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格掣肘阻俄气—中俄能源谈判代表第七次会晤评估

2011-11-14■文/成

中国石油石化 2011年13期
关键词:谈判代表中俄谈判

■文/成 键

价格掣肘阻俄气—中俄能源谈判代表第七次会晤评估

■文/成 键

中俄能源谈判代表第七次会晤就全面扩大和深化中俄能源合作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但是由于价格掣肘,天然气合作谈判最终未果。

2001年7月16日,中俄两国签订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2011年6月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理普京在俄罗斯国有天然气公司总部进行天然气合作谈判。许多人暗暗把它当做《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订10周年献礼。然而,由于对价格依然存在分歧,谈判无果而终。这次谈判是取得了重大成果的中俄能源谈判代表第七次会晤的后续之一。

虽然存在一些遗憾,但是中俄能源谈判代表第七次会晤深入讨论了两国能源各领域合作的现状和前景,以及过去历次会晤达成协议的落实情况,就全面扩大和深化中俄能源合作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经过10多年博弈,俄罗斯的战略意图,我国石油公司也逐渐明了。

取得成就

“推进了已有项目合作,开拓了新的合作领域,对重大关切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 ”中俄能源谈判副代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高度评价中俄能源谈判代表第七次会晤成果。

◎虽然气价未定,但中俄两国围绕能源合作仍然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未来的合作前景依旧光明。供图/中新社

在天然气领域,两国能源谈判代表在会晤后签署了《2009年6月24日天然气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的议定书》。双方指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准备实施对华供应天然气的西线和东线项目做了大量工作,包括磋商相应的企业间文件。双方支持上述两个企业关于制定和实施天然气领域全面合作规划的建议。两国政府部门同中国石油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开始准备俄对华供应天然气的政府间协议。

在石油领域,2011年1月1日斯科沃罗季诺—漠河的中俄原油管道成功运营至今,保持了稳定运行态势,截至5月底已输送原油600多万吨。双方愿意继续努力,保障该管道长期、安全和稳定运营。双方共同努力,在政府间妥善解决了管道原油贸易价格方面的争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石油公司在俄罗斯境内注册的合资企业“东方能源”和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合资企业“东方石化”天津炼油厂建设项目上的合作均进展顺利。双方公司正在研究在俄罗斯大陆架“马加丹一号”区块开采项目合作的前景。此外,中石油和俄罗斯“现代商船公司”在能源海上运输领域长期合作的协议得到了有效落实。

此外,中俄双方还在煤炭、核电、水电和能效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等多个能源领域达成了合作协议。

俄罗斯副总理谢钦表示,两国在绝大多数问题上达成了广泛共识。特别是在大型能源合作项目上有新进展。从会晤中可以得出结论,现在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允许双方解决任何问题。

天然气价格纠结

在中俄第七次能源谈判之前,国人对中俄天然气合作谈判寄予厚望,然而让人失望的是,纠结于价格问题,最终未能签署供气协议。

尽管中俄两国政治关系处于有史以来最好的阶段,但两国的经济合作一直不温不火,在石油天然气合作方面一波三折。早在1996年4月,双方联合成立的能源合作分委会就确认了远东石油管道项目,但这个项目直到今年年初才真正完成并开始输油,用时长达15年。与此类似,天然气合作的各级别会谈也进行了十余年时间,目前双方存在的最大分歧是价格。

中国和俄罗斯的国内能源市场均未与国际市场完全接轨。在天然气谈判过程中,双方认可的价格差距太大。俄方主张以每千立方米大约300美元的价格输出天然气,而中方则期望把价格控制在200美元以下。不断创新的欧洲天然气价格和周边国家持续增长的天然气需求,让俄方处于更加强势的地位,妥协退让余地减少。而从我国角度来看,目前同意的天然气价格已经高于西气东输一期的价格和从澳洲进口的LNG价格,再增长也难以接受。

◎与仍未落停的天然气谈判比起来,中俄原油管道的谈判与建设算是容易的。 供图/CFP

两国在原油管线运费方面的争执也影响了本次天然气价格谈判。

4月20日,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Transneft)发表声明称,将起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敦促中石油尽快支付2010年拖欠的大约3.8亿美元原油运费。中俄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对石油在俄罗斯境内的运输费用究竟应由谁来承担持有不同意见。俄方认为,中方应该承担石油交易所产生的全部费用,包括石油在俄罗斯境内的运输费。中方则坚持只承担原油进入中国境内后的运输费用,俄境内的运输费用应由俄方承担。围绕ESPO管道的麻烦不断,已经影响到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并对天然气谈判产生了负面影响。

存在问题

中俄天然气谈判受阻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就战略层面来说,俄方将双方合作视为长期规划项目,最终目的是通过合作建设东西伯利亚油气统一供给系统,从而带动整个远东经济的发展。中方能源公司往往视双方合作为短期的工作项目,希望通过一次成功的谈判或者项目来解决本国的能源缺口,缺乏打持久战的决心和耐心。中国关注的是进入从上游到下游整个的俄罗斯石油产业链以确保能源安全,但俄罗斯政府对于石油产业的规划是“控制上游,开放下游”,二者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冲突。

通过与俄罗斯能源公司的合作与博弈,中方逐渐明晰了俄罗斯方面的诉求。此次会晤时所说“对重大关切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可以说意味深远。

从制度层面来说,2008年以来,俄罗斯能源界受到了金融危机的较大影响。中国能源公司的慷慨解囊,使俄方充分认识到中方在资金、市场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但其国内一些政治和金融精英对于中国的发展一直抱有非常矛盾的心态,对中俄能源公司的合作过程设置了许多制度性障碍。

俄罗斯国内的法律变化较大,随意性强,很多规定与国际通行规则存在冲突。如2009年底,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出台了一项新政策,单方面宣布对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运输管道(ESPO)征收关税。同时,强调“不管通过ESPO管道运输石油的距离长短,都必须交纳这一关税”。而双方于2009年2月签订的“贷款换石油”协议中并没有针对运输关税予以明确的规定。这也就意味着,不论中石油选择通过斯科沃罗季诺到科济米诺线路还是另一条到中国漠河边境的支线,都必须支付每吨石油约63.96美元的税款。这项规定是俄方单方面制定的,并且是在当初的协议履行之后新增加的,明显违反了双边协议精神。

此外,俄罗斯还存在中央与地方在利益划分上的一些矛盾,以及法律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当看到,中俄能源合作的大环境还是好的。

通过十余年来的合作与博弈,中俄双方都对各自的国情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中方不仅将俄罗斯作为一个储量丰富的能源输出国,而且开始更多地配合俄罗斯的国家战略,协助其关注的重大问题。不久前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年—2018年)》就是这种合作战略的体现。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地缘政治与能源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猜你喜欢

谈判代表中俄谈判
中俄今起海上联演
俄乌第五轮谈判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气候谈判代表加时谈判达成协议使《巴黎协定》保持生机
握吗?
国家谈判改变了什么?
亚投行6月底前签署章程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
关于通过停战谈判结束朝鲜战争的思考
朝鲜的停战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