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的意会性技术特征及其传承研究

2012-01-22刘雅媚

中州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意会言传武术

郭 强,刘雅媚

(1.河北工业大学 体育部,天津300130;2.天津体育学院 武术系,天津300381)

中国武术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发展,延续至今,形成了巍巍大观的武术技术流派,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灌溉和滋养,正因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倾性思维影响,由内在法理指导而显现于外的武术技术承传普遍存在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现象,而使武术技术充满了意会思维的旨趣。所谓“法术规矩在假师传,道理巧妙须自己领会”,武术技术攻防招法训练的心神领会,功法训练的“诉诸内求”,无不把“意会”当作获得武术技术灵感或顿悟,借以达到至高境界的重要途径,可见武术技术修习对“意会”的重视。本文从人类意会认识层面去揭示武术技术的意会性特征,将武术技术界定为一种意会性技术,强调武术技术的意会性,以便促进武术技术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1.“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武术技术是一种意会性技术的理论界定

所谓“意会”就是“不直接说明而了解”[1]它以感知为基础进行思维和领悟,凭直觉把握事物,以便达到豁然开朗境界的一种认识方法。重“意会”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到《庄子》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从佛教禅宗由“灵知”而求“顿悟”到宋明理学“格物致知”,都把意会认识当作宇宙本体的最高认知方式。在20世纪的西方,英籍匈牙利著名物理化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波兰尼也指出“相对于传统认识论所依托的可明确表述的(explicit)逻辑理性,人的认知运转中还活跃着另一种与认知个体活动无法分离、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隐性认知功能,而这种意会认知却正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和内在本质”[2]。并“更明确的将人类知识分为两种,言传的(Explicit)知识和意会的(Tacit)知识”。[3]虽然波兰尼的认识论思想对西方传统的几乎统治了20世纪的科学思维的客观主义认识论背道而驰,却与中国传统认识论思想不谋而合,表现了中西方在“意会”认识思想上的一致性。按照东西方“意会”在人类认识活动中重要作用以及波兰尼对人类知识的分类,相应的武术技术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言传性技术和意会性技术。王前先生曾把意会性技术界定为:“意会性技术(Tacit Knowedge)也称“‘难言技术’、‘隐性技术’、‘悟性技术’,是人直接参与的,凭借经验、技能、诀窍(Know how)来把握的一种由直接思维支配的技术实践活动”。[4]它的难言性、隐含性、体悟性和直觉思维性是意会性技术的主要特性。从武术技术修习看,其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武术器械或徒手的套路演练技术、攻防格斗技术以及功法技术为表现形式的,其口诀要术,训练方法、绝技绝招、技法特点直接来自于个人的切身实践领会,充满了个人直观经验和个人体悟,具有丰富的意会内容却难以言说,强调意会而胜于言传,具有意会性技术的难言性、隐含性、体悟性和直觉思维性几大基本特征。从武术意会性技术存在形态上看,它存在于整个武术技术系统的各个层次,与可言传的技术,即可运用语言、文字、图形图像予以显性编码化的技术共同渗透于完整的武术技术体系之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因此,无论从意会性技术的概念意指,还是从武术技术的修习过程和存在形态看,武术技术完全属于意会性技术的范畴。

2.武术的意会性技术特征分析

武术意会性技术直接来自于个人的切身实践的领会,正如“法术规矩在假师传,道理巧妙须自己领会”,武术技术“体用统一”的格外要求,修习的整个过程十分注重个人的直观经验和体悟,使之隶属于个体,而传承又总与它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传衍空间密切关联,武术意会性技术主要表现了如下几个特征:

2.1 个体独占性

武术技术就个人而言,它不是普遍的、标准化的、千篇一律的技术形态,而是基于个人的技术知识存量和技术实践过程而形成的带有明显个性特征(技术绝招、风格特点)的技能和诀窍,具有天然的私有独占性。几千年的封建中央集权制下形成的家族观念、种姓制度、血缘关系、地缘关系更是强化了武术技术这种天然的个体独占性,把家族或宗族传承的武术技术拥为私有财产,严防外泄流出,可以永久的独占、垄断武术技术的所有权。传承的私有独占性虽使祖传武术技艺得以延续,向精与深的方向发展,但单向传承的封闭性和局限性极大限制了发展,尤其在当今时代的急剧变革下,传承链条极易发生断裂,技艺常常面临失传。

2.2 直观体悟性

武术意会性技术来自习武实践中获得的直观体验或感性经验。它可以用语言讲解或以形诸于文字的拳论、歌诀、图解的形式将武术的动作路线、动作方向、方法要领等技术要素描述出来,可是武术技术的内意、内气、内劲、神韵、应用技巧则难以用语言或文字进行表达,所谓“动静循环,岂有向哉!吾所谓一动一静,一开一合足尽拳中之妙。一开一合妙无微,上下四旁成化机。纵有六字具巧舌,也难描写雪花飞。”个人习拳授艺注重将意会和自悟作为登堂入室的不二法门。“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不息法自修”固然说明了明师言传的重要性,可是“口授”仅仅起到“引路”的作用,而“不息”、“自修”却是功夫增进的关键,它建立在个人主观能动性上的自练自悟,经过“拳打百遍,身法自然;拳打千遍,其理自现”的砥砺磨练,武术技术的理法势才能得到渐彻渐悟。

2.3 难言性

离开语言,任何知识的传递将是不可想象的。语言运用对于获得有效的交流、沟通和理解具有直接作用。武术技术要义的传递、表达和接受,离不开语言,然而对武术技术的语言阐释却又往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因为武术意会性技术根植于武术修习者的行为、经验和所处的情景,基于个体感性经验的体悟认识,依赖于直觉和洞察力,属于高度个人化程序性的知识,对动态的感性经验很难进行编码予以显性化表达。另外语言所具有的遮蔽性,要想用语言完全描述、解释武术技术的要义常常乏力难为。正如乔凤杰所说:“为了更为全面的表达自己的本意,传统的武术理论特别是技战术思想,并不对其所指进行严谨的、逻辑的叙述,而多运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5]给人以诱导,让人意会到其中的精神实质,给人留下“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想象空间,这样“可以使武术的习练者在艺术化的氛围中,使技术与精神同时得到升华”。[5]如太极拳拳谱《行功心解》中的“行气如九曲珠”,武术的十二形的“以形喻势”,越女论剑中的战术运用等无不运用了形象化的语言,习武者则设身处地加以切身体验,产生思想和精神共鸣,使技术与精神得到升华。正因武术意会性技术难以显性化表达和语言本身的遮蔽性,使武术意会性技术只能通过特定的渠道和方式缓性释放,无法与追求效率的时代要求相靠拢,从而造成了当今武术的整体衰微。

2.4 情景性

武术技术传承往往通过“情景”的熏陶,如练习环境的营造,攻防情景的再现,心理环境的调适等,传授者运用示范、暗示(除了语言暗示外,有时是身体的触摸)的方式,同时接收者结合本身的技术积淀和文化基础来领悟,使意会性的武术技术得到传播。同时我们看到武术技术的学习和传递过程不再是简单的接收过程,而是附带有学习者个人在学习中的“发挥”或者“扬弃”,不再是原汁原味的东西,而是变成了一种带有“新的成分”的个人性质的技术,武术技术就是在这样的轮回中不断得以演进发展。

2.5 独创性

相对于可言传的武术技术来说,意会性武术技术本身具有独特的原创性,比可言传技术更为丰富深刻。人们习惯的以为武术技术中经验的成分太多,科学成分太少,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而企图运用现代的科学知识予以揭示,力图将武术所有意会性技术都编码化(显现化),然而个人具有独创的意会性技术却不能够进行充分编码,其实正是这部分技术,才是最具有核心价值的技术,它往往限于某一武术门派或家族内部进行着小范围传承。具有独创性的意会性武术技术比可言传的武术技术更完善,对它的挖掘和利用程度,将关系武术技术未来发展的命运。

2.6 文化内蕴性

武术意会性技术存在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意蕴,其所处的时代特征和文化思想必然在武术技术上打下深刻的烙印,带有一定时代的价值趋向和鲜明的传统文化色彩。从这种意义上讲,武术意会性技术的保留与强化也将带来武术内蕴文化的传播,表达武术技术的时代价值追求同时,也使武术的文化意味更强。同样意会性武术技术的流失与弱化、也必淡化武术本身的文化思想意蕴,使武术技术的传统文化意味明显不足,如经西方竞技体育裁剪的竞技武术,其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意蕴已大大减少,如何更多的保留和体现武术技术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又吸收现代先进的西方体育思想,关系着意会性武术技术传承与创新的未来走向。

3.武术意会性技术保持良性传承的建议

3.1 身教重于言教,躬行胜于言说

武术技术是体现在人身上的一种活态保存,只有拥有者自己最为清晰和有最终发言权,因为“科学技术再发达,也无法百分百正确传递人类内在心灵的思考以及经验交流或传承”[4],只能靠“传者”身教和“受者”躬行,武术的意会性技术才会得到传承。在这个过程中,“受者”观察“传者”的动作操作,将“传者”的武术技术技巧、方法作为样板从内心纳入到自身活动,经过“拳打千遍,身法自然。拳打万遍,其理自现”的用心探索、证悟,进入“传者”的思想境界,来掌握武术意会性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受者”反复践履,掌握新的武术意会性技术,从而推陈出新,开宗立派,武术技术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3.2 “意会”与“言传”相互为用

重视躬行实践获得武术意会性技术,并不排斥其言传的显性化过程,武术意会性技术和可言传的武术技术之间始终存在着互为补充、相互推动的内在关系。在传习武术技术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应重视意会性武术技术的显性化,积极的利用现代化的信息传媒技术或者通过运用文字、暗号、比喻和检验技术运用和划分技术结构等方式,使武术意会性技术尽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显现。同时,得以显性化内容反过来也给武术意会性技术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并不断提升意会性技术的层次,有助于新的拳种出现,而且“言传”的传播方式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可以极大促进它在武术门派内部或向外部传播扩散。两者只有相互为用,才能推动武术技术的整体传承和发展。

3.3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辅之西方现代科学

中国传统文化定性多于定量,重整体思维,西方多重视“量化”和“分析”。中国武术把“阴阳”、“五行”、“经络”与“气”等作为规范拳技,说明拳理的理论基础,具有模糊性和不精确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直觉思维动态把握事物的特点,因为这个特点,武术技术传承需要建立在传、受双方共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因为“从理解方面看,接受信息的一方不能完全从形式本身解析出圆满的答案,也要靠背景知识去理解,以达到心领神会”。[6]另外,西方现代科学的高度发展为揭示武术技术的功理、秘诀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借助西方的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力学等学科予以显性化揭示武术意会性技术,可加快其现代传承的效率。

3.4 重视自然传承方式

自然性传承意指在民间无社会干预性力量的前提下,完全依赖个体行为的某种自然性的传承延续方式,主要依靠家族或宗族内部成员之间或模拟血缘关系的师徒关系为纽带来进行。自然传承将“传者”与“受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通过“传者”“口传心授”,“受者”,刻苦修习,将“受者”纳入到和“传者”所共有的“心路历程”,经过砥砺磨炼,理解感悟以获得丰富的武术意会性技术。

3.5 保护好“传承人”,进行开放式传承

武术意会性技术传承以人体动作为中介,体现于人体的活态保存,具有流动性和发展性。传承人是携带者和真正的拥有者,只有保护好“传承人”,才能将属于个体的武术意会性技术得到真实再现与承传,不因“传承者”年事已高或故去而使武术技术的精华——意会性武术技术的中断或消亡。在当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打破拳种门派内部、门派之间的封闭保守状态,建立武术意会性技术的共享平台,创造一个个人之间和拳种门派之间进行顺畅传播的环境,隶属于个体的武术技术共享交流,拳种门派之间的武术技术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在武术技术实现共享的同时,新的富有创见的武术技术很可能会跃然而生,有利于促进武术技术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4.结语

当前武术技术还未沿承传统的固有体系而再领风骚,但它蕴含的武术技术意会性内容,是武术发展创新的源泉,人们修习武术技术中获得丰富的意会认识,在未来必将进一步完善武术技术,成为武术技术创新永不枯竭的源泉。而武术技术的当代传承,需不断改造、挖掘意会性武术技术的深厚内涵,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将意会性技术加以显性化,使其成为可以言说的东西,从而加快传承效果与效率,以期武术技术的文化再生力在后现代社会中能够再放光芒。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A].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617.

[2]闻曙明.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6:49.

[3]柏拉图.泰阿泰德智术之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18-216.

[4]王前.现代技术的哲学反思[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31 -39.

[5]乔凤杰.语言遮蔽与武术的语言表达[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38-41.

[6]孟建安.中国语言的意会特征[J].平顶山师专学报,1994(1):56.

猜你喜欢

意会言传武术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浅析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意会”当先,“言传”诗词精髓
从“意会”走向“言传”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意会”和“言传”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
陈思照:音乐可让两岸神通意会
平抛其实很简单
身教重言传 最美孝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