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越九十五载 见证铁路百年
——北京世纪坛医院的故事

2011-10-30闻卓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1年9期
关键词:铁路医院

文 闻卓

▲北京世纪坛医院前身1948 ~1958 年在佟麟阁路住院部旧址

伴随着我国走进高铁时代的汽笛鸣响,一座见证中国铁路发展史百年风雨的三级甲等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铁路总医院)迎来了95 岁华诞。翻开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史册,与中国铁路患难与共的往事,临危受命、勇担道义的壮举……一桩桩、一幕幕,历久弥新、令人感怀。

与中国铁路共沉浮

1906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10年后,京汉铁路局开办了北京京汉铁路医院,这就是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前身。当时医院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康家胡同,主要负责本局员工及家属、交通部人员、外局铁路员工、旅客及社会患者的医疗诊治,其地位和规模在全铁路医疗系统名列前茅。

1937 年“七七”事变后,京汉铁路被日军占领,医院更名为北京保健院。1945 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交通部接收医院。医院服务对象扩展到邮政、港务、航空、电讯等系统,并更名为平津区铁路管理局铁路总医院。1948年6 月,医院迁入佟麟阁路(东铁匠胡同)新址,其设施较为完备,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协和医院、中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大医院等著名医院。

1949 年9 月,医院划归铁道部卫生局直接领导,成为全国性的铁路医院。此后46 年医院隶属铁道部,成为全国铁路卫生医疗技术中心,承担对全国铁路医院的业务指导和进修医生培训等工作,并进入北京八大医院之列。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医院形成了一个比较健全的医疗预防保健网。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铁道部重新确定医院为全国铁路卫生医疗技术中心,并在第6 至第8 个五年计划期间,加大了对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基础建设及先进设备引进等方面的投入,医院综合实力位居全国企业职工医院之首。

上世纪90 年代后期至本世纪初,医院确定了建设高标准三级甲等医院和名副其实的全国铁路医疗卫生中心的发展目标,成为全国铁路肿瘤防治技术中心及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

危急中彰显铁路人本色

建院伊始,卫生防疫便是医院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1917 年起,医生即上火车考察卫生状况,指导站车卫生检疫防疫。1918 年1 月中旬晋北发生鼠疫时,医院除调派数名医生赴疫区工作外,对辖区站段等单位严格防疫,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抗日战争胜利后,医院每年春秋两季为铁路职工及家属进行霍乱、伤寒、白喉等传染病的预防注射,对防止疫病通过铁路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佟麟阁路医院前身旧址正门

医院保持着曾为铁路职工医疗保障基地的作风。其中,组织医务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巡回医疗,对基层卫生站所进行技术指导,使许多疾病发病率与公伤率显著下降;2003 年,在防治SARS 疫情工作中,全院职工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受到上级领导机关表彰;2009 年,国庆60 周年期间,医院派出医务人员在阅兵、群众游行、嘉宾观礼和《复兴之路》排练演出中提供医疗保障,近40 人、4 辆救护车接诊1000 多人次;2009 年,面对甲型H1N1 流感,医院被北京市卫生局指定为危重症甲流收治定点医院,并投资建立了甲流筛查实验室,为最容易受到感染的公交公司和北京铁路局的一万多名员工接种了甲流疫苗。

从1997 年对密云县石城乡卫生院的义诊捐助,到2005 年对良乡医院、南口铁路医院的“手拉手”对口支援、定期培训,再到2010 年对口支援内蒙古奈曼旗、库伦旗两家旗县医院,医院的支农工作由北京辐射到祖国的边陲。2007年医院副院长路明援藏任拉萨市卫生局副局长,3 年里,他在雪域高原勤奋工作,荣获了全国援藏先进个人称号。

2004 年、2009 年医院两次执行“健康快车”任务。其中,2009 年,医院选派优秀医护人员赶赴内蒙古兴安盟及四川遂宁。5 个月里,医护人员在乌兰浩特完成617 例眼科手术,在遂宁完成1590例眼科手术,一天平均每20 多分钟就要完成一例,临走时他们又特别为汶川灾区百姓做了150 例手术。

转制更名后跨越前行

▲1915 年康家胡同诊所旧址

2004 年6 月,根据铁道部和北京市政府协议,医院整个建制移交北京市政府管理,结束了隶属铁路系统89 年的历史,成为北京市卫生局所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更名为北京世纪坛医院,又称北京铁路总医院。在第二次创业中,医院立足学科建设、医院文化、临床特色,努力打造“服务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的品牌,开创了医院建设和发展的新局面。

医院大力引进学科带头人,建设重点学科,形成了肿瘤中心、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腹腔镜中心)、妇产科、血管淋巴中心、临床检验中心等重点学科群,先后成为天津中医药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医学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单位。目前,拥有博士培养点2个、硕士培养点14个。多年来,医院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几十项,并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上世纪50 年代的医院药房

医院成立了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临床肿瘤中心,成为首都医科大学挂靠在首医系统以外唯一的临床学系;先后开展了20 余项新技术,如肾移植治疗,静脉溶栓治疗脑缺血性疾病,腔镜治疗甲状腺、消化道疾病,颅内支架植入术,介入性取血栓或栓子技术与血液回输技术联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及栓子,直接下腔静脉穿刺肝脏治疗长段肝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等。

医院通过了10 个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的评审,其中,腹腔镜、消化内镜、脑室镜、胸腔镜等成为卫生部级培训基地。此外,清洁级动物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病理形态学实验室、血液实验室和肿瘤研究室等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医骨科“葛氏捏筋拍打法”已入选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中医科被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认定为中西医结合神经内分泌免疫重点学科。

在深化医院文化建设、打造京城医疗品牌中,医院确立了发展愿景、核心价值观、服务宗旨、质量理念等,全面改造病房、门诊设施,力求为病人提供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医院还成立了北京市首家“预约中心”和病友服务中心。医院捐款救治在非洲打工身受重伤女青年李厦的事迹,受到社会普遍好评。

猜你喜欢

铁路医院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铁路通信承载网常用接口协议转换应用研究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萌萌兔医院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梦想在铁路人心中流淌
看不见的医院
减少对民营医院不必要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