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泉历史文化精粹》节选(连载•6)

2011-11-16贵州画院王永祥贵州省图书馆周津林福泉市文物管理所王永明

电影评介 2011年15期
关键词:福泉市张三丰龙虎

贵州画院 王永祥 贵州省图书馆 周津林 福泉市文物管理所 王永明

《福泉历史文化精粹》节选(连载•6)

贵州画院 王永祥 贵州省图书馆 周津林 福泉市文物管理所 王永明

贵州省福泉市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发达,是贵州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福泉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文物先进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福泉山被中国传统文化专委会命名为“中国十大道教文化圣地”。即将出版的《福泉历史文化精粹》一书将福泉市从周朝末年且兰国邑至民国时期的平越县近三千年历史上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民族风情、人文和自然景观等汇集成册,现将其中重要篇章节录,以飨读者。

福泉市 历史 文化 精粹

12、张三丰福泉山仙踪道迹(二)

对奕亭

近年,贵阳举办了多次国际围棋大赛,对普及和提高围棋运动很有影响,贵州的围棋活动开展于何时,据史料记载,就是六百年前在福泉山的人与仙对弈。

明洪武间,平越卫指挥张信从小喜欢奕棋,曾受高人指点而成为围棋高手。经常与人对奕,“邦人莫敌”,贵州各地及过往官员中的围棋高手前往平越较量,“寡莫能敌”,于是张信棋艺名震西南。张三丰从云南经平越,在福泉山筑亭修真,他早听说张信之名,“前往观之,果高手也”。张三丰七岁能棋,十来岁时随手应局而无对手。穿著破烂的张三丰前往张宅对局,张信不因来人寒酸邋遢而怠慢,亦热情对应,殷勤招待,结果可想而知,张信大败。由此张信对三丰十分敬佩,款待愈殷,虚心讨教,因为围棋,与张仙成为好朋友,时而在福泉山前张信宅中,时而在福泉山后山对奕石对奕。《仙师外传》称张信与三丰对奕中,唯一赢过一局,一日两人终宵抗衡,未分输赢,相约次日早晨再战,遂封棋就寝。张信夜梦老妪告知“汝棋如此而后胜”,张信醒后牢记梦中老妪所指,次日开局,不几着张仙负矣。张仙笑曰:“骊山老姆大是饶舌”,于是平越人知其为仙,愈敬之。各地高手前来请教的,络绎不绝,张仙亦一一对应,并不回绝,以至除福泉山对奕石外,还有城西凝真观和城西南仙人洞,凝真观张三丰炼丹台前有棋盘石,仙人洞有人莫能识的仙棋局,无不与对奕有关。张仙为答谢张信的殷勤款待,为张信指点月山寺右地葬母处和犀牛滩葬父处,称“葬此必封侯世禄,与国同永”。后张信依言将父骨葬于犀牛洞中,葬母于月山寺右地,后果以奇功封隆平侯,后人袭侯九世十人,直至明朝灭亡。清《黔诗纪略》称:邋遢之术,应验如此,如持左劵。

清初文人题对弈亭联,上联为:“隆平赢棋,得张仙指点葬处,十代封侯终明世;”下联为:“邋遢失手,皆姥姆托梦化解,八年成道大罗天。”

永乐初,平越人在对奕石上建对奕亭以纪念。亭毁于清咸丰内乱,光绪重建时改为龙虎亭,亭又毁于解放初,1999年重建对奕亭。虽然不能肯定贵州围棋始发于福泉,但六百年前这埸经数年之久、有众多高手参与的高水平围棋赛事,又留有多处对奕遗迹及传说的福泉,是各地无法相比的。

天池

福泉山后山,山顶全为岩石,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在对奕亭前,岩石中有一数平方米的小水池,称“天池”。称其奇:福泉山特别是后山,一峰耸起,与其它山峰相距甚远(无法产生虹吸现象),池中之水从池内石缝中细细渗出,常年不断,石缝之水又从何来?而细细之水,又足以使数月之大旱的池水不枯竭。四周皆岩石,没有树木在其上其侧,更谈不上林木蓄水。“天池”更神奇的是其形状;水满时,其形酷似明代中国地图,水消时,其形如现在的中国大陆地图。游福泉山观看天池,游人无不拍手称奇。

天池,不过是大自然的巧手之作,然而它却给予人们更多遐想,并生出了许多美好的传说。张三丰为逃避朱洪武的诏求,远离武当,栖遁西南,在福泉山修炼。他是道教史中极为个别不愿见皇帝,不愿封官进爵,不追求名利的大德高道。朱元璋治国需要三丰的帮助,其后的建文皇帝、永乐皇帝也需要他的帮助,为了逃避世俗,远离名利,一躲了之。常人说“神仙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张三丰在福泉山,却能知道天下将要发生的大事,传说就是通过观天池而知道天下形势的。

明初,因为水土保持较好,天池的水经常是满的,池水清澈见底。张仙与张信在对奕石下完棋后,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池边观看,看哪里的水有变化,或变浊或变清,张三丰从这些变化中就可以知道哪里将要发生诸如战争、自然灾害、瘟疫等大事,该如何对应,结局如何。对这些有关国家和人民的大事,张三丰了如指掌,大概神仙之所以称之为神仙,神就神在这些地方,因为有张三丰仙人,天池也变得神乎其神了。

金池玉液

金池,在福泉山北台礼斗亭前,与浴仙池不同,是北台位置最高唯一能湧水的泉眼,泉水通过地下流入半月池和吊井。明洪武二十五年(1391)张三丰来福泉山,于北台泉眼旁建了座茅草房修练自创的“北斗大法”,平时饮用此泉水,并将此泉称金池,泉水称玉液,全称“金池玉液”。万历《张仙遗事》称:金池玉液,在礼斗亭前,泉水注入半月池和吊井,水甘洌,冬夏长流不绝,为张仙人饮用和修练用水。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是张三丰成仙离平越六百周年,知府章时化得总督王继文捐俸首肯,平越官绅士庶踊跃捐资,更得武进士官副将的曹元肃(贵州唯一的武状元曹维城之父)捐重金千三百两襄助,章知府亦将自己所有的俸禄捐出,最大规模重建扩修福泉山。将北台四周砌堡坎,台顶用青石板铺砌,后排重建吕祖亭、观音楼、张仙祠,前排建礼斗亭、伴仙亭。正面上台阶处建过亭,金池玉液被埋入石板下堡坎内,从此销声匿迹。以后历次北台重修均保留堡坎,上世纪九十年代建宾馆,堡坎仍旧。1999年张三丰成仙六百周年时,我们重修福泉山,2003年重建北台高真观,拆除原堡坎重建新堡坎时才发现金池,水量虽小,成为涓涓细流,我们在堡坎前台阶西侧重建“金池玉液”,重现当年七泉之首的面貌。

龙虎池

龙虎池在前山与后山绝壁之下,成不规则狭长形,前山后壁临池处有龙亭,亭下有泉称龙吐水,泉水流入池中,后山绝壁上建有虎亭,龙虎相视,水火难容,两山狭窄处水面上建有小石拱桥,称龙虎桥,池南为高耸的城墙,将前后山连接。龙虎池三面绝壁,仅北面通风透气,最奇之处,池中央有天然的大圆石露出水面,这是道家养生练内丹的绝好场地。张三丰经常与卫指挥张信在后山对弈石上下棋,下完棋后,观看一会天池看有无变化,天将晚,便下到龙虎池中大丹石上静坐,面朝北斗,修练上乘内家功夫。张三丰成仙离去后,永乐初在山前青柳池畔建有幽居厂舍,提供来福泉山隐居的处士住宿,这些隐士少不了每晚在礼斗亭前,对弈亭中和龙虎池大丹石上,默念张仙留下的《打坐歌》,静坐修练,以求长生。

咸丰内乱,龙虎池北面的石堰垮塌,龙吐水水量变小,龙虎池干涸。光绪初邑人集资修福泉山,将对弈亭改为龙虎亭,为四角茅亭,并在亭北竖龙虎亭大石碑。解放后,亭毁碑亡,龙虎池荒芜,荒凉幽静,然林木葱茏,花香鸟语,仍不失城中人浏览之所。

“文革”后,福泉山改为县招待所,开始接待来宾。招待所将龙虎池上建于明初的小石栱桥拆除,提高位置建水泥桥,桥中间建一四角亭,建龙虎池堰坝,重新储水,由于水深,还造了只水泥游船在池中供人划船浏览,在虎亭位置建张三丰水泥塑像供人瞻仰。两年时间,游人在池中划船出了事故,龙虎桥上的水泥亭倾圮,桥亦成危桥,人们只好绕道而行。

1999年是张三丰仙人成仙六百周年,我们在政府支持下,年底开始修复福泉山,决定先从后山开始,拆除已经破败不堪的塑像和龙虎桥,清理龙虎池,重建石堰堵水,在原址重建美观实用的龙虎小石栱桥,重建对弈亭、虎亭、龙亭和长廊,塑龙虎于绝壁之上,修复城墙和通道石阶,并于龙亭上方绝壁上,镶刻3.6米见方、由著名书法家启功老先生题书的“龙”字大碑,注重文化内涵,还原历史本来面目。

万历《张仙遗事》、康熙《贵州通志 三丰遗迹》、《张仙遗迹内外编》

王永祥,原贵州国画院副书记,兼副秘书长,二级美术师,福泉市三丰文化研究会会长。周津林,原贵州省图书馆古籍部副研究员。王永明,贵州省福泉市文物管理所所长,副研究员,全国先进文物工作者。

10.3969/j.issn.1002-6916.2011.15.056

猜你喜欢

福泉市张三丰龙虎
常州龙虎塘街道全力破解餐饮行业审批监管难题
千年银杏树
自然风
近58 a福泉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蟋蟀争霸赛
贵州省福泉市:抢抓时节育茶苗
为何明朝历代皇帝都苦寻张三丰
梨的选育推广与产业发展建议
龙虎天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