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校中厂”实施实训课程的工作模型设计

2011-12-26于云程彭学平陈剑鹤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校中厂模具实训

于云程 彭学平 陈剑鹤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在“校中厂”实施实训课程的工作模型设计

于云程 彭学平 陈剑鹤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校中厂”实施企业化运作,需对学生按企业的生产作业标准和作业流程进行实训教学与管理,因此制订合理有效的在“校中厂”实施实训课程的工作模型,才能确保实施过程中企业的产品质量与学生的能力水平的有机衔接,教学与生产的统筹规范管理,形成适应教学与生产同步运行的良性机制。

校中厂;工作模型;“5S”活动

“校中厂”是深化校企合作的新方式,是对校企合作办学的创新之举[1]。学校给予一定优惠条件吸引合适的企业进入学校,对于企业来说,可减少生产设备的投入数量,节约大量生产与管理成本,还可节省新进员工的培训费用与时间,此外借助学校的人才培养条件,可实现企业的在人力方面的连续发展;对学校而言,可使各专业“产业化”,组建由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组成的理论实践教学队伍,实现专业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对接;对于学生来说,身处企业环境中,能切身感受到真正的企业氛围,进而促进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更好地有机融合。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州荣威模具有限公司规划共建的“校中厂”——精密模具技术实训基地[2]已实现企业化生产与实训的正常运行,相关的生产运行与实训管理模式也已逐渐完善。在“校中厂”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建立“校中厂”的工作模型,包括工作过程模型、作业与考核标准模型,从而确保实践教学质量行之有效。以模具093班为研究对象,以典型模具制作实训课程为研究平台,边研究探索边实践检验,希望摸索出合理有效的工作模型及制订机制。

1 实训任务的安排

整班建制的模具专业学生进入“校中厂”进行典型模具制作实习6周,周20课时,学院安排实训指导教师2人,企业安排车间主管、模具设计师及工人共12人,4名学生组成一实训小组。要求学生在实训期间能够在实训教师与企业员工的指导下,能操作及使用车间内的各种机床与工具,能进行相应模具零部件的工艺编制及加工,能完成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模具制作及装配工作,熟悉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培养良好的工作素养。

2 实训内容的设计

实训内容按照难度分为机床基本操作、综合性实训项目、模具制作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要求学生能基本掌握操作的机床有普通铣床、数显平面磨床、钻床(台钻和摇臂钻)、中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电火花成型机、电火花穿孔机、加工中心等设备。在学生熟悉各种机床操作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企业即将进行生产的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制订。

第二阶段。在学生能基本操作车间内各种机床后,完成由企业模具设计师设计的一个较综合的实训项目。该综合性实训项目内容主要为铣床、磨床、线切割、钻床、电火花、数控铣等机床的组合操作,包括工件装夹、定基准、加工程序编制等,钳工操作,两名学生为一组,共同完成一个相配件,最后要求每两相配件有销钉定位,螺钉紧固。

第三阶段。在“校中厂”员工的带领指导下参与自己设计过的模具的制造。另外安排提前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且有能力的学生参与模具的试模和调整修配工作。在完成所有实训项目后,安排学生进行实训总结,其实训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实训工作过程流程图

3 实训进程的设计

在6周实训时间内,学生要按照表1要求,分组完成工作任务,随时按照5S[3]管理规定进行评价,按照企业的作业标准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每位学生至少参加3个项目的测验。

表1 实训进程表

4 实训目标的制订及考核标准的设计

学生在“校中厂”具有学生与员工“双重身份”,这种双重身份的不断转换,可使学生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一是自身加强了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联系;二是体会到了学校教师与企业员工的共同指导的实际效果;三是深刻感受到了课堂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双重熏陶;四是学生在“校中厂”通过锻炼,提升了参与职场竞争的自信心,就业有了保障。通过实训,学生学做人、学做事,既要懂技术、会操作,又要做一名能自我约束、懂得合作、解决问题、重视企业效益与名誉的企业员工。

企业为评定新进员工的能力水平及薪酬,设计了若干个机床操作测试项目。参加典型模具制作课程的班级可任取若干个测试项目。其中1个班级进行的3个测试项目如表2所示。

表2 职业技能测试项目表

考核标准应突出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及工作技能,要求实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及时给予记录。其所占分值如表3所示。

表3 综合素养考核表

5 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具体注意事项

为保证学生在“校中厂”的预期实训效果,在实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在安全教育、行为规范、生产管理等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

1)安全教育管理常态化。安全是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常规化的安全教育工作必不可少。每天在实训开始前,在每项实训任务开始前,在操作每台设备前,都必须进行安全提示。此外,实训教师必须随时观察学生的设备操作、工具的使用,一旦发现有学生有违反安全生产迹象应予及时阻止,并且除直接记录在其实训手册及令其在全班进行自我检讨外,还应暂时安排到非关键实训岗位,待其精神状态稳定后再考虑其是否继续进行未完成的实训任务。

2)日常工作安排制度化。每天实训开始前,实训教师集中学生作前一天工作总结,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批评告诫;讲解分析实训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布置当天的工作任务等工作。在正式开始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警示及必要的安全教育。在实训过程中,实训教师进行检查指导,在当天的实训结束前,再次集中所有学生,由各组长就工作进度及产生的问题进行汇报,实训教师进行实训讲评。

3)严格执行“准5S”管理规定。既然在企业中实习,学生就应把自己当成企业预备员工对待,服从企业的管理。校企按照企业5S管理标准和学院实训管理制度共同制订“校中厂”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校企实训教师一旦发现有学生违反管理规定,就立即进行批评教育并记录。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工作习惯的形成。这就要求校企实训教师工作配合,企业学校紧密合作,共同执行。否则会影响实训效果,影响“校中厂”的生产经营工作。

4)团队协作、各司其职。综合性的实训任务需要靠团队协作才能按时完成。每组成员固定在4~8人,由一名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本组的日常管理。在每天实训开始前,各小组分析讨论当日工作任务,组长编写当日工作计划,分配工作任务。在实训过程中,各组员与工人师傅进行模仿学习,就各项目中需要的设备、工具、材料使用等具体问题与实训教师进行协调沟通。组员之间就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解决。当日实训结束后,以书面及口头形式向实训教师汇报工作进展及问题。与实训教师共同研究解决方案。组长负责观察推荐组内工作表现积极、实训认真的同学。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逐渐建立工作效率、企业效益的概念,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重视工作效率的观念。

5)实践教学综合设计目标、考核方法手段实用化。实训手册中的模具设计任务书、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单与模具装配工艺单等表格参考“校中厂”的企业技术文件模板进行编制。要求学生在参与企业或独立承担模具设计与制作阶段,在企业员工的指导下,按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和规范填写相关技术文件。在企业员工的指导下,操作设备,进行实际生产活动,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过程更加贴近真实工作,有机会了解并解决各种实际技术问题,增加个人单兵作战能力。对此,开发的测试与综合实训项目在学生工作能力和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源于生产,其设计目标、考核手段与方法具有实战性。

6 结束语

“校中厂”实施实训课程的工作模型,通过典型模具制作实训课程的实践检验,证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学生在实训结束后的总结中普遍反映收获多、感触深。因此可利用这一实训课程工作模型在设计过程中所依据的理论和操作经验,设计在“校中厂”实施的其他实训课程的工作模型。

[1]翟轰.校厂一体 产教结合——“前校后厂”办学模式的案例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8):15-19.

[2]宋志国,陈剑鹤.高职院校建立“校中厂”意义探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0):125-127.

[3]丁邦敏.5S管理体系与ISO标准管理体系[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3:180-183.

The Design of Working Model for Training Courses in"Factory in Schools"

YU Yun-cheng PENG Xue-ping CHEN Jian-he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Changzhou 213164,China)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terprise operation of"factory in school"needs the students to work according to production standard and operating flow for teaching and training.Thus,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working model to ensur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abilities,the overall standard of teaching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to adapt to the good mechanism of teaching and production.

factory in schools;working model;5S activity

G 424

A

1672-2434(2011)05-0019-03

2011-07-01

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ZCG45)

于云程(1978-),男,讲师、工程师,从事研究方向:模具设计与制造

猜你喜欢

校中厂模具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模具制造》月刊2020年订阅通知
第十三届Asiamold广州模具展盛大开幕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擦擦模具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实践研究
基于校中厂模式的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模具制造中高速切削技术的应用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