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板高科技企业上市前后财务绩效变化实证研究

2011-12-27王分棉刘运兴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正态分布比率上市

王分棉,邱 红,刘运兴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北京100029;2.五邑大学,广东江门529020)

中小板高科技企业上市前后财务绩效变化实证研究

王分棉1,邱 红2,刘运兴1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北京100029;2.五邑大学,广东江门529020)

选取中小板85家高科技企业作为样本,利用SPSS16.0对这些企业财务绩效指标在上市前后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高科技企业的偿债能力有所增强,股东权益比例有所提高;但是企业的发展能力并没有明显改善;企业的盈利能力、运营能力、现金流产生能力却都出现了显著的下降.

中小板;高科技企业;财务绩效

据文献检索,关于中小板企业上市前后财务绩效变化的研究还不多见,但对企业上市后业绩变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国外学者Jain、M ikkelson和Pagano M等的研究表明,企业在美国、意大利上市后其经营业绩呈现下降,而且上市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在4~5内年消失[1—3];黄贵海、宋敏比较分析了所有在中国大陆注册,并在香港上市前后的企业财务及经营绩效,发现 H股公司上市后2~3年里经营绩效大幅下降,但是作为控制组的民营企业上市后与 H股公司相比绩效下降幅度更大[4];陈良华、孙健、张菡认为香港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在IPO后,流动比率与主营业务收入都显著提高,总资产收益率与销售净利率则进一步恶化,其他指标如资产负债率、资产周转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在IPO前后没有显著的变化.然而他们只对样本进行了配对 T检验,而在进行 T检验之前却没有检验样本总体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其得到的结论是否准确有待验证[5].陈奇山发现上市公司在IPO后各年的ROE均呈现明显的衰退迹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上市时机选择,其次为利润操纵,代理问题的影响则较小[6];谢玲芳、朱晓明选取1996-2001年在上海和深圳2个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评估了民营企业在上市前后2年的绩效变化,发现企业上市后收益指标、实际销售额、财务状况都有明显提高,只有收益率指标有所降低[7];孙坚强、陈宜家以1998—2000年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29家国有企业为样本,通过比较上市前3年到上市后3年盈利、产出、财务杠杆和员工工作效率4个方面的指标来评价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结果显示上市后盈利、产出和员工工作效率都得到提高,但是财务杠杆水平下降[8].由上述分析可知,专门研究中小板高科技企业上市前后财务绩效变化的不多.然而中小板高科技企业上市前后财务绩效有什么变化呢?财务绩效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将选取中小板85家高科技企业的财务绩效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1 样本数据选取与研究方法

1.1 样本选择

本文根据以下2个标准选取样本:第一,样本必须是来自中小板上市公司中的高科技企业(本文中的高科技企业是指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或者曾经被国家、省级或者地市级相关单位评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第二,样本企业的上市时间在2008年12月31日以前.按照上述2条标准,筛选出85家样本企业,所选样本企业的财务数据都是来自锐思金融库.

1.2 研究方法

为了全面综合评价中小板高科技企业财务绩效,本文采用6类财务绩效指标、16个变量指标来衡量高科技企业在上市前后的财务绩效变动,如表1所示.

首先计算85家样本企业上市前后16个变量指标的算术平均值,然后分别计算16个变量的均值在上市前后的差值,最后将这些差值作为统计量进行显著性检验,以检验样本企业的财务绩效在上市后是否发生了变化.对样本企业财务绩效指标变动进行显著性检验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对85家样本企业16个变量在上市前后的差值(总体样本)进行柯尔莫诺夫-斯米尔诺夫(K-S)检验,若变量指标对应的总体(样本1)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配对 T检验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若变量指标对应的总体(样本2)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威尔科克森检验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

表1 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2 实证结果与分析

2.1 总体样本的 K-S检验

将85家企业16个变量指标在企业上市前后的差值作为总体样本,利用SPSS16.0对其进行 K-S检验,以检验总体样本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建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H0表示总体样本分布符合正态分布;H1表示总体样本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P>0.05的对应变量有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销售现金比率、股东权益比率、无形资产比率、总资产增长率,接受原假设,即这6个变量的对应总体符合正态分布;P<0.05的对应变量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净利润现金含量、净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即这10个变量的对应总体不符合正态分布.

本文根据 K-S检验结果将总体样本分为样本1和样本2.样本1由符合正态分布的6个变量构成,对其进行配对 T检验,以检验其在企业上市前后的差异;样本2由不符合正态分布的10个变量构成,需对其进行总体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以检验这10个变量在企业上市前后的差异.

2.2 样本1的配对样本 T检验

由表2可知,样本1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可对样本1进行配对样本总体均值 T检验.建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H0表示总体均值未发生变化;H1表示总体均值发生了变化;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利用SPSS16.0对样本1的配对样本进行 T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对于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P>0.05的对应变量有无形资产比率和总资产增长率,接受原假设,即认为无形资产比率和总资产增长率在企业上市前后没有发生显著变化;P<0.05的对应变量有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销售现金比率、股东权益比率,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即这4个财务指标在企业上市前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表2 总体样本的 K-S检验结果

表3 样本1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2.3 样本2的配对样本威尔科克森检验

由表2可知,样本2不符合正态分布,需对该样本做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建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H0表示总体均值未发生变化;H1表示总体均值发生了变化;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利用 SPSS16.0对这10个变量做配对样本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对于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P>0.05的对应变量有利息保障倍数、净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接受原假设,即认为这4个变量在企业上市前后没有发生显著变化;P<0.05的对应变量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净利润现金含量、总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即这6个变量在企业上市前后发生了显著变化.

表4 样本2的配对样本的威尔科克森检验结果

3 结论与启示

3.1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总体样本进行柯尔莫诺夫-斯米尔诺夫检验,结果表明,6个变量(样本1)在企业上市前后的差值符合正态分布;10个变量(样本2)在企业上市前后的差值不符合正态分布.因此,本文利用SPSS16.0对样本1和样本2分别进行配对 T检验和威尔科克森检验,得出如下结论,如表5所示.

(1)偿债能力在企业上市后明显提升.由表5可知,衡量高科技企业偿债能力的3项指标在企业上市前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显著变大,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上市后显著增强;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显著变小,表明企业上市后长期偿债能力以及债务健康程度得到提升;利息保障倍数并无显著变化,表明企业上市后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程度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

表5 中小板高科技企业在上市前后的财务绩效变化

(2)增长能力在企业上市后没有显著改变.由表5可知,衡量企业增长能力的3个财务指标在企业上市后均未发生显著变化,表明这些企业的增长能力并没有提高.其主要原因为:①企业上市后进入成长和成熟的交界期,企业虽然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但是其增长速度已远不如初创期的增长速度;②与企业选择上市的时间有关,企业创始人会根据企业以往业绩及市场情况选择上市时间,当企业过去3年的业绩非常好且预计不能长久维持时,市场却对该类企业估值较高,企业家往往选择此时将企业上市了[3].

(3)资本结构在企业上市后有所改善.由表5可知,股东权益比率在企业上市后显著增大,表明企业上市后资本结构的稳健性有所增强;而无形资产比率并没有显著提高,表明高科技企业在企业研发、专利申请等方面尚需做出更大的努力.

(4)运营能力在企业上市后显著下降.由表5可知,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显著变小,应收账款周转率没有显著变化,表明企业上市后运营能力下降.本文认为主要有2个原因导致该结果:①由于企业上市后受到更多的规则约束,运作不如上市之前灵活,导致运营能力下降;②由于委托代理造成的结果,公司上市后企业创始人的所有权比例下降,并且股权趋向于分散,管理层与所有者之间的利益不一致更加突出,因此代理成本上升,导致企业运作效率下降.

(5)盈利能力在企业上市后显著下降.由表5可知,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2个财务指标在企业上市后显著变小.由于企业上市后股东权益比率提高,造成财务杠杆缩小,从而导致净资产收益率降低.造成企业上市后主营业务利润率变小的原因是:①企业上市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的毛利率降低,从而影响到企业的主营利润率;②不排除部分企业为了在上市时获取更高的发行价格而存在利润操纵的嫌疑,首次公开上市的公司可能夸大上市前的业绩.

(6)现金流量产生能力在企业上市后显著下降.由表5可知,销售现金比率和净利润现金含量显著变小,表明企业上市后收入质量下降、财务压力变大.本文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部分原因是过去几年经济处于上升期,企业在经营中没有注意经营风险.

3.2 启 示

综上所述,高科技企业在中小板上市后取得了一定得成绩,这些企业上市后资本结构更加稳健、偿债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资信能力和企业经营的稳健性,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高科技企业在中小板上市后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①这些高科技公司上市后盈利能力出现衰退,发展能力没有明显改善,这违背了企业上市的初衷;②这些高科技公司上市后运营能力出现衰退,这种现象有悖于企业上市的基本精神;③这些中小板高科技公司上市后现金流产生能力出现衰退,这些企业应该高度警觉.

针对高科技企业在中小板上市后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的对策建议:①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再上市后应该引入更加科学的运营制度和方式,提高本身的运营能力;②监管部门也应该设计合理的监管制度,一方面不要让一些监管规则给上市公司增加不必要的经营约束与经营成本,另一方面要设计有效机制激励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上市公司的发展.③这些中小板高科技公司上市后现金流(现金流被称为企业的血液)产生能力出现衰退,应该给予高度警觉.上市公司管理层应该认识到这种经营风险的危害性,把现金流产生能力维持在一个安全的标准上.

[1]Jain,Bharat A,Omesh Kini.The Post-issue Operating Perfo rmance of IPO Firm s[J].Journal of Finance,1994,49:1699-1726.

[2]M ikkelson,Wayne,Megan Parch.Ow nership and Operating Performanceof Companies the Go Public[J].Journal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7,44:281-308.

[3]Pagano M,Panetta F,Zingales L.W hy Do Companies Go Public?An Empirical Analysis[J].Journalof Finance,1998,53:27-64.

[4]黄贵海,宋敏.H股公司上市前后绩效变化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5(5):117-172.

[5]陈良华,孙健,张菡.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4):84-88.

[6]陈奇山.论上市公司IPO前后的业绩变化及影响因素[J].商业时代,2005(11):68.

[7]谢玲芳,朱晓明.中国民营企业上市前后绩效变动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5(1):1-9.

[8]孙坚强,陈宜家.中国国有上市公司上市前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J].南方经济,2007(5):42-52.

Positive Research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Change before and after L isting by High-tech Enterprises in SM E Board

WANG Fen-mian1,Q IU Hong2,L IU Yun-xing1
(1.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Beijing 100029;2.Wuyi University,Jiangmen 529020,China)

The paper chooses 85 high-tech enterprises in SME board as samples for test of significance approach to their financial performance before and after going public.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ir ability to owe debt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stockholder’sequity are improving.On theother hand,the developmentability improves slightly.Moreover,the abilitiesof profitability,operation,and cash flow creation fall extrordinarily.

SM E board;high-tech enterp rises;financial performance

F276

A

10.3969/j.issn.1671-6906.2011.03.008

1671-6906(2011)03-0033-05

2011-05-10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452902001001564)

王分棉(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博士.

猜你喜欢

正态分布比率上市
20.59万元起售,飞凡R7正式上市
10.59万元起售,一汽奔腾2022款B70及T55诚意上市
14.18万元起售,2022款C-HR上市
一类具有时滞及反馈控制的非自治非线性比率依赖食物链模型
关于n维正态分布线性函数服从正态分布的证明*
生活常态模式
偏对称正态分布的若干性质
比率分析公司财务状况——以步步高及永辉超市为例
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一种适用于微弱信号的新颖双峰值比率捕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