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知识建构的学习绩效要素研究

2011-11-28

当代教育科学 2011年23期
关键词:访谈法测验成就

●石 娟

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知识建构的学习绩效要素研究

●石 娟

本研究利用文献综述法与内容分析法界定了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知识建构的学习绩效的定义及要素,再利用课堂观察法与深度访谈法,最终确定了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知识建构的学习绩效的内涵及要素,包括学习行为(感知、共享、论证、协商、创作、评价、反思)与学习成就(测验成绩、智慧制品、能力水平、荣誉影响)。

协作知识建构;基于问题的学习;学习绩效;课堂观察法;深度访谈法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的主观世界观是与社会相互联系的,而知识是在人类社会范围内,通过自身的认知过程及个体间、各种社群间的社会协商而建构的。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学习即知识建构”的理念日益受到关注。完成知识建构的方式与策略有多种,本研究利用基于问题的学习策略,开展网络协作知识建构的相关研究,分析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知识建构中的学习绩效。

基于问题的协作知识建构指学生通过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开展协作知识建构,旨在完成知识建构与意义生成。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知识建构的学习行为包括:共享、论证、协商、创作、反思、感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作作品、评价作品、总结反思等。

基于问题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能力(本研究中的信息能力等同于信息素养)、合作能力、反思能力,以及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在协作知识建构过程中,学生自身获得了相关知识,得到某种智慧制品,并且协作能力、信息能力、思维能力等也得到发展。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知识建构学习成就应该包括知识获得及个人能力的提升,个人能力包括信息能力、协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根据定义可得,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知识建构的学习绩效要素包括学习行为和学习成就。其中学习行为包括协作知识建构行为(共享、论证、协商、创作、反思)和基于问题的学习的行为(感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作作品、评价作品、总结反思);学习成就包括学习兴趣、相关知识、信息能力、智慧制品、协作能力、思维能力、反思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研究应用课堂观察法及深度访谈法,通过具体的教学试验,对学习绩效的内涵与要素进行修正与完善。

一、基于课堂观察法的学习绩效要素探究

本研究依托中央电化教育馆教育技术重点课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学信息资源应用模式与绩效研究”中的重点子课题“网络环境下协作知识建构的教学设计与学习绩效研究”,开展了一系列的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知识建构的教学试验。

(一)课堂观察的设计与实施

本研究采用参与式的定量观察。观察者是课题组的六位研究生。观察对象是广州市两所小学四年级学生,共86人。根据以上理论分析,编制了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知识建构的学习绩效的课堂观察表。

表1 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知识建构的课堂观察表

(二)基于课堂观察的学习绩效要素探究

通过总结发现,课堂观察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修正:各行为之间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会因具体的教学而发生变化;通过课堂观察发现,相关知识的获得主要表现在练习、测试及课堂行为中;根据定义学习成就须是可测量的,因此将“相关知识”转化为可测的“测验成绩”;学习兴趣较难客观化测量,因此舍弃。

二、基于深度访谈法的学习绩效要素分析

由于课堂观察中观察者就是首要的研究工具,所观察的又是有主观意识的人的行为,所以主观性较强。通过课堂观察只是分析出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成就了解较少。笔者再应用深度访谈法,进一步分析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知识建构的学习绩效。

(一)深度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本研究主要采用个别访谈法,共访谈了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协作知识建构的研究者八名,也访谈了参与本课题的一线科研教师共八名。访谈开始前根据需要,修订了具体的访谈提纲。

表2 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知识建构访谈提纲

(二)学习绩效要素分析

通过对深度访谈的结果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学习效率主要指“单位时间的工作数量”等,由于教育领域的特殊性,很难深入研究;实际教学中学习行为会更加复杂;要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衡量,就应将众多的可能的学习成就显性化,使之可量化,才能进行较为客观、全面的学习绩效考查。

访谈发现,研究者与一线教师对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知识建构的学习成就关注较多。通过练习与测试得到测验成绩,分为形成性测验与总结性测验成绩;依据作品形式将智慧制品分为WORD文稿、电脑绘画、PPT文稿、网页、电子学档等;在对测验成绩与智慧制品以及学习行为考查的基础上,学生的能力水平也会有所变化,包括信息能力、协作能力、反思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通过一个专题的阶段学习,学生可能会获得荣誉奖项,产生“荣誉影响”方面的学习成就。

三、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知识建构的学习绩效内涵及要素确定

学习绩效指学生为达到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而产生的外显的学习行为与可测量的学习成就。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知识建构的学习绩效主要是指学生在网络环境下,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策略,进行协作知识建构的学习行为及学习成就。其中学习行为包括:感知(明确问题情境)、共享(共享资料及观点)、论证 (通过分析,赞成或反对别人的观点)、协商(对各种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创作、评价、反思;学习成就包括测验成绩(形成性测验成绩、总结性测验成绩)、智慧制品(word文稿、电脑绘画、PPT文稿、网页、电子学档)、能力水平(信息素养、协作能力、高阶思维能力)。

表3 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知识建构的学习绩效要素

石 娟/华南理工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责任编辑:何 言)

猜你喜欢

访谈法测验成就
基于知识图谱构建和定性访谈法探析张忠德教授辨治间质性肺病临床特征与方药规律
了不起的成就
我国学校体育研究中访谈法运用的问题探析
《新年大测验》大揭榜
失恋“成就”的CEO
年俗文化的变迁及传承创新探析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你知道吗?
全科医生小词典
——访谈法
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