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攻坚“十二五”

2011-10-18刘淑菊石杏茹

中国石油石化 2011年6期
关键词:十二五油田发展

■文/本刊记者 刘淑菊 石杏茹

攻坚“十二五”

■文/本刊记者 刘淑菊 石杏茹

如何化解“十二五”行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难题,两会委员从能源勘探、科技攻关、人才配备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特邀嘉宾(左起):

王立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总经理助理、胜利石油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宗贻平全国政协委员、青海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李联五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石油勘探局局长、分公司总经理

张凤山全国人大代表、长城钻探公司总经理

张大福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党组巡视组第三组副组长

李 华全国人大代表、长岭炼化分公司经理

殷云飞全国人大代表、南化公司副总经理

站在“十二五”的门口,几多感慨,几多期冀。在过去的五年,石油石化企业兢兢业业,夙兴夜寐,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经受住金融危机等严峻考验,创造出石油产量储量的高峰,并极大改善了全国炼油乙烯工业布局,规模化、集群化优势凸显。

今后的五年,将是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奋发图强、不断转变发展方式的五年,也将是石油石化企业决战群雄、在国际舞台一展身手的五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进缓则退。本刊特邀七位来自三大石油公司二级单位的代表、委员畅谈“十一五”取得的成绩,描绘“十二五”的发展蓝图。

有成就

中国石油石化:“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做出了很多成绩。各位代表、委员认为哪些成就令人欣喜呢?

王立新:“十一五”期间,胜利油田共生产原油1.38亿吨,比“十五”增加429万吨,比计划增加265万吨;实现总收入5912亿元,比“十五”增加2572亿元;实现税费1868亿元,比“十五”增加111亿元,增长143.5%,其中,实现地税20亿元,比“十五”增加16亿元,增长112.8%;实现企业增加值4318亿元,比“十五”增加20145亿元,增长98.6%,占同期东营市GDP的41.5%。

宗贻平:“十一五”期间,是青海油田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5年新增油气地质储量4.96亿吨,其中探明石油地质储量是前10年的总和。5年累计建成天然气产能57亿立方米、原油产能154.1万吨,分别是“十五”的233.5%和116.3%,累计生产油气当量2641万吨,年均增长12.7%。5年累计加工原油514.3万吨,是“十五”的140%。

李联五:河南油田“十一五”时期克服了重重困难。在中国石化集团的正确领导下,河南油田在资源匮乏、稳产压力大、人才队伍不能满足勘探开发经营需求、各项技术工作也都不能完全满足复杂情况下的勘探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将来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精蜡化工厂生产的食品蜡出口到欧美市场,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还成为国家军工企业特种蜡的供应商,给中国石化争了光。

张凤山:28年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经重组整合正式成立。在集团公司支持下,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28年,长城钻探边重组边建设,当年实现收入130.6亿元,同比增长20%。29年,长城钻探再度重组,遭遇国内外市场工作量全面下滑考验,全年实现收入151.7亿元,同比增长11%。2010年,长城钻探在钻井进尺同比下降7%的情况下,实现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考核利润达到集团公司下达指标的2倍。

张大福:金陵石化“十一五”期间做得比较好的两项工作是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公司进入千万吨级炼油企业序列,在“十二五”期间还将把年原油加工量提高三分之一,至18 0万吨/年。

在节能减排上,成绩也很突出。“十一五”期间要节约能源20%,我们做到25%左右,污水排放减少了30%以上。

殷云飞:南化公司“十一五”期间,公司万元产值能耗下降25%,五年完成节能量21万吨标煤;万元产值取水量下降63%,五年节水1亿多吨;万元产值COD排放量下降了78%;废水外排量减少70%,外排废水达标率91%;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59.8%,整个厂区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

有目标

中国石油石化:成绩属于过去,“十二五”的蓝图正待开展。请各位代表、委员说一说本企业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

宗贻平:按照中石油“十二五”规划,青海油田要打造“千万吨级高原油气田”,必须“以气为主”。我们争取3年探明10亿立方米天然气储量,使产量得到快速发展。

2010年是青海油田创业55周年。我们希望2015年青海油田创业60年庆典时,可以实现双庆。这要求我们“十二五”期间实现油气当量突破10万吨大关。需要我们重新调整勘探开发力量,加大项目组管理力度,按照项目管理模式推进。

王立新:胜利油田将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力度,多找优质储量、经济规模储量,为油田持续发展打牢资源基础。东部老区要通过加快评价规模可动用储量区块,开展难动用储量区块研究和工艺技术攻关,寻求持续发展的新途径。西部新区重点是立足准噶尔、探索新领域,新增探明储量70万吨到1亿吨,力争发现1到2个大油气田,使西部新区尽快成为油田乃至中石化的资源战略接替阵地。“十二五”期间,胜利油田力争实现新增石油探明储量5.7~6亿吨,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50亿立方米。

李联五:河南油田“十二五”的发展目标已经确定。总体发展思路是稳定老区,加快新区,油气并举,做大市场,做强化工。“十二五”末油气当量力争260万吨/年,冲刺30万吨/年。经营绩效和“十一五”相比增长30%以上,整个经营收入达到10亿元。在安全环保方面,要使稳定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

张大福:政府工作报告总体上明确了“十二五”的发展方向。要摒弃粗放型发展模式,高投入、高污染的局面一定要改变。我们下一轮的发展也是按照此计划进行。

“十二五”期间,我国国内成品油要求达到欧四标准。金陵石化地处南京,油品质量要求可能更高。今年我们就将推行欧四标准,要在提高产品质量上投入力量改造。2011年下半年开始,就将陆续向南京和江苏其他地区提供相当于欧四标准的清洁汽柴油。

张凤山:“十二五”规划期间,长城钻探锁定“73311”发展目标。到2015年实现收入30亿元,企业收入、利润年均增长10%以上,利润率达到10%;实现海外收入占总收入50%以上,非关联交易市场收入占总收入80%以上的国际化、市场化目标;队伍总量控制在70支左右,用工总量控制在3万人左右;基本建成一个富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化石油工程技术总承包商。

李华:中国石化“十二五”的战略目标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石油石化能源公司。这个目标确定下来后就要有一系列的具体举措,我们所有的工作都要指向战略目标、所有的资源都要为支撑战略目标服务。

对长岭的自身追求而言,我们服从中国石化的战略布局,在“十二五”期间将炼油规模能力扩建到1 0万吨/年,以满足湖南区域市场的需求。同时在此基础上优化产品的结构,目标是追求价值最大化。

有压力

中国石油石化:完成上述发展目标,各个企业都存在哪些压力风险?

宗贻平:青海油田面临资源压力。柴达木山高水深信号差,是世界级难题。我们的技术研发历史并不算太长:1991年原油产量才达到10万吨,原油的开发历史只有20年。1995年才上天然气项目,天然气的开发历史也很短,所以油田虽老但是技术并不丰富。这是制约青海油田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我们不能放松前进的步伐,必须利用现有条件,“没有技术联合技术也要上”。在原油勘探上,去年我们有了一点小进步,走出了一段时间以来的低迷态势,但是在天然气勘探方面就显得不够。

另外,青海油田作为老油田,应该在培育人才、提供勘探开发经验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是我感觉我们没有做好。另外油田比较小,油气产量也少,这又与我们50多年的开发时间不对称。长庆油田每年净增原油产量20万吨,相当于我们全年的原油产量,使我们压力很大。

天然气供应压力也很大。青海油田的天然气品质好,采上来的天然气比别的很多油田处理过的天然气还要成熟,非常适合做化工原料。甘秦两省对天然气的需求很强烈。大力勘探开发天然气是柴达木经济区发展的要求,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减排上也有发展空间,所以需求压力大。

李联五:除了一般老油田企业面临的

资源匮乏、稳产难

度大、人才队伍不足、各项技术工作不能完全满足复杂条件下的勘探开发生产需求外,河南油田“十二五”期间压力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发展压力。20万吨/年的产量规模从现在河南油田的人才队伍配备来看不是一个相匹配的数字。260万吨/年以上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量规模。二是安全环保,稳定的抗风险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王立新:作为第二大油田,我们的压力依然是资源压力。经过长期高速开发,胜利油田持续稳产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随着资源发现和开发难度不断加大,储量结构、产量结构变化导致的投资、成本快速上升,将进一步压缩油田发展空间。

张大福:金陵石化目前压力比较大的是,在原油品质劣质化的同时提升产品质量。金陵石化是中国石化重油加工基地。过去我们把重油焦化,对环境影响很大,而且产品利用率也不高,影响了设备使用寿命。

未来要走加氢路线,把焦化淘汰掉,提高产品利用率,产油率高了,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小。

在运行中,重油对设备的损耗是个难题。从中东购买的油高酸高硫,很容易腐蚀设备。虽然经过不断探讨研究,但是目前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只能加强检测频率,发现问题及时深挖。另外,在设备材质选择上,在某些部位要用合适的材料,来延长寿命。在更高技术层面怎么去进一步预防,还在不断探索,这对我们行业来说也是新课题。

殷云飞:南化公司面临的首先是环保压力。环保压力可能关乎今后精细化工、化工中间体的生存问题。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技术攻关。中国石化集团牵头的十条龙环保技术攻关项目,这两年起到了作用,减排方面效果比较好。“十二五”期间,集团总部又批了几个技术攻关项目,由石科院牵头。

然后是市场压力。南化公司的产品品种很多,都接近于消费终端。上游资源涨价后,很难向下游传递,只能自己消化。目前一些石化产品产能严重过剩,导致开工率不高。纯碱开工率能达到70%就显得不错了。苯胺开工率最多维持在50%。2010年宁波一下子上了个36万吨/年的装置,使得产能严重过剩。其他的如烧碱,还在扩产能。

最后就是严重的历史包袱。南化公司人员最高峰时,职工曾经达到4万人。通过改制、协解,现在在职员工14 0人,但是原来的包袱还存在。

李华:长岭炼化“十二五”期间最大的压力不在于追求资源总量提高,而是管理和技术的创新。我们必须练好内功,以适应规模的增长,适应科学发展带给我们的责任(如更高的产品质量标准、更低的污染物总量排放等)。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使企业做到既大又强,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进步提出的更为苛刻更为严格的要求。

有信心

中国石油石化:尽管压力重重、问题多多,但是我看各位代表和委员都信心十足。请问各个企业完成“十二五”目标的底气何来?方法有哪些?

宗贻平:我们重新调整勘探开发力量。去年,我们在第三系深层有了发现;在老区,原来是以油为主,发现较多气的苗头就放弃了。现在我们把这些老井复活,重新评价,加大工作力度。利用技术手段把老区复活,争取把苗头变成发现、发现变成探明。

人才培养方面,青海油田的人才培养与发展速度相比并不特别优秀。我们要借助外力外援,借柴达木盆地项目二期,把人才培育好,使之能够领先一步,适应“十二五”发展的需要。2010年,青海油田在人才培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举办了几个培训班:地质班、工程班、经营班。依靠这些手段集中培养紧缺人才,重点人才突出培养,把主营业务的骨干抽出突击培养成复合型人才。

27年~2010年,中石油集团公司为支持柴达木盆地的勘探,设专项研究资金4亿元,解决了制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现场攻关见到了效果。没有技术,不可能有勘探突破。我们把科技放在第一位,通过创新解放思想,研究出适合柴达木的找油办法。把制约变成路径,把有效攻关作为主要手段,这是我们转变发展方式的途径。

殷云飞:我们必须做大企业规模,做大经济总量,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

另外,去年10月开始,化肥、化纤的价格开始向上走,我们感觉,石化景气周期是在向上走,公司抓住了这个机会,取得了不错业绩,这是我们完成“十二五”各项工作的一个底气。

值得一提的是,“十一五”期间,南化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关停落后装置,先后关停15套生产工艺落后装置。其中有全国唯一一套,也是单套产能最大的年产60万吨的磷肥装置和年产32万吨的硫铁矿装置。仅硫酸装置关停后,每年减少废水排放量420万吨,废渣15万吨。从26年开始,南化公司率先响应南京市政府关于城区化工企业搬迁的号召,投资14.8亿,对江南的南京化工厂实施搬迁改造。27年11月,南京化工厂全面停产,关停后年减少外排废水20万吨,COD190吨,二氧化硫250吨,为改善燕子矶地区的环境质量做出了贡献。

与此同时,公司加大节能环保新工艺、新技术的使用和投入。“十一五”期间进行了15项大的技改,新建了采用清洁生产、节能环保技术的硫黄制酸、水煤浆气化以及苯胺、环已酮等现代化的大型装置。其中新建的离子膜烧碱装置与双加压法硝酸装置,淘汰相应的旧装置,就年节能310吨标煤。全公司出现生产增长、能耗下降,排放减少的喜人局面。这是我们完成“十二五”的基础。

王立新:如何化解资源压力?胜利油田将采取一系列方法和措施。

在开发上,牢固树立油田开发经济寿命期的理念,并按照“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思路,遵循开发规律,细分开发对象,研究不同类型油藏、不同开发阶段的技术经济政策界限和开发经营策略,一井一策、一块一法,精细油藏开发,持续抓好产能、产量、工作量、产液量的优化调整。通过东西部的齐头并进,确保“十二五”期间油田年均产油量稳定在270万吨。

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继续大力实施市场战略,强化管理模式创新,建立效益指标与业绩一体化考核体系,优化人才队伍、施工装备等资源配置,深入开展国际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和汇率风险研究,努力实现由低端劳务输出向管理、技术、产品输出等高端市场转变,进一步将海外市场打造成油田新的经济增长极。力争用3到5年时间,培育5个合同额超过1亿美元的区域市场。其中中东、中亚和美洲3个区域力争达到2亿美元,拓展油田发展空间,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应有贡献。

李华:一是看到差距。中国石化“十二五”规划中指出,企业的实力不仅体现在产值上,而且体现在一些技术经济指标上。总部要求“十二五”期间千万吨级炼化企业要达到世界同类企业先进水平,通过对标让我们看到自身的差距,看到需要努力的方向。

二是苦练内功。随着市场的变化,我们在经营上、技术创新上围绕产品结构调整做文章。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更高的高附加值产品产率,另一方面抓好精细管理降本减费。

原油成本虽然占了我们成本的绝大部分,但精细管理的意义仍然很大。炼油行业本身就是微利行业,谁付出的努力越多,管理的越精细,相对竞争实力就会越强。长岭在这个方面压力更大,是我们的短板,因此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编 后

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谋科学发展。12位两会代表、委员的对话高瞻远瞩,激励人心。

伴随化石能源和重化工业为基础的工业化进程,资源和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制约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以能源变革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席卷全球,战略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作为全球工业化的主导能源,石油工业已进入新一轮错综复杂的大变革、大调整、大改造和大发展之中,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十二五”,中国的石油石化产业有压力。

有压力,才有动力。面对挑战,我们有目标、有信心、有计划。最是一年春好处,再擂战鼓踏征程。未来五年,“石油故事”更加精彩。

猜你喜欢

十二五油田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我国海上全新“绿色油田”建成投产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油田工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掘金油田环保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