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高频彩色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

2012-01-24秦卫红赵景林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5期
关键词:暗区下腹扫查

秦卫红 赵景林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需要尽快明确诊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急性阑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随着超声诊断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高频超声探头的临床应用,为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为对121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资料进行了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2月~2011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临床怀疑急性阑尾炎121例,男75例,女46例,年龄6~65岁,平均40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下腹疼痛或右下腹反复疼痛发作史,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临床怀疑急性阑尾炎而行超声检查。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飞利浦IUII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 MHz;7~10 MHz。患者取仰卧位,先用低频探头常规检查腹、盆腔脏器及大血管周围,重点观察右下腹压痛点最为明显处,进行纵、横、斜多方位,多切面连续扫查,检查中探头适当加压,以驱赶周围肠管内肠气干扰,便于阑尾的显示,发现肿大阑尾声像时再用高频探头重点观察阑尾形态,壁是否增厚,并测量阑尾内径及长度,周围肠间隙是否有积液,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血流情况。

2 结果

低、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119例,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8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44例,阑尾周围脓肿11例,2例漏诊。各型阑尾炎超声特点如下。

2.1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纵断扫查时可见阑尾轻度水肿,呈不可压缩的高管状结构,内径大于7 mm,横断扫查时为同心圆征,内部呈低回声,无明显蠕动,彩色多普勒可见阑尾壁有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2.2 化脓性阑尾炎 阑尾明显增粗肿胀,管壁增厚,各层结构显示欠清晰,腔内无回声增多,部分腔内可见强回声为气体或固体回声,如粪石、结石,后方可伴声影,周围中强回声组织增多,包绕为感染波及的脂肪组织、肠系膜及网膜组织,阑尾周围及肠间隙就盆腔内可见少了液性暗区,为炎性渗出物所致。右下腹肠管可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彩色多普勒可见阑尾壁有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2.3 急性坏疽性(穿孔)阑尾炎 阑尾形态失常,轮廓不清,阑尾腔内可见低回声并有细密的强回声点漂浮,阑尾各层结构不清晰,管壁回声中断。周边见不规则液性暗区。

2.4 阑尾周围脓肿 阑尾失去正常形态,右下腹显示边界不清的混合性回声,边缘杂乱不规则,可见肠气或不规则液性暗区,暗区内透声差,盆腔内可见透声差的液性暗区。

3 讨论

正常阑尾位于盲肠下端后内侧的一条蚓状盲管,长约5~10 cm,直径约0.5~0.7 cm。由于阑尾位置变异大,且位置较深,加之肠道气体干扰,正常阑尾难以显示,在超声图像上无特异性[1],阑尾一旦梗阻发生炎症时,使其肿胀僵硬,连同化脓后的继发性改变可被超声检查所发现。首先熟练掌握各种类型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以及鉴别诊断[2]。对于临床怀疑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血象增高,当有化脓、坏死时可有发热[3],超声检查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对于症状不典型的,用低频超声探头扫查,先排除如右侧宫外孕、右输尿管结石、肠道肿块、盆腔内肿大淋巴结等疾病的鉴别诊断,然后重点观察右下腹阑尾区,如果肠气明显应缓慢适当加压探头,推开肠管,可沿升结肠由远及近检查,显示回盲部,将探头移至盲肠末端,旋转探头做扇形扫查,显示阑尾,再换用高频探头,观察阑尾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高频超声探头具有发射频率高,分辨力高的物理特性,图像清晰度、可辨性及周围关系等方面均优于低频超声探头扫描。但对肥胖患者、右下腹胀气、积气、异位阑尾者穿透力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超声检查时要对患者不同情况,结合临床,与低频超声探头结合扫查,更有助于明确诊断。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简单、快速、无辐射、无损伤可重复检查的优点,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06.

[2]曹海根,王金锐.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31.

[3]吴在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38-544.

猜你喜欢

暗区下腹扫查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锆合金薄板材的兰姆波自动检测
养胃 “一揉二提”
LED用U型光源模组机及其LED灯的研制
TOFD检测中初始扫查面盲区高度确定方法分析
基于配准图像与水平集算法的宫颈荧光多生暗区分割方法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阴道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杭州市三年消除城市照明暗区3098处
浅谈高速铁路钢轨焊缝探伤标准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