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空军装备现代化是大势所趋

2011-11-15王亚男

国防科技工业 2011年3期
关键词:威胁论中国空军战斗机

□ 王亚男

(作者为《航空知识》杂志副主编)

日前网络上流传的所谓中国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照片和视频刺激了不少人的神经。在国内,无数关心祖国航空事业和国防建设的人为之振奋,纷纷在网络上发帖留言竞相庆贺;与之相对,一些外媒则再次祭起“中国威胁论”的陈词滥调,开始表达各种异样的“关注”和“忧虑”。

之所以有人“忧虑”,其根源是认为中国空军新型隐身战机的出现打破了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军事力量格局的平衡,对某些国家和地区构成了“威胁”。中国多年来一直奉行的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从未也不会因为任何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发展和列装而改变——当年中国试验成功核武器后都郑重承诺在任何情况下,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足见我国国防政策的坚定立场。放眼世界空军,战斗机的技术不断升级早已是大势所趋,美国早在20多年前就研制成功第五代战斗机F-22,随后又组织8个国家共同参与F-35通用战斗机计划。F-35的完成,将直接导致五代机的大量装备,英国、意大利、荷兰、加拿大、土耳其、澳大利亚、挪威和丹麦都将是五代机F-35的用户,以色列和新加坡也有望在未来以伙伴国家的身份装备F-35。

不甘落后的俄罗斯空军已经在2010年初首次试飞了第五代战斗机T-50,引起了全球的关注,美国第五代战机一枝独秀的局面已经松动。再看看我们的东边,近邻日本的第五代战斗机“心神”计划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南面,印度虽然已经作为参与者加入了T-50项目,但显然并不满足这点儿“股份”,正积极筹划自主研制第五代战斗机AMCA。在西太平洋关岛和冲绳的美军基地,都具备了驻扎美军F-22的基础设施,F-22曾短暂部署关岛,如今还已经确认了部署冲绳嘉手纳基地和韩国基地的计划。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处于五代机环伺的境地。对于目前还广泛装备第二代和第三代战斗机的中国空军,这种情况难道就是平衡?遥想当年,西方率先列装第三代多用途战斗机的时候,中国空军还在大量使用歼7和更加老旧的歼6,那时是否有人想过这种格局失衡的“危险”?

众所周知,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长期以来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特别是近10年来中国国力的迅速增强,中国终于有可能在国防装备的研制上加大一点儿投入,在技术上追求一下进步,这本来无可厚非。如果把1月11日J-20的升空定义为原型机的首次试飞,那么稍有装备发展常识的人都清楚,从这一点开始,到新型战机真正进入部队,再到战斗力生成,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美国F-22从1990年首飞,到2005年正式服役,至少用掉了近15年时间。以此推算,中国J-20就算拥有某种后发的“方向优势”,至少也要6-8年才可能走完这一阶段,而且还仅仅是可能。到那时,五代机可能早已出现在许多国家空军的装备序列了。而对于美国,其新一代空中作战平台技术也将取得突破,对中国空军装备技术总体水平继续保持20年以上的优势。这种情势下,所谓J-20诱发的“中国威胁论”是否太过苍白?

另外,应该澄清的一个问题是,国防政策的防御性质绝不等于消极防御。如果把具备隐身、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超视距作战能力的第五代战斗机比喻成一把锐利的矛,是相当恰当的。美国空军自己给F-22的作战使命下的定义也是“踢倒对手的(防御)大门”,如此看来,防范F-22的难度是相当大的。打个比方,人家有了一把锐利的矛,你要防范,直接的办法是铸造一面坚固的盾。但麻烦也随之而来,你不知道人家的矛究竟有多锋利,换句话说也就没办法知道自己究竟要打造怎样的盾。即便你有办法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盾牌,但盾牌终归是盾牌,你只能牢牢地把它横在面前,却不知道人家的矛什么时候刺过来。这是消极防御思想的结果。但如果你也有一支锐利相当的长矛,形势反倒会趋于平衡,入可相抗,出能透甲,这是积极防御思想的精髓。空军是一支特别强调技术含量的高技术军种,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空军又是一支以机动性为生命的军种,它不是僵化的防御力量,即便用于防御,其价值也更多来自防御手段和方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快速变化,如果没有了这些,空军的防御价值甚至比不上钢筋混凝土的马其诺防线。

每当中国的国防装备研制取得一点儿进步,有了那么一点儿成绩,就会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此频频表示“担忧”,认为中国威胁到了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前面我们已经说过,F-22在1990年首飞,比中国J-20提前了至少20年,而且众所周知,中国国防装备科技的诸多领域,如航空动力系统、先进电子战系统、战术数据链系统等方面,都还与西方先进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无论怎么看,J-20的出现最多只是在缩小差距,谈不上形成优势,也就更谈不上构成威胁。再来说说中国威胁论,这是一个相当久远的话题。千万别以为中国威胁论是中国走向富强过程中的“副产品”,早在一百多年前,积贫积弱的大清国在西方舆论中也是“充满威胁”。1878年美国曾出版一张著名的漫画,表现的主题是“外国移民正在吃掉山姆大叔”,其中与其他移民(貌似日本移民)一道吃掉山姆大叔、又最终吃掉其他移民的,正是留着辫子的中国人。在谈到中国移民威胁的时候,美国显然“忽略”了这样一个重要事实,在合众国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除了依靠霸权攫取的各种物质财富,还有大量的中国移民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血汗。对于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真正恐惧的并非是中国的军事力量——当时屡战屡败的中国军力已经衰微到历史的低点——而是中国众多的人口和这个民族坚韧、顽强与智慧的特质,再换句话说,是这个表面衰微的民族深厚的潜力。这种心态,多少有点儿嫉妒和无奈的成分。但西方再次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就是这个民族传承的文化传统中“和”字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两千年前,强盛的西汉向西域派出的是使者张骞;一千年前,壮阔的大唐走向东瀛的是大师鉴真;五百年前,富庶的明朝遣往茫茫西洋的,又是和平之使郑和。但就在一百多年前,中国自己的大门却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洞穿,成为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发端。和平的善意不能代替强大的国防,历史已经无数次用沉重的代价证明了这一点。武装力量是国家应对安全危机的最终工具,其方向必然是面向应对最严峻险恶的情况,没有一个国家的军队的发展是建立在和平假想前提上的,中国军队也应如此,理应如此。

中国的国防建设,是中国自己的事情,是中国自己的行动自由。中国军事建设,从来不针对任何国家和地区,更不准备把任何国家当做对手。在亚太地区,美国的利益是“额外收益”,而中国的利益则是关乎身家,因为美国的战略圈已经划到了中国的家门口。中美两国就像两个认认真真打高尔夫的选手,彼此熟悉且关系密切但却要见个分晓,美国的形势显然要比中国更为有利。这种有利地位有时也会变成负担,就像是长跑比赛上领先的选手总是不免琢磨后面的对手是正在赶上来还是被甩得不见踪影了。当美国人扭回头发现中国与自己的差距正逐渐缩小时,心中不免有些纠结,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由此就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以此压制中国的办法却是不明智的。无论是否有这种论调,中国的国防现代化都不会受任何人的制约,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也不会因为任何新装备的发展而改变。

正如有着18000公里长的海疆和辽阔海洋权益的中国没有航母是不可想象的一样,担负保卫国家广大空天权益的中国空军,也断然不可放弃对战机升级换代的追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工业、农业和科技都正努力迈向全面现代化,国防事业又怎么可能停滞不前?千万别被国际上少数人宣扬的“中国威胁论”束缚了手脚,一旦中国失去了对国家事务自由的选择权,那才是最大的隐患。如果秉承“中国威胁论”者的意思,他们的要求并不是所谓的真正的平衡,而是彼强我弱的“平衡”,他们是要追求、营造甚至是用逼迫手段使中国国防实力长期处于绝对劣势——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国防实力的确如此,但现在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中国逐渐削弱乃至消除这一劣势的行动,是中国的自由,“中国威胁论”者无权也无力更不可能干涉。

猜你喜欢

威胁论中国空军战斗机
载入史册的中国空军英雄
苏-35S战斗机
西方学者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污名化论调、危害及其正确应对
中国空军发展史
中国黑客的现状、评估与治理
歼-5战斗机
中国空军最新主力战机亮相珠海航展
蚋式战斗机
“威胁论”与“机遇论”有如硬币两面
中国空军歼10战斗机涂装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