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衡点对应的最大速度在各类物理题中的应用

2012-01-23韩雪英

物理通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平衡点弹力导轨

韩雪英

(东北电力大学理学院 吉林 吉林 132012)

陈克梅 王 影

(吉林市实验中学 吉林 吉林 132011)

平衡点是指合力为零的点,在非匀变速运动中,加速度、速度都在变化,常出现这样的对应关系,即加速度为零的点对应速度的最大值,抓住这个隐含条件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下面给出这一隐含已知条件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

1 在弹簧类问题中的应用

运动过程中由于弹力是变力,引起加速度的变化,物体做非匀变速运动,当加速度a=0时,对应速度v有极大值.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最大速度对应的平衡点.

图1

【例1】如图1所示,自由下落的小球,从它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到最大限度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A.加速度变大,速度变小

B.加速度变小,速度变大

C.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解析:小球接触弹簧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弹力,其中重力为恒力.在接触的开始阶段,由于弹簧的形变较小,重力大于弹力,合力向下,小球的加速度向下,由于加速度的方向跟速度的方向相同,因此,小球的速度不断变大.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弹力的不断增大,合力逐渐减小,小球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当弹力增大到和重力相等时,小球所受合外力为零,加速度等于零,此时小球具有向下的最大速度.由于惯性小球仍向下运动,继续压缩弹簧到最大限度的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合外力向上且逐渐变大,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小球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所以,选项C正确.

【例2】如图2所示,一条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系一小物块,物块与水平面各处动摩擦因数相同,弹簧无形变时,物块位于O点.今先后分别把物块拉到P1和P2点由静止释放,物块都能运动到O点左方,设两次运动过程中物块速度最大的位置分别为Q1和Q2点,则Q1和Q2点

A.都在O处

B.都在O处右方,且Q1离O点近

C.都在O处右方,且Q2离O点近

D.都在O处右方,且Q1和Q2在同一位置

图2

解析:最大速度对应加速度a=0的点,找到此点为关键.物块向左运动,摩擦力向右,所以平衡点处弹力向左,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平衡点应在O点的右侧,再根据

κx=f

所以,平衡点的位置不会因P点的不同而不同.答案为选项D.

这类题还可以与能量问题及图像问题结合,如将弹簧换成蹦极带或蹦蹦床.但解题的关键点都在于抓住最大速度对应平衡点这一条件.

【例3】如图3(a)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的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3(b)所示,则

A.t1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B.t2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C.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

D.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图3

解析:t1时刻小球刚与弹簧接触,之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t2时刻为弹簧形变量最大的时刻,速度v=0,所以动能为零,对应的弹性势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在t1~t2之间存在重力和弹力相等的平衡点,那时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而t2~t3之间是t1~t2的逆过程,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弹性势能一直减小,重力势能一直增大.所以答案为选项C.

2 在磁场力问题中的应用

磁场力包括洛伦兹力和安培力,这两种力都可能与速度有关,洛伦兹力的大小为

F洛=qvB

因切割磁场而产生的安培力大小为

磁场力与速度有关,变速运动过程中,与速度相关的力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加速度的变化,物体做非匀变速运动.当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时,会存在这样的隐含条件:(1)当速度v=0时,常对应加速度a的最大值;(2)当物体运动到平衡点时,加速度a=0,对应速度的最大值.物体达到最大速度后,力不再变化,从而与力相关的速度不再变化,之后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也多了一种利用力求速度的方法.

【例4】如图4所示,套在绝缘棒上的小球,质量为m,带有q的正电荷,小球在棒上可以自由滑动,直棒放在互相垂直且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E和匀强磁场B之中,小球和直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小球由静止沿棒竖直下落的最大加速度和最大速度(设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电荷量不变).

图4

解析:求加速度时,对小球做受力分析如图5.

图5

开始运动时v=0,洛伦兹力为零,对应的加速度尚未达到最大;随着速度的增大,洛伦兹力在增大,摩擦力f在减小,加速度随之增大,当f=0时,弹力N=0,即qE=qvB,加速度达到最大值a=g;之后qE

N+qE=qvB

竖直方向有

f=mg

f=μN=μ(qvB-qE)

求得

物体将以最大速度vm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5】如图6所示,MN和PQ是两根足够长且固定的平行光滑导轨,两导轨间距为L,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在整个导轨平面内部都有垂直于导轨平面斜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在导轨的MP端连有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一根垂直于导轨放置,质量为m,不计电阻的金属棒ab在距NQ端为s的地方无初速度沿导轨滑下,求:下滑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和最大速度.

图6

解析:金属棒到达底端前经历了加速和匀速运动,导体ab因切割磁感线而产生感应电流,该电流受到的安培力为

加速度为

ma=mgsinθ-F

当v=0时,安培力F=0,加速度最大为

a=gsinθ

当a=0时

速度有最大值

3 在阻力问题中的应用

物体在空气、液体或固体中运动,阻力与速度相关,速度越大,阻力受速度的影响越大,一般会出现阻力与速度的一次方、二次方或三次方成正比的情况,即f=kv,f=kv2或f=kv3.当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的过程中,有两个特殊位置,一是当速度v=0时,常对应加速度a的最大值;二是当物体运动到平衡点时,加速度a=0,对应速度的最大值.物体达到最大速度后,力不再变化,从而与力相关的速度不再变化,之后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此速度常被称为收尾速度.

【例6】跳伞运动员从跳伞塔上跳下,当降落伞全部打开时,伞和运动员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跟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已知比例系数k=20 N·s2/m2.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m=72 kg,设跳伞塔足够高且运动员跳离塔后即刻打开伞,取g=10 m/s2,求:

(1)跳伞员的下落速度达到3 m/s时,其加速度多大;

(2)跳伞员最后下落速度多大.

解析:(1)对运动员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a=mg-kv2

将v=3 m/s代入,加速度为

a=7.5 m/s2

(2)当a=0时

速度有最大值

代入数据得

vm=6 m/s

之后,以此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4 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

物体在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任何时刻都处于非平衡态.某一圆周运动速度的最大值位于平衡点处,平衡点即使物体静止的合外力为零的点.而速度最小值位于速度最大值对应的直径的对侧端点处,并且速度最小值点恰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最难通过的点,即物体在这点最容易脱离圆周运动轨道.这正是实际生活中圆周运动最应注意的问题,当然,也是物理考题中的易考点.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做好场力分析,找到平衡位置,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

图7

图8

解析:小球所受的重力和电场力都为恒力,故可将此二力等效为一个恒力F,如图8所示.可知F=1.25mg,方向与竖直方向左偏下α=37°,设P点为

平衡点,则P点等效力F与电荷所受的弹力N等大反向,其直径所对端点D为速度最小值点,是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最难通过的点,若恰好能通过D点,即达到D点时球与环的弹力恰好为零.由圆周运动知识得

再由动能定理有

代入数据得

h=17.5R

物理题中经常会有隐含的已知条件,题中的隐含已知条件可谓“题眼”,是破译解题密码的关键所在.若能抓住题眼,便会轻松解题.首先,要学会找题眼;其次,通过情境分析能将题眼转化成物理条件;再次,引出相关的物理公式,最终完成解题目标.上述的平衡点对应最大速度就是特点鲜明的一种隐含条件,利用平衡点处合力为零,列出平衡方程即可解题;或根据具体情况抓住其规律,像圆周运动抓住的是平衡点对应直径的对侧端点为最难通过点,经常是先求出此点的最小速度,再进一步解题.寻找规律一定要考虑实际背景,既扎实又要学会灵活,以不变的规律应万变的题设.

猜你喜欢

平衡点弹力导轨
棒与导轨问题分类例析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电梯导轨支架检验探讨
探寻中国苹果产业的产销平衡点
电视庭审报道,如何找到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点
一种电动车传动机构
在给专车服务正名之前最好找到Uber和出租车的平衡点
导轨减摩涂层“暴聚”问题分析及改进
行走在预设与生成的平衡点上共同演绎精彩政治课堂
弹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