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官之“庸”也是一种恶

2011-12-23周兼明

西部大开发 2011年9期
关键词:庸官阿伦特体制

◎ 文/周兼明

官之“庸”也是一种恶

◎ 文/周兼明

如果说贪官是体制的伤口,庸官就是体制的内伤。

何谓庸官?简单说来,有三种表现:一种是思想的平庸僵化,对民众诉求无动于衷,更谈不上对工作有什么创新意识;一种是行为的庸碌无能,遇到矛盾或避之若浼、或扯皮推诿,工作效率低下;还有一种是人事的庸俗钻营,除了会投机与作秀外,无甚实绩。

上个世纪政治学家汉娜·阿伦特就提出一个观点:平庸也是一种恶。她认为,在一些政治体制中一些平常的小官僚,因为没有明确的爱憎和判别正邪的能力,这种公文机器同样可能成为恶的化身。当然,这种平庸的恶,不会像一些“极端的恶”那么容易辨识,他们往往既不阴险奸诈,也不凶横无理,可能除了晋升之外也无其他特殊动机,他们甚至不完全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如果说贪官是体制的伤口,庸官就是体制的内伤。庸官之恶,除个人原因,一般多与权力体制有复杂的关系。他们多是在任命制下诞生的官员,荣辱升降只与官僚层级中的上级有关,长年揣摩上级意图,使得“唯上”和“服从”成为他们官场行为的准则。从开始的掩饰个性到渐渐地丧失个性,久而久之,他们也就成为毫无个性的权力化身。说到底这才是庸官的本质。他们靠惟命是从掩盖自己的平庸,他们靠泯灭个性获得上级的赏识,慢慢地这就成为了他们得以晋升的仕途秘笈。长此以往,一些本来很有锐气的官员,也逐渐退化为庸官。

阿伦特说过“平庸的恶可以毁掉整个世界”,她其实是在强调,思考在政治行动与官员作为中的意义。因为这种庸官之恶也会蔓延传染,会让整个社会和普通人都坠入其中。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着这种“平庸的恶”,人人服从与默认各种体制隐含的不道德因素,虽然偶有内心不安,但却以体制和层级的“不得已”来为自己辩解,从而消除自己的负罪感。阿伦特认为,这种“无思”导致的平庸的恶,会引发出潜伏在人类中所有恶的本能,它其实是那些“极端的恶”的基础。如果庸官之恶发展成一种普遍现象,即便是民众也需要罕见的勇气和真正的思考,才能不被卷入这种不假思索的恶在社会上弥漫的潮流。所以庸官之恶败坏的不仅是官场风气和权力体制,它其实对整个社会都会形成一种示范作用,使社会风气也变得平庸和恶俗。

对庸官有治本之举,必须首先改变对权力的认知,要用一种善治的思维取代统治的思维。善治与统治的区别在于,统治的权力主体是政府部门,而善治的权力主体既可以是政府部门,也可以是民间机构和公民。比如对庸官的治理,就不能只依赖政府权威自上而下地发号施令来进行单向度的“治庸”,而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治理庸官。这意味着首先要在“治庸”的透明性与法制化方面多做文章,主动向社会和公民征询意见,并接受媒体和民众的公开监督。

治理庸官,其实也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只有实现了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只有把“为民做主”的思维模式,转变为“以民为主”的权力模式,通过政府与公民之间长期而积极的合作,充分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平等的权利,庸官、懒官、散官生存的土壤才会变得贫瘠。当然,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前提,就是要达成一种社会共识,首先要把庸官之“庸”看作一种对社会危害极大的恶。

猜你喜欢

庸官阿伦特体制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缺陷与完善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阿伦特与马克思的政治思想比较——关于劳动、暴力与自由问题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不做推诿扯皮、不思进取的庸官
完善地方人大主导立法体制机制浅析
“爱世界”的独行者
——人的美学视野中的阿伦特
汉娜·阿伦特和三个男人
《阿伦特手册》:走进阿伦特的思想
治理庸官懒政需在制度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