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以数字化教育实习平台为中心的高师生教育实践*
——以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为分析基础

2011-10-23杨颖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9期
关键词:实习生数字化信息技术

杨颖

阜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安徽阜阳 236029

探析以数字化教育实习平台为中心的高师生教育实践*
——以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为分析基础

杨颖

阜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安徽阜阳 236029

数字化教育实习平台是开放式教育实习辅助环境,包括校园教师文化、数字化微格教学训练、资源库、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新闻动态、实习生电子学档、实习论坛、实习生博客和新课改下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等模块。平台的功用:在营造良好的教师文化氛围下,实现零距离实时交互,满足职前教师学做新型教师的资源需求。

数字化教育实习平台;信息技术教育;职前教师

Abstract Digital education practice platform is an open-education practice aided environment.The platform includes school teaching culture, the digital micro-teaching training, resource library, fine network courses,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ernships News, interns Portfolios,internships forums, interns blog and IT teaching module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platform function is to build up a harmonious teaching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enjoy the zero distance, real-time communication, and preservice teachers can find a variety of resource to be a new style teaching on the platform.

Key words digital education practice platfor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e-service teachers Author’s address Comput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stitute, Fuyang Normal College, Fuyang,Anhui, China 236041

教育实习是职前教师通过亲历教学进行初步的职业体验,为向教师角色转换和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教育实习暴露出较多的新问题,面临着新挑战。笔者结合多年指导地方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实习的体会,在分析地方高师院校信息技术职前教师教育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求改善和提高教育实习质量。

1 问题分析

1.1 信息技术师范生面向中小学从教的热情不高,对教育实习敷衍

信息技术师范生从教的就业前景不好以及信息技术课在中小学校不受重视,教师价值得不到体现等,使得信息技术师范生对教育类课程的学习和教育实习大都持敷衍的态度。

1.2 实习指导教师指导不力,影响教育实习的质量

从高校指导教师看,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教育实习指导师生比例悬殊,加上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压力,无法保证对实习生的精耕细作。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看,因信息技术课在学校和学生中地位不高,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往往流于形式。

1.3 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严重影响实习效果

教育实习作为一门实践课程,首先要保证实习生与其他各方的沟通畅通,进而促进这种持续相互作用的发生[1]。实习动态新闻、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沟通不畅和滞后,影响实习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实习效果。

1.4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不足,很难适应新课改

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具备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创建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能力,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能手。但是实习生教学以讲授和操作演示为主,教学方法单一,技术应用需提高。

1.5 教学反思和研究的意识淡薄,阻碍了日后的教师专业成长

“课前用用功,课后都归零”,这是大部分实习生实习心态的写照,很少有学生有反思和深入研究的意识。一个不具备教学反思和研究能力的教师怎样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创新呢?因此,基于教师专业成长和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实习应唤起实习生的教学反思和研究的意识,并提供良好的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的平台。

2 改善教育实习的新思路

当前,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越来越为大家所关注和接受,面对面教学和基于网络的混合学习模式得到大家的青睐,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教育实习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教育实践课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特征更加凸显,相对封闭的教育实习环境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因此,教育实习也必须采用合适的媒介工具,来优化实习之前的“学与练”、实践过程中的“做与思”和实践结束后的“研与悟”。

受教育实习网站的启发,针对信息技术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教育实习的媒介需求,利用计算机网络天然的沟通便捷和资源共享的优势,本文提出以数字化教育实习平台为中心的教育实习新思路。数字化教育实习平台有别于一般的教育实习网站。一般的教育实习网站(如阜阳师范学院教育实习网,http://www.fync.edu.cn:8080/sjjx/)强调教育实习信息的传达和资料的保存,一般提供政策文件资料、实习新闻发布(针对院系)、实习资料库(各院系提供的实习生教案、视频)、留言板等模块,是从教育实习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设计的。在教育实习中,相对于指导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做”更重要。因此,本文提出的“数字化教育实习平台”以实习生为主体,以满足实习生“学做合格教师”的各种需求为目的来设计,强调提供一个可持续的“学习、交流和协作”环境。

3 数字化教育实习平台的功能建构

数字化教育实习平台是提供给教育实习的管理者、指导教师和师范生的一个沟通和学习的平台,是一个连接教育实习前、中、后的开放环境。围绕着畅通教育实习工作的沟通和管理,提供一个可持续的学习环境。平台设计十大功能模块(图1),下面按功能详细介绍相关模块。

3.1 营造良好的校园教师文化氛围,唤起学生的职业认同

“校园教师文化”模块针对信息技术师范生从教热情低而设计的。模块设置“未教赛”“大家风采”“教师节”等栏目。围绕学校特色技能大赛——未来教师职业技能大赛(简称“未教赛”)做重点宣传,并追踪“未教赛”获奖选手的当前工作动态,激发在校生参与热情。通过“未教赛”系列活动之名师讲座分享名师的教学育人经验和成长历程,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教师职业。“教师节”突出宣传教师在社会上是受人尊重的职业,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大家风采”介绍国内外著名教育家和信息技术名师的背景资料、教育思想、主要学术成就、学术界的地位等,通过树立偶像,激发教育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高效的沟通渠道,满足师生的良性互动

平台提供了指导教师和实习生、实习生相互之间的零距离交流。通过“新闻动态”,实习生可以及时获取教育实习管理人员或指导教师发布的通知和新闻,如准备阶段的实习计划、实习流程和要求、实习分配方案,实习过程中实习督导组听课信息、上公开课的时间安排等,以便做出积极响应。“实习论坛”是指导教师和实习生之间、实习生和实习生之间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论坛设计两大讨论区:“教育实习你我他”(包括实习前的心理和期望、实习中的感受、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对教育实习指导和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等主题)、“信息技术教学”(包括初登讲台、课堂管理、教学问题、技术困惑等主要话题)。此外,实习生还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疑惑提出主题帖发表,以便获取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协助。“实习生电子学档”方便指导教师对实习生教学设计等的点评,并实现存档实习生的作业、教学视频、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习总结和记录思想交流等,为该实习生的实习成绩评定提供过程性的资料依据,还可将优秀档案材料作为生成性资源放入“实习资源库”供学习。

3.3 数字化微格教学训练和实习资源库,改善和提高实习生的教学技能

数字化微格教学实现资源共享、回放灵活、开放式师生点评交流,方便小组协作式教学模拟训练[2]。“实习资源库”中优秀的教学文本和视频范例、经典课件、专家讲座、教育类期刊论文、实习生作品范例等资源,为实习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开拓实习生的视野,激发其实践热情。

3.4 网络精品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弥补实习生专业和技术应用的不足

“网络精品课程”提供实习生某些欠缺课程的再学习,同时也是实习生理解教育技术应用的示范性窗口[3]。基于Moodle平台的“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在线学习系统,精心设计一系列示范性作品,如示范课件、示范课例、示范博客等,Moodle平台本身也是一个示范性的网络课程管理系统,使学生置身于教育技术应用的氛围中,亲历技术对教学的影响和改变,从而自觉地在训练和教学中加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模块提供“软件下载”和“技术学习”两个栏目。一类是常用工具软件,包括动画系列软件、图形图像软件、看图工具、视频编辑软件、声音编辑软件,系统软件注册表恢复、数据恢复、还原精灵,网络软件上传下载工具、网站下载工具,流行的课程管理系统CMS等;另一类是课程教学学习软件,包括“易语言”教学平台、基础软件Office系列、VB、VC、MySQL、Prolog等。“技术学习”提供与技术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和参考。该模块在提供教育教学软件资源的同时,也让信息技术实习生意识到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掌握很多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并非Office系列软件的说明书介绍。

3.5 “论坛、博客”启蒙教学反思与研究

反思不仅仅是闭门思过,它的最重要的特征是针对某教学主题或教学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交流[4]。“实习论坛”为反思行为提供跨时空的交互空间,通过思想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实习生在“实习博客”上撰写教学随笔,记录教学中的成功、失误、困惑、感悟,积淀个人宝贵的教学智慧。“论坛交流、博客随笔”为教学研究积累问题和解决思路,将为日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6 把脉基础教育新课改,输送合格毕业生

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改本着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导向,以自主、协作和探究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4]。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变要求新型信息技术教师。为增强指导教师对教育实习指导的认识,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平台提供了“新课改下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模块,包含课程标准与解读、信息技术教学、教材教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管理经验研究、前沿课题研究和相关网站链接等。本模块信息同样也是实习生教学和教研的丰富资源库。

4 结束语

培养适应新课改需要的职前教师,最重要的是教学新理论的熏陶与亲历实践,将职前教师的学习延伸到资料文献学习、实践锻炼、讨论协作和反思研究上,使职前教师在良好的教师文化氛围的浸染下形成自觉、主动追求职业学习的良性发展。在数字化教育实习平台上,实习生可以根据个体需要,利用网络上丰富的资源展开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技术学习和教学实践技能的针对性训练;利用网络便捷的沟通手段,通过专家引领、同伴协助,实现教师文化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使得教育实习不再是与教育理论学习割裂的一个形式化的过程,为促进实习生把教育理论知识应用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技能提供有力保障。

[1]蔡美娟,李莉,刘晓敏.网络平台下师范生教育实习的流程再造[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140-144

[2]吴全洲.基于数字微格的协作式教学能力训练模式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9(7):87-90

[3]郑小军.高师生“现代教育技术能手”培养初探[J].教育评论,2009(2):71-73

[4]叶金霞.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信息技术(义务教育阶段)》[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259-270

Analysis of Digital Education Practice Platform as Center of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Practice: With Analysis Basis of Pre-servi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Yang Ying

G642.44

B

1671-489X(2011)09-0112-03

10.3969/j.issn.1671-489X.2011.09.112

*课题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2008jyxm457)和阜阳师范学院教研项目(2008JYXM44)。

作者:杨颖,阜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教育。

猜你喜欢

实习生数字化信息技术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