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分析

2012-01-20陈玉珊

河北医药 2012年16期
关键词:过敏史抗菌药喹诺酮

陈玉珊

左氧氟沙星是一种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主要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是一种广谱的抗菌药,其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因为其生物利用度较高,耐药性较少等,但其在临床上应用的不良反应较多,因此,本研究对于82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找出与其发生关系较为密切的因素,为以后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有84例于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在我门诊治疗后发生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报告的患者,年龄18~36岁,平均年龄(25.76±2.01)岁;其中有21例患者有药物过敏史,无药物过敏史51例,药物过敏史不详12例。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于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重等)、患者用药途径、用药剂量及其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等进行总结、统计分析等,对于其不良反应的判断按照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标准进行。

2 结果

2.1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患者的一般资料

2.1.1 性别:84 例中,女50 例,占59.5%,男34 例,占41.5%。

2.1.2 年龄:年龄18~30岁,有49例患者年龄在20~25岁以下,约占58.33%;20岁以下患者有2例,占2.4%;25~30岁有26例,占30.9%;有7位患者年龄在30岁以上,占8.33%。见表1。

表1 各个年龄组患者的组成和构成比

2.1.3 给药途径:84例患者中,其中有71例患者是采用静脉给药,占84.5%,口服给药有13例患者,占15.5%。

2.2 患者的不良反应表现 本次研究中84例患者,其中皮肤及附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有56例患者,占66.7%,主要表现为皮疹和瘙痒。其次是消化系统疾病,有12例患者,占14.3%,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分别有3例患者,占3.6%;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有8例患者,占9.5%,其他系统有2例患者,占2.3%。见表2。

3 讨论

左氧氟沙星是一种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其主要的药理作用是抗菌性强,其体外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两倍[1,2];其主要的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止细菌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是一种广谱抗菌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是有研究表明,其发生不良反应也增多,应在临床应用中注意[3]。

表2 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分布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最新一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指出,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可以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主要以全身性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及消化系统损害为主[4,5],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的资料分析,左氧氟沙星临床使用存在选择不合理的现象,同时部分不合理使用已成为引起严重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

本次研究中8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女性有50例,其比例严重高于男性患者,同时其高发年龄在20~30岁,因此,对于女性患者用药时应该谨慎评估,并且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女性禁用[6]。在本次研究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有71例患者是采用静脉给药,占84.5%,可见静脉给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高于口服给药,可能与静脉给药是没有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有关,而口服给药会在肝脏发生一系列反应,其生物利用度可达到100%,这也与其说明书中推荐的给药途径一致[7]。

对于左氧氟沙星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皮肤及附件表现,消化系统疾病,神经心血管疾病及过敏性休克,在本次研究中,皮肤及附件的发生率最高,占66.7%,其发生的主要机制可能是与光毒性有关,喹诺酮类药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产生活性氧,环氧合酶在其刺激下被激活,从而使得前列腺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从而发生皮肤及附件的疾病表现[8]。本研究中,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率也较高,主要是恶心呕吐的表现,其症状一般较轻;而对于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主要机制是药物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中,可以抑制γ-氨基丁酸的作用,从而使中枢发生兴奋作用,引起一系列症状[9]。

综上所述,左氧氟沙星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生物利用度较高[10],应用较为广泛,但是由于其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时应严格根据患者的病情,是否有过敏史等等方面的情况,合理选择用药,在发挥药物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产生的不良反应,为患者早日康复提供可靠的保障。

1 朱飞燕,杨凌,江中勇.利福平和左氧氟沙星二重药物过敏致严重药物热和药物疹1例.临床军医杂志,2002,30:24.

2 程往太.左氧氟沙星致急性间质性肾炎2例报告.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5:731-732.

3 霍守桃.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就1例.河北医药,2011,33:3360.

4 关铭华,宋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引起颈项强直、四肢抽搐.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1,3:125.

5 刘骏鸿,陈苏伟,徐俊燕.148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天津药学,2006,18:37-38.

6 侯军,缪竞智,张秀珍,等.甲成酸左氧氛沙星注射液与暇氛沙星和环丙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213例临床疗效和体外抗菌活性的比较.中国抗生素杂志,1999,24:453-456.

7 张霞光,李天云.喹诺酮类抗菌药在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3,24:30.

8 Saraya A,Yokokura M,Gonoi T,et al.Effectsof fluoroquinolones on insulin secretion and β - cell ATP - sensitive K +channels.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04,497:111.

9 关铭华.静点左氧氟沙星引起3例严重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首都医药,2005,12:48.

10 张政.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不良反应与不合理用药的前瞻性观察.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405-407.

猜你喜欢

过敏史抗菌药喹诺酮
过敏史减弱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慢性咳嗽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的预测作用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沉默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无氟喹诺酮:奈诺沙星
兽用创新环保抗菌药的开发及其重要性
抗菌药在宠物临床的合理应用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9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