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电影学习方法初探

2011-11-16王训

电影评介 2011年15期
关键词:数字语言学生

电影作为科学技术的产物,在它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对它的影响从未停止过。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以及现在的数字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技术的进步影响和推动着电影语言的发展。数字时代的对电影产生巨大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改变了以往的制作方式、观看方式。数字产品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拍自己的电影,而网络给这些想拍电影的人提供了放映的“院线”。DVD,MP4,在线视频,等等方式改变着我们以往看片的经验,你可以在家里看,在上班的路上看,在电脑上看,电影渗透在你生活中。这些新的技术如DV,DC,PC剪辑等等同时也为学电影的人提供了便利。目前,数字媒介时代已然成为事实。数字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改变了以往电影的制作方式、观看方式。由此,电影教学的观念、思路与手段也随之革变。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或者一门手艺都要搞清楚它的本质。同样在教学中也应该围绕基础知识展开,因此在数字技术对电影教学产生的影响之前,我们先搞清楚电影语言的媒介特点。

一、电影媒介特点

电影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它的语言也随之发展。因此,我们更应该搞清楚电影的本质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我们运用这些新的技术来探索新的电影语言。人类从古到今都在探索复制或者描述现实世界的方式,从早期的岩壁画,到绘画,再到照片,到电影。默片时代,电影是一门视觉艺术,与传统艺术最大的不同在于它能够复制现实生活中的运动,更进一步接近人类复制现实生活的目的。声音出现后,这种视觉艺术发展成为一种视听艺术,成为一种新的系统。所以电影思维的方式也就发生了变化。人类发明电影是为了纪录现实生活中的运动,那么我们为什么能够看到电影银幕上的运动?心理学上这样解释:“似动 apparent movement 人们在电影银幕上看到的物体运动,是由影片上一系列略有区别的静止画面产生的,这种运动叫动景运动。”似动现象是电影运动的根本原因,两格就可以产生似动现象也就有了运动,而在我国的电视银幕上充斥着“话剧式”的对白片,可见那些创作者对电影的认识有多少。我们要在平面的银幕上创造三维立体空间,因此纵深空间是必须的。卢米埃尔的火车进站我们看到了电影的两大幻觉运动——幻觉和立体幻觉。声音出现后,我们不仅仅看见银幕上的运动,而且也听到。电影是用光和声纪录现实生活中的时间流逝的美。电影的时间是用光和声来实现的,只有认清电影中光和声形成的系统才能充分利用电影媒介。正如麦茨所说:“因为电影太容易看懂,”所以很容易给人造成拍摄电影是不需要学习的,而且在现在数字设备方便的情况下,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短片,大家都能够拍摄“电影”,而事实却恰恰相反,更多的人都是将电影作为纪录的工具,正如我国的电视剧一样纪录两个人在安静的房间或者安静的街道上的对话。电影除了纪录功能(这也是电影作为艺术的本质所在)以外也可以作为一门艺术,一门探索人类感情经验的艺术。而如何通过电影来表达人类感情则是需要学习的。

二、学习电影方式的转变

电影媒介传送信息使用的是形象语言,即视觉形象和声音形象而且是直接,具体的,它使用的办法是用光和声的纪录来摹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这不需要任何其他人的解释,所以从接受来说,大家都看得懂。我国早期的电影教育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使用黑板等方式进行电影教学,也就是用文字语言讨论视听语言,这对于学生对视听语言的理解会产生极大的偏差。而且在教学中长期比较注重文学对电影的影响,可以说电影教学几乎是文学课堂。教师口述和黑板课在讲完之后才能看到具体的的影片,进而再进行实践操作,再加上我国胶片资源等硬件设备比较短缺,学生能够实践的机会就更少。看片少,实践少是早期电影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而录像带和激光光盘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方式,使得观看影片更加的方便,同时新的技术也让练习拍摄也变得方便。即可以用电影来讨论电影。

在DVD和网络的时代,你可以轻而易举的看一部影片,而且可以反复的研习一部影片,不再受剧院的限制。这些观看方式的转变影响到观众的观看趣味和学习方式.现在的数字产品改变了以往的练习拍片方式,而且高清机器在故事片和广告中运用越来越广泛,更使纪录片得到发展。数字设备从影片制作的前期到后期都得到充分利用,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交流,而且数字设备的费用相对于胶片机器来说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费用。此外,数字设备因其廉价的原因,学生在学习过程可以不断的使用,SD,MF卡等储存形式不但因为储存量大,而且因为码流大能达到画质的要求。影片《贫民窟百万富翁》中贫民窟的追逐镜头全是用Silicon imaging SI-2K Mini;Arri235,Bl-4; Canon EOS-1D MarkIII,摄影师多德•曼托在访谈中说这部影片他们60%都是用数字设备拍摄。影片《社交网络》是用RED ONE拍摄。数字设备在电影中运用越来越多。DV的普及给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学习基础视听语言方面,DV提供了足够的可能性,其方便快捷,以及剪辑方便等特点,可以让学生充分拍摄。摄影师戈登.威利斯说:“电影是门手艺,不是艺术。艺术来自于技术。比如绘画,你可能有个绝佳的点子,但你能画吗?如果你不能画,这点子就不值一文,因为你无法实现它,能把想法具体执行出来,才能使你得到充分的自由。”可见学习电影,掌握视听语言的方式就是拍,剪,动手。数字摄影改变了以往的拍摄方式也改变了学习方式。美国电影学者詹姆斯.莫纳卡在其文章《八十年代及其后民主与工艺学:电影的结束》中认为 “那些录象带巨录象盘,电缆电视和卫星电视 发行等新工艺侵入市场为独立制片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可能。用不了多久,这已经不仅是可能性,而且对影片制作者(或录象带制作者)来说,明智的是完全跳过影院发行。新电视服务将会要求大量的新产品,而录象带和光盘为公众提供了直接的渠道,就象书籍出版和唱片生产那样。独立制片依然要和具有竞争性的集团公司的销售手段战斗,但是至少潜在地存在着一个更为民主的发行系统。” 院线模式不是唯一观影方式,网络现在是观影的一个更为广泛的方式。网上各种各样的影片,自由评论的方式对制作者掌握观众的心理也有很大的帮助。早期观看电影是单向接收信息,不可能知道观众对你影片的详细的反应,而网络的讨论模式使得可以讨论具体的细节,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对视听语言的掌握。而且现在关于导演,摄影,剪辑的各种论坛也越来越多,导演,摄影师,剪辑师都可以在网上讨论各自的作品和拍摄方法,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好资料。网络资源是电影学习不可或缺的资源。网络课程也打破了传统院校学习的方式。

三、关于远程网络电影教学

用google搜索online film course获得约 90,900,000 条结果;搜索film获得约 1,200,000,000 条结果;搜索movie获得约 1,340,000,000 条结果;搜索cinema获得约 244,000,000 条结果;搜索motion picture获得约 52,700,000条结果;搜索online school获得约575,000,000 条结果。可见在网络上有巨大的学习资源,这是网络学习电影的一个最大的好处,资源丰富,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影片,能够和世界上的制作者讨论问题,了解世界制作水平和新的技术的发展。网络课堂更是提供了学习电影的一种更为方便和省时,省钱的方式,而且在现在的网络会议上,老师和学生可以面对面进行交谈和点评作业。

通过网络学习电影,学生就可以拍摄自己当地的特色影像,因为现在数字设备的便携可以一个人完成拍摄任务,通过拍摄当地的纪录片来学习掌握视听语言。从纪录片开始学习不仅仅可以掌握视听语言,而且在拍摄过程中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网络课堂有各种各样的分类,大致有制作,剧作,摄影等,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学习。UCLA的网络课程有编剧和数字电影摄影。国内电影教育家周传基教授现在依然走在电影教育的前列,他的课程设置是800小时的纪录片拍摄和剪辑经验,通过800小时的拍摄剪辑,学生对电影的基本功有所认识,对以后的学习和创作打下很好的基础。当然这800小时相对于电影学院的四年时间来说是非常少的,但以实践为主的800小时的效果却远远超过了四年的时间,再加上通过这800小时打好基础后,学生掌握了自学的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另外一个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方式就是各种电影论坛和网站,美国电影师协会(ASC)的官网有摄影师John Bailey的博客,讨论的内容有关于摄影、电影史以及影片分析。ASC会员电影摄影师 M.David Mullen 在论坛www.cinematography.com和student filmmaker中都有专栏,帮助新手解决拍摄中有关于布光、机器选择和一些学习上的问题,这些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有了这些资源更重要的就是去实践,去拍摄,去剪辑,然后请老师给你点评。周传基教授的网络试读作业,会在一天内要求学生修改好几稿,是最快的点评和回复的电影学习网站,只有把这些资源利用到自己的实践中才能提高自己的视听思维的能力。美国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的教授们认为新的高技术和信息公路等手段,为电影寻找新的表现语言提供了可能。但高技术仅仅是技术, 最重要的仍然是学生灵感的培养, 即原始创造力的培养,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应当放在首位。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就是必须是学生充分掌握了视听语言的基础之后在强调学生的原创能力的训练。而且网络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因为数字产品的低价使得拍摄成本不再昂贵,所以可以比传统学习方式得到更多的拍摄实践机会。

电影不像绘画,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电影是一门合作的艺术,摄影部门,灯光部门,录音部门,美工部门等等都是在导演的领导下共同完成一部影片。而网络学习电影课程是个人独自学习,虽然这是数字时代电影拍摄的一个走向,可即使是两三个人完成一个作品也需要这三个人的长期合作才能完成。因此,网络课程孤立了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忽视了合作的重要性,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要加强联合作业的训练。比如灯光的练习一个人很难完成,所以就组织学生在一起来完成作业。

另外,网络课堂如果只强调拍摄而忽略了论文的写作也不行。学习电影史的最好的方式是看影片,但看过影片之后对影片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视听语言的层面上,而要从多角度来考虑这部影片在电影史中的地位,它能够留在电影史中的原因,这个导演的特点,这个影片的特点,这些都在影片中得到展现,为了引起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因此要加强论文的写作,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寻找资料和对电影的认识。虽然是写在纸上,但是也是用文字形式来表现视听思维。要加强电影理论的学习,但对电影理论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的层面,各种电影理论提到的影片,都要去看,去想,为什么作者会用这个影片做例子,他的着眼点对吗?不管是电影史,电影理论都要回到影片中去看,电影毕竟是视听语言,又叫非文字语言Nonverbal Language。我国著名的影视教育家周传基先生曾经指出:“我觉得美国的电影教育机构做得比较好。一年级,不管你是学电影的什么学科,一律先学会拍片。学影评的,学电影史的,学电影理论的,学制片的,学创作的,统统都要先学会拍电影。”现在许多世界名校诸如耶鲁、剑桥、斯坦福、牛津等都开展了网络上的公开课程,而且科目繁多,涉及经济、艺术、文学、设计、理工科等。这些课程的开放,意味着只要有网络的地方你就可以受到等同的教育。各种讨论渠道,在线会议,在线视频,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教育方式。同样,在电影教育中需要新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形式来学习电影,但学习电影最好的途径是拍摄、剪辑和看影片 。

[1]周传基教授影视讲座 www.zhouchuanji.com www.zhouchuanji.com/bbs

[2]American Cinematographer 2008

[3]《高等电影教育研究----传承与梳理》张会军 侯克明 谢晓晶 主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6

[4]《怎样读解一部影片》詹姆斯.莫纳柯《世界电影》1986.01--06

[5] 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官网 www.theasc.com

猜你喜欢

数字语言学生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学生写话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学生写的话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