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年第四季度世界政党形势综述

2011-11-21

当代世界 2011年1期
关键词:执政党政党民主党

2010年第四季度世界政党形势综述

■萧 虎/文

近年来,随着美、韩两国对外战略和政策的调整,在六方会谈进程搁浅、韩朝关系趋冷、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地区的背景下,一度被认为“不符合时代潮流”的美韩同盟关系逐渐升温。特别是2010 年,在应对“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的过程中,美韩两国频频举行高水平的联合军事演习,展开一系列紧密互动,同盟关系显著提升,其战略意图和走向引起周边国家的密切关注。

美日两国政坛出现新变化,执政党受牵制增多

美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失去对国会众院控制权,美国政坛再现“两院分治”。在州长选举中,民主党也负于共和党。奥巴马着眼下届大选,积极调整执政思路,更多关注国内经济,争取提振经济和改善民生。民主党还首次与共和党举行峰会,在相互妥协的基础上就减税等问题达成一致。日本民主党继参院中期选举失利之后,接连在众院补选及地方选举中受挫,民意支持大幅下滑。主要反对党自民党继续利用民主党前干事长小泽一郎政治献金丑闻攻击民主党,以言辞不当为由迫使法务大臣柳田稔引咎辞职,还在国会参与对内阁官房长官仙谷由人和国土交通大臣马渊澄夫的问责。为化解当前难题,民主党主流派谋求与小泽彻底切割,对部分“问题”阁员换马,同时尽力争取在野党的支持。但是小泽派系也在积极运作,威胁退党和另建新党,日政党政治变数增多。

欧洲政坛持续饱受经济社会问题困扰,多国朝野对抗深化

在西欧地区,爱尔兰继希腊之后陷入债务危机,执政党遭问责,执政联盟围绕是否接受外援发生分裂。葡萄牙和西班牙爆发债务危机风险上升,执政党应对压力增大。意大利在野政治力量借助民意对自由人民党领导的执政联盟政府进行信任投票,虽以微弱少数失利,但也对执政联盟形成巨大压力。围绕爱尔兰、希腊、西班牙、法国等多国执政当局实施的开源节流政策及劳工政策改革方案,西欧大规模社会风潮时有发生。西、法两国执政党选择改组政府,提高执政能力。多国执政党还注意行使公权力、利用媒体力量,努力降低罢工、抗议等活动的社会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在东欧地区,多国执政党推行的紧缩政策引发深入反响。捷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在野的社会党着力抨击右翼执政党减支增税政策,呼吁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通过地方选举实现了政治实力的上升。但是匈牙利、乌克兰等少数国家执政党避免使用降低预算赤字等“硬手段”并在对外经济合作中强调维护国家利益,不同程度保住或提升了政治地位。

发展中国家政党政治的多样性和不均衡性继续发展

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党政治趋于规范。阿塞拜疆、坦桑尼亚、巴西、布基纳法索等国顺利举行大选,执政党蝉联。伊拉克通过分权协议、吉尔吉斯斯坦主要政治派别达成组阁共识、缅甸军政府顺利完成大选并保持国内政治稳定,三国新政府组建顺利。塞拉利昂执政党全国人民大会党将宿敌反对党人民党多名领导人延揽入阁,以平衡党争。苏丹南北双方战略分歧依旧,但迫于内外压力北方仍稳步推进南方公投准备工作。但是部分发展中国家新老问题深重,深刻影响国家发展。尼泊尔制宪会议十几轮总理选举无果,摩尔多瓦新的议会选举依然难以解决组阁难题,埃及、海地、几内亚、白俄罗斯、科特迪瓦等多国选举引发动荡和冲突。科特迪瓦出现“两个总统”,现任总统、人民阵线党主席巴博拒不认输,与反对党领导人瓦塔拉转为“武斗”,招致国际社会强力制裁。厄瓜多尔部分军警不满政府推动议会削减社会福利,组织全国性罢工乃至攻击总统科雷亚。孟加拉国、乌克兰等国的在野党以领导人遭受执政党打压为由,发起示威抗议。韩国朝野政党围绕韩美自贸协定在国会发生肢体冲突。

多国主流政党围绕气候变化议题积极发声

在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际,发达国家主流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在减排问题上纷纷后退。日本民主党政府宣布,拒绝就“京都议定书”第二阶段承诺减排目标。美国民主党政府从执政之初的积极表态大幅后撤并以印、中等新兴经济体为“挡箭牌”为其消极立场辩护。荷兰自由党意图削减本国减排目标,以更好地促进执政联盟各党关系。加拿大保守党政府不仅削减了国家减排目标,而且取消了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研究的资助。不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国家主流政党则以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为诉求,谋求发达国家坚守承诺并为减排工作作出新的贡献。巴西劳工党、墨西哥国家行动党、突尼斯宪盟等还利用研讨会、媒体发布会等形式,宣传本国在气候变化问题方面的贡献并就如何促进减排提出建设性意见和看法,着力扩大政治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一些国家政党以夯实党建促发展

一些政党谋求扩大党内民主,吸引社会关注和支持。德国社民党决定邀请党外人士参加党的活动,规定凡是涉及重大社会议题,均要求实施民主公决。意大利左翼联盟将10名党外人士选进新成立的全国委员会,以此促进党内外的互动、增进外部社会对党的支持。加纳全国民主大会党决定扩大基层党员在党代会中的比例,提升党员在决策中的地位。一些政党或突出“全民性”,或突出传统政治色彩,以扩大社会基础。英国保守党着力塑造“平民政党”的形象,瑞典温和联合党、丹麦社民党等则进一步打造“全民党”形象,意图扩大争取中间阶层的支持。新西兰工党等一些左翼政党从“第三条道路”回调,争取左翼传统支持者的信任和支持。蒙古人民党、埃塞埃革阵则大打民族主义旗号,深化“民族利益代表者”的形象。一些大党老党还注意通过强化治理能力改善民生,以稳固政治基础。坦桑尼亚革命党宣布要以经济发展为工作核心,力争在国家发展中实现全民参与、全民受益。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将减贫视为党配合政府工作的要务,着力加强干部培训和教育工作,选配得力干部领导地方经济建设。蒙古民主党提出“两手抓”战略,一手要抓党的革新和建设,一手抓消除贫困事业、实现国民经济平等。

(责任编辑:刘娟娟)

猜你喜欢

执政党政党民主党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党”意识
柬执政党赢得议会全部席位
国内外关于政党类型学的研究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