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水酒精联合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2012-01-19任建华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平阳颌面部口腔医学

任建华 魏 磊

河南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项城 466200

无水酒精联合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任建华 魏 磊

河南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项城 466200

目的探讨无水酒精联合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方法。方法临床治疗血管瘤57例,其中无水酒精治疗13例,平阳霉素治疗21例,无水酒精联合平阳霉素治疗23例,经过3次治疗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无水酒精联合平阳霉素治愈率91.3%,明显高于其他2组;本组仅有1例发热,未经任何处理,2 d后恢复正常。结论无水酒精联合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治愈率高,疗程短,不良反应少。

血管瘤;平阳霉素;无水酒精

血管瘤(Hemangioma)好发生于小儿,多为发生于软组织中的先天性良性病变,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40%~67%出现在颌面部[1-2]。手术作为其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因其可影响美观或引起功能障碍,多不为患者或其家属所接受。现阶段临床常用药物如鱼肝油酸钠、无水酒精和平阳霉素等进行血管瘤体内注射,同样达到满意效果,鉴于各种药物的不同的不良反应,临床医生致力于寻求一种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06~2011-01在本科就诊的血管瘤患者共57例,男21例,女36例;年龄1个月~18岁,平均4.6岁。血管瘤发生于额部7例,面颊部22例,唇部18例,舌部10例。血管瘤发生于一处的46例,发生于两处的10例,发生于三处1例。单个瘤体面积0.4cm×0.7cm~8.5cm×11cm。使用无水酒精13例,平阳霉素21例,无水酒精联合平阳霉素23例。临床检查包括肿块的外形、质地、体位试验等,辅助检查包括穿刺、彩超等。

1.2 治疗方法 (1)无水酒精:用10mL注射器抽取95%酒精,按0.5mL/kg使用,最大使用量5mL。瘤体表面及周围皮肤消毒后,自瘤体边缘0.5cm的正常皮肤刺入,进入瘤体后将无水酒精注入血管瘤体内,以瘤体色泽变为苍白为度,瘤体较小的仅注射一个点,瘤体大的可选择2~4个点分次注射,7~10 d/次,直至瘤体消失。(2)平阳霉素:将8mg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溶解于5mL氯化钠溶液,并加入2%利多卡因2mL和地塞米松5mg。瘤体表面及周围皮肤消毒后,自瘤体边缘0.5cm的正常皮肤刺入,回抽有血后将药物注射入瘤体,至瘤体色泽变为苍白。10 d/次,直至瘤体消失。最大使用量8mg/次,以免引起组织坏死。(3)无水酒精+平阳霉素:将平阳霉素4mg,地塞米松2.5mg用2%利多卡因8mL溶解。瘤体消毒后,先在瘤体内注射无水酒精1mL,等待5~10min后,将配成的平阳霉素注射入瘤体内,以瘤体表面色泽变为苍白为准。15 d/次,直至瘤体消失。

1.3 疗效评价标准 瘤内注射术后随访1 a,疗效评价标准采用国内通用标准[3],共分为4级,Ⅰ级:无效,瘤体无缩小,保持不变或继续增大。Ⅱ级:有效(好转),瘤体明显缩小,但不足2/3,需继续治疗。Ⅲ级:显效(基本治愈),注射后瘤体缩小80%以上,皮肤色泽接近正常或有轻度色素沉着,无功能障碍,但外观尚未完全恢复正常,尚需治疗。Ⅳ级:治愈,注射后瘤体完全消失,表面色泽正常,无功能障碍,随访无复发。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无水酒精联合平阳霉素经过3次治疗后治愈率达到91.3%,明显高于无水酒精组(76.9%)和平阳霉素组(86.7%)。具体见表 1。

表1 药物注射治疗血管瘤的一般情况

2.2 不良反应 无水酒精组治疗过程中皆有肿痛,7例局部肿痛明显,其中2例不能耐受,需使用药物缓解症状。平阳霉素组共有9例于注药后1~2 d出现发热,且体温都高于38.1℃。无水酒精联合平阳霉素组皆有轻微肿胀,8例有疼痛感,可耐受。仅有1例出现发热,未经任何处理,2 d后自愈。

3 讨论

血管瘤内富含增生活跃的血管内皮细胞,并有成血管现象和肥大细胞的聚集[4],表明血管瘤局部的内皮素参与了发病过程。血管瘤大多于出生后1~3个月即可发生,经快速生长期后转入静止期,以后缓慢消退。好发于颜面部皮肤、口腔黏膜等。以往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其次行冷冻治疗、激光治疗、干扰素的应用、注射硬化剂及口服药物等,但易出现并发症且易复发。

平阳霉素是国内生产的博来霉素类抗肿瘤药物,能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合成,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坏死,并且该药的不良反应少,主要为发热等过敏反应,当剂量达到160mg时可出现肺炎样症状和肺纤维化表现[5]。地塞米松可以有效防止其发热反应,并可防止肺纤维化的发生。因此,临床多将二者混合注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有报道[6]称其有效率可达到93%,这与笔者的临床观察的结果类似。平阳霉素在瘤体内存留的剂量和时间直接影响疗效的好坏[7],因为血管瘤内血流丰富,部分注射的药物会随血液流出,从而降低了停留在血管瘤内的药物剂量和浓度,影响治疗效果。若单位时间内进入血循环的药量过大,超过机体分解速度,将发生中毒症状。而使用无水酒精可以迅速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并使血液抗凝系统破坏,在瘤体内迅速形成血塞,降低血流速度,致使瘤体可迅即肿胀,疼痛明显。因此,我们将二者联合使用,先使用较为少量无水酒精局部注射,5~10min后再将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注入瘤体,使药液长时间高浓度的停留在瘤体内,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在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减少药物量的使用,即减少了无水酒精引起的肿痛,也可减少平阳霉素导致的发热、中毒等不良反应。但注射药物后亦然会引起局部轻微肿痛,可在药液中混入少量利多卡因,降低术后的疼痛。

综上所述,无水酒精联合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可起到协同作用,较单一使用无水酒精或平阳霉素注射次数少,不良反应小,易为患者及家属接受,值得作为临床上治疗血管瘤推广的方法。

[1]Ho NT,Lansang P,Pope E.Topical imiquimod i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hemangioma:a retrospective study[J].J Am Acad Dermatol,2007,56(1):63-68.

[2]Ritter MR,Butschek RA,Friedlander M,et al.Pathogenesis of infantile hemangioma:new molecular and cellular insights[J].Expert Rev Mol Med,2007,9(32):1-19.

[3]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脉管性疾病学组.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40(3):185-186.

[4]张震康,俞光岩.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330.

[5]刘学键,秦中平,李克雷.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远期疗效及适应症探讨[J].上海口腔医学,2001,12(4):295-298.

[6]张文峰,钟林生.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血管瘤[J].口腔医学纵横,1997,11(2):100.

[7]张杰,孟箭.婴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早期平阳霉素干预治疗[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7,21(1):100.

R654.3

A

1007-8991(2012)04-0044-02

(收稿 2012-02-10)

猜你喜欢

平阳颌面部口腔医学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an inductively coupled RF plasma cathode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Masterpieces 佳作
驰骋西北的平阳商帮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
雷平阳:行走在故乡云南
口腔医学讯息
铌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