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体质动态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1-10-25李艳江韩旭锋

运动 2011年14期
关键词:握力吕梁肺活量

李艳江,韩旭锋

(1.吕梁学院体育系,山西 吕梁 033000;2.吕梁实验中学,山西 吕梁 033000)

实验与调查

大学生体质动态分析与对策研究

李艳江1,韩旭锋2

(1.吕梁学院体育系,山西 吕梁 033000;2.吕梁实验中学,山西 吕梁 033000)

大学生在校几年的体质变化情况和趋势,不仅直接影响着毕业生能否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更关系到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管理,同时也是检验《标准》是否真正能评价学生体质好坏及《标准》是否能促进学生体质发展。为此,本研究随机抽取了吕梁学院2008级的部分专科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对他们进行了连续三年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追踪测试,通过分析学生身体形态变化及机能、素质指标各测试指标的变化,揭示其体质变化,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高校体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标准;体质;动态;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2008级部分专科学生,其中男生201人,女生588人,共789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为了解本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发展动态,获取有关信息,查阅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体育科研方法》等相关专业书籍及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研究的相关论文、专著。

1.2.2 测试法对随机抽取的学生按照《标准》规定项目,由专门人员负责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地点进行3年追踪测试。

测试项目:男生/女生:身高/标准体重、台阶试验、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握力体重指数。

1.2.3 比较研究法通过对研究数据及研究内容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探究其规律性。

1.2.4 数理统计法数据统计使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身体形态动态规律

身高是反映人体骨骼的发育状况,是人体纵向发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又称为空间整体指标,不仅是评价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依据,同时对计算体力、身体指数、评价体格的特点,也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体重是反映人体长、围、宽和厚度发育状况的重要整体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人体骨骼、肌肉等综合状况。BMI(身体质量指数)用于评价人体的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以及身体充实方式。

通过表1和表2可以看,大学生身高在大学期间基本没有变化,而他们的体重、BMI却有变化,本研究发现男生的体重为增长趋势,且大三比大一有明显增加,差异显著。

2.2 身体机能动态规律

肺活量反映胸廓的发育水平、呼吸肌的力量、用力呼吸能力和体育锻炼的水平。同时肺活量的下降一定程度上表明呼吸机能衰退,并提示有呼吸系统疾病出现的可能。为了进一步描述个体呼吸机能水平,《标准》采用肺活量体重指数反映学生全身性呼吸循环水平。

表1 身高、体重、BMI 3次测试结果比较(男生)

表2 身高、体重、BMI三次测试结果比较(女生)

表3 肺活量、台阶、肺活量体重指数三次测试结果比较(男生)

表4 肺活量、台阶、肺活量体重指数三次测试结果比较(女生)

表5 握力、立定跳远三次测试结果比较(男生)

表6 握力、立定跳远三次测试结果比较(女生)

台阶试验是测量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的简单方法。它是在定量负荷下,按照持续运动的时间和运动后心率恢复速度的比例关系,《标准》采用测定台阶试验指数,来评价心血管系统对运动负荷的反应。

从表3和表4要可以得出,男生和女生的台阶试验成绩均为下降趋势,且(除2009到2010年外)具有显著性差异。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均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也具有显著性差异。

2.3 身体素质动态规律

身体素质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基本状态和能力。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能力和承受能力。

立定跳远是反映下肢肌肉爆发力和弹跳能力的指标。握力体重指数=(握力/身高×100)是反映人体绝对力量素质的指标之一

由表5和表6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的握力为逐年上长趋势,其中男生的握力在2009到2010年增长不明显外,其余都有明显增加。而立定跳远则不同,均为先增长后下降趋势,并且增长和下降都有明显差异。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大学生身高没有变化,男生有的身体形态呈逐年肥胖现象,女生的身体形态变体不大。

3.1.2反映身体机能的肺活量和台阶试验有下降趋势。

3.1.3反映身体素质的立定跳远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握力为逐年上升。

3.2 建 议

针对近年间高校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下降,建议学校体育课应大量增加一些发展学生体能的教学和练习,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教学内容和手段,使学生身体素质得以提高。

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重视对理论知识和健身方法的传授,使学生形成崇尚健身、参与终身健身的观念。

[1]余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改革大学体育教学[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2).

[2]李金梅.关于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体育科学,1998(5).

[3]万文君,彭国雄.社会的进步与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

[4]姜丽.论新时期大学体育教育的难点与热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5]宋广民,刘志强.大学体育课教学改革实践与走向[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3.

[6]原国家体委.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J].中国学校体育,1990(2):7-9.

G807

A

1674-151X(2011)11-056-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1.11.032

2011-06-21

李艳江(1979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生体质。

猜你喜欢

握力吕梁肺活量
巧练握力益康寿
吕梁:调查小地老虎 宣讲防控措施
Raoultella terrigena RtZG1 Electric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System Optimization
田安平:讲好乡村振兴的吕梁故事
儿童握力弱,未来健康差
不容忽视的握力
提高初中学生肺活量的方法策略研究
2015年湖北籍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与耐力跑水平相关性研究
你能活多久,握下手就知道
大学生肺活量与身体素质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