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分析

2012-01-19张淑云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植入术晶体白内障

张淑云

河南南阳油田总医院 南阳 473132

糖尿病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分析

张淑云

河南南阳油田总医院 南阳 473132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将82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82例血糖正常的白内障患者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行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糖尿病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效果优良,患者的视力恢复主要集中的0.3~0.6,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情况糖尿病组患者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进行对症治疗之后,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均已得到了治愈。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以有效的治疗,治疗效果与血糖正常患者相差不大,在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患者时候,可以使用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患者无明显影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推广使用。

糖尿病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疗效

糖尿病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病症,发生几率在20%左右,而白内障病症也为一种常见病症,在临床上,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几率也在逐年的增长,在治疗的过程中,由于白内障可以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视力,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可能性及安全性,研究其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82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组,将82例血糖正常的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男102例,女62例;年龄在23~76岁。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数均在Ⅱ型糖尿病以上,患者的糖尿病史在5个月~11 a。除糖尿病史外,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实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剪开患者的结膜,烧灼止血,于右上方巩膜作反眉形隧道切口,长6~7 mm,注入粘弹剂,用截囊针作开罐式截囊或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并使核脱入前房,注粘弹剂于核下,用晶状体圈匙托出晶状体核,清除皮质并植入人工晶体,切口不缝合。

1.3 术后处理 手术完成后,对2组患者均实行常规预后处理及护理,包括对患者使用消炎滴眼液治疗,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定期的血糖检测,1次/3 h。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均数±标准差统计,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治疗标准 视力恢复为有效,视力没有恢复或恢复不明显为无效。

2 结果

2.1 术后视力恢复 2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相差不大,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恢复稍低于对照组,在0.1以下的患者比对照组多2例,但2组对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术后视力比较

2.2 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3 结论

从本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1)2组患者的视力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治疗效果相差不大。(2)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糖尿病患者自身因素具有一定关系。因此在进行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以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有效的,治疗效果与血糖正常患者相差不大,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1]符艳丽.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72眼临床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2):212-213.

[2]唐志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8(6):393.

[3]白晶.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前后血糖水平对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9,31(8):585-587.

[4]黄洁成.糖尿病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61例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0,18(6):372-373.

R587.2

A

1007-8991(2012)04-0084-02

(收稿 2011-12-21)

猜你喜欢

植入术晶体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辐射探测晶体”专题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疗效
超声检查在外伤性白内障及老年性白内障对比分析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