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相关研究的现状

2012-01-04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学界陈云选题

朱 磊

(湖北理工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相关研究的现状

朱 磊

(湖北理工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他在长达七十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一贯高度重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产物。运用文献计量法分析了有关陈云选题的发展变化轨迹,通过年度分布、学术书目、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核心作者、核心研究机构、关键词分析较为详细考察了有关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期待有新突破并引向深入。

陈云;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

学界对陈云思想真正意义上的研究肇始于1980年11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陈云同志文稿选编》(1956-1962)。此后,关于陈云的研究如雨后春笋一般逐渐丰富起来。由此,本文文献综述的考察计量范围选择界定为1980-2012年,选取的对象是论文和图书。检索的依据是国家图书馆、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和中国期刊网收录的文章。本统计以1980-2012年期间中国期刊网收录的学术文章主题为“陈云”的全部论文为初选对象之一,共检索到文章8462篇。共检索到“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博士学位论文404篇。本统计选取国家图书馆、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收录的1980-2012年期间馆藏的有关主题为“陈云”的出版图书为研究对象之二,共检索到书目86本①。

一、研究现状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博士论文选题的梳理

为了准确把握学界对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的全貌,有必要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为主题的博士论文选题做一梳理,以便更准确掌握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的数据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CNKI)”、“读秀学位论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数据库”收录的博士学位论文,部分数据则来自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两所高校的图书馆收录的论文。时间跨度为2000-2011年。具体的数据如下:

表1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论文(2000-2011)年度数量

表2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论文(2000-2011)研究选题分布

为了更直观地看出2000-2011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论文选题情况分布比例,详见图1:

图1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论文(2000-2011)研究选题分布扇形图

在知悉了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博士论文选题的研究基础上,下一步就应缩小检索范围,将研究视野集中到近几年学界对人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史的研究现状上来(详见表3)。

表3 以人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史为研究选题博士论文(2000-2011)统计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2000-2011年中,有关人物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的博士论文大致有13篇,其中经典作家的有3篇,中共领导人的有6篇,孙中山思想变革理论1篇,孔子道德教育思想1篇,蒋南翔德育思想1篇,张闻天宣传教育思想1篇。而且,有关此类选题的博士论文,武汉大学有7篇,这与武汉大学率先在全国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方向有关,同时充分说明了武汉大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方向的学术实力。

(二)关于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的年度分布透视

陈云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广泛分布在有关他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经济领域、纪检监察等领域。单纯只注重研究某一个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欠妥的。为此,笔者将检索的外延扩大到各个领域之中。将主题为含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章②和书目全部纳入本研究的范围。

表4 有关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的文章和书目年度变化分布

总体而言,学界关于陈云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是呈不均衡发展态势的,当然,这当中需要考虑和排除特殊历史时期的国际、国内政治事件的影响。1980-2012年,学界关于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有关论述所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书目就数量而言,大体上同步。这期间以1995年和2005年陈云诞辰90周年和100周年为显著标志。1995年陈云诞辰90周年,学界关于陈云的理论文章和出版书目都出现较大比例的跃升,到2005年陈云诞辰100周年学界关于陈云的理论文章达到983篇,出版书目达17种之多。

图2 有关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的文章和书目年度变化柱状图

(三)有关陈云选题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

本文于2012年2月从中国期刊网、读秀和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收录的博士论文检索的涉及陈云思想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共有7篇③,具体如下:

表5 有关陈云思想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

由上表可知,中国期刊网收录的博士论文直接以“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或者类似于此题目的博士论文仅有一篇,但此篇的研究重心与本文所探讨的主旨有着显著的区别。而其他几篇仅仅是在博士论文的论述中,有陈云零散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因子。从发表学位论文的时间上看,7篇博士论文均是在2004年之后;从授予学位的单位上看,中央党校2篇,省级社科院1篇,部级科研机构1篇,3篇来自普通高校(详见图3)。

这种现状说明,有关陈云的思想研究无论从纵向的时间上看,还是从横向的地域上看都很不均衡,且大多是关于陈云在经济领域里的探索研究,有关陈云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还有巨大的研究空间。

图3 有关陈云选题研究的博士论文主题分布情况

(四)高频关键词分析

“学科相关论文关键词的分布频次与规律,能显示该学科的总体内容特征、内在联系与发展方向、学术研究的重点与热点。”④本文检索到的根据题名含有关键词“陈云”的文章有2452篇。为了便于分析,本文拟初步将有关陈云的研究划分为3个时期。根据每个时期排名前16的高频关键词展开论证。

表6 有关陈云思想选题论文分时期高频词

由上表分析,三个历史时期的前三位论文选题的高频关键词均与陈云、经济思想、干部队伍有关,表明三个时期的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关注着陈云思想,尤其是经济思想的研究动态。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三个时期既有相同的研究热点,也有各自特有的研究聚焦点。“陈云”在三个时期的高频词总共达到691次,“经济思想”高频词达到47次。在第一个时期,总体来看学习体会、宣传类型的文章较多。第二个时期,在关注经济领域的同时,学界也开始往政治、哲学方面涉足,并且产生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第三个时期,就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而言,视野更加开阔,内容更加丰富,而且也开始关注现实问题,呈现出继续开拓创新的研究态势。

(五)核心作者及其所属机构分析

所谓核心作者是指在某一特殊领域发表论文数量较多,被引用较多,并且对学术研究产生持续而广泛的影响测得的。通过分析,核心作者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与发文量最少的作者所发表论文的数量之间存在以下关系:Nmax=0.749×(Nmax)1/2⑤根据检索,有关陈云的选题研究发文最多的是25篇,由Nmax=0.749×251/2=3.745篇。由此可认定,发表论文多于4篇或者等于4篇的作者为有关陈云选题研究的核心作者。统计结果显示,共有核心作者41名。通过对核心作者及其所属机构的统计分析可知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是有关陈云选题研究的前三位核心研究机构,其后分别是淮阴师范学院、中共甘肃省委党校、中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共江西省委党校、中共湖南省委党校、中共中央党校、吉林大学、北京大学(详见图4)。

图4 有关陈云思想选题研究核心作者及其所属机构分析

有关陈云选题研究的重镇,中央文献研究室占了半壁江山,普通高校虽然也有研究陈云的选题,但总体而言,规模和质量稍逊一筹。另外,中共党史研究室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因此,要对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必须要重点关注核心作者的文章及重点关注其所属的研究机构。

二、研究内容

通过上述的文献计量分析,我们可以大致将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1980-1995年是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的起步发展阶段;1996-2005年是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的全面深化阶段;2006年至今可以认为是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的继续开拓创新阶段。

(一)起步发展研究阶段(1980-1995)

事实上,有关陈云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早在陈云在世时就已经展开了,只不过没有系统而全面地论述,只是较为零散地涉及。尤其是在1980年10月《陈云同志文稿选编》(1956-1962)和1982年4月《陈云同志文稿选编》(1949-1956)在党内发行后才逐步展开的。之后,1982年傅吕明在《实事求是》发表了《〈陈云同志文稿选编〉内容介绍》,朱通华又在《唯实》杂志发表了《学习三得——〈陈云同志文稿选编〉读后》推动了理论界对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探讨。但这个时期的文章大多是学习体会式的,还未成学术体系。而且有关经济性的探讨较多。根据笔者检索的资料分析,最早论述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学术性文章是1981年牛欣芳发表在《学术论坛》第5期的文章《学习陈云同志的思想方法》一文。该文从“全面、比较、反复”,“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和正确处理“平衡与不平衡、快与慢、进与退”等三个方面首开研究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先河。1984年1月,《陈云文选》(1926-1949)出版,同年7月,《陈云文选》(1949-1956)出版。之后,为配合《陈云文选》的学习,由北京市委党校和中共中央党校的范平、吴木、杨荣绅等撰稿,新华出版社出版了《〈陈云文选〉辅导讲座》,全书约为13万字。两本文献及辅导读物的出版发行推动了陈云研究步入一个新阶段,催生了一大批上乘的研究成果。如1984年陈野萍在《红旗》杂志上发表的《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1985年刘武生的《陈云同志对党的建设理论贡献》一文发表在《天津师范大学学报》上,直接推动了学界对陈云党建思想的研究。此外,这一时期,理论工作者如王振亚、雷振良、吴刚、王杰等人相继发表了一系列的学习《陈云文稿选编》的体会,这些研究体会也推波助澜地促进了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研究深入。此外,朱小迅在《红旗》杂志发表了《用比较法作决策》(1984年第5期)、郑实1984年发表在《红旗》第5期上的《坚持用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一文对学界深入研究陈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起了促进作用。这一阶段刘凤岐、王毅武1986年在《青海社会科学》第6期发表了《试论陈云同志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若干特点》一文还对陈云的经济思想做了开拓性研究。对陈云经济思想的研究有益于补充陈云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拓展。

1989年4月,中共中央正式批准中央文献研究室成立陈云研究工作组,专门负责陈云生平与思想的研究,此举标志着陈云生平与思想研究更加专业和系统化了。1990年6月由中国管理科学院发起的“陈云同志论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该研讨会对陈云同志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党建理论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为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研究提供了直接借鉴的资源。1990年石仲泉在《党建研究》发表了《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一文。该文从史论结合的视角系统全面地论述了陈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思想。刘鹏在《领导科学》1990年第8期上发表了《充分认识党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朱佳木于1991年6月10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重温陈云同志关于新时期党风的论述》一文。这些论文堪称当时研究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代表性成果。值得一提的是,这阶段的研究成果呈现出全方位和多样化态势。如,欧阳斌于1988年在《东岳论丛》第2期发表了《陈云哲学思想初论》,1991年在《毛泽东思想研究》第3期发表了《陈云的辩证法思想》。这些成果为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研究提供了哲学层次上的思考和观照。

1995年是陈云诞辰90周年的年度,学术界在1995年对陈云思想的研究达到一个小高潮。徐文泽在《求是》杂志第14期发表了《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一文、潘玉腾在《思想教育研究》第5期上发表了《陈云思想政治教育辩证法初探》、陈伯强1995年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发表了《陈云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周学军1995年在《甘肃理论学刊》第6期发表《陈云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基本特点》一文。这些研究成果引起了学界对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的广泛关注。李蓉1995年在《探索》第5期发表了《论抗战时期陈云对大后方党建的重要贡献》弥补了以往学界对党的大后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1995年6月12-14日,为了推进和交流对陈云生平和思想的研究,在陈云诞辰90周年之际,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研究组和中国管理科学院联合举办了全国第一次“陈云生平与思想研讨会”。随后,《陈云文选》(1-3卷)及《陈云》画册也将在全国发行。江泽民在《陈云文选》(1-3卷)、《陈云》画册出版发行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9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他的思想、品德和风格,属于我们伟大的党,属于我们伟大的国家和民族。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1995年之后,迎来了陈云思想研究的高潮。

(二)全面深化研究阶段(1996-2005)

1996-2005年是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的全面深化阶段。1996年赵子平在《党建研究》第5期发表了《论陈云关于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思想》一文。该文从思想路线、政治立场、作风建设、反腐倡廉角度全面阐述了陈云关于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朱佳木1998年在《求是》第23期发表了《陈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确立过程中的历史贡献》一文。该文系统详细研究了陈云为准备和确立三中全会路线所发挥的独特作用。1999年9月,由朱佳木、迟爱萍等著,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中华名人丛书——陈云》一书。此书是学界第一本详细介绍陈云的生平和思想的论著。吴立还撰写了《论陈云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特征》一文。此文总结了陈云“两手抓”的思想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1999年2月,南京理工大学张凤翱撰写了《浅议陈云同志的干部思想》,此文发表在《南京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2000年徐淑贞在《党史博采》第4期发表了《陈云思想方法理论探析》、2001年张荣华在《山东社会科学》第6期发表了《论陈云的知识分子思想》、2003年11月王关兴在《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发表了《陈云反腐倡廉的思想和实践》、张景荣2004年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第11期发表了《陈云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贡献述评》。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陈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了有益探索,为学界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可贵的资源。这期间,中央文献研究室主编出版了《陈云年谱》(3卷本),《陈云年谱》是详细记述陈云的生平业绩和思想的编年体著作,分上中下三卷。它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资料性、学术性、思想性、传记性的统一为方针,以翔实可靠的文献资料为主要依据,又经过大量调查、访问和研究、考证,并汲取了近年来学术界的最新学术成果,客观、全面、准确地展示了陈云的思想发展轨迹和特点。这些研究成果不但充实了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的内容,而且开阔了研究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的宏观理论视野,拓展了相关研究的广阔领域。

2005年是陈云诞辰100周年的年度。胡锦涛同志在陈云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高度评价了陈云的历史功勋。本年度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陈云文集》(3卷本)和《陈云传》。这些著作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全面叙述了陈云在各个历史时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所做出的巨大历史贡献,是研究陈云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补充资料和来源。另外,长期在陈云领导下工作的邓力群、朱佳木、张劲夫、宋平、王炳乾等老干部的回忆性文章,为陈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口述史资料来源。此外,刘家栋在2005年发表了《陈云是如何开展调查研究的》(《秘书工作》第5期),此文较以往更加详细地论述了陈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超方法和艺术,具有很强的学理性。汪晓红于2005年发表在《岭南学刊》(第4期)的《陈云党建思想的独到之处》、林庭芳发表在《红旗文稿》(第11期)的《陈云的人格魅力》、李湘敏在《党史研究与教学》(第4期)发表的《论陈云关于党的先进性思想》、侯波等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4期)上发表的《陈云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贡献》以及北京大学梁柱教授发表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第1期)上的《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等一系列文章堪称2005年研究陈云思想的优秀代表性成果。

(三)继续开拓创新研究阶段(2006-现在)

2006年至今是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的继续开拓创新阶段。2006年以后,学界继续保持着陈云百年诞辰以来研究陈云思想的良好发展态势。2006年1月,谢春红在《思想教育研究》第1期上撰文《论陈云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此文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内容、方法和原则上阐述了陈云关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思想,获得学界的一致认可。刘维芳在《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撰文《陈云思想方法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意义》详细阐述了陈云思想方法的特色。2007年南京师范大学李六石的硕士论文《陈云思想方法研究》较为系统全面论述了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但此文研究的理论视野还不够开阔,没有将陈云思想方法上升到哲学层次来展开论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占善钦在《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5期发表了《陈云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贡献》一文,较为全面阐明了陈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和特征。2008年田居俭在《党的文献》第6期发表了《关于陈云理论思维札记》一文,认为陈云具有高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的品格和气质。同年,南京理工大学张凤翱在《学术论坛》第6期发表了《论陈云的和谐思想》、吴超在《新疆社科论坛》第5期发表了《陈云与新中国的环保事业》。这几篇文章从学界以往没有关注的领域论证了陈云的“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理论。2009年占善钦在《传承》第1期上发表了《陈云的比较调查方法》也论证了陈云思想方法的高超艺术性。2010年淮阴师范学院王家云教授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第6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历史经验——以陈云的党风廉政建设观为视角》较为客观全面地阐述了陈云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二代领导核心的重要成员所具有的深深的忧患意识、表达了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切关注之情。毋庸置疑,陈云的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是陈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年,许红霞在《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发表了《新中国初期陈云救灾防灾思想述论》,这篇文章选题新颖,为陈云思想选题增添了清新的气息。此外,沈素珍的《陈云“只唯实”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贡献》(2011年《安徽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刘耀京的《陈云对决策认识论的理论贡献》(2011年《人民论坛》第5期)、邸乘光的《陈云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贡献》(2011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第3期)、北京大学李卫红的《论陈云“交换”、“比较”、“反复”的思想方法》(2011年《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这组系列文章深化了陈云思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理论层次得到提升。而且,这一阶段,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之上,学界在陈云思想研究的领域拓展和方法运用上都更进一步。陶利江、张宇2011年在《传承》第14期发表了《论陈云的党报宣传思想》、赵绪莹2011年在《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第2期发表了《新时期陈云人权思想论析》、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王杰教授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第3期发表了《陈云的经济危机思想述论》一文。这些文章无论从选题还是从研究视角来讲都给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增添了创新的因子,获得了学界的广泛认同。

三、已有的研究特点与不足

众所周知,陈云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成员,革命生涯长达七十余年。他对党和人民的巨大贡献是多方面的,尤其在党的组织、思想、作风建设和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面尤为卓著。他的革命精神、丰富经验和崇高品德,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学界也因此全方位地展开了有关陈云思想选题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概括来看,目前学界针对有关陈云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有如下几个特点和不足。

(一)单项性、个案性研究多,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少

根据笔者收集到的资料来分析,学界对有关陈云思想政治教育的选题研究大多是单项性、个案性多。比如,学界目前所有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有近85%是关于陈云经济思想和理论的成果。而这些成果当中又以陈云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期占据着绝对的比例和优势。从陈云思想的整体性出发,系统性地阐述其经济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成果尚不多见。事实上,无论是陈云的经济思想还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都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思想有着显著的连续性又有明显的阶段性,打上了时代的深深烙印。

(二)描述性、静态性研究多,建构性、动态性研究少

对于任何关于党史人物的研究,都要遵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统一。研究陈云思想也不例外。近几年来,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以及相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研究陈云的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钻研之下,学界关于陈云思想的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之势。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大多研究陈云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还停留在描述性、静态性的层面。如上所论,陈云的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也是具有动态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体,只关注陈云的某一个阶段或者只注重研究陈云的某一个事件的研究做法固然也是可行的,但还不够,还应把陈云的思想放入一个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中、放入中国特定的革命、改革、建设的特定大事件之中去考察。

(三)单一的研究方法运用多,比较的、综合的研究方法少

综观1980年以来的有关陈云思想研究的成果,单一的文献研究、思辨研究、经验总结的方法运用的较多。当然,单一的研究方法也有其研究的可取之处。比如,纯文本的研究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文献资料,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思辨研究可以给陈云思想研究注入理论含量。然而,这种单一的研究方法也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因为,陈云的理论体系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领导人的思想理论体系既相承,同时又独具特色。因此,如果在研究陈云相关思想时,把各种研究方法交叉运用,充分发挥各种研究方法的优势,无疑可以更为清晰地把握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脉络和历史线索,也更能深刻理解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特征。

四、研究展望

通过对陈云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的细致考察和梳理后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的问题,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已经日益引起理论界的关注和思考,并在研究范式、研究领域、概念界定等若干重要方面初步达成共识。但是应该看到,从总体上而言,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问题的研讨还是初步的,不少已经提出的问题尚在探讨和争议之中,如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的历史分期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评价和定位问题等。由于这些研究成果或侧重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宏观分析,或从矛盾化解、积极性调动、战争动员、党建组织的视角进行个案研究,故而都未能将宏观的结构分析与个体研究充分地联系起来,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研究视角的一些不足。因此,选取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作为研究选题,运用系统的观点,把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个案研究与整体研究有机融合,同时,采取多种研究方法,动态分析、把握时代脉搏,从综合性、历时性的动态视角来研究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相关问题,将是一个值得探索和思考的新的学术生长点。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寻求突破。

(一)加强横向研究领域的深度融合

如上所论,有关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研究现状存在明显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尴尬局面。因此,打破人为的研究壁垒、“拆墙透绿”已经迫在眉睫。概言之,就是要加强专门研究陈云经济思想、民生思想、政治思想等领域研究人员的深入交流和讨论,集思广益,形成研究合力。

(二)促使纵向研究领域的无缝对接

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一直以来都集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领域之中,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尤其是对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领导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不置可否。今后要重点加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史研究,尤其要注重早期中共领导人之间、第一代与第二代中共领导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多维比较研究。

注释:

①2012年2月初,笔者收集国家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多所高校图书馆藏目录中主题含有“陈云”字样的书目,利用中国期刊网收录的主题“陈云”的文章,剔除不符合本研究的书评、生活随笔、通知、公告等。需要说明的是本检索是目前学界研究陈云的基本概况,而非全部状况,不排除个别高校图书馆没有收藏或者中国期刊网没有收录某种期刊而造成的遗漏,当然也避免不了笔者的检索过程中疏忽大意而造成的检索缺失情况。此外,基于博士论文收录的特殊性、涉密性和滞后性,本研究也可能造成遗漏或数据统计错误,但并不妨碍做出基本符合实际的推论。

②包含一般性的学术文章,包含年鉴收录相关信息,不包含博士学位论文。有关博士论文的数据将另外统计分析。

③本文的检索可能会因学位论文的保密原则而造成检索的遗漏,但这并不妨碍从总体上做出相对符合事实的判断。

④转引自张燕博士论文《高校心理咨询的生成与发展》,2010年6月。

⑤参见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D6

A

1008-7168(2012)05-0058-08

10.3969/j.issn.1008-7168.2012.05.010

2012-07-10

朱磊(1978-),男,河南南阳人,湖北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教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王 篆]

猜你喜欢

学界陈云选题
学界亮点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My plan for new term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陈云贵:你是泥土你是光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
业界·学界“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