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声歌曲融入通俗音乐元素的思考与探索

2011-11-16魏翔

剧影月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通俗歌唱家流行歌曲

■魏翔

美声唱法(Bel Canto)直译为“动听的歌唱”,顾名思义就是注重声音的华丽和美妙,用各种技巧发出高亢、悦耳、深沉、轻快的声音。它以最科学的发声方法,达到最完美的演唱效果,给听众极高的艺术享受。美声唱法形成于17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其歌唱艺术的发展是由复调音乐转为单声部旋律的变化而促成的。

美声歌曲流传到我国已有百年,但在国内歌坛却不占主流。很多人一提起“美声”都说是“洋嗓子”,仿佛那不是自己可以欣赏得了的。难道真的像很多人说的那样,由于国家的经济没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艺术氛围也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人们无法去欣赏?其实不然!我想这一切跟它的旋律表现的故事背景、内容题材已与当今社会生活脱节不无关系。从一些歌唱家的成功例子来看,美声歌曲只要融入通俗易懂的音乐形式和内容就很容易被大众接受,它不再是遥不可及、高不可攀,会有更多的人懂得领略它的风采。

一.美声歌曲融入通俗音乐元素的必要性

美声歌曲目前在我们国家的现状不容乐观。首先很多美声歌手在歌唱时一味地强调气息、声音,而往往忽视了音乐作品内容的表达。他们在演唱时表情紧张、僵硬,咬字含糊不清,唱出来的声音晃动厉害,有时还会出现音高不稳的现象。许多美声歌手失去了歌唱者应有的美态,放弃了歌曲意义的传达,有时甚至丧失了原始的歌唱冲动,这就是为了追求“手段”而放弃了“目的”。这种状态下演唱出来的歌曲连歌者自己都不会被打动,怎么可能去打动听者?更不要提让这美妙的声乐艺术广为流传。这种种现象的存在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传统的美声作品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使人很难从根本上去理解它,所以经常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声音里而忽视了其它的东西。

此外,我们对美声歌曲是有一些误解的。一是认为美声歌曲就是艺术歌曲,需要艺术性的规范。事实上,艺术性是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式反映生活、表现思想感情所达到的准确、鲜明、生动的程度以及形式、结构、表现技巧的完善的程度。无论是美声歌曲还是民族歌曲、流行歌曲,都是通过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思想感情的。二是认为美声歌曲洋味越浓艺术性越强。其实,中国的作曲家和歌唱家完全可以立足于本国本土,使用民族音乐语言,配以民族音乐音调,在适应中国百姓的欣赏习惯的基础上,再使美声歌曲作品的艺术性得以升华。三是认为美声歌曲内容越深沉越好、体裁越大越好。然而,深沉与高雅是我们的追求,但不能过于追求“阳春白雪”的空架子,如果空洞无味、缺少生活性,任何作品都不会被人们接受。四是演唱时一味追求技巧,却淡化了音乐形象和情感,最终曲高和寡、孤芳自赏。

二.美声歌曲融入通俗音乐元素的可行性

中国的“美声”已具有不错的世界性,很多优秀的中国歌唱家,如迪里拜尔、廖昌永、戴玉强等都在国际上获过大奖,有些则受邀于国外各大歌剧院担任主演。歌唱家在国外早已名声大震,在国内却无人知晓。而前面所提到的歌唱家正是因为演唱了大量的中国歌曲,很好地把美声唱法融入到民族音乐里才被人们所熟知和喜爱的。

世界性和民族性、洋与土向来都是辩证统一的。中国的美声歌曲就要有中国的风格和气势,要以民族性为其艺术目的和艺术宗旨,其实很多西洋艺术形式都在中国有了很大的成功,如小提琴的《梁祝》、芭蕾舞的《红色娘子军》等。而一些美声唱法的歌唱家也已给我们做了榜样,如殷秀梅、杨洪基、关牧村等,他们所演唱的歌曲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民族化、具有通俗意义的,而演唱方式则是明亮高亢的美声唱法,其受欢迎的程度不用多说。

高雅与通俗也是辩证统一的。美声歌曲千万不能远离百姓,而应面向广大群众,走雅俗共赏之路,要使自己的艺术流畅自然、贴近群众,再美妙的艺术一旦脱离了群众等于就是做无用功,也不能称之为艺术。

下面是关于将美声歌曲融入通俗音乐元素的几个方案:

其一是原创。国外流传进来的美声歌曲很多都是歌剧咏叹调或不同时期的艺术歌曲,这些歌曲的旋律大多不适合中国听众的欣赏口味,变化音出现频繁、篇幅较长,无论是听上去还是传唱起来都较困难。我们的词曲作家应该立足于本国本土,歌词可以选用本国诗歌、经典名著、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或是社会上发生的事。总之,只要是能够引起人们兴趣、能够激发人们情感的材料,都可以拿来用。谱曲时要尽量调性明确、旋律流畅,在此基础之上加上一些必要的变化音以丰富乐曲,整首歌曲篇幅不宜太长;歌曲的调子不宜太高,应大多在中低声区叙事,抒发感情时可以到达高声区,如遇情感激烈时可以将音写得再高一些,但不要太长时间逗留在高声区,否则很容易让听者感觉紧张和疲惫——毕竟人们在欣赏歌曲时首先还是首先渴望一种舒服的感觉。

其二是改编。改编现成的歌曲用美声唱法演唱,这些歌曲可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外艺术歌曲、咏叹调,也可以是广为流传的流行歌曲或是优美动听的民歌。改编的方法也可有两种:演唱方法的改编和歌曲形式的改编。

前者是把一首流行歌曲或民歌改编成可以用美声唱法演唱的歌曲,包括声区的改编和节奏的改编等。如周杰伦的《菊花台》、王菲的《红豆》、张惠妹的《听海》、扬州民歌《一根丝线牵过河》、新疆民歌《青春舞曲》等等。由于这些歌曲旋律优美,内容贴近生活,情感朴实,老百姓很容易接受。再加上美声唱法声音上的独特魅力,更是让听者为之动容。这也是让中国老百姓接受美声歌曲的最佳、最快途径。但是,并不是任何流行歌曲都可以改编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美声唱法气息较深、共鸣较强、咬字圆润的特殊性,所改编的歌曲应该是旋律线条长、节奏较平稳、情感较连贯的歌曲。

后者则是将一首本来就用美声唱法演唱的中外歌曲,加以演唱形式的改编,来丰富原来的歌曲。顾雪珍教授曾把著名的《蓝色多瑙河》改编成女生四重唱,参加了很多的比赛和演出,获得了一致好评。男高音歌唱家顾欣把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改编成了与流行歌星对唱的形式,所到之处十分受欢迎。这种方法把人们听太熟的歌曲时已经近乎麻木的神经又调动了起来,把原来已经产生审美疲劳的歌曲又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其艺术生命更加久远悠长。

国内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前不久就做了很大的尝试,他的新专辑完全以翻唱流行歌曲为主,其中收录了王菲的《红豆》、那英的《征服》等,全部都采用了新的乐队伴奏形式,他将自己那浑厚的声音完全融入到现代的音乐伴奏里,时而铿锵有力,时而缠绵悱恻,让人听后享有不尽的回味。这说明他已经察觉到了美声歌曲的现状,并且也看到了改变这一现状的创新之路。他自己也曾表示想打破人们认为美声歌手只能演唱西洋歌曲和西洋歌剧的看法。

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帕瓦罗蒂也曾为“美声”接近大众做出过很多努力。他曾出过一盘专辑也曾开过同名演唱会,名字叫《帕瓦罗蒂和他的朋友们》,这是帕瓦罗蒂与瑞奇·马丁、玛利亚·凯莉、蓝调大师比比·金、摇滚老将乔·库克一起演出和录制的一张唱片,它迄今都是美声乐坛创新的最佳典范。事实上,无论是原创还是改编都只是方法而已,不必按图索骥。在艺术领域的发展中,人们一直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最能为受众所接受的、最美的表达。

三.美声歌曲融入通俗音乐元素之后与传统美声歌曲的关系

融入通俗音乐元素的美声歌曲与传统美声歌曲并不矛盾。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普及和发展,没有传统就没有发展,发展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歌唱者应该在学习好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就像有人专门研究“红学”,也有人专门撰写通俗小说,而撰写通俗小说的人一定拜读过古典文学、前人著作,学习了其创作精髓后才开始自己的写作。将美声歌曲融入通俗音乐元素,对于当今歌坛来说是“加”号而不是“减”号,有人喜欢古典音乐,有人喜欢通俗音乐,对于大众来说反而是多了一种选择。

冠以“阳春白雪”的严肃与高雅的追求早已是和者寡、巷陌深,经济体制的转化、流行歌手的冲击、歌曲艺术的商业化都提醒我们不能光消极地适应,还应积极地改良。我们在看到传统美声歌曲优点同时,也应该看到美声歌曲变得通俗易懂后更具自娱性和平等意识。作为艺术工作者,我们不能一味地媚俗,但也不能不考虑时代特征及社会现状。我们应当努力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开拓新观念,再攀声乐艺术高峰。

猜你喜欢

通俗歌唱家流行歌曲
Sumo Wrestling
TAKE FIVE
左手右手一起抓
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流行歌曲
小说的通俗
树叶都是歌唱家
长不大的调皮蛋歌唱家
组工干部之歌(民族通俗版)
草丛里的歌唱家
架起流行歌曲与严肃音乐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