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建设”之缘
——庆祝《物理通报》发刊30周年

2012-01-23方梦非

物理通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通报校本课程标准

方梦非

(上海格致中学 上海 200001)

《物理通报》发刊30周年了,这本杂志在我的专业发展道路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回想起来,缘起我在《物理通报》出版15周年征文获奖的文章《谈高中物理教材的改革》.

1 课程知识的系统学习开阔了我的专业眼界

1996年,我参加了上海师范大学首届研究生课程班为期2年的学习.那时,正是上海一期课改进行过程中,经常可以听到对新教材及课改本身的不理解,认为是瞎折腾等.在“现代课程学”、“比较教学论”的学习中,听教授们娓娓道来,向我们展示了世界各地和各个时间段的课程改革.我国第一次大量翻译的各个国家课程改革的书,使我们对外国教育的了解不再局限于仅有前苏联的几位教育家和几次教育改革.

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我认识到不论在哪一个国家,课程改革都是不断地在寻找“精英教育”和“全体教育”的最佳结合点,而这个最佳结合点又是如此难找,所以,课程改革的钟摆现象也就难以避免.

《谈高中物理教材的改革》就是我学习过程写的一篇论文.非常幸运,因为这篇文章中有一些新的观点和视野,《物理通报》编辑部对我的文章很欣赏,他们提出宝贵的意见也对我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也许这只是编辑们很普通的一件小事,但对于一个在一线工作的教师,却是一次很不寻常的激励.

可以说,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以及和《物理通报》的结缘,使我从一个成熟教师向一个研究型教师迈出了很关键的第一步.

我还有机会参加了相关的高中教材编写的一些工作,并应邀为《物理通报》撰写2006~2010年的上海高考试题评析,把上海的高考试题的创新介绍给读者.

目前,我还担任了上海名师基地的主持人和黄浦区名师工作室的导师,承担起了培养高端教师的任务.我总是记得成长的道路中给过我帮助、指点和鼓励的老师,也努力以他们满腔热情地对待青年教师的激情来对待我的学员和伙伴.

2 课程标准的校本重建提高了格致中学物理组的整体教研水平

2004年,上海二期课改拉开帷幕.对应的高中物理新教材也有与往年完全不同的特点.教材根据上海高考“3+1”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分别有高一、高二的基础教材共4本书,高一、高二、高三的拓展教材共3本,以及配套的7本练习册.其中基础教材是每一个高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而拓展教材是为选考物理专业的学生特别设置的.

在系统课程理论的学习基础上,我对课改的发展也比较敏感和关注.也经常思考格致中学这样一所以理科见长的百年老校,在新课改中如何更好地发展学生特长的问题.为此,我和物理组教师一起先后4次根据学生特点,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格致学生的校本课程标准,并开展了校本课程的建设,经历了从校本课程目标的建设到校本课程的尝试,再到立体化校本课程的建立的过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从2004年起,我们在《上海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出了第一轮新课程背景下格致中学的物理校本课程目标.2007年,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2009年,再次根据上海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结合本校实践,修改并制定了第三轮校本课程目标.2011年,针对上海会考制度的新改革进行了第四轮的修订.

在校本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我们逐步建立了多样的校本课程,凸显了“国家课程校本化、拓展课程多元化、实验课程系列化”的物理学科特色.以实现“让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物理”,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倾向.

我们的课程从学生受众群体来说主要有3个层面:

第一是满足全体学生高中物理学习基本需要的课程;

第二是满足高考以物理为加试科目的物理优秀生的课程;

第三是满足学有余力又喜爱物理学科的学生进一步学习要求的课程,第三类课程包括“资优生培养”、“创意类实验课”等.

首先,我们分析了学生的实际和教师的教学状态.

学生状态分析:高一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一个很高的台阶.帮助学生跨上这个台阶对后续学习是很重要的.

学生学习困难是由学习能力要求高和学习习惯比较差两方面造成的.

高中物理学习中所研究的物体对象和过程,从初中的单一化向高中的多元化发展;学习内容的大幅度拓展和学习深度的直线加深,数学要求的提高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的提高及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常有学生抱怨说,听课的内容和作业的内容好像都不一样,上课都明白,作业没方向.

自学习惯差,不喜欢预习,不喜欢看书.归纳总结能力差,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问题意识差,不习惯问问题,不会记笔记,有时课堂内容多,顾了记录就顾不上听课,这些在高中生中普遍存在.

课堂教学现状分析:随着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提高,教师为了提高上课的效率,常采用PPT课件.这样做的好处是,引入了许多生动的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对实际问题的认识.不足是在讲例题和进行反馈练习时,PPT翻屏虽快,但常常水过无痕,学生不久就忘记了这些典型的问题;复习和巩固新知识时没有具体的载体,只好大量盲目地做题;学习负担大,效率低,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设计了集“预习、共学、自学”为一体的课程——“格致物理学案”.

该学案设计了下列模块(图1):

图1 格致物理学案模块

“学习目标”是让学生心中有数;

“开卷有益”是鼓励学生看书预习;

“课堂例题”印在卷子上,可以让学生课后回顾,避免了上课结束,忘记题目的状况,对一部分进入状态慢的学生比较有好处;

“雏鹰学飞”使学生从模仿开始,初步巩固和熟练当天所学的知识;

“蓝天展翅”里的题目需要知识迁移一下,是能力的训练;

“自由翱翔”里的题目则对思维的要求比较高,是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一种激励和思维的提升训练,允许学习困难的学生不做.

后3个模块是课外练习的3个层次.

在实践中,发现学生耐不下性子来看书.为了养成上课前先看书的习惯,我们把“开卷有益”栏的内容改为全部可以在书上找到,并补充了“预习反馈”栏目.达到了让学生在认真看书的基础上积极思考的目的.

通过实践,“格致物理学案”起到了学生预习、看书习惯的养成训练,知识和方法的多层次思维训练和物理问题的规范表述训练的作用.“学案”便于保存,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复习和归纳整理,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很多学生的“学案”上写满了批注和反思,效果较好.

3 系列拓展课程的开发实践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让学有余力且对物理非常感兴趣的学生,能够在基础课和拓展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爱好,发挥特长,迅速成长,使他们有可能成为今后各个领域的精英人才甚至领军人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此,我们建设了资优生和特长生培养的课程,让学有余力且对物理非常有兴趣的学生能够在学校“吃得饱”,成长迅速.在相应的课程建设上,也花费大量精力,不仅在知识的拓展上下功夫,更注重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学生在物理奥赛和市各级竞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我们还申报了黄浦区课题“高中物理资优生的特征和培养研究”.对资优生培养进行针对性地研究,总结了资优生共同具有的“强烈的目标意识、超群的思维能力、出色的自学能力、独特的自研能力、较强的抗挫能力、良好的协作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勇敢的质疑精神”等特征,思考这些特征中哪些是天赋类的,哪些是可以培养或提升的,在相应的课程中,通过设置特定的环节来达成培养目标.

“高中阶段能培养创新人才吗?”这一问题引起很多争议.我们认为,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高中阶段是这个培养链中很重要的一环,高中的积累,有可能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厚积薄发,迸发耀眼的闪光.

为了满足喜欢动手、实践自己创新设想学生的需要,我们也做了许多努力.实验课程开设的实践为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新模式做出了有益尝试.

2001年,我们开展了“物理研究性学习”专题.学生每年都有一份物理研究性学习的长作业,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意识.

“物理爱好者协会”的成立,吸引了一批爱好物理、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

“物理创新实验室”的建成,更为在动手能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提供活动的场所和器材.许多学生表现出色,如设计了“世界物理年”活动,在“因特尔”大赛中获奖和在“第十五届国际光伏大会”上获奖等.

在各类实验课程的基础上,我们又为学生开设了创意类课程“物理实践与探索”.该课程提出了“玩物理、留勋章”的理念.“玩物理”就是让学生没有压力地进入课堂,在一周的繁忙学习之后,来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和伙伴们一起,放飞思想、仰望星空、玩转物理、自由翱翔.“留勋章”则是鼓励学生的创造性作品,贴上标签,有的可以在课堂中做演示实验用,有的则可留给学弟、学妹们作样本.他们的作品不少收录在新学年的校本课程中,有的作为演示仪器走入了课堂;每每此时,课堂气氛特别热烈,制作者非常自豪.

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同.我校每年选考物理的比例很高.物理组2007年获上海市劳模集体,2009年被评为黄浦区特色教研组.2010年“物理创新实验室”被选为上海市示范实验室.2011年暑假,我们还成功承办了由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主办的“全国第二届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创新论坛暨中学生科技夏令营”.

4 结语

回首往事,我深深感谢《物理通报》在我教科研道路的引领作用,使我在自己专业发展的同时,在格致物理组教研文化和物理立体校本课程的建设中也做出了很多努力.通过《物理通报》,我结识了一大批全国各地积极投身课改,对中学物理教学充满激情、志同道合的朋友.值此《物理通报》发刊30周年之际,由衷祝贺《物理通报》越办越好,继续为一线教师提供最鲜活的物理新发展和研究新成就!

猜你喜欢

通报校本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