食物,不咀嚼硬的、带骨刺的食物。

2.3.5 出院指导:术后向患者及其家属反复强调眼部继续用药的重要性,说明方法及注意事项;提示应用降血糖药物使血糖保持稳定的重要性。继续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指导按时来院复诊,定期观察视力变化,一般首次复诊时间为出院后1周,无特殊情况者间隔0.5~1个月复查1次,随诊3个月。术后1个月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人工晶状体移位或手术切口裂开。嘱患者一定要按时复诊,复诊时间以外,如有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术眼肿胀、疼痛、分泌物增多等情况时应随时就诊,不可延误。对已存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者,要提高白内障术后复明效果,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时控制视网膜病变的进展〔3〕。定期复查眼底,防治或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有黄斑病变是术后视力恢复不佳的主要原因。

3 结果

采取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所有糖尿病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愈出院,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问卷调查显示,患者满意度提高。

4 讨论

4.1 术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措施

良好的心理过程,有利于机体调动自身的全部抗病防御系统功能,稳定和改善内环境,提高机体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4〕。患者术前的恐惧和忧虑,主要是怕手术疼痛和不适,担心因糖尿病造成术后视力不能提高。通过术前知识的讲解,并根据病情对其术后视力进行预测,解除或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使其配合医师手术,既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并发症,也有利于术后视力的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4.2 糖尿病性白内障知识的健康宣教及严格监控

的重要性

血糖不稳定会增加手术感染的风险,或延迟伤口愈合,术后眼内无菌性炎症也比无糖尿病的普通患者明显或严重。为预防术后感染等风险,术前空腹血糖要控制在8 mmol/L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10 mmol/L以下,如此可明显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要向患者耐心讲解糖尿病的有关知识以及监测血糖的重要性,并创造条件使患者能主动监测血糖、尿糖的动态变化,以帮助判断治疗效果,及时调整用药,使手术得以顺利实施。

4.3 术后身心整体护理措施及出院指导的重要性

通过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及家属实施全面多方位的身心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使患者在家人的监督和帮助下遵守出院指导,做到按时使用眼药,及时复诊,可以为患者视力的正常恢复提供有利保障。同时也使患者主动参与疾病的自我管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以延缓糖尿病的进展,减少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内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根据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整体护理贯穿于围手术期,可为手术成功提供保障,提高治疗效果,并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1] 黄丽群.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右江医学,2007,35(5):615-616.

[2] 张富爱.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4):1058.

[3] 俞淑华,刘兴芳,郭庆,等.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疗效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01,9(5):392-393.

[4] 马丽,李明芝.浅谈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作用[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4,26(4):275.

猜你喜欢

白内障视力血糖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探析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