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问题与反思——题名与关键词

2011-12-29

体育科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博士学位题名论文

刘 显

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问题与反思
——题名与关键词

刘 显

以1999—2010年145篇博士学位论文为样本,参考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和国际准则,对体育人文博士学位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寻求对策,以期对提高论文的质量有所帮助。研究发现,体育人文博士学位论文题名存在的问题是简明性问题、准确性问题和吸引力问题。关键词存在的问题是选词不规范问题、用词随意性问题。问题的成因是对文献检索和文献标引的知识掌握不足,缺乏正确的科学信念和良好的学术素养。解决它们要从细节中培养优良的学术传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并以突出论文特色为主要原则,分别从研究的范围、领域、方法、理论和对象5个方面综合考虑题名和关键词的选取。

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题名;关键词;国家标准

科学研究是科学共同体不断探索客观事物因果关系的过程。历史上伟大的科学成就及其创造者每当凝固在某一点上,它们就成为了经典,他们就成为了巨人。而这些巨人和经典有许多就是出自一篇博士学位论文。当我们这些后学者踏着经典所创造的理论和方法,踩着巨人的肩膀前行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沿着这方向前进我们充满信心,可以抛却纷繁的干扰,直奔我们的终极理想——真理。不过我们仍需不懈的努力,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一员,即使我们的博士学位论文不能成为经典,但也应努力成为构造经典的一块砖、一片瓦、一捧土,而不是无价值的学术垃圾的堆砌。因此,我们有理由对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严格的审视,以期体育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在问题的发现中、反思中和对策的寻求中有不断提高,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体育科学研究能在浩瀚的科学海洋中拥有一片绿洲。

本研究从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和万方数字资源中的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总库,按发表单位名称和学科专业名称,检索出1999—2010年北京体育大学(94篇)、上海体育学院(36篇)、华南师范大学(12篇)、湖南师范大学(2篇)、曲阜师范大学(1篇)5所院校已经完成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共145篇,以这些论文为样本,并参考有关的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根据统计数据对论文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寻求对策,以期能对今后体育人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1 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题名问题

俗话说:“好题一半文”,可见题名对文章的重要性。题名是一个研究的名称表征,是一篇论文的窗口。对于一般读者而言,透过题名可对论文产生初步的认知并可能因题名而激起阅读论文的兴趣。对于专家型读者而言,通过题名透出的信息可以了解作者的文字表达能力、学术严谨程度等科学研究的素养,还可以了解论文的研究领域、方法、理论等专业信息。体育人文博士学位论文题名的选用往往可以彰显科学研究的态度和精神。

我国博士学位论文题名的确定有明确的标准可供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以下简称“国标”)对题名的要求:1)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报告、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2)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3)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4)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5)外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6)题名语意未尽,补充说明报告、论文中的特定内容,其他有必要用副题名作为引伸或说明者,可使用副题名[5]。

国外科技论文题名的确定可参照如下标准:1)题名应包含研究主题;2)题名应包括研究范围;3)题名应易于理解,使读者不看论文内容也能对论文有大体的了解;4)题名应包含关键词,以便于论文分类和检索;5)注意字母的大小写和缩写规范,符合本研究领域的要求[7];6)题名不超过8个词汇[6]。

以上标准和规范是学术共同体约定俗成的要求,遵从它有利于形成良好和一致的学术传统,利于学术的传播和交流。因此,我们都要遵从这些标准和规范,并自觉运用于博士学位论文的题名选取之中。

1.1 题名简明性问题

博士学位论文动辄就10多万字,信息量巨大,用20个字代表10万字的内涵应当在表述题名时惜字如金,应当突出主题内容,让人易读、易检索到。也就是说,题名遣词用字要简单明了、科学、规范。

145篇论文主题名总计汉字2 240个(去除标点符号、数字)平均每篇汉字字数为15.4个。有20篇论文(13.8%)使用了副标题,总计汉字字数为244个,平均汉字字数为12.2个,主副题名合计平均字数为17.1个。带有副标题的论文中11篇(№6、№24、№27、№64、№96、№98、№103、№115、№123、№132、№139)属于个案研究;3篇(№100、№126、№131)是兼论某个主题,即论文有两个中心内容;3篇(№17、№34、№51)为了指明具体的研究对象;2篇(№10、№84)是为了说明研究背景;1篇(№11)指出了研究理论框架。它们都是对论文主题内容的引申或补充说明,基本上都符合国标要求。145篇论文中有12篇(№5、№13、№48、№70、№76、№94、№103、№104、№110、№115、№139、№145)使用了标点符号。题名不够简明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1.1 字数超标

145篇论文平均题名字数合乎规范即国标要求的20字以内,也说明20字的国家标准在实际使用中是可行的,也说明大多数论文作者是遵守规范的。由于中英文语法的差异,外文题名基本都符合规范。22篇占15.2%的论文(№16、№17、№19、№20、№42、№52、№54、№58、№86、№87、№89、№90、№94、№95、№96、№98、№111、№113、№118、№120、№143、№145)题名字数超过20字。虽然国标明确规定了论文题名字数,但仍然有15.2%的论文不遵守规范,论文题名字数超过国标规定20字。有些题名完全可以少于20个字,例如,论文题名(№16)“中国群众体育公共服务市场机制引入方式的研究”,去除“研究”一词,改为“中国群众体育公共服务市场机制引入方式”对原意并无实质性影响而题名字数就合乎了国标要求。又如,论文题名(№42)“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体育价值观与管理体制的研究”,去除“研究”和“人口”一词,改为“老龄化背景下中国老年体育价值观与管理体制”对题名原意没有改变。因为“老龄化”这一概念已经清晰表明,研究的问题是有关人口的问题,所以,为简明起见,去除“人口”这一用词是合理的。再如,论文题名(№58)“社会的结构性断裂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目标模式之研究”改为“社会结构性断裂与中国体育产业的目标模式”对原题名的意义无本质影响。对于字数超过20字要求的论文都可以经过简化处理使其符合简明性要求。

20篇使用副标题的论文其副标题都是对论文主题内容的引申或补充说明,基本上都符合国标要求。对于那些为了澄清研究的主题内容使用副标题的论文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对于个案研究。但是也应该注意简明性问题,论文(№17)的副标题仍然使用23个字。此外,笔者在2011年北京体育大学正在进行中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现场发现(部分可见于附录2),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博士学位论文题名字数超过20字。

1.1.2 表达不简约

在使用标点符号的论文中有些标点没有必要使用,例如,论文(№76)“中国、英国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使用了标点,论文作者试图详尽说明研究对象的范围,可是题名选取的主要原则是简明性。如果要更加详细的说明研究对象的范围可以把“中国”、“英国”这两个标定论文研究范围的词汇写进关键词里。因此,该题名去除标点和“研究”一词,改成“中英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比较”对题名原意的表达无任何影响。再例,如论文题名(№48)“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研究”使用了引号,在汉语语法中引号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为着重表达某个词汇,二是,表示该词汇不是实际所指称的意义。此题名用引号圈定“体教结合”一词,使人在不阅读论文内容的情况下无法确知论文作者究竟要表达何种意图,从而对题名的理解产生歧义,所以,去除标点把题名改为“体教结合与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减少了歧义又体现了题名的简明性,同时,对题名的原意也无任何影响。此外,有的论文题名除了字数超标外,在表述上也不够简约,例如,论文题名(№54)“台湾职业棒球现场观众的态度与收看电视转播意愿关系之研究”去除“关系之研究”这一短语并把“收看电视转播意愿”短语简化为“收视意愿”,改为“台湾职业棒球现场观众态度与收视意愿的关系”让人不难理解,同时对题名的意义无实质性影响。

1.1.3 赘语的使用

99篇论文约68.2%用了“研究”一词表示论文性质。有10篇论文(№94、№91、№90、№88、№86、№84、№83、№79、№69、№66)的作者目前已经成为博士生导师,他们大多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做了后续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说明论文本身是有水平的。有一篇论文(№79)还被评为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因此,本研究以这10篇论文作为优秀组论文样本,以这10篇论文之外的在题名中使用“研究”一词的论文为普通组,来比较“研究”一词的使用情况,普通组平均使用率为72.6%(98/135),优秀组平均使用率10%(1/10),两组论文对“研究”一词的使用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这意味着“研究”一词的可不使用率是很高的,去除这一用词有必要。

博士学位论文题名中广泛使用“研究”一词不仅是体育学术界的问题,其他学术领域也有此类问题,这里提出这一问题供大家商榷。博士学位论文本身就是一个科学研究,再使用“研究”一词说明博士学位论文的性质,有画蛇添足的意味,同时,国标规定题名用词应简明,那么,在能表达清楚的情况下,少用词比多用词更具有合理性,特别是那些由于使用了“研究”一词,而使得题名的字数超过国标规定的20字要求的博士学位论文,更有必要从题名中删除这一用词。此外,如果这一用法在学术界存在争议或是一种习惯性约定俗成,那也不应该使用这一词汇,原因是科学研究是一个十分严谨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中都应该尽量减少不确定性,对于错误的习惯我们没有理由坚持,因为它是对科学精神的背离。正确的态度是努力改正它而不是将错误延续。所以,“研究”一词在博士学位论文题名中不应使用。

1.2 题名准确性问题

好的题名能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方向、范围和深度。所以,题名应是包含研究主题、关键词和研究范围等的逻辑组合。也就是说,题目的外延和内涵应一致,要准确。“准确”是题名的第一要素,它就意味着论文的题名和内容相符,古人就重视“名实相符”的意义,如果名不符实则说明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外部标识不一致,这会给读者带来误解和不解。

1.2.1 组配不合理

145篇体育人文博士学位论文题名的“体育”特色明显,有97篇论文68%,在题名中出现了如体育服务、体育环境、体育系统、体育竞争力、体育信息、体育健康促进体系等等名词,这些词的特点是把某个主题词和“体育”一词进行任意组配,从而构成了一个新词作为题名的组成部分,但是,这些词汇是否出自《汉语主题词表》或是《体育汉语主题词表》值得考证。像这类词汇如果在主题词表中不存在,同时,又作为论文的关键词出现的,应对其进行外延和内涵的界定,否则,用一个内涵和外延不清晰的关键词解释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不能让人相信论据的可靠性的。把“体育”作为前缀或后缀大可不必如此,例如 “体育信息”一词,如果“信息”这一概念在体育领域内没有什么特殊指称,即它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没有发生改变,那么,就没必要使用“体育”一词来标定“信息”一词的使用范围,因为在体育领域内它的本质意义并没有改变。不如直接用“信息”一词显得更规范和简明。我们论文题名中这种情况很多,所以,建议今后博士学位论文写作应注意这一问题,使论文题名更加简洁和规范。

以上词汇多不是出自《汉语主题词表》和《体育汉语主题词表》,这些论文题名也不是按照主题词优先的原则来拟定的,说明学生对科技检索和文献标引的知识掌握不好。此外,这也与《汉语主题词表》的更新速度有关。当代语词的创新十分迅速,加上网络的信息传播覆盖面的放大,主题词表的更新和新词的产生速度有矛盾,这个矛盾短期内很难解决,需要学界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关注这一问题。《体育汉语主题词表》更新缓慢,学界对此关注不够,导致学生在撰写论文时不重视它的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

1.2.2 用词不精确

24篇占16.6%的论文(№2、№4、№17、№19、№20、№23、№24、№26、№28、№38、№44、№47、№52、№71、№72、№82、№86、№87、№90、№96、№100、№119、№127、№145)在题名中使用了“我国”一词,30篇占20.7%的论文(№1、№11、№12、№16、№25、№29、№32、№40、№41、№42、№49、№55、№56、№57、№58、№59、№60、№71、№83、№84、№85、№88、№91、№94、№100、№107、№128、№131、№134、№139)在题名中使用了“中国”一词。使用这两个词汇都是为了明确研究范围的,但是,目前科技论文交流呈现国际化趋势,我们的论文在国际上许多检索数据库里都能查到,放到国际视野下,这两个词汇的差异就十分明显了。用“中国”一词显然更具有合理性。因为它更准确,而用“我国”一词使国外阅读者很难通过题名获知论文究竟是研究哪个国家的问题的,不便于文献检索和让人易于确知你的研究对象。因此,建议在未来的博士学位论文题名中以“中国”取代“我国”这一用词,并应成为学界约定俗成的规则。

3篇论文(№11,№14,№94)主题名或副标题中出现了英文缩写。国标规定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虽然这些英语缩写在学术界是公认的,但也应该用中文表述,毕竟这是中文题名。虽然在日常语言中利用外来词表述中文含义当下非常流行,但是在学术研究中,我们应该秉承严谨的科学态度,任何不合学术规范或是能使人产生歧义的做法我们都要规避,博士学位论文要求中英文题名进行分别表述,那就应该中文的用中文表述,英文的用英文表述,这是基本的规范和十分简单的逻辑。

1.3 题名吸引力问题

国外在选取题名的时候十分注意题名的吸引力,这已经成为国外学术界约定俗成的规则,其目的并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在知识爆炸、信息发达的现实条件下,知识的更新加快,研究者有责任对知识的推广做些工作,拟定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题目可以引起更多的人关注你的研究,有利于知识的推广、传播与交流,这也是一个学者应有的社会义务和责任。

新颖是吸引力的源泉,是否有新方法、新理论、新视角或新研究领域出现在题名中是能够吸引读者深入阅读的关键。现在的题名主要是:

1.“研究范围-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式题名,有62篇占42.8%的论文(№1、№3、№6、№7、№9、№12、№13、№16、№19、№21、№24、№25、№27、№28、№29、№35、№37、№38、№42、№44、№45、№47、№49、№50、№51、№52、№55、№56、№58、№60、№67、№72、№79、№83、№84、№86、№88、№90、№91、№96、№98、№100、№101、№103、№104、№105、№106、№109、№113、№118、№120、№121、№124、№125、№127、№131、№132、№136、№138、№139、№140、№144)。

2.“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式题名,有33篇占22.8%的论文(№2、№10、№11、№17、№23、№26、№32、№40、№41、№46、№54、№57、№59、№61、№62、№65、№71、№76、№82、№85、№97、№102、№107、№108、№110、№116、№119、№123、№126、№128、№135、№142、№145)。

3.“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式题名,有27篇占18.6%的论文(№8、№14、№22、№31、№34、№39、№43、№66、№68、№69、№73、№74、№77、№80、№81、№92、№93、№95、№99、№111、№117、№122、№129、№134、№137、№141、№143)。此外,题名中出现研究方法的论文仅有5篇占3.4%(№15,№87,№89,№94,№115)。

有吸引力的题名应该是“范围、领域、理论、方法、对象”有机组合的形式,并以突出论文的特色或独到之处为原则,这样才有可能吸引读者关注你的研究,但这样的题名在目前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中非常少见。

2 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问题

关于论文关键词的国标规定:1)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2)每篇报告、论文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3)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1]。此外,在我国许多学术期刊要求关键词按照其概念外延的范围从大到小排列。这符合逻辑,应该在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的排列中遵循这一规则。

关键词的选取应遵循专指、专业、通用和全面的原则[3]。具体到体育人文博士学位论文来说,专业就是在关键词的选取上应该凸显论文的研究方法、对象、理论、领域和范围,这样才能更好地用以表示全文的专业信息,使关键词和其表征的论文主题内容保持高度一致,而不是从题名中截取几个词作为关键词。专指、通用就是关键词选取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中的词汇或者是学界约定俗成的术语,这些术语应该有确切的定义,并力求做到一词一义。全面就是选词应尽可能地全面反映文献各方面的内容,以保证检索者能从其各自专业的角度检索到所需文献。也就是说,尽量把论文的特色以及研究范围、领域、方法、对象、理论等信息都概括在关键词内。

2.1 选词随意性问题

145篇体育人文博士学位论文中有2篇(№130、№138)未发现关键词,1篇(№128)只有英文关键词,未发现中文关键词,原因无法确定,因此,在统计关键词的数据时剔除这3篇论文,用142篇为统计基数。

2.1.1 选词数量不合适

142篇论文共有关键词609个,平均每篇关键词为4.3个。博士学位论文篇幅都比较大,平均仅用了4.3个关键词,这一指标偏低,也就是对论文主题内容的标引深度不够,国标规定3~8个关键词,其中位数也应大于5个,鉴于博士学位论文的篇幅较大,要全面、准确标引其主题信息,每篇论文的关键词用7~8个也不过分。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平均关键词偏低会导致关键词不能反映论文精华,不能最大限度地全面和充分揭示论文内容。如果读者只看关键词而不阅读正文,就难以了解论文所论述的主题。

3篇论文(№86,№90,№144)关键词达到10个,这使得关键词不再关键。5篇论文(№7、№16、№48、№78、№110)关键词只有2个,这8篇论文(5.6%)仅从关键词数量上就不合规范。

2.1.2 选词原则不恰当

142篇论文题名中的词汇出现在关键词里的概率是97.9%(139/142)。本研究截取每篇论文题名中的所有单词或词组与其文中的关键词进行一一比对,发现有43篇占30.2%的论文(№1、№3、№7、№9、№13、№15、№16、№19、№20、№23、№24、№26、№27、№33、№41、№48、№56、№59、№61、№74、№77、№82、№85、№87、№95、№96、№98、№99、№102、№103、№105、№107、№109、№110、№111、№131、№132、№140、№142、№143、№145)的关键词是直接从题名中的词汇截取下来的,这些论文的关键词与题名用词的重复率是100%,也就是说,关键词就是题名的用词去掉连接词的再版。这样的题名与关键词的简单的重复,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也不能发挥题名和关键词各自独特的功能,无法让读者了解到更多的有关论文整体和局部的重要信息。

142篇论文题名用词与关键词的总体重合度是58.1%(354/609),这反映出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从题名选定关键词的现象具有普遍性,体育博士学位论文的题名可以成为“关键词式题名”,而关键词也可以称为“题名式关键词”。这说明我们对如何处理题名用词与关键词的关系缺乏明确指导原则。因此,造成了体育人文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多是对题名的简单复制,使得通过仅关键词不能理解论文主题信息,没有使关键词起到应有的功能。此外,这些关键词有多少是出自《汉语主题词表》值得考证。

如果题名准确反映了论文的主题内容,那么,从题名分析、提取关键词是一条捷径,但是,题名不能做为提取论文主题信息的惟一依据。如果题名对论文主题信息的表达不够全面和深入,关键词又没有包括研究方法、对象、理论、领域及范围等代表论文深度和广度的信息,那么,它们与题名的重合度越高则越发偏离对论文的内容准确、全面、深入的表征。

3篇论文(№35、№122、№144)关键词与论文题名的用词完全不同,即论文的关键词与题名用词是不重复的。这虽然扩大了题名和关键词所表达的论文内容的信息广度,但是却不利于通过题名或关键词就可以方便地了解到论文的主题信息,使得关键词不再关键。增加了读者检索的难度。

6篇论文(№52、№90、№94、№96、№100、№106)在关键词里明确给出了研究所依据的理论或方法。其中,只有2篇(№94、№96)在关键词里直接给出了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由此可见,无原则的随意选取关键词使得体育人文博士学位论文的题名和关键词的选取淡化了对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关注,这使关键词无法对论文主题内容做出全面表征,不利于信息检索和学术的传播及交流。

2.2 选词规范性问题

科技文献检索语言按表述信息内容特征可分为分类语言和主题语言。与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选取直接相关,而且在目前在信息的标引存储和检索中应用最广的是:1)单元词语言:是一种规范化的表示事物概念的检索语言。其基本构成单位是单元词又称元词,是能表达主题最小的、最基本的、字面上不能再分的词汇单位,作为主题概念的标识。单元词具有相对独立性,词与词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和固定组合关系,检索时要根据需要进行组配,其专指性较低,对查准率有较大影响,有被叙词语言取代的趋势;2)关键词语言:指从文献中抽出来的自然语言词汇,这些词作为文献内容的标识和查找目录索引的依据,关键词不需要规范化,也不需要关键词表作为标引和查找图书资料的工具。关键词索引不显示词间的关系,不能进行缩检和扩检,对提高检索效率有限制。但它表达事物有直接、准确的特性,不受词表控制,能及时反映新事物、新概念;3)叙词语言:是指以自然语言为基础,以概念组配为基本原理,经过规范化处理,表达主题的最小概念单元。它规范化、可作为参照,达到了一词一义,词与词之间有逻辑关系,利于组配,形成了语义网络。它具有直观、单义、专指、组配、多维检索、网络、语义关联、手工和机检兼容、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等特性。它也应成为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选取的主要依据。主题词表是主题词语言的体现,词表中的词汇应该作为文献内容的标识和查找文献的依据[1]。关键词的拟定的步骤是:1)分析:通读全文,对论文的主题内容特征进行分析;2)提取:分别从研究范围、领域、理论、方法、对象等方面准确提炼关键词;3)转化:将提炼出的关键词转化为主题语言,以利于文献检索。也就是说在选取题名的用词时应从先主题词表中寻找,如果没有明确对应的主题词可以考虑组配;4)组配:首先,优先选择两个或以上具有概念交叉关系的同级主题词组配,以表达相应的下位概念;其次,可以由一个表示事物的主题词,与另一个或几个表示事物某个属性的主题词进行组配,以表示一个下位概念;最后,在主题词表中确实没有相对应的主题词时可采用靠词组配。即用上位主题词或临近主题词代替进行组配;组配时应选择与主题概念关系最密切、最临近的主题词进行组配。组配的结果所表达的概念应清晰、确切,只表达一个主题概念[4];5)自选:如果以上步骤都不能解决问题,则可以考虑使用关键词语言或单元词语言。

鉴于主题词表更新的速度问题,当主题词表没有包含论文所要表达的关键词,需要自选时应注意:1)选取体育学科领域文献中经常出现、在情报检索中有使用价值并有一定的使用频率、能作为主题汇集一定量文献或具有叙词组配功能的名词术语;具体来说就是先查阅相关学科的学术词典,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组配与否或如何组配。另外,可以检索这一词汇在学术界出现的频率,如果出现频率很高,并有明确的界定,可以认为,这个词汇已经成为学界约定俗成的术语,将之选取为关键词就是合理的;2)所选的关键词必须词形简炼、词义明确、严格遵守一词一义原则,并且通过概念组配应能表达文献或用户查询的特定主题;3)符合论文实际需要,尽量与国内外主要科技主题词表相兼容[3]。

按以上5个步骤选定关键词,照顾到了文献检索的准确率,又便于充分表达论文主题内容。如此,就避免了没有检索意义的词或从专业角度来讲根本不规范的词被选为关键词,也避免了一些短语和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被选作关键词。总之,不论用什么词语形式表达都必须参照词表,并尽量将其转化为词表中规范化主题词,其书写形式应与词表的规定一致[2]。

57篇占40.1%的论文(№1、№2、№4、№5、№9、№10、№11、№12、№13、№14、№17、№19、№22、№25、№26、№28、№37、№38、№40、№44、№59、№64、№68、№73、№74、№76、№77、№80、№82、№85、№87、№88、№92、№93、№95、№102、№103、№104、№105、№106、№107、№108、№111、№112、№115、№116、№118、№119、№121、№123、№126、№127、№133、№136、№141、№142、№145)关键词中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

1.自由组合的非术语型的词组:例如,论文(№47)的关键词“竞技体育服务产品;有效供给;‘奥运争光类’竞技体育服务产品;职业竞技体育服务产品”,这些关键词都是作者自由创造的词组,谁会用12个字去检索文献?同时,关键词的组配仅考虑了专指性而忽视了通用性,这样的文献也许只有作者自己才能通过关键词检索到,所以,这类关键词没有实际检索意义。按照国标要求和通用性原则可以改写为:“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奥运争光;职业体育;有效供给;”改写后以“竞技体育”标定研究领域,以“服务产品”指明研究对象,以“有效供给”意指研究的理论依据。这样的关键词组合,不是简单的把“竞技体育”这一术语叠加在其他单词或术语上任意组合成非通用的词组或短语,而是把各个用词都变成了通用的或专指的单词术语,逻辑清晰,层次鲜明。

7篇论文(№12、№43、№64、№76、№90、№95、№104)使用了“理念与制度”、“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功能与意义”、“比较和分析”、“改革与发展”、“存在与发展”,“体育现状及未来发展”作为关键词,2篇论文(№29、№47)的一个关键词竟长达12个字。3篇论文(№58、№64、№141)以“社会的结构性断裂”、“活动的结构”、“人的现代化”作为关键词,国标明确规定关键词要选择单词或术语,就是要使得关键词起到准确、简明的作用,使人易理解、易检索。即使自选关键词也应该按一定的原则进行合理组配,然而这些短语既不是单词或术语也不能在主题词表或学术词典中查到,组配也不合规范。

2.不具有专指性的词汇:有些词汇如“研究”、“关系”、“结构”、“影响”、“对策”、“理论”、“发展”、“问题”、“现状”、“改革”、“开发”、“管理”等等。由于这此词在大多数学术论文都普遍适用,它们只表明论文内容的研究重点、属性、性质等,因此缺乏论文主题内容的专指性,无独立检索意义,不应选取为关键词。3篇论文(№4、№26、№121)用了“研究”,4篇论文(№22、№115、№102、№142)用了“发展”,4篇论文(№9、№17、№21、№102)用了“改革”,3篇论文(№82、№126、№127)用了“开发”这些非专指性词汇作为关键词。57篇论文中有接近半数的论文把这类词汇选取为关键词,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3.没有正确使用组配:这种情况下的关键词应拆分为单个的词汇、术语或重新组配。可以按照研究范围、领域、理论、对象进行逻辑拆分与重组,以使关键词或术语简明、通用并具有逻辑层次。例如论文(№2)的关键词“残疾人体育;残疾人运动员;参训过程;问题;制约因素”可改写为“残疾人体育;残疾运动员;参训过程;制约因素”,体育科学词典①《体育科学词典》,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香港体育学院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中有“残疾”和“运动员”两个术语,合理的组配应该是“残疾运动员”而不是“残疾人运动员”,从组配的专指性看,用“残疾”组配“运动员”,“残疾”是修饰词,重点在“运动员”。因此“残疾运动员”概念主题明确,做到了一词一义,具有很强的专指性。而“残疾人”和“运动员”是两个并列的概念,组配后的“残疾人运动员”指称重点可以是残疾人也可以是运动员,重点不突出,专指性不如前者。所以,一字之差意义却有不同。“问题”这一词汇在任何领域的论文中可以普遍适用,没有独立检索意义,缺乏对论文主题信息的专指性,应从关键词中去除。例如,论文(№108)的关键词“体育产业集群;体育产业集聚;成本优势;创新优势;体育产业基地”中的“产业集群;产业集聚;产业基地”加上“体育”一词并没改变其概念的实质内容,这种组配专指性不明显,不如改成“体育;产业集群;产业集聚;成本优势;创新优势;产业基地”。以“体育”一词表明研究领域,更加简明、准确、全面,便于不同领域的研究者都可以检索到论文。

4.关键词选取不准确或不全面:例如,论文(№12)的关键词“中国体育教学;理念与制度;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文化反思”可改为“中国;体育教学;xx理念;xx制度;xx实践;文化反思”。这些关键词用“中国”一词圈定研究范围,用“体育教学”一词表明研究的学科隶属,以各学科专业术语意指理论依据或方法。“理念”、“制度”、“实践”这些词汇无特别专指性,应从研究理论、方法、对象等方面为它们增加限定词,这样才能使其更加准确并具有专指性。例如,论文(№131)的关键词“体育;人文价值;演变”,原文关键词的选词不全面,从题名分析可知论文另一个研究对象的存在范围是中国,而“中国”这一词汇没有选入关键词,另一个关键词“西方”也不如“西方体育”准确。因此,根据题名就可以改为“西方体育;中国;人文价值;xx演变”。再如,论文(№1)的关键词“连锁;商业;健身;俱乐部;网络分析”可改为“连锁经营;商业健身俱乐部;社会网络分析法”,其中,原关键词中的“连锁”一词实际上是表示的一种经营模式,并且“连锁经营”也是一个专业术语,比“连锁”一词更具有专指性和专业性。“商业”一词是表示的是俱乐部的性质,把“商业”、“健身”、“俱乐部”3个专指性不高的词组配成“商业健身俱乐部”就显得更加准确、专指。“网络分析”一词从论文中的描述来看,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网络分析法”,所以,关键词的表述应同论文中所表述的一致起来,同时,这样改专指性更强。而且,通过阅读作者的论文内容发现,其论文中所实际使用的专业术语恰恰和上述分析的相一致。

5.其他错误:例如,论文(№92)的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学;主体;主体间;交往;互动”,其中,“主体间”一词明显是书写错误,论文中明确表述的是“主体间性”;例如,论文(№72)的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视觉形象;历史研究”中的关键词“历史研究”应改为“历史研究法”;又如,论文(№123)的关键词:“中国体育报纸;德国体育杂志;发展策略;比较研究”,其中,“比较研究”应改为“比较研究法”,这2篇论文的关键词只是简单复制了题名的用词,未考察用词的规范与准确性。

4篇论文(№14、№31、№81、№96)的中文关键词中出现了英文缩写,博士学位论文要求中英文关键词进行分别表述,那就应该中文的用中文表述,英文的用英文表述,这是基本的规范和十分简单的逻辑。

上述57篇论文的关键词中,凡是没有被具体的理论、方法、对象限定的关键词和非术语型短语都应该重新组配,以使其具有专指、专业、全面和通用性。那些无实际组配意义的短语应还原为主题词或典型术语,那些不具有专指性的普适性词汇应该去除。对于选词不全面或精确的应增加其选词数量并力求选词准确。

3 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题名与关键词的确定

3.1 选用原则

论文的题名是对论文中心论点给予概括,即所谓“点题”。博士学位论文是专业性很强的科学研究,题名的确定应首先注重专业性的原则,同时注意简明性,然后考虑吸引力。一篇论文的专业性主要表现在理论、方法和研究对象上,所以,体育人文博士学位论文题名和关键词的确定应把研究理论、方法、对象、领域和范围写入其中,并注意合理的组合。不过当不能都把这些内容全部纳入到题名中时,可以把论文最具特色的部分首先纳入其中,也就是说,把论文独到或得意之处纳入,如独特的或新的方法、独特的研究对象、独特的视角或历史时期等等从而凸显论文的价值。例如,论文题名(№79)“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此题名的“社会转型”一词就说明了论文的独特之处,因为社会转型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现实国情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题名应主要对论文的主题内容进行表征,关键词可以在前者的基础上对论文的更加具体、深层次的内容进行表征,它们是相互包含又相互补充的关系。所以,在拟定题名和关键词时题名以突出特色为主,关键词则在题名已经表达的信息的基础上突出广泛性和深入性,这样二者相得益彰,从而使博士学位论文外显的检索信息准确、详实、规范、全面。这样的博士学位论文才是规范和经典的。

3.2 选用内容

根据国家标准和国际规范,结合体育人文博士学位论文题名和关键词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在确定论文题名和关键词时应注意:1)研究范围:主要是指论文研究对象所在的时空范围,例如,研究对象是中国、外国,时间范围具体是哪个年代或时期等等,研究范围圈定研究对象的总体时空隶属关系,在题名中应该有所体现;2)研究领域:主要是指论文研究对象的学科隶属。人文社会学的所有学科都在此范围内,如政治学、法学、经济学、文化学、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等。研究领域在题名中的体现可以是直接也可以是间接或隐含的,例如论文题名(№79)“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此题名利用“社会”、“社区”的概念隐含了论文的学科领域为社会学。再例如论文题名(№106)“价值论视野中的体育哲学”此题名用“哲学”一词直接给定了论文的研究领域,用“价值论”一词直接给出了研究的理论基础;3)研究对象:就是指论文研究中心。在体育人文博士学位论文题名的表述中基本都对其进行了比较准确的表述,这也是目前体育人文博士学位论文题名表述的重点和主要内容。研究对象多种多样,如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或是某项运动、某个单位、某个地域、某种现象等等;4)理论基础:就是论文写作所依据的学科理论,有的论文是一个学科理论为基础,有的论文是多个学科综合,但是所有论文都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学科理论基础之上,否则论文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样的研究是不会有说服力的,也不会为学术共同体所认同和接受的。例如,论文题名(№67)“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社会学分析”,其中明确提出了是用社会学理论;5)研究方法:方法是完成一项研究的手段,也是让人相信论文科学性的一项重要指标。没有方法什么研究也无法进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方法应出现在题名中。例如,论文题名(№100)“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中“经济分析”一词暗含了论文的研究方法为经济学的方法。论文题名(№94)“中国部分项目运动员对兴奋剂的态度和意向:TRA与TPB两个理论模型的检验”中,“检验”一词告诉读者该论文使用了假设检验的定量分析的方法,这是在题名中对方法的直接表达,可惜在体育博士学位论文的题名中这样的表达太少了。

4 结语

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的题名与关键词问题有普遍性的也有个别性的,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学术素养不足、信念不坚。但是,不论它们是什么性质或是有什么原因,它们都已成为了历史,它们都已定格在了业已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当中。这些论文是经过了双盲审、答辩、修改等严格的学术程序的,经过了诸多专家学者的检验和评估,可是,这些问题依然存在,不得不让我们反思。

科学研究就是在各类的问题中不断成长,但是,无论曾经出现过什么问题,我们都应该认真反思,尤其越是细微与常识性的问题越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科学研究的态度和良好习惯的形成于点滴之间,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决于蝼蚁”。科学研究是十分严谨的过程,“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学术研究的过程中随时都应该注意细节的发掘与完善,这样,能少犯常识性的错误,能使我们的学术水平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不断提高,这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学术信念。

博士学位论文题名与关键词选取中出现的问题大多是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的,可是它们还是出现在论文当中。由此可见,一篇论文的质量不仅体现在论文所依据的理论、方法及选取的研究对象,其作者的努力程度更是不可忽略的决定因素。科学研究者也许存在个性和个人素养的差异。但是,人与人之间能力的差别并不会制约我们主观努力程度达到同等水平。面对体育人文博士学位论文题名与关键词选取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更需要做什么?也许有关博士学位论文写作的知识,如科技检索和文献标引知识的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坚持不懈、严谨治学的学术精神却可以从当下就开始,从现在就树立。只有从自我开始,从点滴的习惯开始,时刻坚持遵守规范、追求细节的精神才能形成良好的学术传统和良好的学术素养,才能期待学术共同体形成良好的学术文化进而建立起体育科学研究的经典范式。

规范的建立,精神的传承是学术共同体的义务和责任。我们的导师、学生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良好素养需要导师悉心指导和学生自觉学习,还需要学术共同体的文化的熏陶,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学术文化,坚定的信念和良好的素养才能在导师的言传身教和学生不断自我提高中建立和传承有序。所以,体育科学研究的实践中必须建立制度约束并严格执行它们,才能促使研究者自觉追求规范,才能真正解决体育人文博士学位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附录1 5院校1999—2010年体育人文博士论文题名

续表1

续表1

附录2 北京体育大学2011届春季申请博士学位答辩部分论文题名

附录3 5院校1999—2010年体育人文博士论文关键词

续表3

续表3

[1]陈英,赵宏铭,蔡书午,等.科技信息检索(第3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1-26.

[2]汉语主题词表[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608618.html.

[3]赵爱群,赵立华.科技论文关键词的写作规范[J].标准化报道,2001,(5):40-41.

[4]DA/T19-1999,档案主题标引规则[S].

[5]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S].

[6]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M].6th ed.Washington,DC:Author,2009:23.

[7]HOLT S.Success with graduate and research writing:A guide for non-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M].Weston,FL:Aspen Productions,2004:158-159.

The Problems and Critical Thinking of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Humanistic Sociology of Physical Education—Title and Keywords

LIU Xian

According to 145doctoral dissertation published in 1999—2010and reference national standard and international rul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s problems and find out the countermeasures by statistic data.The main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humanistic sociology of physical education.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problems about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 title were lack of conciseness and veracity and attraction.The problems of keywords were lack of criterion and selected keywords randomly.The reason for this was lack of correct faith and sufficient academic ability.To solve these problems,we must cultivate good tradition and scientism from the detail and the concretely countermeasure and put the study area;field;method;theory and object together to the selection of the keywords and title.

humanisticsociologyofphysicaleducation;doctoraldissertation;title;

;nationalstandard

G80-05

A

1000-677X(2011)09-0085-13

2011-06-13;

2011-08-15

刘显(1971-),男,山东莱阳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E-mail:liuxian120@yahoo.com.cn。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84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猜你喜欢

博士学位题名论文
热烈祝贺西南医科大学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栖凤阁题名记
2020年“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奖名单
论文写作技巧—题名
论文写作技巧—题名
2018—2019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佳石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