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院校警察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1-11-30罗凯平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河南省技能

殷 红,罗凯平

(河南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公安院校警察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殷 红,罗凯平

(河南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以河南省为例,调查公安院校警察体育的现状,分析警察体育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深入探讨警察体育发展的对策,旨在探讨公安院校警察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途径,促进公安院校警察体育的进一步发展,为公安院校警体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公安院校;警察体育;课程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日益艰巨,而人民警察在维护社会秩序以及执行公务中伤亡人数不断增加,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警察是因为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差而死于犯罪分子之手的。从目前警察的人员来源来看,公安院校毕业生构成了警察队伍的主体,公安院校体育教育水平关系着未来警察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未来警察队伍的战斗力。

2005年8月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院校警察素质教育》通知中提出:“进一步加强公安院校警察体育教育的改革,进一步深化警察体育教育的研究。”在这种形势下,公安机关要贯彻“向教育要素质,向素质要警力”的战略方针,以适应未来公安职业发展的需要。本研究在检索阅读近十年来公安院校警体教学及改革的相关文献资料中发现,对我国公安院校警察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尚不够系统深入。本文以河南省公安院校为例,通过调查河南省公安院校警察体育的现状,分析警察体育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深入探讨警察体育发展的对策,旨在为提高公安院校学生身体素质、警务技能与战斗力提供理论依据,为公安院校警体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法

采用手工查阅和计算机检索两种途径,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得到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章和专著等共计94篇。

1.2 调查法

走访了在公安体育教学、科研领域中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并对多位从事警体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进行访谈。设计《公安院校体育教师调查问卷》和《公安院校学生调查问卷》,对河南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开封人民警察学校、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学生问卷共发放550份,回收487份,有效问卷447份,回收率为88.5%,有效率为81%;体育教师问卷共发放65份,回收57份,有效问卷56份,回收率为87.7%,有效率为86%。再测信度系数均大于0.85(间隔2周),调查问卷效度系数均大于0.7。依据社会学研究理论,本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均符合要求。

1.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得数据利用EXCELL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有关的数理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2.1.1 一半以上的警体教师近三年没有参加过培训

表1 公安院校警体教师近三年接受培训情况(N=56)

由于警体课程科目复杂,警体教师在体育院校所学体育技术技能远不能满足警体工作需要,所以在教学实际工作中边教边学的现象比较普遍,警体教师岗位培训是全面提高警体教师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从表1可以看出,河南省公安院校警体教师近三年接受培训情况不容乐观,半数以上没有参加过培训。在走访中得知,参加培训的教师大多是半个月左右的短训,很少有中长期培训机会,这与警察职业体育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匹配。

2.1.2 尚未完全确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指导思想

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公安院校警体课程的指导思想有98%教师选择的是“从警察职业需要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实战技能”,其中在你认为上述哪种思想应该放在第一位的问题中,有49人选择了该项,占到调查总数的88%,说明河南省公安院校警体课程指导思想是以体能和职业运动技术为中心。毋庸置疑“从警察职业需要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实战技能”是警体课程基本特征,但是在校期间的警体教育若仅仅考虑职业的社会性需要,忽视警察作为人本身的体育需求,是不利于警察的未来发展,因此,公安院校警体课程的指导思想应该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和职业体育密切结合,使警体教育阶段效益与长期效益达到有机统一。

2.1.3 不能完全实施《公安院校体育教学大纲》,统编教材不适用,部分教材内容滞后

从表 2可见,作为公安院校体育教学主要教学文件的《公安院校体育教学大纲》在经历了近二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之后,仍然有部分教师不能按其规定进行教学。一方面说明个别体育教师对教学不够重视,教学基本素养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校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疏漏,没有建立严格的教学管理监督机制。

表2 河南省公安院校执行《大纲》情况(N=56)

表3 河南省公安院校使用警体教材情况(N=56)

由表3可知,河南省公安院校使用的警体教材以自编为主,呈现多种教材并存的局面。通过对河南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和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警体部主任的走访得知,这两所学校原来都是使用统编教材《警察体育》,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目前的统编教材不能紧贴公安实战的需要,没有针对不同警种设置内容,教材内容滞后,有近半数的警体教师对现行教材不满意。

2.1.4 教学方法手段与模式的运用缺乏创新

表4 公安院校警体教学方法运用情况(N=56)

表5 公安院校学生对警体教学评价一览表(N=447)

教学方法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创新新法。从表4、5可以看出,河南省公安院校警体教师最常运用的是传统教学方法,有40%和52%的学生分别对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满意。随着教学方法手段不断创新,情景教学法、发现法、小群体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模式应加以充分运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各有其优点,需要有针对性的使用,才能相得益彰。然而从调查的情况看,河南省公安院校警体教师几乎没有教师尝试或运用现代教学模式,从警体教师上技术课所使用的教学设备来看,很少使用现代教学设备,只有部分教师偶尔使用过沙盘、动作挂图等。

2.1.5 教学班人数偏多,未实行男女生分班教学

表6 公安院校警体技能课教学班人数情况(N=56)

由于近几年公安院校连续的扩招,教学条件、教学环境、场地设施没有得到及时改善,致使教学资源紧张。从表6我们可以得知,河南省公安院校大部分警体技能课教学班人数在36-45人和45人以上,占调查总数的87%,公安院校警体技能课不同与普通高校的体育课,教学班人数偏多,影响了学生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男女同班上警体技能课,这种现象在所调查的学校普遍存在,给警体技能课教学组织带来一定的困难。

2.1.6 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少,学生自主锻炼能力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警察院校的体育教学基本上是以运动技术为中心来实施的,体育理论课所占比重较小。理论课被当作“点缀品”,甚至只有在阴天下雨时才被想起来。由于体育理论课课时的偏少,学生不能以正确的理论指导自己的体育实践,致使在大学三年级警体课停课后,学生体育活动常常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缺乏自主锻炼的能力。河南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对三个年级学生心血管系统机能进行测试,其结果显示二年级之后学生的心血管系统机能逐渐降低。

2.1.7 学生体育学习评价方法单一,缺乏过程评价

表7 公安院校警体课主要评价内容一览表(N=56)

从表7可知,河南省公安院校警体课主要评价内容以警体技能和身体素质为主,分别占调查学校的55%和29%,仅有16%的教师关注学生的课堂中的表现,所调查的几所学校都没有把出勤率和学习态度纳入评价内容。

表8 公安院校警体课主要评价方法一览表(N=56)

从表8可知,河南省公安院校警体课学生学习评价方法主要以主客观标准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和客观评价为主,分别占53%和34%,有13%是教师主观评价,评价主体均是教师,没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评价基本以体能、技能评定为主,重视技术的好坏,忽视理论知识考核,更没有关注学生的体育参与和学习过程中的变化。虽然在学生学习评价中,学校要求学生出勤率和课堂表现要占一定的比重,但一些教师基本是自行随意评分,缺乏依据。对学生体育学习仅重视终结性评价,忽略过程评价,忽视了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的提高,没有发挥学习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 发展对策

2.2.1 树立正确的警察体育指导思想与教育目标

社会治安形势的日益严峻和新型犯罪手段的不断增多,对警察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原有的警体课程指导思想和教育目标已显滞后。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和警体工作者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根据新形势下警体教学的规律,改革现有警体教学中存在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地方,促进警体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警察体育的指导思想应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和职业体育密切结合,警体教育不但要发展学生的体能和警务技能,而且要发展与体能、警务技能相适应的其他素质,如心理素质、协作竞争意识和终身体育能力等,把学生的个性发展目标和社会责任目标统一起来。

2.2.2 制定科学合理的警体课程内容,开设选项课

当前我国公安机关的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现已有警种20多个。由于不同警种的任务不一样,给警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在选用科学合理的警体课程内容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警体课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科学引导学生参加体能和警用技能的训练。其次,课程内容要专业化和多样化,一方面要把警察体育课程与普通体育课程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身体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可以结合警种开设选项课,提高其特殊技能和体能。最后,课程内容要趣味化、符合学生实际水平,有利于课内、课外的结合。

2.2.3 优化教学和评价方法、改进教学手段

第一,提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多边互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比如在翻越障碍、机动车驾驶课时,可以使用小群体教学法,让技能好的学生帮助技能差的,加强课堂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第二,采用灵活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如在射击课可以采用发现法、竞赛法;第三,注重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使学生对自我学习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充分发挥学习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第四,不断改进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幻灯机、录像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推广使用,有利于学生对警体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自我锻炼能力和意识的培养。

2.2.4 重视教师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素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学校外出岗位培训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教师的培养可以采用以下措施:第一,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利用寒暑假,让有经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的培训,发展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第二,利用学生毕业实习机会,让初任警体教师体验警察工作对警察体育提出的新要求,积累经验充实警体教学内容,使警体教学更加贴近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第三,鼓励教师积极进行科研活动,探索警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等方面改革的新思路;第四,建立教师业务考核制度,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让一批有事业心,勇于进取的教师脱颖而出。

3 结论与建议

河南省公安院校警察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警体教师的培训严重缺乏;“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指导思想,尚未完全在警体课程中确立;有半数学校的教师不能完全实施《公安院校体育教学大纲》,部分教材内容滞后;警察体育教学方法与模式缺乏创新;教学班人数偏多,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少,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不足;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缺乏过程性评价。

河南省公安院校警察体育应树立正确的警察体育指导思想与教育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警体课程内容,开设选项课,优化教学和评价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促进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提高,重视教师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 宋万年.警察体育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2] 陈运,刘欣.促进警察体育发展的重要性与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9).

[3] 娄丙午.我国警察体育发展历程及科学定位[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2).

[4] 王海源.论构建21世纪警察体育教育的“三大支点”[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11).

[5] 周平.从当前公安民警健康状况看公安院校警察体育教学[J].公安教育,2005,(11).

[6] 李光文.从英国警察教育看我国公安教育走势[J].公安教育,2001,(10).

[7] 倪峰.试论公安院校警察体育教学评价的特殊性[J].浙江体育科学,2007,(7).

[8] 李有义.拓展警察院校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9).

[9] 陈永辉,潘春娥.转型期公安院校警体教育改革研究[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10] 何剑.公安院校警务技能师资现状与执教能力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9,(2).

[11] 王平.警察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3,(3).

[12] 郑卫民.试论我国警察体育的目标[J].科技创新导报, 2009,(5).

(责任编辑、校对:孙海祥)

The Teach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olic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for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YIN Hong, LUO Kai-pi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By taking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it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olic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for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analyzes teaching problems 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the police physical education. It aims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reform for the polic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romotes further development for police physical educ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and offers advice to polic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f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polic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2011-07-17

殷红(1963-),女,回族,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

G807.4

A

1009-9115(2011)05-0139-04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河南省技能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影视艺术在公安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价值探索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公安院校大学生身体意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