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驾车“坏习惯”可能会致命

2011-11-08李庆钢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1年5期
关键词:车距手刹坏习惯

文/李庆钢

驾车“坏习惯”可能会致命

文/李庆钢

交通事故80%以上是驾驶人责任心不强而引发的,其中操作不规范,长期养成的“坏习惯”占了多数。那么,有哪些“坏习惯”可能会致命呢?

一是不在座位上打火启动车辆。启动车辆必须按照“四步曲”:查看手刹是否拉紧——档位是否在空档——踩下离合器——点火。另外,离开车时一定要拔下车钥匙,即便车里有人。因为乘客出于好奇,特别是孩子,都会有可能去发动车子而造成意外。

二是车未停稳拔车钥匙。有的车主为了节省时间,车未停稳就急于拔下车钥匙。这是很危险的动作,因为拔下钥匙意味着将汽车方向锁住。一旦有情况,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车撞上去。

三是停车时不拉紧手刹。停车时觉得很平稳,可那只是脚刹带来的一个暂时的平稳期。等一切“放松”后,哪怕只有1度的坡度都能使得车子“溜坡”,甚至一阵风都能把车吹动。即便挂着档位,也有“滑档”的可能。有车友说,自己也有停车不拉紧手刹的时候,虽然没有造成事故,但看来纯粹是侥幸。

四是开车时接听电话,这是最容易犯的坏习惯。“分心”、“分手”极易造成事故,这都有血的教训可借鉴。另外穿拖鞋开车,女士穿高跟鞋开车,开车喜欢将胳膊放在车窗上,与乘客交谈等都是危及安全的坏习惯。

五是高速公路上跟车距离太近,随意变更车道。据报道,沪杭甬高速公路因乱变车道成车祸大敌,因未保持车距造成事故与违法变道造成事故分别占事故总数的41.5%和10.5%。高速交警统计,虽然由于不按规定变更车道直接引发事故所占比例不高,但同车道车距不足引发的事故主要还是因为不按规定变更车道导致同车道内车辆车距不足引起。因此,乱“变道”已成为沪杭甬高速公路事故的头号大敌。

六是一边开车一边点烟。为了对上火,手会暂时离开方向盘,眼睛会暂时离开路面。据测算,点烟的平均时间是1到1.5秒钟,路况不好的情况下时间还要延长。如果时速在90公里的情况下点烟,每1秒钟行驶距离为8米左右。这个“失控”的时机足以导致车撞到隔离带或者路边的行道树。

七是扑打飞进车内挡风玻璃上的蜜蜂、蝴蝶。它们都有趋光性,使得驾车感官非常不舒服。通常驾驶人会一边开车一边扑打,为了扑打飞虫而分心酿成的事故并不少见。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停下车驱赶。

八是赶在红灯亮前加速通过。“十次肇事九次快”,许多事故都是“抢”出来的。有心理学家曾做了一道测试题,在信号灯即将切换读秒的那一刻,如果选择赶在红灯亮前加速通过,那么今后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将高达90%;如果选择减速,慢慢在停车线内停下等候,那么发生事故的概率仅为10%。

九是不系安全带。据汽车碰撞试验,“安全带+气囊”的保护方式可以在危急关头挽救约60%的生命;在没有装备安全气囊的车上使用安全带,有效保护率为43%;在不使用安全带、仅指望安全气囊的情况下,这一比例则下降到18%左右。这一数据说明,危急关头,安全带作用大于气囊。但实际使用中,只有65%的驾驶人有上车立即系安全带的习惯。

血的教训告诉我们:违章操作不一定会发生事故,但事故一定是违章的恶果。所以,在驾校学习时一定要按照师傅的指点练好基础技术,驾车实习时操作一定要规范,即便成了老手操作也不能“投机取巧”。切记,好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安全驾车的坚实保障,更是对他人、家人和自己的生命负责。 ■

猜你喜欢

车距手刹坏习惯
基于单目视觉车距测量方法综述
5种移动支付坏习惯让你破财
不保持车距将被罚款
不保持车距将被罚款
小红的坏习惯
关于手刹的4个使用禁忌一定要小心!
挖耳是种坏习惯
汽车主动防撞系统的规避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