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山环城水系建设的调研与探究

2011-11-30贺文辉陶欢欢谷世海贾久满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环城唐山市水系

贺文辉,陶欢欢,谷世海,贾久满

(唐山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系,河北 唐山 063000)

唐山环城水系建设的调研与探究

贺文辉,陶欢欢,谷世海,贾久满

(唐山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系,河北 唐山 063000)

唐山环城水系的建设,对改善唐山市整体生态环境和推动城市改造、发展经济具有重大意义。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的方法就唐山市环城水系建设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思路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对策展开探讨,以期为唐山环城水系的建设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

环城水系;相关问题;对策

1 前言

唐山市环城水系工程主要包括唐河(陡河)、青龙河、李各庄河改造、凤凰河道河水库引水工程及滨河景观道路建设四项内容,通过新建13公里的凤凰河与南湖生态引水渠相连,并与南湖、东湖、凤凰湖相通,形成河河相连、河湖相通的水循环系统,形成环绕中心城区的长约57公里的环城水系。环城水系的建设,对改善该市整体生态环境和推动城市改造、发展经济具有重大意义。环城水系建成后将拥有13平方公里的蓄水面积,使市区120平方公里的范围处在滨水或近水区域,使唐山真正成为“城在水中”、“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山水生态城市。目前该项目还在实施过程之中,其中南湖生态园等部分项目已经向市民开放,项目实施前后对当地居民、企业、政府的生活、环境、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深入了解环城水系建设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思路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对策,本文对唐山市区、南湖、唐海、曹妃甸、开平、丰南、滦南部分企事业人员、市民进行了随机的问卷调查和分析,为唐山环城水系的建设工作提出建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随机选取唐山市区、南湖、唐海、曹妃甸、开平、丰南、滦南地区居住时间在3以上的企事业人员、市民,抽查人数2 000人,有效人数1 990人(见图1:3~5年占4%,6~10年占10%,11~16年占18%,1 6年以上占68%),有效比率为99.5%。

2.2 方法

2.2.1 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2 000份,有效问卷1 990份,有效率99.5%

2.2.2 数据统计

使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直方图、概率分布分析法对问卷中各问题的各个选项选答人数进行统计分析(文中数据除比率外所有单位都为:人)。

图1 调查人群在唐山居住时间

3 结果与分析

3.1 环城水系建设对唐山发展的影响分析

图2 环城水系建设对唐山发展的影响分析

由图2可见,环城水系建设使得唐山从环境、经济、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重工企业的转型、第三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根据环城水系工程的总体规划,整个水系将分为8个主题功能区,即郊野自然生态区、城市形象展示区、工业文化生活区、湿地生态恢复区、现代都市文化景观区、滨河大道景观区、都市休闲生活区和湿地修复景观区,以陡河、青龙河、南湖为主体的自然生态湿地郊野3大功能区,全面深化唐山自然生态景观,提高城市空气指数,实现城市与自然一体化。其中南湖生态主题公园、弯道山陶瓷主题公园、启新水泥厂近代工业博物馆、站前广场等景观的提升改造推动了唐山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加大了政府对当地重工业企业的管理力度,提高了市场经济多元化和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了市民收入,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指数,使环城水系成为一条生态景观、休闲旅游、文化展示、产业升级的环城带系,也使唐山成为一座城中有山、环城是水、山水相依、水绿交融的宜居生态城市。

3.2 环城水系工程建设的主导力量定位分析

由图3可见,58%认为政府在建设中占主导力量,38%认为企业在建设中占主导力量,9%认为公民在建设中占主导力量,说明唐山市环城水系工程虽为一项民生工程,但政府应为建设的主导力量,肩负着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责任,应统筹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握好企业效益与生态建设的平衡尺度,处理好新旧建设规划以及建设中人口资源分配问题,协调好全局与局部、近期与远期、发展与保护等关系之间的矛盾。而个别企业虽拥有雄厚的资金、高端的技术,仍不能作为建设的主导力量,他作为政府与公民的桥梁,为工程建设的润滑剂。公民虽为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但具有局限性和依赖性,因此不能成为主导力量,三者关系相互依存,政府为主导,企业、公民为依附力量,只有实现三者的统一才能促进建设的协调发展。

图3 环城水系工程建设的主导力量定位分析

3.3 环城水系工程建设中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分析

图4 环城水系工程对经济的影响

环城水系工程作为唐山生态城市建设的主体工程,推动唐山生态建设,但从图4结果表明,59.4%(1 188人)认为短期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长远看有利经济的快速增长。结果表明仅从短期局部来看,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在资源、资金分配方面存在一定矛盾,但从长期和全局来看,城市环境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并非是对立的。城市经济发展可为生态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而生态建设既是经济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又能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环城水系的8个主题功能区,(郊野自然生态区、城市形象展示区、工业文化生活区、湿地生态恢复区、现代都市文化景观区、滨河大道景观区、都市休闲生活区和湿地修复景观区)在建成后各区域必将协同发展共同推动唐山经济的发展,促进唐山由单一重工企业向新型化生态节约型开放滨海城市的转型。而且,环城水系工程作为生态环境优化工程不仅能促进唐山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平衡发展,甚至会带动整个环渤海区域的统筹发展。

3.4 环城水系工程建设中最受关注的问题

图5 环城水系工程建设中最受关注的问题

图 5显示,最受关注问题的调查结果为:A>D>G>E>B>C>F>H,最为突出的为居民拆迁安置和生活用水问题,唐山环城水系工程共新建和改造桥梁56座,建设橡胶(滚水)坝、船闸16座,滨河道路15公里,新建和完善绿地达350万平方米,占地面积大,涉及多个地区的土地、房屋的改造与再规划以及居民的安置问题,仅南湖建设就涉及路南区19个村8 200余户2.3万多名群众回迁安置,政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除参考《唐山市市区震后危旧平房改造的实施意见》和《唐山市市区震后危旧平房改造市场运作方案》外,还坚持“以人为本,统一规划,明确政策,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和“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异地搬迁安置、原址回迁与货币化补偿相结合的方式,遏制“暴力拆迁”,同时在房屋建设当中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最大程度降低建设成本,解决危旧房改造和居民拆迁安置问题。

3.5 环城水系工程建设前后的水量分析

图6 环城水系建成前唐山水体调查分析情况

图7 环城水系建成后唐山水体调查分析情况

图8 解决水缺乏问题措施调查结果

唐山作为华北地区6座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80立方米,亩均301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9和1/10,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同时又是华北地区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城市。由图6可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污水严重,水量少,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该市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用水的“瓶颈”。

解决缺水问题一是从保护环境和节约水资源的角度开展全民教育,引导公众配合用水制度的改革;二是将中水利用列为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再生水这一非传统水资源纳入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三是对于唐钢等工业用水大户,除用合理的水价调控外,还运用行政措施促使其用中水替代原来的自来水或自备水源;四是超前谋划好新建污水厂的污水资源化工作,建设比较先进和完备的污水处理系统,搞好污水综合利用。如图8所示,污水循环利用为重点环节(占96.2% 1 924人),环城水系的建成完善了污水集中处理的良性循环机制,推进了洪水、污水资源化进程,有效地促进了全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城水系整合现有径流资源,将唐河上游流经市区的水体、污水处理后的中水、雨水以及工矿企业的排干水全部纳入资源优化体系。建成后,城市建成区总蓄水面积可达16.5平方公里,蓄水量达1 948万立方米,同时,环城水系工程将原陡河所有排污口全部封闭并纳入市政排污系统,并对所有河道都进行了清淤工程,铺设了防渗漏的防水毯,对城市河道进行了一次综合治理,使唐河的水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技术方面,唐山市对于已建的城市污水厂调整运行方式,改进处理技术,提高中水的出厂水质,满足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标准要求,同时为增强环城水系流动性,改善环城水系的水环境提供足够的水源保障。

目前,唐河每年蓄水量达到3 100万立方米;而市区4座污水处理厂每年可用的中水水量在7 288万立方米,直接排入唐河的工矿企业排干水为 643.85万立方米,再有上游水库3 100万立方米的计划性调水,完全能够满足环城水系的用水,也不会对工农业和居民用水产生影响。另外,环城水系规划中雨水收集系统也被融入沿河绿地设计中,河岸硬质地面将采用生态透水砖铺装,雨水可以迅速透过地表,渗入地下,通过收集装置流入环城水系,成为水源的另一有效补充。通过调查统计显示(如图7)工程建成后水质、水量基本能满足生活、农耕、企业用水需求。

3.6 市民对环城水系建设建议的分析

图9 市民对环城水系建设建议的分析

市民对环城水系建设建议的前7项的投票结果如图9所示,建议内容按照投票人数由多到少排列如下:

(1)A:加大政府与公民、企业的沟通;

(2)C:加大对当地企业投资确保企业在实施生态建设工程中不影响当地的经济建设;

(3)B:加大政府对当地企业污染处理的管理;

(4)D :开发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5)F :加大市民精神文明建设;

(6)G:关注工程建设后期对拆迁用户的安置和补助工作;

(7)E:增加公民的环保意识。

环城水系建设过程中政府要不断加强与市民、企业的沟通,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带动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注重市民人文建设,增加公民的环保意识,综合提高市民幸福指数,另外要妥善处理好拆迁户安置和补助工作确保工程的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对于环城水系的管理,一是加大环城水系的监控力度,掌握环城水系水源补给系统和环城水体水环境特征的基本情况;二是建立衡量城市环城水系可持续性的指标体系。可持续性指标体系的选择要从健康、安全、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方面来考虑,以反映城市环城水系的特性;三是寻找评价城市环城水系可持续性的各个分析层面。城市水系统需要从物质流、污染风险、环境影响评价、经济效益及社会、文化价值等方面分析。

[1] 唐山市统计局.唐山市统计年鉴(2005~2010)[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0.

[2] 曾祥旭,高坤.论生态城市建设中政府职能定位[J].人文与环境,2007,(3):214-215.

[3] 杨洁,刘彩霞,孟祥霞.唐山市生态城市建设[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9,9(1):54-57.

[4] 卫绍明.论唐山市南湖开发建设的生态意义[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7(3):23-24.

[5] 王淑娟.基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唐山旅游业发展优势分析[J].改革与开发,2010,(22):85-87.

[6] 刘葭.基于生态城市的城市水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2010,27(1):71-73.

[7] 张雯.生态城市建设应注意的问题[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0,(6):84-86.

[8] 吴庆林.唐山市再生水回用途径探讨[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6:26-27.

[9] 谢三桃.合肥市环城水系水环境问题与对策[J].中国水利, 2009,13:49-50.

(责任编辑、校对:王淑娟)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ircular Water Systems Around the City of Tangshan

HE Wen-hui, TAO Huan-huan, GU Shi-hai, JIA Jiu-man

(Department of Biology Science,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systems around the city of Tangshan significanly improves the overal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motes urban renew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problems, the principles and the direction of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measur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angshan City Ring water system were discussed.

water systems around the city; related issues; countermeasure

2011-04-20

贺文辉(1987-),男,山西吕梁人,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学生,研究方向为城市生态建设。

F291.1

A

1009-9115(2011)05-0111-04

猜你喜欢

环城唐山市水系
治理一条河 幸福一座城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中国人民银行唐山市中心支行
唐山市
唐山市还乡河水污染综合治理
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小学
机械发泡温拌沥青技术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应用
唐山市
环城旅行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