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罐交接 对标“国际水准”

2011-10-18刘长文程玉波

中国石油石化 2011年6期
关键词:莱芜油品标定

■文/刘长文 程玉波

地罐交接 对标“国际水准”

■文/刘长文 程玉波

地罐交接在山东销售的试点和推广,意味着公司在构建一套科学高效、具有国际水准的二次物流运行体系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与地罐交接相比,传统的油罐车交接方式,需要经过油库出库计量和加油站验收计量两大业务流程,存在工作量大、人为影响多、中间环节较为复杂等不利因素,容易导致误差超标,出现装车损耗、卸车损耗、运输损耗,进而带来油品损失。同时,油罐车计量方式自动化程度较低,配送效率不高。

山东销售是第一批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经过数年发展,初步建成了以销售ERP系统为核心,以加油站管理系统、油库管理系统、二次物流系统为支撑,覆盖全省所有库站的信息化应用架构,市场应对、业务管控、终端运营、竞争力全面提升。29年4月,中国石油销售公司试点推行地罐交接,山东销售成为四个试点单位之一。

科学探索

面对地罐交接这一油品配送领域的先进技术,在国内没有经验借鉴参考的情况下,山东销售成功迈出第一步实为不易。

2010年初,山东销售财务FMIS系统与销售ERP系统试行对接,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即将实现三流合一,同时加油站管理系统更加完善,推广地罐交接的时机成熟了。

去年3月,山东销售召开了“成品油公路配送地罐交接工作启动会”,一系列重要举措陆续出台。其中,由山东销售自主探索编制的《油品地罐交接实施方案》将工作进程、基本操作业务流程、计量交接方式与标准、软硬件设施的技术要求、与运输公司的协作要求等核心课题纳入整体方案。

地罐交接工作在紧锣密鼓中稳步推进。2010年5月5日,山东销售地罐交接工作组进驻莱芜,试点推广工作正式拉开。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同分公司业务部门同心协力,攻克了涉及设施设备和操作方法的20多项疑难问题,完成了25座加油站,118个地罐容积表误差的标定,大大加快了工作进度。8月,莱芜分公司试点单轨运行地罐交接标准流程,取消手工检尺计量操作。当月,实现汽油运输损耗率为0.26%,同比降低0.38个百分点,减少损耗8.3吨,柴油运输损耗率为0.15%,同比降低0.36个百分点,损耗减少7.7吨,仅8月一个月就降低油品损耗15吨。

莱芜分公司的试点取得良好效果,为掌握地罐容积表校正方法和库站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扩大试点推广范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10年9月,又有济南等4家分公司被纳入试点范围。经过两个月的运行,除一家公司综合运输损耗率偏大外,其他公司综合运输损耗率均控制在3‰以内。

一个月后,莱芜分公司再传喜讯,他们顺利与运输公司莱芜配送站签订加油站地罐容积表确认协议,标志着山东销售公司地罐交接试点项目得到运输公司的认可,全面推广时机成熟。2010年11月,地罐交接工作在其余10家地市分公司同时铺开。

积淀经验

地罐交接涉及信息技术、油品知识、配送管理等一系列专业,前进的道路充满了各种难以预料的变数和难题。在试点初期,就饱受考验,系统连接不畅、罐容表难以校正、温度影响导致误差……尤其是最重要的罐容表标定工作,外界因素与人为因素相互干扰,系统误差与非系统误差并行交织,标定一个罐往往需要经过十多次反复的验证、调整。

时间不等人,山东销售集中调运、安全、信息、加油站管理和运输公司相关部门的业务骨干研究制定工作方向,确立了“分担课题、联合攻关”的推进思路。

人员培训组织、作业流程和规章制度的制定;定耗标准、数质量交接与纠纷处理办法,地罐标定、液位仪和流量计校验及维修;油品到站接卸、交接,数质量差异申报;数据远程采集和信息共享的技术支持等核心工作,相继分工到位,落实到人。与此同时,制约地罐交接的相关课题,也由两级公司共同研究、联合攻关。

短时间内,山东销售完成了《加油站销售油品体积V20、Vt对销售损溢的影响》、《地罐交接流程中带来的密度差盈余是否涵盖了由于温度影响所带来的损溢》、《V20进货交接、Vt盘点管理业务流程是否可行》、《全年地罐油品温度变化曲线图》等一系列研究成果,获得了大量翔实可靠的理论数据。

山东省全年气温为11~14摄氏度,加油站地罐平均油温夏季约为23摄氏度、冬季约为8摄氏度,温差较大,地罐交接面临着“大自然”的严峻挑战。借助研究成果和大量试验,联合攻关小组得出温度变化1摄氏度,柴油体积变化0.8‰、汽油体积变化1.2‰的科学结论。在这个结论的支撑下,山东销售采用温差影响剔除方式,统一油品体积比对标准,消除了以往因油库储油罐、运输环境、加油站地罐等的温度不同而导致的油品体积变化。

一道道纠缠在地罐交接工作中的症结,在每一位参与者的努力下被逐个攻克。

罐容表标定不再是难题。采用进销对比法,判定容积表误差性质,通过调整原始标定参数进行校正;对存在“非系统误差”的,利用标定设备,采用动态流量法重新进行标定。目前全省加油站地罐容积表准确率,较前期提高18个百分点。

系统连接工作进度加快。运行初期,部分液位仪与加油站管理系统间存在连接故障、数据传输不畅、传输有误等问题,通过督导分公司,敦促厂商逐站逐罐排查、具体分析、逐一解决。同时,进一步加强信息系统运维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与应急处理能力。

特殊业务有了科学保障。针对地方炼厂无ERP系统和油库管理系统支持,油品按质量交接出库,无法正常实现标准地罐交接流程的问题,由驻地方炼厂计量人员现场测量视温、视密,查表得出油品标准密度,根据发货质量计算得出标准体积,作为加油站收货时的原发数量。

初获硕果

莱芜分公司,作为第一家试点单位,如今已经深刻体会到了先进管理模式所带来的变化和喜悦。去年8月份应用以来,综合运输损耗率控制在1.5‰以内,同比降低0.35个百分点。

莱芜分公司去年共计完成油品销量9万多吨,按这个数字计算,一年可降低损耗30多吨。而去年山东销售的整体销量为420万吨,大致折算下来,可减少损耗140多吨。按每吨80元计算,可避免损失1120万元。

这仅是看得见的收获,在整个配送流程里还有很多看不见的隐性效益。

隐性效益一:配送效率大幅提升。实行地罐交接后,库站取消了罐车计量、纸制单据的传递核实、各类数据的手工填制等环节,实现了计量管理自动化。目前,山东销售加油站单次配送时间节省约30分钟,与实施地罐交接之前相比提高0.1次。

隐性效益二:兼职计量作业的值班长培养周期大幅缩短。油品计量是专业性最强的工种,涉及油高、视密、视温、油温等测量,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而且还需要长时间的经验沉淀。培养一个好的计量员,至少要两个年头,还要花费相当的代价。而现在,值班长只需掌握测量水高、取样和系统操作这些简单的工作,一个新员工,两个月就能熟练掌握。

隐性效益三:库站用工得到进一步优化。取消人工计量后,计量员工作量大为降低。以济南油库计量班为例,以前7个人完成的任务,现在仅用两个人,效率提升幅度之大可见一斑。加油站也是如此,目前,山东销售875座加油站专职计量员全部实现转岗。

隐性效益四:意外损耗带来的效益风险大为降低。在以车载油罐计量为主的配送模式中,计量员、配送人员及各类票据是整个配送流程的关键节点,由于全部人工操作,容易出现意外失误带来油品损耗。而在地罐交接方式为主的配送模式中,以配送卡、发油表、液位仪、容积表等设备组成的管理网络,将各关键节点连为一体,信息化程度高,实现了配送流程的闭环管理,有效杜绝了人工操作带来的意外损耗。

链接

地罐交接是成品油公路配送到加油站后,通过计量加油站地埋储罐液位,确定加油站实际标准体积收油数量的一种油品交接方式。这是成品油公路配送和数质量管理的一项重大变革,是现代成品油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莱芜油品标定
高端油品怎么卖
油品运输市场一年走势图
山东孙子研究会赴莱芜、泰安等地开展党史参观学习活动
山东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站党支部赴莱芜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SP/GF-6规格分析及油品性能要求
京沪高速公路莱芜至临沂(鲁苏界)改扩建路段ETC门架系统建设方案
使用朗仁H6 Pro标定北汽绅宝转向角传感器
CT系统参数标定及成像—2
CT系统参数标定及成像—2
智能化油品分析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